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文必修上册】10.1师说/韩愈



《师说》(韩愈)践离朗诵


师说王笑 - 古诗文言


《师说》韩愈(第一课时)


《师说》韩愈(第二课时)


                                              师说

                        唐代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就从师问道来说,没有贵和贱的区分,没有长和幼的区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注释学者:求学的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知,懂得。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习。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用做动词。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是故:因此,所以。无:没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出人:超出一般人。犹且:尚且,还。众人:一般人。下:不如,名作动。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耻,以……为耻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惑矣:(真是)糊涂啊!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习,使……学习。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提宾标志。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百工:各种手艺。相师:拜别人为师。族:类。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年相若:年岁相近。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高官为师就近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复:恢复。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乃:竟,竟然。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习周礼。聃是老子的字。之徒:这类。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几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论语·述而》原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必:不一定。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习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嘉:赞许,嘉奖。贻:赠送,赠予。


文言现象 


一、通假字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二、一词多义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或者是乐师)③吾师道也:(名词做动词,学习)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从师)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⑥则耻师:(动词 拜师)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 老师)(者也判断句)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②郯子之徒:(代词,这)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⑤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指前面的“六艺经传”,译为它们。这是宾语前置句式)⑦士大夫之族:(这些人)⑧古之圣人:(的)⑨师道之不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⑩吾从而师之:(代词,他)⑪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道理)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翻译为“这些”)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指示代词,那(些))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揣测)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③吾师道也:(名词,道理)④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乎①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②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③六艺经传:(名词,传文)

①孰能无惑:(没有)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

①则耻师焉:(他们)②或师焉或不焉:(助词:不译)③犹且从师而问焉:(兼词:于之)

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①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①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② 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二)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②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⑤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惑而不从师(惑: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而耻学于师(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习,使……学习)

四、古今异义⒈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用来……的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⒊.吾(从而)师之古:跟随并且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⒋.(无)贵无贱古:不论;不分今:没有

⒌.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风气今:道理

⒍.(句读)之不知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7.圣人无(常)师古:永久的;固定的今:平常的

⒏.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⒐.年十七,好(古文)古:秦汉的散文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⒑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大多数人

⒒(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了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

五、宾语前置1、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1、学于余。2、耻学于师。3、师不必贤于弟子。

六、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3、人非生而知之者。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七、被动句1、不拘于时

八、省略句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5 、或师焉,或否焉 (“否”后省“师”)6 、生乎吾前(者)

九、重点背诵句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解析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对耻学于师,文章连续用了三个对比。第一,古今对比,阐明耻学于师违背圣人之道,其后果只能是更加愚昧。第二,将同一个人既明于择师教子的必要,却又不明于自己从师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对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示那些人确实糊涂不通道理。第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进一步道出士大夫的错误心理,发人深省地指出两种人的地位与智能的反差,更令人幡然醒晤。

  全文分4段。

  第1段

  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

  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创作背景

 

  《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公元801—公元802年),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作者到国子监上任后,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作者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写法总述

 

  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论证,并辅之以感叹句来加强说服力。例如第2段,首先用一个感叹句紧承前一段,转入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析,然后从三方面作对比。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利。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句式也有变化,“其皆出于此乎”,是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见其明也”是用肯定语气作判断;“其可怪也欤”,是用惊诧语气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

  分析

  《师说》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充分,说理透彻,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先从历史事实“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能“传道受业解惑”、学者定会遇到疑难“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三个方面证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老师的年长年少,作者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明确了择师的标准。接着就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人们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揭露士大夫之族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指出了他们在“从师”问题上的不同态度,点明了从师学习的重要。作者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论断。为了证明这一论断,作者选择了孔子的言行来作证。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孔子是圣人,圣人尚且如此,那一般人就更不必说了。而且作者虽只用了寥寥数语,而孔子的言行却写得具体,因而很有说服力。这样,文章以其鲜明的中心、清晰的层次,充分的说理体现了逻辑思维的严密。

  构思

  《师说》堪称美文极品。

  《师说》以抽象思维为主,阐述的是生活中事,对人类的健康发展有着永远的意义《师说》的语言推理严谨,风格冷俊。《师说》的态度是批评教诲。

  但它们的成功绝不是这些零零碎碎的个别现象所能形成的。应该是诸多方面在矛盾意识、人性意识、意境意识的统帅下,以思维单元为一般规律所组成的有机体。

  《师说》:

