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江苏省分地市GDP解析:下个十年,均衡第一省如何平衡南方和北方?

林隐LY 山川网 2023-08-03

前言:欢迎大家来到2020年度中国内地省区分地市经济运行解析系列。本系列推文为山川网历年的重要系列推送,解读目标为中国内地三十一个省级行政区中,除京沪津渝四直辖市外,其余二十七个设市省区中的重点对象。

本年度系列推送,相较往年在立意上我们做了明显的调整,改变了过去对所有省区采取相近侧重点的方式,对不同区间省区讨论重点重新立意:对前部的九省区我们重点找问题,对中间的九省区我们着重谈发展,对后部的九省区我们主要谈人文。

同时,考虑到今年度该系列内容推送时间恰逢春节假期,为了不过多占用大家的时间,我们对于该系列推送的篇幅尽可能做到言简意赅,点到为止。特别强调,本系列所有内容,均系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在这里,山川网恭祝所有新老朋友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山川网:昨天是大年三十,我们安排推送了本系列的首篇广东省。今天是大年初一,我们按照顺序安排推送本系列的第二篇江苏省。

按照传统的习俗来讲,中国人是最讲究过年的。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这短短八个字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道理,几乎都是无穷无尽的。

道家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万物即是万象,可泛指宇宙内外一切事物或现象。所以一切旧的事物无论好坏,都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宣告结束。而今天我们来到了大年初一,一切就又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从中我们或许可以悟到一件事儿:旧与新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隔阂,可能远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大。它们之间的距离,可能无限接近于零时零分零秒的那一瞬间。

中国传统文化最重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而在数千年间中国历史漫长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不断有新兴崛起的地带,亦有自诞生之初一路富庶繁华至今的地带。江苏,显然就是后者。

如果你还并未看过本系列首篇的广东省推文,这里我还要再行做下解释。本文的立意上,依旧是延续对于中国经济体量靠前省区的“找问题”之旅。如果是想看褒奖类型的内容,大家可以去看我们此前相关的推送,数量上还是很多的。


【关于年经济数据】

这里我们还是延续本系列的老规矩,对于省区上年度的经济数据,我们只简单分享下此前官方的相关公布,不做过多的介绍与解释,因为此前我们已经讲过许多。如果你对于这些省区基础年度运行数据还不太了解,那么可以再行阅读一二。如果已经了解,则可以跳跃至后面的章节。

整体:2020年,江苏省实现生产总值10271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536.7亿元,同比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44226.4亿元,同比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53955.8亿元,同比增长3.8%。

工业:全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3.5%;股份制企业增长6.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3%;私营企业增长10.1%。

服务业:全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2.5%,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5%、7.7%,增速分别快于第三产业11.7个、3.9个百分点。

社消: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086.1亿元,比上年下降1.6%。年全省网上零售额10602.4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232.6亿元,增长13.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投资:全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0.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7.0%,第二产业投资下降5.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7%。

外贸:全年全省完成货物进出口总额44500.5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出口总额27444.3亿元,增长0.9%;进口总额17056.2亿元,增长5.5%。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财政:全年全省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59.0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快于上年0.9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7413.9亿元,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682.5亿元,增长8.8%。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72580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比上年末提高3.5个百分点;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54523亿元,增长15.9%,增速比上年末提高0.7个百分点。

收入: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90元,比上年增长4.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102元,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98元,增长6.7%。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19:1,比上年缩小0.06。


【关于区域格局】

关于中国经济的最核心两条线是什么,我想大家应该都还记得,简而言之就是四个字——一海一江。海是东部沿海地区,江自然是长江沿线地区。

沿海主要地区有哪些?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此外,还有香港、澳门、台湾三地。

沿江主要地区有哪些?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此外,长江经济带中还要再增加浙江和贵州两地。

以上所有地区加在一起,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口规模,占到中国整体的比值都不仅仅是“半壁江山”这么简单,而是“多半壁”。

那么回过头来我们再看中国经济总量第一和第二的广东、江苏两省,两者各占“一海一江”一半。广东占“海”字,江苏占“江”字。说到这儿,可能有朋友有疑惑,广东也有珠江,江苏同样沿海,为什么两省不是同时占据江海之便呢?

