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佛舍利与舍利塔的崇敬——《印度佛教思想史》

行愿法师 法界行愿 2022-12-24

              ★ 专 栏 文 集 推 荐 ★

恭迎十方佛菩萨诞

《佛门礼仪》

《佛经导读》

【看见佛陀在人间】

《人间佛教护教集》

《云水天涯行脚僧》

《佛学论文集》


编者按:

      《印度佛教思想史》是河南佛教学院研修班的课程,为方便学生学习,特别把部分资料发布到平台上。今天学习“第四章佛教僧团的分化——佛舍利与舍利塔的崇敬”。愿有缘阅读到文章者,珍惜学习佛法的因缘,在菩提路上亲近善知识,趋向解脱,离苦得乐!

      行愿 合十      


     《印度佛教思想史》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印度,在佛教诞生前,印度宗教文明是怎样的?《印度佛教思想史》课程,我们已学习以下内容,请点击阅读

【课程】人间佛陀观与理想佛陀观——《印度佛教思想史》

25【课程】佛陀遗命“小小戒可舍”——《印度佛教思想史》

24、【课程】提婆达多“破僧和合”事件——《印度佛教思想史》

23、【课程】佛教僧团的分化—《印度佛教思想史》

22、佛教戒律的精神

21、《阿含经》的思想5·4        

20、先知法住,后知涅槃5·3

19、【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经的结集·小乘与南传上座部佛教之区别 第五·2  

18、【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经的结集·小乘与南传上座部佛教之区别 第五·2

17、【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教史的分期法”第五·1 

16、【硕士课程】佛陀教法的核心教义——《印度佛教思想史》第四6

15、【硕士课程】正见为先导的中道行——《印度佛教思想史》第四5

14、【问答】佛为何不超度众生到天上或净土?第四课4

13、【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陀的中道正法,人间佛教之特色 第四课3

12、【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教世间正见与出世间正见第四课2

11、【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人间佛陀的足迹—古仙人道第四课1

10、【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人间佛陀大慈悲,出家入世度众生

9、【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人间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与十二因缘顺逆观第三课3

8、【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人间佛陀一生的启示—“无意义的苦行,当远离” 第三课2

7、【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人间佛陀的一生第三课1

6、【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婆罗门教的“业感轮回说”第二课3

5、【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教起源的史学背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思想 第二课2

4、【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教起源的史学背景——古印度的宗教文明  第二课1

3、【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概说与大乘佛教的真价值 第一课3

2、【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学习意义  第一课2

1、【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学习动机与研究方法 第一课1  

   

   第一章 印度的宗教文明

       第二章 人间佛陀的一生

为什么诸佛世尊成佛都要在人间?

       第三章 早期佛教史

       第四章 佛教僧团的分化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佛教僧团分化的原因  

       第三节 部派思想大义

        一、佛陀观

      二、佛舍利与舍利塔

      阿阇世王Ajātaśatru七年,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拘尸那Kuśinagara涅槃。佛陀涅槃后,佛教界有两件切要的大事:释尊舍利建塔供养与释尊的法身舍利的结集。释尊的遗体舍利śarīra,在大迦叶Mahākāśyapa的主持下,举行火花荼毘jhāpita典礼。荼毗火化之后遗下来的碎舍利,由拘尸那,摩竭陀Magadha,释迦Śākya等八王,分得舍利回国建塔stūpa,供佛弟子们瞻仰礼敬。当时,建舍利塔是属于在家佛弟子的事。

      到西元前三世纪孔雀Maurya王朝的阿育王Aśoka信佛。阿育王从新集合一部分的佛陀舍利,分送到有佛法流行的地区,多在佛教僧寺旁建塔,作为礼敬供养的对象,以满足佛弟子对佛陀怀念的虔诚之心。由于佛舍利塔建在佛教出家僧尼安住修行的寺院,于是,佛教出家众渐渐担负起建舍利塔及对塔的管理责任。舍利塔是佛陀的象征,佛法以三宝ratnatraya为皈依处。为众生着想,以舍利塔象征佛宝,这是大家可以理解的。

       有人以世俗的香、华、璎珞、伞盖、饮食、幡幢,伎乐歌舞等供养舍利塔,佛教开始有了类似于世俗宗教的信仰者祭祀天神的行为。佛陀住世时,除饮食以外是不受这类世俗的供养。现在佛陀入涅槃了,怎么反而要接受这些世俗的供养?

