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法会】七月十五日,供僧增福还是超度鬼魂?
一、缘起
今日有善信问:“农历七月十五日到底是中国民间习俗的超度鬼魂,还是佛教的供僧?”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根据佛教结夏安居的常识,略说一下农历七月的佛教法会,“供僧与度亡”。
每年农历七月,中国汉传佛教界盛行供僧、诵经、消灾、度亡的各种法会,主要分为如下四类:
1、“盂兰盆法会”:释迦佛住世的时候,目犍连尊者为救度母亲脱离饿鬼之苦,于七月十五日安居结束,供佛供僧的一种布施修习法门。
2、“地藏法会”:农历七月三十日,是地藏菩萨应化中国的涅槃日。因地藏菩萨救济地狱众生,故七月有地藏法会。
3、“瑜伽焰口法门”:佛为阿难开示,救济地狱饿鬼的瑜伽焰口法门。
4、“诵经拜忏法会”:汉传佛寺到七月很流行诵《地藏经》,拜《大悲忏》、《药师忏》、《梁皇宝忏》、《斋天》等。以上这四种法会,在中国农历七月中,有着糅合为一得趋势
下面,给大家介绍“盂兰盆法会”的内容:供僧与超度
二、《盂兰盆经》的供僧
汉传佛教一年一度的盂兰盆节,起源于《盂兰盆经》中所述: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大目犍连尊者,依佛陀教导于七月十五“佛欢喜日”供养十方僧众,以此来救度已堕落在饿鬼道受倒悬之苦的母亲,因为供僧、斋僧的功德而使自己的母亲脱离饿鬼之苦。由此,汉传佛教“盂兰盆法会”盛行传承至今。
每到农历七月十五日,汉传佛弟子遵照佛陀的教导,举办盂兰盆法会,佛弟子打斋供僧,以此功德回向现世父母消灾延寿,七世父母得一脱离恶道。佛教界也将此日称为“僧宝节”,以此供僧大会来表达对僧伽大众得恭敬供养。
关于“供僧与超度”的问题,印顺导师在《华雨集》第四册 中说:供僧,就是供众。佛教的出家弟子,专心于自利利他的法业,生活所需,是依在家众的供施而来的。在印度,佛与出家弟子,每日去村落、城中乞食。布施饮食的,不能说是供僧,因为这是随来乞求的而施与,不是平等的施给多数人。如在家弟子,请多少(不定)众去他家里受供养,平等的供给每一位,那就是供僧了。在供僧中,“安居施”──七月十五日最隆重。佛制:比丘、比丘尼,在夏三月(四月十五──七月十五日)中“雨安居”。这虽由于雨季,不适宜到处游行,而三月中安居修行,也是好事,古人多有在安居中成圣的。所以安居终了,俗称“解夏”。那一天,附近的信众都来供养,称为“安居施”。除丰盛的饮食外,还有供养布疋(做新衣用)的,日常用品的,这是佛教的大节日。佛法是平等的,但法在世间,也不能没有限制。安居施只布施给在这里安居的,人数是一定的。如有听说这里的安居施丰厚,他处的出家人临时赶来,那安居施是没有他这一分的。出家众三月安居,到这天受比丘戒的年龄,长了一岁,所以比丘(及比丘尼)的年龄,古称多少“夏”。中国佛教不重安居,与世俗的年节混合,所以变成“僧腊”了。这一天,比丘、比丘尼都大了一岁,如父母见儿女长大一样,所以称为“佛欢喜日”。可是中国佛教,七月十五日与饿鬼相结合,成为超度鬼魂的佳节。唉!佛法的演化,有些真是出人意外的!”
阅读上面这段话,我们清楚了解到: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清净、一味、解脱的教法,从古印度北传入中国汉地后,经过岁月的洗礼,与中国本土宗教以及各地民俗文化逐渐相融合。于是,平等供僧、斋僧的节日,变成了供僧与超度鬼魂同时并行的法会,这就是佛教中国化的其中一种趋势吧!