和长江相比,珠江无论是流域、流量还是航运条件都要弱许多,珠江之于广东省最大的价值在于带来了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而非航运。

而和广东相比,江苏的沿海只能称之为“名沿实不沿”,从地图上看江苏省海岸线长度并不算短,但是几乎都是大面积的滩涂,无法有效发展海洋经济和港口外贸。

区域经济的圈子中,关于为什么江苏省经济总量近三十年来始终无法超越广东成为第一的讨论很多,得出的结论也有很多。比如面积论,比如人口论,比如产业论,比如政策论,甚至还有一些朋友发散性思维到了玄学论的地步。我个人观点是,大可不必。

如果一定要让我给出个一个字的答案,我认为正是应在这个“海”字之上。近些年来,虽然粤苏两省的经济总量差值时而扩大,时而缩小,但是身位始终很近。以2020年为例,广东省经济总量110760.94亿元,江苏省经济总量102700亿元,差值约为8000多亿。

同期,广东省货物进出口总额7.1万亿元,江苏省货物进出口总额44500.5亿元,差值2.6万多亿,是上面的经济总体量差值8000亿元的三倍都不止。

所以显而易见,长期以来江苏省之所以在经济总量上无法超越广东省,关键就在于没有“海”,无法在海洋经济上再上层楼。那么江苏省的“海”去哪儿了呢?倒也不远,还是挨着江苏,他的名字是上海。上海离开江苏独立成市,历史尚不足百年。

所以今天我们的江苏省“找问题”之旅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江苏沿海但却没有足够强力的外贸港口这件看上去颇为“遗憾”的事情。因为在一些区域经济的讨论中,我也偶尔看到过,如果上海市没有从江苏划出,今天的江苏经济规模该是如何更是一层楼的状态。

不过我却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之中,将所有的优质资源都集中在某一省某一地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放大到国际上,这种方式小国可以这么做,但是中国是泱泱大国,决然不可以这么做。

同时,大家也要扭转一个思想,就是不要认为将所有优质资源全部都集中在单一个体之上,其发展就必然会呈现出以上资源的累积放大效应。在实践的过程中,各地区间优势不同,方能有所专注,所有突破,有所合作,有所成就。

如果百年前上海并未从江苏划出,那么百年后的今天,“原江苏省”的整体发展成果,还真未必就一定大于今日江苏+今日上海的综合。分析事物,应以辩证思维方能顾其周全。

所以我也并不认为,未来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再上层楼,会应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与外贸出口之上。如果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一定存在所谓输赢的话,那么战胜对手的方式也一定不会是走重复对手之路。

艺术当中也是一样,齐白石讲“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便是这个道理。


【关于区域中心】

和上边的问题相比,我倒认为接下来我们要讲到的江苏省的这个问题,更具有现实性和讨论性。

依照目前江苏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及对应的都市圈而言,有三个是已经成形并且广为人知的,分别是以南京为中心的南京都市圈,以苏州为中心的苏锡常都市圈,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都市圈。

而当我们打开江苏省地图,是否发现上述南京、苏州、徐州三市在江苏省内的独特区位呢?没错,三市全都在江苏省版图的边缘地段,南京在西南角,苏州在东南角,徐州则在西北角。

而如果将上述地市环绕一周地市视作各自的影响范围的话,那么除了苏州所处的地区周边普遍较为发达,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谁带动谁之外。南京和徐州两市的周边都有较多经济体量尚处于相对较小水平的地市。而且,由于两市均处江苏省域边界地带,那么这些地市必然不仅局限于江苏省属。

相较于绝大多数省份的区域正副中心城市均是辐射本省周边地市的设定初衷,江苏省目前的三大区域中心城市,似乎没有一个是绝对意义上的仅辐射影响本身地市。该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呢?