     有人要说:“世尊贪欲、瞋恚、愚痴已除,用是塔(庄严……歌舞伎乐)为”?这些世俗的供养于严格持戒的上座长老看来是不合佛陀教法的。然而,本着佛陀的大慈大悲,为满足一般信众的要求和引发信众的信心,使佛教通俗普及化,佛教界一致建舍利塔供养佛舍利。

       塔越建越多,越建越高大庄严;塔与僧寺相关联,寺塔的庄严宏伟别有一番新气象,不再是释尊时代那样的淳朴。舍利塔是释尊时代没有的“异方便”之一;宏伟庄严的佛塔及如来圣迹的巡礼等,对理想的佛陀观有着启发的作用。

     舍利塔的发达,对佛舍利塔的供养功德重视起来。“于窣堵波[塔]兴供养业,获广大果”──得解脱,成佛道。

      对舍利塔的庄严供养,传出舍利的神奇灵感。如南传的《善见律毗婆沙》卷三(大正二四‧六九一上─中)说:“舍利即从象顶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现种种神变,五色玄黄。或时出水,或时出火,或复俱出。……取舍利安置塔中,大地六种震动。”

      对于“舍利塔供养与神奇”,佛教界一致认同。舍利塔对大乘佛法的兴起、传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摘录笔者旧文仅供参考:

【评论】舍利与舍利塔的崇敬供奉

         一、舍利是什么?

      舍利:梵sarīra,巴sarīra,英Buddhist relics ,又作“舍利子”,意译为体、身、身骨、遗身。通常指佛陀之遗骨,称为佛骨、佛舍利,后来指僧众死后焚烧所遗之骨头。《金光明经·舍身品》卷四(大一六·三五四上)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又安置佛舍利之宝塔,称为舍利塔;安置佛舍利之瓶,称为舍利瓶;供养佛舍利之法会,则称为舍利会。

        据巴利文长部经注(Suma-gala-vilāsinī)所说:连结完整之身(sarīra)火焚后,变成如磨过之真珠、黄金等之粉末。dhātuyo 指荼毗后之遗骨;前者即称全身舍利,后者称为碎身舍利。《长阿含·游行经》卷四、《菩萨处胎经·常无常品》卷三等有全身舍利与碎身舍利之说。另外,将遗骨全部收入一塔者,称为全身舍利;而将遗骨分置多处者,称为碎身舍利。关于全身、碎身舍利之说,有人认为起源于古代印度梨俱吠陀时期所行之土葬与火葬二法,而以土葬之遗体称为全身舍利,以火葬后之遗骨称为碎身舍利。


      《浴佛功德经》分舍利为二:

(一)生身舍利,又称身骨舍利,即佛之遗骨。

(二)法身舍利,又称法颂舍利,即佛所遗之教法、戒律,而以舍利比喻之。

   《法苑珠林》卷四十分舍利为三:

(一)骨舍利,其色白。

(二)发舍利,其色黑。

(三)肉舍利,其色赤。

        我们一般所说之舍利是以骨片为多,其形状、大小不一,质地坚硬而细致;中国人则把豆粒形状的遗骨称为舍利。据传说:佛之遗骨三分与诸天、龙王及人间,如帝释天得受佛之牙舍利,归返天上供养。  


       二、舍利的种类

       大体上来说,舍利分为:

1、佛舍利、阿罗汉舍利等圣者舍利;

2、出家僧众的舍利;

3、在家佛弟子的舍利;

4、感应舍利。

      在中国,由于至诚而感得舍利的记载很多,如《出三藏记集》卷十三载:“康僧会至江东见吴王孙权,王问佛法之灵验事,乃祈请三七日,感得舍利,王命力士以铁槌砧击之,无丝毫异状,大为叹服,遂创立建初寺。”这是有关感应舍利的事情。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安乐国。 

 参考资料

1、《汉译南传大藏经》元亨寺汉译南传大藏经编译委员会[编],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民国79[1990]

http://www.neixue.org/tools/zanging/20081209/320.htm/

http:/ishare.iasksina.com.cn//4645001html?from=Isnot

2、中文电子大藏经

htp://ccbsntu.edu.tw/BDLM/en/home.jsp?language=enCBETA(ChineseBuddhistTextAssociation),CBETA ChineseElectronicTripitaka, 2009, Taipei

