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出世观】——五欲世间及其生灭
有人问:“出家人修行,远离五欲,是那五欲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摘抄以前旧文《人间佛教出世观》的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由《阿含经》的思想来看,佛教所讲“出世”的世间有两种,第一是指出离五蕴或五阴世间;第二是指出离五欲的世间。前者是指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后者是指我们对所感所知的世间的认识。[1]佛教认为,由于我们对自我不了解和对世间认识的无知,我们的心被外界的五欲六尘所牵引,为此生起贪欲,我们的烦恼就由此而来。
《杂阿含经》说:“欲能缚世间,调伏欲解脱,断除爱欲者,说名得涅槃。”[2]
又南传《相应部》说: “世间为欲限,去欲得解脱,抛弃爱欲者,断除一切缚。”[3]
如果想要断除一切缚,离苦得乐,我们必须要了解五蕴世间与五欲世间的内涵,下面简介五欲世间:
一、五欲的含义
佛教主张第二种要出离的世间——五欲世间。“五欲”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身这五官所认知的世间和经验的世间,而不是我们现在所住物质的世间,即佛教所认为的器世间。如南传《增支部·顺世论者经》有两个顺世婆罗门来见佛陀,他们对形而上学的问题很有兴趣。他们问佛陀什么是世间?佛陀回答道:
“婆罗门!在圣者的戒律中,五欲就叫做世间。是哪五项呢?由眼认知的、渴望的、诱人的、快乐的、可爱的、被激情所缚的形态,由耳认知的...声音,由鼻认知的...香,由舌认知的...味,由身认知的、渴望的、诱人的、快乐的、可爱的、被激情所缚的触,就是这五项。”[4]
从上面文字我们知道,这一段经文所讲的五欲世间是从人的内六根——眼、耳、鼻、舌、身来解说的。
那么,什么是五欲?据《佛光佛学大词典》解释说:五欲,梵语pañca kāmāḥ,巴利语 pañca kāmā。有二种解释:
第一、又作五妙欲、妙五欲、五妙色。指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概述如下:
1、色欲(梵rūpa -kāma ),谓男女之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等种种妙色,能使众生乐着无厌烦。
2、声欲(梵śabda-kāma ),谓丝竹与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音,能使众生乐着无厌。
3、香欲(梵gandha-kāma ),谓男女身体之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使众生乐着无厌。
4、味欲(梵rasa -kāma ),谓各种饮食肴膳等美味,能使众生乐着无厌。
5、触欲(梵spraṣṭavya-kāma ),谓男女之身有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衣服等种种好触,能使众众生乐着无厌。又相对于欲界粗弊之五欲,称色界、无色界之五欲为“净洁五欲”。[5]
第二、五欲,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简述如下:
1、财欲:财即世间一切之财宝。谓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着而不舍。
2、色欲:色即世间之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谓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
3、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肴膳众味。谓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着而无厌。
4、名欲:名即世间之声名。谓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息。
5、睡眠欲,谓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着睡眠而无厌。[6]
以上是五欲所含的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五欲对众生身心有多么大的吸引力。可以这么说,众生无始以来就在五欲中“醉生梦死”沉轮不已。
二、五欲世间的生与灭
《杂阿含·起世经》不仅解释了“云何世间集”就是世间生起的原因,而且解释了世间的消灭,也就是出世:
“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世间、世间集、世间灭、世间灭道迹。谛听,善思。云何为世间?谓六内入处,云何六?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云何世间集?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集着。云何世间灭?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集着,无余断,已舍、已吐、已尽、离欲、灭、止、没。云何世间灭道迹?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7]
这就是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所认识的世间,而这样的世间是一切苦的聚集,众生沉沦其中,痛苦不堪。因此,佛陀教导我们要出离这样的世间。
然而,佛教认为五欲世间的本身并不是“纯大苦聚集”,它只是苦的来源,而对五欲世间的贪着才是苦。如《杂阿含752 经》讲道,有一位比丘名叫迦摩问佛陀:
“世尊,所谓欲者,云何为欲?”
佛陀答道:“欲,谓五欲。何等为五?谓眼识明色,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如是耳、鼻、舌、身、识触,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是名为欲。然彼非欲,于彼贪著者,是名为欲。尔时,世尊即说偈言:世间杂五色,彼非为爱欲,贪欲觉想者,是则士夫欲,众色常住世行者断心欲。”[8]
由这段经文可知,五欲世间的起源就是贪欲,要出离五欲世间,就要断贪欲,而断贪欲的方法,就是要对五欲世间有彻底而清楚的认识。
注释:
[1] 广兴法师《佛教的出世观》页二,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
[2] CBETA, T02, no. 99, p. 264, b4-17. 这一句偈在以下的经中都有,《别译杂阿含237经》,南传《相应部》第1册第64页。
[3] 南传《相应部》第1册第69页。
[4] 南传《增支部·順世论者经》第4冊第427頁。
[5] 《佛遗教经》、《大智度论》卷十七、卷三十七、《摩诃止观》卷四下都有介紹相关内容。
[6]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十七、《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
[7] CBETA,T02,no.99, p.56,c2-11.相对应的南传经典是《相应部》(第2册第73页)的Lokasamudayasutta.