首当其冲的,就是应该摒弃所谓的“吃亏”心理,这种心态在网络上极其多见,但本质上却是颇为狭隘的。我们设立行政区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地区管理与发展,提升地区执政效率,而不是作为各自站队、彼此攻击的参考。

与邻为壑的想法,首先就输在了视野和格局上。要知道的是,在中国的区域经济背景下,所谓的邻居无论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如何,其都是不可能发生更换的。不存在说我认为与我接壤的A地发展太落后了,然后将千里之外发展较好的B地置换到我身边的情况。

其次,区域经济中的邻居不是你的敌人,而是同胞。而即使是站在纯粹的经济效益角度出发,我也并不认为自己的邻居过得都比自己更差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恰恰相反的是,如果方圆数百里之内,有且仅有你一家日子过得舒坦,周边邻居无一不是艰苦度日。那么相信我一句话,你的舒坦日子是无法长久的,因为人性使然。

回顾我在江苏多市生活的日子,我个人最不愿意听到的一种调侃,就是对省会南京同时辐射周边苏皖两省的不满。如果只是玩笑,那么应该把握尺寸,就像朋友之间的玩笑也不是所有话都能活,所有事都能够用来开玩笑的。而如果心里真的想的就是与邻为壑,看不得周边同胞日子一天天好起来,那么我只能说,这样的极少数人的心胸实在是配不上江苏千百年来的盛名。居文雅之地,当有君子之气。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作为旁观者,我认为个别江苏人对于南京市的所谓“怨气”没有任何的道理可言。江苏作为中国境内众所周知的区域均衡发展第一省,作为省会城市,副省级市的南京,但凡有些许私心,把更多的省内资源均留为己用,南京市今天的经济体量不止会是这个规模,江苏省其他12地市的经济发展也不会如此均衡强盛。

而认为南京市没有做好省会应有职责的,甚至对南京市作为江苏省会提出质疑的好事者,我则更认为近乎荒谬。论资排辈,作为江苏省省会,是南京历史上行政级别最低的时期。而所谓的省会职责究竟是什么呢?各省省情截然不同,带领方式也自然不同。从江苏省今日所获得的综合成绩来看,我认为南京市的省会身份是称职的。

另外,这里我延伸出一点思考给大家。从全国各省省会作为大哥的风格来看,有相对强势的,也有相对弱势的,各不相同。那么南京市是什么风格呢?我这里打个比方,如何理解大家自行思考,我不做过多评论。南京的风格,是国都的风格。也就是说,按照国都治理国家的方式治理某一省,所能够得到的成果,大致就是江苏现在的样子。

有一个有趣的词汇叫做“帝王心术”,其中有曾讲到,帝王御下的核心在于识人,继而选人,而后量才而用,方能成就大业。帝王之“私”是私天下,而要取天下、成就最大的私,就要先做到无私,不争小利。

以上,是我认为是生活在江苏这片土地上,无论新老居民,都应该心知肚明的一点共识。区域交往一如人际交往,尊重永远是第一位,继而是信任,然后方有合作共赢。而想要做到上述几点,首先要拥有的大局观,知进退,明得失。

从本质上,区域中心城市的责任属性要远大于荣誉属性。在普通家庭中,大哥的角色从来都不好当,多数时候都需要帮助父母分担更多的家庭责任。而一个家庭的和睦与否,关键在于各家庭成员能够看清自身的定位,看懂家人的付出。

和其他省份的问题更多集中在物质上不同,江苏省的问题我认为有相当一部分是存在于精神层面,是思想之上的。因为古往今来,当人们不用为吃饭穿衣发愁的时候,就容易“胡思乱想”,并且衍生出一些无谓的争端出来。

而这种争端或争执除了彼此伤害感情之外,别无它用。


【关于协调南北】

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发展的两大阶段,前几十年是看沿海,后几十年要看沿江。

在沿海经济发展阶段,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工作是均衡东部、中部、西部三大板块。而在沿江经济发展阶段,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工作则是均衡南方、北方两大区域。

在沿海经济发展阶段平衡东中西部时期,东部各省都是主要出力者,其中经济第一省广东出力尤巨,这点大家可以从财政调配数据中自行查阅。那么沿江经济发展阶段,本身就跨越中国南北两大区域的江苏省,需要担当的只会更多。

回顾过去四十年来的发展,中国区域经济最大的成绩在于在沿海省份的带动之下,中国广阔的中部、西部地区,“种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点,这些点基本都是各省的省会城市和区域副中心城市。

那么未来数十年呢?自然是将这些点先连接成线,继而再融合成面。具体怎么连呢?有水路则水路连接,无水路则铁路连接。那么中国最大的水路航道是什么呢?自然是亚洲第一长河长江航道。