  一师说(话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历史地位)/传道受业解惑(作用职责)

  从师(阐述):人非生而知之(小话题)/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庸知年之先后(小结论)

  师道(结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以上是第一段,全文总话题,“师说”。

  二 第二段是论述的核心部分,以对比论证为主,写不同的师道、不同的做法,得到的不同结果。

  师道:师道不传(话题)/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圣益圣,愚益愚(结论)

  从师:今之众人(话题)/对子女//对自己/小学大遗(结论)

  今之众人(话题)/巫医百工//士大夫族/师道不复可知矣(结论)

  三 第三段是全文的结论,照应首段“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圣人无常师(话题)/孔子从师(阐述)/师不必贤于弟子(结论)

“圣人无常师”照应“古之学者必有师”,而“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照应“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个段落的内容,形式上构成一种回环美(师说——从师——师道/师道——从师——师说),内容上说理更加严密,环环相扣,起于“师说”,结于“师说”。

  四 第四段只是一个交代,说明写作缘由和目的。

  全文重点说明,只有不断学习,才会不断提高。批判了“耻学于师”及“群聚笑之”的不良风气。同时在对老师的作用或职责的界定上,也一直为后人所称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关键是“传道受业解惑”的逻辑关系。“解惑”即解答个别问题,“受业”指传授系统知识,“传道”则具有更高境界的意义,强调应用能力(素质)的形成。

  一般肢解文章的方法,仅限于“解惑”“受业”,而“道”的形成则完全靠学生自己的“悟性”,明确了“三个意识”的重要意义,和“两个单元”的一般规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传道”,才能使学生在能力形成方面,有想对明确的思路。这一飞跃就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不再迷茫,不再困惑,不再有登天无路、下地无门的不知所措。

鉴赏

 

  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全文幅虽不长,但涵义深广,论点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全文分4段。 

  第1段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在作者的论说文中,《师说》是属于文从字顺、平易畅达一类的,与《原道》一类豪放磅礴、雄奇桀傲的文章显然有别。但在平易畅达中仍贯注着一种气势。这种气势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和严密的逻辑所形成的夺人气势。作者对自己的理论主张高度自信,对事理又有透彻的分析,因而在论述中不但步骤严密,一气旋折,而且常常在行文关键处用极概括而准确的语言将思想的精粹鲜明地表达出来,形成一段乃至一篇中的警策,给读者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如首段在一路顶接,论述从师学道的基础上,结尾处就势作一总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大有如截奔马之势。“圣人无常师”一段,于举孔子言行为例之后,随即指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从“无常师”的现象一下子引出这样透辟深刻的见解,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其次是硬转直接,不作任何过渡,形成一种陡直峭绝的文势。开篇直书“古之学者必有师”,突兀而起,已见出奇;中间批判不良风气三小段,各以“嗟乎”、“爱其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发端,段与段问,没有任何承转过渡,兀然峭立,直起直落,了不相涉。这种转接发端,最为韩愈所长,读来自觉具有一种雄直峭兀之势。

  此外,散体中参入对偶与排比句式,使奇偶骈散结合,也有助于加强文章的气势。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说明:点击下面文字可以转到相应内容学习、因时间关系有一些内容还没有完成,还在不断完善,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在后面留言。谢谢!


最新人教版部编高中语文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2019部编版)

(普通高中教科书)课本目录如下:

封面/目录 ...... 1

第一单元 ...... 5

  1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 6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红烛/闻一多 ...... 8

   *峨日朵雪峰之测/昌耀 ...... 10

   *致云雀/雪莱 ...... 11

  3 百合花/茹志鹃 ...... 16

   *哦,香雪 ...... 23

  单元学习任务 ...... 33

第二单元 ...... 35

  4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 36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林为民 ...... 42

   *"探界者"钟扬/叶雨婷 ...... 47

  5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李斌 ...... 55

  6 芣苢/诗经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轼 ..... 57

  单元任务 ...... 59

第三单元 ...... 61

  7 短歌行/曹操 ...... 62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 63

  8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 64

   登高/杜甫 ...... 65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 66

  9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 69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 70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 71