[8] CBETA, T02, no. 99, p. 198, c27-p. 199, a12. 与此经相对应的南传《增支部》的《参透经》也有相同的思想。
————————————————
版权所有,请尊重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更改,违者必究!
———————————————————
请在文章下点二维码关注后,留言。
相关其它阅读:
【山门常衍,勿忘世上苦人多】——纪念一代高僧妙湛老和尚圆寂二十二周年
【护教】失实失范失德的清华大学蒋劲松副教授,何时停止煽动佛门内斗?
【评论】遗骸崇拜伪舍利借佛敛财,辱佛欺祖诓众生依法严惩——关于“真容寺梦老舍利的声明”解读
【评论荟萃】花儿正在绽放,谁来为她站岗?——幼儿园虐童案的启示
重磅 | 《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护教】请宝鸡市统战部、民宗局慎重对待“第三届佛教义学研讨会”函
【护教】请宝鸡市统战部、民宗局慎重对待“第三届佛教义学研讨会”函
学诚会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新时代中国佛教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佛学论文:
【问佛访道】人類於感官現量和意現量是怎樣來認知世界的,其認知的心路過程如何?(一)
【问佛访道】人类于现量和意现量是怎样来认知世界,其认知的心路过程如何?(二)
【问佛访道】人类于现量和意现量是怎样来认知世界,其认知的心路过程如何?(三)
佛菩萨诞
忆佛念佛:
佛经导读:
【佛经导读】——《地藏经》的宗旨
【佛经导读】-《地藏经》缘起与概说
【佛经导读】八支圣道导向苦止息,三转四谛证无上菩提——《转法轮经》导读
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慈经Mettà Suttaṃ》导读
东方医王大愿妙难量,护佑众生消灾降吉祥——《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导读
信愿行具足往生弥陀净土,花开见佛菩萨众倒驾慈航——《阿弥陀经》导读
【佛经导读】不无空非说缘起,照天耀地菩提心——《金刚经》导读之一
【佛经导读】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导读之二
【佛经导读】化盲从信仰为智慧,从烦恼苦痛中解脱—《卡拉玛经》导读
吉祥人生,安祥生命——《吉祥经》导读
【修慈】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慈经》讲座之三慈的功德利益
【吉祥人生,安祥生命】系列讲座之—恭诵《吉祥经Maṅgala Suttaṃ》
云水随笔:
【随笔】莫道出家容易得,皆因累世种菩提——给禅修道友的一封信
【佛在人间】释尊说法和佛经结集处——王舍城(Rāja-gha)
杂文荟萃:
行愿法师: 建寺安僧风范千古,不舍众生乘愿再来——悼念常应法师
佛教历史:
【佛史】部派佛教之南传上座部纲要书《清净道论》——《印度佛教史》课程十
【佛史】部派佛教与南传佛教传承及大乘佛教萌芽——《印度佛教史》课程九
【佛史】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佛经结集与僧团分化——《印度佛教史》课程八
【读史】悟了什么?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印度佛教史》课程六
【读史】人间佛教导师佛陀生日是初八还是十五?——《印度佛教史》课程五
【读史】古印度本土民族、文化、信仰、修行与佛教——《印度佛教史》课程三
【读史】雅利安文明与印度佛教产生的背景——《印度佛教史》课程二
清净声呗:
【禅韵】Island of the Self心中岛屿——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异洲不异依
【问佛访道】赞佛功德殊胜行,自利利他皆吉祥—称赞佛陀十大名号
护教护法:
辱僧鞭尸谁之过?——由“万贤法师在闽南佛学院校友群骂人”引发的思考
是欺师灭祖还是佛门阿Q? ——读净旻法师《评议印顺法师‘大乘非佛说’》
佛印:学习能忍法师“‘印老大乘发展论’论理中的十点思考”感悟
【护教】向钱看何惧千夫指,昧良心顽抗反投诉——宝应县佛协强拆静修6庵、害死大士庵尼师与宁国寺僧人实名举报信
台湾《弘誓》145期专辑: 內斗內行,外斗外行的「批印」风潮
法华义辩:
【评论荟萃】宁可千年不开悟,不可一日被人误一一评索达吉堪布讲《六祖坛经释》误人误己误祖师
佛门 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