在此前我们讲长江经济带时,就有朋友曾经问及,为什么长江经济带的规划范围要如此巨大,覆盖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总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公里呢?这其中,甚至还有部分省区本身还并不是长江干流直接流经省份。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代表性,与之类似的问题还有“为什么XX都市圈要加入XX城市”,“为什么XX城市群要加入XX省份”。为什么呢?因为要尽最大可能地将政策利好覆盖更多地区居民,从而先富带动后富,一个也不落下。再说的直白些,因为这些省份,这些城市都是中国,生活着的一样是骨肉同胞。

关于近些年来越来越多人热衷于讨论的南北经济差异,其最终的解决方式方法在哪里呢?我认为正是在长江经济带。这里我要再讲一讲关于南北分界的问题,学术上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而现实中多以长江为界。那么这样一来显而易见,长江经济带正是融汇南北(沟通东西)的镇国重器。

而在长江经济带中,江苏省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老大哥的作用。老大哥是干嘛的呢?是冲锋在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那么截至目前,江苏省开了什么山,搭了什么桥呢?

开的是徐州都市圈之山,地跨苏鲁豫皖四省,包括江苏的徐州、连云港、宿迁以及安徽、山东、河南部分城市。

搭的是南京都市圈之桥,此桥率先跨省区地将苏皖两省合计3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和16个县连通。

这其中,要说南京都市圈争议虽多,但在南京本身综合实力和区域地位的双重作用,以及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之下,一路发展虽然屡屡有小挫折,但是目前大局已定,发展良好。

而徐州都市圈则应该说是阻力不小,因为直接涉及苏鲁豫皖四省,这样的都市圈规划在目前国内应该说是头一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上文中将江苏此举称为“开一山”的原因。

按照中国现行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行政区划的影响力十分巨大,一河之隔,可能两地居民就是截然不同的人生命运。怎么破局呢?大破大立在中国国情之下显然是不现实的,都市圈融合是目前能够想到的最切实可行的办法。

依照徐州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事实上无论以长江为界还是淮河为界,都是绝对的北方地区。而徐州周边所处的淮海地区,过去很多年间,都是苏鲁豫皖四省经济发展最为滞后的一个区域。淮海地区地市普遍远离各自省份中心城市,且常住人口众多,产业结构落后,长期以来发展不得其法。

而徐州,则是目前该区域唯一杀出一条路的城市,可以说是“全村人的希望”。2020年徐州市经济总量超过7300亿元,按照此前我们的普通地市分级标准,已经迈入二线城市阵营。而在“十四五”结束前,冲关万亿GDP将是大概率事件。

徐州市经济总量在江苏省内排名第6位,在全国范围内排名第27位。而在北方,徐州市排名第8位,仅次于北京、天津、青岛、郑州、济南、西安、烟台7市。而上述城市中,前6个均为高行政级别城市,第7个是沿海港口城市。徐州市作为内陆普通地级市,其在北方地区的区域价值可见一斑。

徐州轨道交通线路图2025年+(via 轻地铁)

国家层面对于徐州市区域中心地位的肯定,可以从地铁规划批复上清晰看出:截至2020年末,徐州地铁运营线路共有2条,即徐州地铁1号线、徐州地铁2号线,线路总长约46.15千米,共设车站37座,其中换乘站1座。徐州地铁在建线路共有3条,即徐州地铁3号线一期、徐州地铁3号线二期、徐州地铁6号线一期,线路总长约47.43千米。

2020年1月20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徐州地铁第二期建设规划。徐州地铁远期线网规划由11条线路组成,包含中心城区7条轨道普线和外围地区4条轨道快线,总规模323.1千米。

而在十四五期间,我认为江苏省内应该在合理前提下,对于徐州市给予更多的政策及资源支持,过去省内对于苏北地区的支持显然还是存在不足的。从而以此为试验中心,探索更多南北方交融发展的相关发展经验。这个试验责任,沿江各省中目前也仅有江苏尤其条件。

继而,这些经验可以沿长江而上,复制推广,将长江两岸地区率先发生成为我国南北交融,东西连通的区域全面融合发展成功样板。


【关于科教文卫】

江苏省乃至整个江南地带富庶繁华了千年,其背后的核心根本在于什么呢?就我个人的观察而言,我认为是在于教育。再延伸开来,是此地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和崇文重教。

