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一条并不很长的斜边路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一条并不很长的斜边路
作者:李强
在我四十多年并不经历坎坷的人生中,已经走过许多的路。这里不说心路,只说双脚直接着地的路。有一段并不太长,或许,现在已不复存在的路,一直在我的心里是个郁结:既牵肠挂肚,又不忍回看。
和这段路距离最近的一次,是2018年清明节时,从它穿过的总会见证伤心的十字路口经过,但没抬头望一眼,不是因为刻意回避,而是客观也没想看。还以为,自己真忘了那段30多年前的人生之路。
我的内心经常是纠结的,为这篇文章到底写与不写,怎么去写,这也是经常会发生在我的写作上的烦恼。好些时候,写作不一定能让我的心情舒展,但不写心里又是一个郁结,最终还是写出来的多一些。
这段并不很长的路是由两部分拼接起来的,一部分是我们村,一部分是我的初中第一阶段所在的邻村。因为分属两村,也就有了一些微妙的故事在里面。这是那个阶段上学主要走的路,因为是三角地块的斜边,也恰好符合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原理,是那个阶段刚接触初中几何时的现蒸现卖。如今,要去邻村初中地,开车的话,走的肯定是直角三角形两边,也就是当年为躲避调皮的欺凌而刻意多走的一段路。秋天的时候,走在那条路上时,怀里一般会多一两个玉米棒。因为,中午饭后从家里走时,会趁父母不注意,从院里树上盘起来的玉米棒垛子上拽一两个下来,等到进入邻村地界后,会拐到一户人家那里,有一高大但并不年老的老汉,默契地用纸包一点东西出来,然后,接过我手里的玉米棒,扔到自家玉米棒堆上。这样,我们不用说一句话,一笔交易就利索地完成了。我给他的是玉米棒,他给我的是炒得脆的五香瓜子。其实,我当时还不能吃的,因为马上就要上课了,只能是等到下午放学回家,尤其是走到我们村地盘时,才能开始吃的。夏天的时候,会有麦穗和油菜,我们会偷着烧麦吃,也会掐油菜杆吸吮。春天来的时候,学校南边邻村地盘上,会有一小片菜地,里面种着萝卜,我们会趁着放学后因为磨蹭而无人或天黑时偷拔几个,用指甲剥了皮,吃起来又辣又脆。这个倒没被逮住过,但还是提心吊胆的。
被告到学校去,集体承担责任的是邻村麦田,也是因为三角形斜边原理:学生都爱趟麦地走斜路上学,对庄稼破坏严重。到了邻村本该走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两边,也就是麦田的四边。邻村那片地一年四季几乎都有庄稼,却被调皮而捣乱的学生们生生地踏出一条路来,我也是其中跟从的一个。如今的话,即使看见麦穗和油菜,我也不可能掐一下的,更不可能从青苗地里趟过去。现在,那里主要是蔬菜大棚,所以,也不可能再走三角形的斜边了。当年的麦浪盛况,已不复存在。
我们村那一段路,就是一条塄坎边的羊肠小道,它的主要功能是走人的,而不是行车,连自行车也很难过去。但在当年,却有胆大的孩子们,在那窄窄的一边是一米多高的沟,一边是麦田地头的塄坎边骑车,真是能吓人一身冷汗出来。底下的沟里才是拉架子车走的路,有时,会从塄坎上掉下去,好在并不很高的,所以,也有以玩为目的故意跳下去,又沿着土坡爬上来。但下雨雪时确实很危险,也不好走。
那沟如今是否还在我不知道,雨大时会发洪水。一路跨两村,且都羊肠小道式的土路。当年20分钟就能走完但我常要走一倍以上时间的路,承载过多少心酸?我的人生自从离开那条路,才有很大改观。
这里主要叙述踏上那路之后和从那路下来之前的经历,因为这比路两端之外的故事更有味道。人们大都喜欢回忆过去,但不全是因为那时有多美好,而可能是因为过去比现在年轻。现在的我更是这样的心态,所以,那段曾经让我很不快乐甚至有些恐惧的上学之路,在如今的我看来,似乎还挺喜欢。毕竟,假如一直走在那条路上的话,不但有一些当年只属于自己的小快乐,也会是年轻而健康的。那时还不到哼唱十七岁那年的雨季,也不用抒写十八岁的花季情怀的年龄。这些年回老家,有时也会到或经过我初中第一阶段上学的学校,即使不开车,我也多走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再没专门走过原来那条两村拼接起来的斜路。一则我已不在那条线上住,二则真的不想再走了。
如今,再重温的话,我更愿一个人走,一个人的路只能一个人走。那条路完整地走了一年半,然后,在伤心中被迫退出。之前和之后最多只走我们村这一段,因为两村交界附近,就有我家一块地。等到上大学后,基本再没走过那条路,也渐渐从我的眼前和记忆中淡了。现在,想起来前几年那条路应该还在的,依然是那一片田地的各家地头,只不过,不主要用来供孩子们上学而已。如今,我的初中第一阶段学校已经撤并,所以,需要从那里走路去上学可能性也没有了,或许,会慢慢地继续荒废。路是人走出来的,但也是人毁掉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外婆的澎湖湾,澎湖湾。青葱年代的我们,经常迎着朝霞和夕阳唱着这样的校园歌曲来回穿梭在那条路上。
一条并不很长的斜边路,一段并不开心的青葱回忆。在那条斜路上,我并没走向邪路。艰难中苦苦地坚持,但最后还是放弃并转学。
【悦读推荐】
文字编辑:李 强
责任编辑:辛 克
本期组稿:宋力行
投
稿
须
知
1.本平台优先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时光捡漏”,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注明转自“时光捡漏”。
2.散文、小说作品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诗歌200行以内。
3.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文章以附件形式发送。示例:
△点击可放大
4.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会对简历进行必要删减)。由于微信每天接受信息量大,请务必通过邮箱投递稿件,以便编辑登记备案。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
5.作者投稿邮箱:sgjltougao@sina.com
6.按照稿件投递的先后顺序,组稿编辑进行初审,经编辑讨论后,决定是否发表。编辑审阅工作将在收到投稿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稿件一经推出,作者可自行订阅“时光捡漏”公众号查看。若自投稿日起10个工作日内未推出即视为稿件不予采用。
7.编辑有权按照各栏目标准对稿件内容进行取舍、修改、编辑和配图。作者若对文中配图有特定要求,请投稿时将配图以附件形式一并发送。
8.“时光捡漏”微信公众平台获得微信授权的打赏功能。读者为自己喜欢的作者和喜爱的作品打赏。我们将在预留平台运营基本费用(10元以内不返还,作为平台编辑、运作费用)的基础上,按照打赏金额50%比例,通过微信红包(或代缴电话费)为作者发放稿酬。为了鼓励中学生的文学爱好,中小学生优秀作文,直接按照打赏金额的50%发放稿酬。稿酬最高300元。
9.微信公众平台官方打赏返还期为7天,请作者耐心等待。
10.请投稿作者添加编辑微信领取稿费:google198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