三、《盂兰盆经》的孝行
在《佛说盂兰盆经》中,目犍连尊者救母的故事深入人心,其孝顺孝行已普遍流行于汉传佛教国度,利益民间一切与佛有缘的大众学习佛法。
《盂兰盆经》特别强调“孝子报父母恩”的行为,非常符合中国人伦孝养父母的思想观念。由此可知,佛教出家僧尼出家修行后,并不是不管不理不顾父母、亲友,而是特别注重父母、亲友生死的解脱问题。所以,孝子的孝顺、孝行要看其核心,不能只看表面现象。
有情众生的生死才是最重要的根本核心问题,只有接引父母、亲友认真学佛,深信因果,超越生死,脱离轮回才是真正的救度父母、亲友的大孝大行。
四、结语
汉传佛教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法会”,是佛教四众弟子学习《盂兰盆经》中的目犍连尊者,依佛陀教导“供养十方僧众”,以此供僧功德来救度自己堕落在饿鬼道受苦的母亲,脱离饿鬼之苦。后来,随着汉传佛教的发展,受各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佛教供养安居僧的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逐渐与中国超度鬼魂的本土宗教信仰相结合。于是佛教的供僧法会,也加入了民众七月度亡的需求,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汉传佛教农历七月法会的演变情况。
总之,佛教四众弟子通过供僧、斋僧培福增慧,使自己亡故的亲友,早日脱离饿鬼之苦,往生善道!
最后,愿我们一起来供养十方僧伽大众,培福、增福、修福!
以此供僧功德,愿生者吉祥安乐!
愿亡者往生善道,离苦得乐!
释行愿 合十 2017.9.3
——————————————————
请在文章下面关注后,留言。相关其它阅读:
佛经导读:
【佛经导读】——《地藏经》的宗旨
【佛经导读】-《地藏经》缘起与概说
【佛经导读】八支圣道导向苦止息,三转四谛证无上菩提——《转法轮经》导读
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慈经Mettà Suttaṃ》导读
东方医王大愿妙难量,护佑众生消灾降吉祥——《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导读
信愿行具足往生弥陀净土,花开见佛菩萨众倒驾慈航——《阿弥陀经》导读
【佛经导读】不无空非说缘起,照天耀地菩提心——《金刚经》导读之一
【佛经导读】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导读之二
【佛经导读】化盲从信仰为智慧,从烦恼苦痛中解脱—《卡拉玛经》导读
吉祥人生,安祥生命——《吉祥经》导读
【修慈】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慈经》讲座之三慈的功德利益
【吉祥人生,安祥生命】系列讲座之—恭诵《吉祥经Maṅgala Suttaṃ》
佛学论文:
【问佛访道】人類於感官現量和意現量是怎樣來認知世界的,其認知的心路過程如何?(一)
【问佛访道】人类于现量和意现量是怎样来认知世界,其认知的心路过程如何?(二)
【问佛访道】人类于现量和意现量是怎样来认知世界,其认知的心路过程如何?(三)
云水随笔:
【随笔】莫道出家容易得,皆因累世种菩提——给禅修道友的一封信
【佛在人间】释尊说法和佛经结集处——王舍城(Rāja-gha)
【问佛访道】人类于现量和意现量是怎样来认知世界,其认知的心路过程如何?(三)
佛门 礼仪:
忆佛念佛:
杂文荟萃:
行愿法师: 建寺安僧风范千古,不舍众生乘愿再来——悼念常应法师
佛教历史:
【佛史】部派佛教之南传上座部纲要书《清净道论》——《印度佛教史》课程十
【佛史】部派佛教与南传佛教传承及大乘佛教萌芽——《印度佛教史》课程九
【佛史】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佛经结集与僧团分化——《印度佛教史》课程八
【读史】悟了什么?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印度佛教史》课程六
【读史】人间佛教导师佛陀生日是初八还是十五?——《印度佛教史》课程五
【读史】古印度本土民族、文化、信仰、修行与佛教——《印度佛教史》课程三
【读史】雅利安文明与印度佛教产生的背景——《印度佛教史》课程二
清净声呗:
【禅韵】Island of the Self心中岛屿——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异洲不异依
【问佛访道】赞佛功德殊胜行,自利利他皆吉祥—称赞佛陀十大名号
护教护法:
辱僧鞭尸谁之过?——由“万贤法师在闽南佛学院校友群骂人”引发的思考
是欺师灭祖还是佛门阿Q? ——读净旻法师《评议印顺法师‘大乘非佛说’》
佛印:学习能忍法师“‘印老大乘发展论’论理中的十点思考”感悟
谁是凶手?——山东肥城暴打出家尼师强送精神病院的邪教黑幕,呼吁政府、部门严厉打击传销及附佛邪教
【护教】向钱看何惧千夫指,昧良心顽抗反投诉——宝应县佛协强拆静修6庵、害死大士庵尼师与宁国寺僧人实名举报信
支持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