西汉大儒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中曾言:“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痒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这里面讲到了古人先贤在治理国家时所总结下的智慧,其中有两点在结合今天的时代之后,我认为是非常值得今人去思考和研究的。其一是如何看待人性,如果你认同全体国民人人积极向善,个个聪慧思辨,那么显然所谓的民主制更为适合这个国家。西方一众民主制国家在此番新冠疫情中的混乱表现,大家可以从中发现一些相关制度的缺陷性。

而如果你认同人性的本质是追逐利益,所以很容易出现利令智昏、乌合之众,因小利而废远志的情况,那么民主制显然就是不合适这片土地的。此时应该以怎样的制度管理这个国家呢?我们看看古人怎么说,在古人看来,教化万民是国家执政的根本所在。

那么在董仲舒看来,应当如何教化万民呢?在国都设立太学进行教育,在县邑设立县学、乡学实施教化,用仁来教育人民,用义来感化人民,用礼来节制人民,最终降低刑罚规模与尺度,实现以教代罚。

本章节的标题叫做“科教文卫”,大家认为这四个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应该是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对不对?那么四个字中谁才是最底部的大基础呢?我认为还是落在“教”字之上。

科学事业要发展,教育事业要先行;文化事业要传扬,教育事业要先行;卫生事业要前进,教育事业要先行。

所以想要一个地区十年繁华,政策支持足够即可;想要一个地区百年繁华,区位优势足够即可;而想要一个地区千年繁华,则唯有崇文重教才有希望。

那么作为中国的经济体量全国第二大省,经济均衡发展第一大省,江苏省的教育表现究竟怎么样呢?从硬性的数据看,似乎是很不错的,比如优质的大学、中学、小学数量;比如每年地区高校的科研成果;比如地方政府对于教育事业的投入规模等等,均是国内领先水平。

但是我认为江苏省目前的教育事业,问题并不处在上述的硬性数据之上。恰恰相反的是,这些硬性的数据反而遮掩了江苏省教育事业现存的许多问题。

大家都知道广东省是中国经济制度改革的试验区,许多需要试错的市场经济新政策,都会率先在广东进行。那么大家是否知道江苏省同样也是国内极重要的教育制度改革试验区呢?

那么如何评价过去十多年间的江苏教改呢?如果以结果论为导向的话,我认为是并不成功的。因为教改的矛头从一开始就有些偏,众所周知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在于过度的应试教育,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也就是大家从小喊到大的素质教育。

但是回顾江苏的教改,把改革重点瞄准考试课目,瞄准考试题型,瞄准出题方式,这些于我看来,这绝不是是中国教育行业最为发达地区改革应有魄力。

作为东部较发达省份,从统计局每年的相关财政收入中,我们可以看到江苏省历年拨给教育领域的投入都是大体量,而且是连年在攀升的,是许多资金相对不足地区教育领域特别是高校无比羡慕的。

但是办教育不是办企业,培养人才也不是培养老板,所以只投钱是万万不行的。否则的话,中国首富马云前些年搞的所谓湖畔大学,就应该成为中国教育成功的典范。而实际上,湖畔大学虽然名字听上去很不错,但和教育本身没有任何关系,其属性只是个商业俱乐部而已。

也有一些朋友认为,中国的教育如何想要更上一层楼,还是要学习西方的企业制办学。这一点我也并不认同,从国家层面来看,政策上近些年一直都是在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到教育行业,从而对公办教育形成相应的辅助作用。

但是在中国的国情之下,教育改革的关键绝不在于开放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教育行业这么简单。目前国内所谓的教育行业上市企业也好,估值独角兽也好,财报或许看着不错,但是之于中国教育改革的实质推动价值如何,我们只能打一个问号。

我还是认为,教育为天下至公之业,为国教民,为国育才,凡有一丝半点的私心私欲掺杂其中,都不可能将这件事情真正做好。这也是为什么,我始终认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必须是国家牵头,政府试错,公办核心的关键所在。

还有,中国的大学,包括所有的985、211高校在内,问题同样非常之多。整饬大学风气,同样是未来十年势在必行之举。还是以国家教改区江苏为例,如果短时间内无法在教育制度改革上获得突破,那么完全可以在现有的规章制度下,全面对省内各个高校进行持续性的整饬规范,起码在现有高教管理制度下,师风学风严谨规范。