  单元学习任务 ...... 73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 ...... 75

   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 76

   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 77

   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 78

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 ...... 83

  《乡土中国》 ...... 84

第六单元 ...... 87

  10 劝学/荀子 ...... 88

   *师说/韩愈 ...... 89

  11 反对党八股(节选)/毛泽东 ...... 92

  12 拿来主义/鲁迅 ...... 98

  13*读书:目的和前提/黑塞 ...... 101

   *上图书馆/王佐良 ...... 104

  单元学习任务 ...... 107

第七单元 ...... 109

  14 故都得秋/郁达夫 ...... 110

   *荷塘月色/朱自清 ...... 113

  15 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 116

  16 赤壁赋/苏轼 ...... 122

   *登泰山记/姚鼐 ...... 124

  单元学习任务 ...... 127

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 129

  一丰富词语积累 ...... 130

  二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 131

  三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 132

古诗词诵读 ...... 143

  静女/诗经·邶风 ...... 143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 144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 145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 146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2020部编新版)

(普通高中教科书)课本目录如下:

第一单元 ...... 4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 5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 7

   庖丁解牛/《庄子》 ...... 11

  2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 13

  3*鸿门宴/司马迁 ...... 16

第二单元 ...... 24

  4《窦娥冤》/关汉卿 ...... 25

  5《雷雨》/曹禺 ...... 29

  6*哈姆莱特/莎士比亚 ...... 40

第三单元 ...... 48

  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屠呦呦 ...... 49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 ...... 53

  8*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 58

  9 说“木叶”/林庚 ...... 64

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 ...... 72

  一认识多媒介 ...... 73

  二善用多媒介 ...... 73

  三辨识媒介信息 ...... 74

第五单元 ...... 82

  10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 ...... 8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 85

  11 谏逐客书/李斯 ...... 88

   *与妻书/林觉民 ...... 90

第六单元 ...... 96

  12 祝福/鲁迅 ...... 97

  1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 110

   *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 ...... 116

  14 促织/蒲松龄 ...... 122

   *变形记/卡夫卡 ...... 126

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 ...... 127

  《红楼梦》 ...... 127

第八单元 ...... 132

  15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 133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 135

  16 阿房宫赋/杜牧 ...... 137

   *六国论/苏洵 ...... 139

古诗词诵读 ...... 144

  登岳阳楼/杜甫 ...... 144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 145

  鹊桥仙/秦观 ...... 146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 147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部编版)

(普通高中教科书)课本目录如下:

第一单元 ...... 4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毛泽东 ...... 5

  2 长征胜利万岁/杨成武 ...... 9

   *大战中的插曲/聂荣臻 ...... 14

  3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 ...... 19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穆青冯健周原 ...... 21

第二单元 ...... 34

  4《论语》十二章 ...... 35

   大学之道/《礼记》 ...... 36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 ...... 37

  5《老子》四章 ...... 39

   *五石之瓠/《庄子》 ...... 40

  6 兼爱/《墨子》 ...... 42

第三单元 ...... 46

  7 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 ...... 47

  8 复活(节选)/列夫·托尔斯泰 ...... 58

  9*老人与海/海明威 ...... 64

  10*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 75

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 ...... 84

  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 85

  二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 86

  三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 88

古诗词诵读 ...... 92

  无衣/《诗经·秦风》 ...... 92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93

  将进酒/李白 ...... 95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 96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部编版)

(普通高中教科书)课本目录如下:

第一单元 ...... 4


  1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恩格斯 ...... 5


  2 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 ...... 10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 ...... 16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 ...... 18


  4*修辞立其诚/张岱年 ...... 26


   *怜悯是人的天性/卢梭 ...... 28


  5*人应当坚持正义/柏拉图 ...... 33

第二单元 ...... 40


  6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 41


   *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 ...... 46


  7 包身工/夏衍 ...... 55


  8 荷花淀/孙犁 ...... 64


   *小二黑结婚/赵树理 ...... 69


   *党费/王愿坚 ...... 74

第三单元 ...... 84


  9 屈原列传/司马迁 ...... 85


  10 *苏武传/班固 ...... 89


  11 过秦论/贾谊 ...... 95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 98

第四单元 ...... 102


  12 玩偶之家/易卜生 ...... 103


  13 迷娘(之一)/歌德 ...... 118


   *致大海/普希金 ...... 119


   自己之歌(节选)/惠特曼 ...... 122


  *树和天空/特朗斯特罗姆 ...... 123

古诗词诵读 ...... 127


  燕歌行并序/高适 ...... 127


  李凭箜篌引/李贺 ...... 129


  锦瑟/李商隐 ...... 130


  书愤/陆游 ...... 13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部编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课本目录如下:

