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年上半年城市GDP百强榜单:百强城市,真的强吗?

林隐 山川网 2023-08-03


山川网:昨天的《2019年上半年城市GDP三十强榜单》推送后,有朋友在微信和我聊天,问及自己目前生活的城市或家乡城市并不在上述名单之列,希望可以看到更完整些的上半年城市经济数据榜单。所以为了方便有需要相关数据的朋友,今天我们就来安排推送这份《2019年上半年城市GDP百强榜单》。

那么之于这份榜单,如果想要讲解,完全是可多可少的。如果往多了说,安排一篇一万字+的推文也没有多大的难度,无非是增加一些讨论的维度。不过我们今天还是选择往少了说,一方面关于上半年城市GDP的一些干货观点昨天的推文中已经基本点到,另一方面对于区域经济半年的态度我还是建议大家点到为止即可。

所以这里我就再简单介绍几个关于百强城市的数据亮点,其余部分大家自行查看榜单即可。

一、上榜城市数量最多的四个省份是:山东(15 个)、江苏(13 个)、广东(11 个)、浙江(8 个)。

二、上榜城市数量最少的四个省份是: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均无一城市上榜。

三、2019年上半年百强榜门槛(第100名城市)进一步提升,从2018年上半年的1125亿元(焦作)上升为今年的1214亿元(信阳)。

四、东部地区上榜62席,中部地区上榜24席,西部地区上榜14席。不过,我并不完全认同部分人由此得出的东西差距没有想象中大这个观点。因为百强榜单涉及城市太多,第1名和第100名都是百强。如果想要真正比较东西部差异,建议大家自行计算各区域城市中位数排名。

五、TOP10城市的人口体量区间十分清晰,千万人口已经成为中国顶尖城市的标配(表格中杭州人口数据为2018年常住人口,2019年破千万已是定局)。

六、TOP20城市(第11~第20位)的人口体量相似度事实上比TOP10城市更突出,高度集中于700~1000万体量区间。此区间城市的未来竞争,人口流入将成为决胜性要素。

七、北上广深津渝六城,半年度GDP均已破万亿,苏州很快亦将加入此阵营。随后的成都、武汉上需要一定时间。

八、榜单中截至最新仍未发布经济数据的百强城市排名暂且延续去年榜单位置,不过其中不少城市都是长期性经济数据发布的“困难户”。个中缘由,无须多讲。

九、相比三十强城市,百强城市的阵营虽然看上去强大了很多。事实上,内部的复杂程度也加大了不少。不少的百强城市并不是真的“强”,只是依靠人口底子得以维持经济体量排名,但人口流失情况严峻,常住人口大幅低于户籍人口,这里具体不再点名。

十、在上半年的经济增速上,百强城市的问题彰显得更为突出,不少城市GDP增速大幅落后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速(6.3%),未来全国排名下滑的压力十分巨大。

好了,要点就是这些,完整的2019年上半年百强城市榜单如下——





2018全年:省份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华东篇 丨 华中篇 丨 华北篇 丨 西南篇 丨 广东篇 丨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山东篇 丨 河南篇 丨 四川篇 丨 湖北篇 丨  湖南篇 丨 河北篇 丨 福建篇 丨 安徽篇 丨 辽宁篇 丨 陕西篇 丨 江西篇 丨 云南篇 丨 内蒙篇 丨 山西篇 丨 贵州篇 丨 新疆篇 丨 甘肃篇 丨  海南篇 丨 宁夏篇 丨 西藏篇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上半年GDP三十强 丨 地方财政收入 丨 江苏全域一体化 丨 多城杠杆率超100% 丨 上半年25省GDP 丨 苏南模式和江苏未来 丨 上半年房价收入比 丨 二次城市化 丨 夜间经济 丨 房价消费和工资 丨 长三角一体化 丨 汽车消费南移 丨 盐泰锡宜城际 丨 淮海经济区 丨 南京,要更大 丨 江西/南昌的崛起 丨 500万新市民 丨 大省不能穷 丨 大湾区产业溢出 丨 50城土地出让金 丨 50城租金收入比 丨 中国烟草地图 丨 一季度31省市GDP 丨 开车堵,如厕难 丨 各省市政设施 丨 地区科研经费


人文:长江断流 丨 长安十二时辰 丨 宏颜获水 丨 广州红专厂 丨 中国啃老族 丨 大洋怪重地名背后 丨 中学地理课 丨 罪案片石家庄 丨 破冰行动 丨 白鹿原 丨 低调的宝藏城市 丨 渤海湾跨海通道 丨 城中村拆迁往事 丨 区域阅读大数据 丨 燕大南迁往事 丨历史文化名城 丨 “妖都”广州 丨 城市建筑设计 丨 离结比 丨 城市选择 丨 动漫中的重庆 丨 水浒故里菏泽 丨 日本穷忙族 丨 苍穹之下 丨 封狼居胥 丨 晋冀鲁豫 丨 择城法则 丨 八次北人南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