今天我们以江苏为例,是因为江苏省的教育事业发展已经是国内发展十分领先的地区。如果领先地区尚且如此,那么其他地区情况可想而知。中国未来五十年乃至百年的国运走向,依旧还是落在今天我们如何定义中国教育,如何抉择中国教育改革道路与方向之上。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教改本身没有问题,而且是势在必行的,但是改革的思维和方式是有问题。和经济改革的高效率,快产出相比,教育改革触动的中国深层次利益与矛盾不遑多让,单单是一个学区房,就能将中国亿万普通家庭折腾得是寝食难安。同时,当下我国所谓的生育率持续降低,现行教育制度同样难逃干系。由此可见,全面深入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改革的真正成功,可以起到滋养国本,绵延国祚的巨大作用。所以从结果来看,为之付出怎样的试错代价,都是不为过的。如果说过去的教改中已经被证实是错误的,应该即使给予修正和吸取教训,然后继续寻找新的道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看到这里朋友,还是要再次感谢大家在新春佳节的美好时刻,花费一定的时间看完这篇推送,以上仅为一家之言,希望对你有所启发。今天是大年初一,在这里祝福大家幸福美满,吉祥如意,学业进步,事业有成。







【以下为广告,请根据实际需求了解】


“数据思维”大数据资料分享社群,目前已正式开通。
每日更新最新各行业大数据报告,支持报告电子版下载。可以帮助你实时、高效、精准获取各行业大数据。
对于大数据&数据报告资料有需求的朋友,可以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了解 ↓





2020独家: 广东篇 丨 省区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GDP30强 丨 GDP50强 丨 GDP100强 丨 2021各省增速目标 丨 长三角之一  丨 长三角之二 丨 河北、山西、内蒙古分市  辽宁、黑龙江分市  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分市  河南、湖北、河南分市  广东、广西、海南分市  四川、贵州、云南分市  陕西、甘肃、宁夏分市


2020官方:广东报告 丨 江苏报告 丨 浙江报告 丨 河南报告 丨 四川报告 丨 福建报告  湖北报告 丨 陕西报告 丨 江西报告 丨 辽宁报告 丨 云南报告 丨 广西报告  山西报告 丨 吉林报告 丨 甘肃报告 丨 海南报告丨 青海报告 丨 北京报告  上海报告  重庆报告  天津报告丨 广州报告  苏州报告 丨 武汉报告  南京报告  无锡报告 丨 郑州报告  青岛报告  南通报告  合肥报告   泉州报告  唐山报告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市市通地铁 丨 主要城市居民储蓄 丨 均衡第一省启示录 丨 区域城市生态 丨 连镇高铁通车 丨 万亿GDP城市 丨 中西部10强市 丨 北方城市房价 丨 各省市人均GDP 丨 GDP50强城市 丨 北方十强城市 丨 中国百强医院 丨 十大消费城市 丨 2020十强城市 丨 31省市前三季度经济回顾 丨 前三季度27省GDP 丨 人口是一把双刃剑 丨 2020富豪榜 丨 各省房价前三城 丨 城市群与经济带 丨 长三角机场格局 丨 2019百强镇 丨 GaWC 2020 丨 上半年GDP百强 丨 就业结构 丨 社消大数据 丨 外贸依存度 丨 头部24城新格局


人文:排名启示录 丨 区域经济失衡 丨 私人美术馆分布 丨 山东沿海县镇乡 丨 流民与犯罪 丨 地区媒体分布 丨 隐秘的角落 丨 齐鲁区域与山东艺术 丨 南方车站的聚会 丨 广州站 丨 天下九州 丨 最宠游客城市 丨 瑞丽缉毒门户 丨 城镇化犯罪 丨 易错地名 丨 国人离婚率 丨 长江断流 丨 长安十二时辰 丨 宏颜获水 丨 广州红专厂 丨 中国啃老族 丨 大洋怪重地名背后 丨 中学地理课 丨 罪案片石家庄 丨 破冰行动 丨 白鹿原 丨 低调的宝藏城市 丨 渤海湾跨海通道 丨 城中村拆迁往事 丨 区域阅读大数据 丨 燕大南迁往事 丨历史文化名城 丨 妖都广州 丨 城市建筑设计 丨 离结比 丨 城市选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