3、罗喉罗·化普乐著,顾法严译《佛陀的启示》慧炬出版社,台北,1979

4、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正闻出版社,台北,1988

5、圣严法师《印度佛教史》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7

6、吕澂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7、平川彰著《印度佛教史》

8、庄春江著《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

9、印顺法师《印度之佛教》正闻出版社,台北,1988

10、渥德尔著《印度佛教史》

11、那烂陀长老著(Naradamahathera),学愚法师译《觉悟之路TheBuddha and HisTeaching》斯里兰卡(SriLanka)http:/dhamma. neibucon/index-0htm

12、霍韬晦著《佛教哲学》,法住出版社,香港,1999

13、觉音造,叶均译《清净道论》,中国佛教文化硏究所,北京,1991

14、杨惠南著《佛教思想发展史论》,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3

15、木村泰贤著,欧阳瀚存译,《原始佛教思想论》htp/s200251net/books/sfi/sfsx00lhtm

16、水野弘元著,释惠敏译《佛教教理研宪》中华佛教研宄所论丛(23),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0

17、水野弘元著,如实译《原始佛教的特质》htp/s005t/books/ysfilysfjd0OI. htm

18、水野弘元著,如实译《原始佛教》,普门文库,台北,1984

19、净海法师著《南传佛教史》,慧日讲堂,台北

20、杨郁文著《阿含要略》wwwiced.org,http:/s92002.5lnet/index7htm 

21、任继愈《中国佛教史》http://ds.eywedu.com/zhongguofojiaoshi/default.htm

                    

                         

版权所有,请尊重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更改,违者必究!     

点击阅读

你信的是“人间佛陀 OR 天上的佛”?

【恭迎文殊菩萨诞】文殊师利德难量,久成龙种上法王

【慎重申明】别辜负妈妈的爱!——见妈妈爱我,没妈的恶意恶毒者“嫉妒恨”投诉原创,实可哀悯!

心线,连着母亲的爱

【现法乐住】学佛后,你快乐吗?

【离苦】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供香礼仪】香的作用·正香解脱香

【供香礼仪】香的特性·闻香悟道

【和平与战争】参观澳洲首都堪培拉国会大厦与战争博物馆

【法音流布大洋洲】朝礼澳大利亚悉尼南天寺,聆听学诚法师“人类文明新生与佛教的世界责任”主题演讲

【恭贺】澳大利亚悉尼般若法师升座与澳中佛教总会揭牌

【佛教十大要闻】之一:2016 年“批印事件”评议

【佛涅槃日】佛弟子对佛陀的永恒怀念

【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人间佛陀大慈悲,出家入世度众生

 师友们,一起托钵去——朝礼澳洲南传 Bodhinyana Forest Monastery 觉智寺

【人间佛教出世观】—执着“五欲”之苦与“灭苦”之法

【人间佛教出世观】——五欲世间及其生灭

【特稿】弥勒佛下生人间成净土,娑婆界龙华三会愿相逢

【特稿】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僧伽教育

太虚大师: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

东方唯识学研究会正式成

【恭喜法财】:财神的话

澳洲珀斯中华新年文化节

大年初一,礼拜弥勒菩萨——恭迎弥勒菩萨诞

新年吉祥,福慧增长——给师友们拜年啦!

恭迎华严菩萨诞——法界以为身,华藏庄严海

【致最爱的人】轮回里,谁是你的情人?——多珍重,别再轮回了!

【问答】佛教徒都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吗?

忆佛念佛:

1、【念佛三昧】——念佛观心修习法

2、【自力念佛】——大乘四种念佛法

3、【念佛见佛】——“般舟三昧”见佛的原理与修习方法

4、【忆念弥陀】—汉传念佛法门的源流及其修习方法

5、【佛门礼仪】——修习念佛法门的心态

6、【佛门礼仪】——念佛的规矩

清净声呗:

1、【梵音】钟声超法界,众生悉皆闻

2、【声呗】富贵《华严经》,梵呗声悠扬——华严唱诵之一

3、慈母送女去出家, 云水菩提天之涯——母亲节感怀

4、庆祝佛诞,沐浴佛恩——恭迎四月初八浴佛节

5、《佛胜吉祥偈》— 以此威力,愿你得胜吉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