第一单元 ...... 4

  1 氓/《诗经》 ...... 5

   离骚(节选)/屈原 ...... 6

  2*孔雀东南飞并序 ...... 10

  3 蜀道难/李白 ...... 17

   *蜀相/杜甫 ...... 19

  4*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 ...... 20

   *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 21

第二单元 ...... 24

  5 阿Q正传/鲁迅 ...... 25

   *边城/沈从文 ...... 32

  6 大堰河一我的保姆/艾青 ...... 44

   *再别康桥/徐志摩 ...... 48

  7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冯至 ...... 50

   *秦腔/贾平凹 ...... 53

  8 茶馆/老舍 ...... 58

第三单元 ...... 72

  9 陈情表/李密 ...... 73

   *项脊轩志/归有光 ...... 75

  10 兰亭集序/王羲之 ...... 78

   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 80

  11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 84

  12 *石钟山记/苏轼 ...... 86

第四单元 ...... 90

  13 自然选择的证明/达尔文 ...... 91

   *宇宙的边疆/卡尔·萨根 ...... 97

  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关增建 ...... 104

古诗词诵读 ...... 114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 114

  客至/杜甫 ...... 115

  登快阁/黄庭坚 ...... 116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 117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目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1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3

2 诗两首    

雨巷 …………………戴望舒 6    

再别康桥 ……………徐志摩 8

3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 青 10

4 *中外短诗五首    

断章 ……………卞之琳 15    

风雨 ……………芦 荻 15    

错误 ……………郑愁予 16    

回旋舞 …………保尔·福尔 16    

在一个地铁车站 ………庞 德 17

第二单元

5 兰亭集序……………王羲之 19

6 赤壁赋………………苏 轼 22

7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 维 25

8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27

第三单元

9 记念刘和珍君………鲁 迅 31

10 小狗包弟 ………巴 金 36

11*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 40

12 *金岳霖先生…………汪曾祺 42

第四单元

13 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 婷 杨 兴…47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49

14 包身工 ………………夏 衍 52

15 *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孙德宏…61

16 *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 曹智 白瑞雪…65

 

表达交流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70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73  

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76

“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79  

朗诵……………………………82

梳理探究

优美的汉字…………

奇妙的对联…………………90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93

名著导读

《论语》……………………96  

《大卫·科波菲尔》………10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2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 荷塘月色…………………朱自清 3

2 故都的秋…………………郁达夫 7

3 *囚绿记 ………………陆 蠡 11

4 *瓦尔登湖 ……………梭 罗 14

第二单元

5 《诗经》两首    

氓……………………… 21    

采薇…………………… 22

6 离骚………………屈 原 24

7 孔雀东南飞 并序………27

8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33    

短歌行…………………曹 操 33    

归国田居(其一)……陶渊明 34

第三单元  

9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36

10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38

11 鸿门宴 ……………司马迁 42

12 *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46

第四单元

13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49

14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52

15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56

16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杨振宁 60

表达交流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66  

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69  

园丁赞歌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73  

想像世界 学习虚构………………76  

演讲…………………………………78

梳理探究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82  

修辞无处不在………………………85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88

名著导读

《家》………………………………92  

《巴黎圣母院》……………………9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3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4

2 祝福………………………鲁 迅 17

3 *十八岁出门远行……余 华 32

4 *老人与海 ……………海明威 39

第二单元

5 蜀道难…………………李 白 52

6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54    

咏怀古迹(其三)………54    

登高………………………55

7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56

8 *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59    

马嵬(其二)……………59

第三单元

9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62

10 劝学 ………………《荀子》64

11 *过秦论……………贾 谊 66

12 *师说………………韩 愈 70

第四单元

13 动物游戏之谜 ……周立明 74

14 宇宙的边疆 ………卡尔·萨根 79

15 *凤蝶外传…………董纯才 86

16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 94

表达交流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101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104  

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107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110  

讨论 ………………………………113

梳理探究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117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120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122

名著导读

《红楼梦》 ……………………127  

《高老头》 ……………………13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4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 窦娥冤……………关汉卿 4

2 雷雨………………曹 禹 18

3 *长亭送别 ………王实甫 29

4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 35

第二单元

5 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46    

雨霖铃(寒蝉凄切)………47

6 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 赤壁怀古…………49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50

7 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52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53

8 *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55    

声声慢(寻寻觅觅)………55

第三单元

9 拿来主义…………………鲁 迅 58

10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弗罗姆 61

11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周有光 65

12 *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蒙 田 73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74    

信条……………………富尔格姆 75

第四单元

13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78

14 苏武传………………班 固 84

15 张衡传………………范 晔 90

16 *李贺小传…………李商隐 93 

表达交流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97  

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100  

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104  

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107  

辩论……………………………110

梳理探究

逻辑和语文学习………………115  

走近文学大师…………………119  

影视文化………………………121

名著导读

莎士比亚戏剧……………………127  

《谈美》…………………………13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5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4

2 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12

3 *边城……………沈从文 18

4 *哦,香雪………铁 凝 30

第二单元

5 归去来兮辞 并序……陶渊明42

6 滕王阁序………王 勃  46

7 *逍遥游 ………庄 周  51

8 *陈情表 ………李 密 54

第三单元

9 咬文嚼字………朱光潜 58

10 孟浩然 ………闻一多 63

11 *说“木叶”…林 庚  68

12 *谈中国诗……钱钟书  73

第四单元

13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80

14 作为生物的社会 ……刘易斯·托马斯 86

15 *指印………………丹齐克 91

16 *宇宙的未来……史蒂芬·霍金 99

表达交流

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109  

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112  

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116  

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121  

访谈122

梳理探究

文言词语和句式………127  

古代文化常识131  

有趣的语言翻译………136

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141  

《堂吉诃德》145




高中语文复习

一、语文基础知识

高考成语考查全景扫描

高考病句备考指津

“语言得体”考点设置及答题方略

锁定逻辑错误  有的放矢修改

2018年高考病句题分类解析及新题演练

掌握解题技巧,突破断句难题

高考古代文化知识备考指导

文言文翻译考情梳理及解题方略



二、语文阅读

2018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之内容概括分析题复习指导

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指导

任尔东西南北风 文言断句我不错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论述类文本试题分析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与解题方法例谈

2018年高考古代诗歌试题评价与备考指导

高考论述类文本拟试题

阅读原创模运用逻辑知识,破解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设题密码

积累素材应披沙拣金

散文阅读考情概述及解题方略

“六分”在读,“四分”于答

2019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策略与训练

高考散文解题浅析

传记类文本阅读考查类型及答题方略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原创检测题二则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题方法指津


三、高考语文作文写作

厘清任务指令 比较说理论证

网络直播:想说爱它不容易

搭建论证支架  优化分析过程

高考备考中作文语言的诗意开掘

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

扎实有序突破训练,打造篇章细节亮点

给作文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任务驱动型作文拟标题之选择题15道

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话题及范文

2019高考新闻热点素材12篇

高考作文社会热点话题素材集锦

材料作文“美就是回来做自己”导写及例文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解读

时事材料作文“林海奇迹塞罕坝”导写

高考作文:如何戴稳镣铐跳好舞?

要注意高考写作的交际性




“高中学考网”操作指南

“高中学考网”是教师、学生、家长学习平台,旨在指导教师如何教,帮助学生如何学,高考志愿如何填报。
学科学习频道,各学科经典学习内容。
回复“指南”:微信公众号“高中学考网”操作使用指南;
回复“导航”:微信公众号“高中学考网”各学科知识汇总;
回复“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
阅读“高中学考网”名师、专家解读各学科知识;
回复“总复习”:阅读“高中学考网”名师、专家指导学科总复习;
回复“高一”自动转到“高一年级”学习内容;
回复“高二”自动转到“高二年级”学习内容;
回复“高三”自动转到“高三年级”学习内容;
回复“高校”:让学生了解各省市高校;
回复“分数线”:让学生了解各省市高考录分数线;
回复“学霸”:让学生了解各省市高校状元高考及学习情况;
回复“志愿”:让学生了解各省市高校招生志愿如何填报;
从“综合”栏进入”往期经典“查看所有文章。
祝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学习,取得好成绩!

课后问题解答:
“小学学习”互动学习QQ群:473464288 ;

“初学学习”互动学习QQ群:818699470;

“高中学习”互动学习QQ群:819037739
   联系方式:QQ:251891055



       高中学考网

            初中学习

              小学学习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