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过这些石窟,才知道洛阳为什么曾是“世界级佛国”!

艺旅文化 艺旅文化
2024-09-13
*所有游学均支持私人定制:17367061482

说到洛阳的两大“名片”,一个是牡丹,另一个就是龙门石窟。这座巍峨壮观的石窟,是“洛阳八景之冠”,也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众多游人慕名而来。

这可能是很多人寻古洛阳的第一站,也是开启石窟探索之旅的第一站

龙门石窟-奉先寺 图源/禹涵

来到龙门石窟,我们就会看见崖壁上窟龛密布,宛若蜂房,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奉先寺内的卢舍那大佛龛。抬头仰望这座凿于唐高宗时期的佛龛,盛唐气象迎面而来,相信大家的内心都震动不已。

但龙门石窟的光彩远远不仅仅在于盛唐,还有那个被低估了的王朝——北魏。这是龙门石窟开始营建的时候,也是第一个兴盛期,在历史长卷里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龙门石窟及周边的卫星窟

龙门石窟,绝对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宝库,但崇佛的北魏在洛阳营造的可不只有龙门石窟。放眼洛阳及其周边地区,还散落着一座又一座石窟,镌刻下艺术之美,也记录着历史之变


是都城,也是佛国


洛阳,身居中原,地处交通要冲,北望太行,南连江淮,四周群山环抱,又有伊、洛、瀍、涧四河穿行其中,正所谓“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截图自央视纪录片《寻古中国·河洛记》

既有山川之形胜,又有交通之便利,洛阳自上古以来就成为历代建都立邦的“首善之区”。

在洛河沿岸50公里范围内,就分布有五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和隋唐洛阳城遗址,看尽古今兴废事。


▽请横屏观看

其中,汉魏洛阳故城遗址是我国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由西周始建到唐初废弃,数个朝代相继以此为都。论规模,要数北魏时期的洛阳城最大,面积近100平方公里。

而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汉魏洛阳城也是商贸往来,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之所,俨然一座国际大都会。也正是因此,这里一度成为世界级“佛国”

汉魏洛阳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鸟瞰 图源/大河网

说起洛阳与佛教的渊源,可以说是十分深远。两汉之际,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首先就是在洛阳落地生根

相传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遂派遣使者出使西域求访,最后请来了两位西域的高僧,带回了佛教经典。到东汉永平十一年(68),汉明帝敕令在洛阳城西雍门外兴建僧院。


白马寺山门

这便是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从此以后,佛教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白马寺因而成为汉传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城外有古刹溯回千年,城内则出土了遗珍印证过往。上世纪20年代,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中出土的东汉佉卢文(通常称作“犍陀罗语”)井阑石,就是目前所知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实物证据。


云冈石窟,由北魏皇家在旧都平城(今大同)主持开凿的石窟寺。图源/禹涵

往后数代,佛教在这里方兴未艾。到了北魏时期,更是在洛阳掀起了一阵兴佛狂潮。北魏一朝,笃信佛教,朝野上下崇佛奉佛已成风尚。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下令迁都洛阳,大兴佛教,广建佛寺。

西晋永嘉年间,洛阳拥有的佛寺不过42所。到了北魏末期,洛阳城内的佛寺竟达1367所。《洛阳伽蓝记》就记载:京师洛阳,

“招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摹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


永宁寺塔遗址 图源/汉魏洛阳

彼时的洛阳,已从寥廓的汉晋遗留之都,成为寺塔林立的繁华京邑,不仅集聚了众多的僧侣,还有不少优秀的工匠。

开窟造像之风,也随之在洛阳及其周边区域兴起,山间崖壁上响起了声声斧凿,回荡了千年之久。


石头上的魏唐盛世


在洛阳城南,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之中,伊河水穿流而过,形如一座天然的门阙,初称为“伊阙”。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在洛阳建东都,宫城正南门则天门正对伊阙,此后这里又称为“龙门”了。

图源/禹涵

洛阳城的第一声斧凿,最先就是在伊河两岸敲响的。

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493)开始,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多年的营造,建成了规模宏大的龙门石窟

伊河畔的龙门石窟 图源/禹涵

龙门石窟依岩开凿,汇聚当时石窟艺术精华,造就了一座南北绵延长达1公里,拥有2000多个窟龛、10万尊佛像,以及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艺术宝库,堪称“中国最大的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

古阳洞局部 图源/禹涵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开凿最早的石窟,据说为北魏孝文帝为其祖母冯太后营造的功德窟。同时这里也是小龛数量最多,造像题记最多的石窟,被称为“龙门第一窟”。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南北文化的相互交融也在佛教艺术上开出新的“花朵”。

古阳洞正壁前的三尊造像 图源/禹涵

让我们仔细看看古阳洞正壁前雕凿的一佛二菩萨造像,主佛结跏趺坐于方台座上,面相长圆清秀,身形消瘦;两侧的菩萨身着长裙、大袖的“褒衣博带”服饰。

由此可见,汉化特征已融入造像艺术之中,南朝的“秀骨清像”之风也在此时的龙门弥漫开来。

宾阳中洞 图源/禹涵

宾阳三洞,是中国正史中唯一有确切记载的石窟。据《魏书·释老志》中记载:“景明初,世宗诏大长秋卿白整准代京灵岩寺石窟,于洛南伊阙山,为高祖、文昭皇太后营石窟二所。”应为北魏宣武帝为父母做功德所开凿的皇家洞窟。

其中的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这是一个穹窿形顶的大型洞窟,藻井中心嵌着一朵精美的重瓣大莲花,外面环绕着形态各异的飞天,看上去富丽堂皇。

宾阳中洞 图源/龙门石窟景区

宾阳中洞供奉着三世佛,南北壁主佛是过去和未来佛,正壁主尊是现在佛释迦牟尼佛,佛像两侧各有两尊弟子像和两尊菩萨像。单看佛与菩萨,祂们有着修长的身姿,温和的表情,神采飘逸,而佛像更是穿上了“褒衣博带式”长衣。

这些符合汉民族审美的北魏造像艺术,被研究者成为“中原风格”,宾阳中洞就是这一风格的典范之作。

《魏孝文帝礼佛图》,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图源/龙门石窟

精美绝伦的《帝后礼佛图》也位于宾阳中洞,雕刻在前壁第三层,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帝王、皇后礼佛图。但令人痛惜的是,它们于上世纪30年代被盗卖到海外,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内。

莲花洞 图源/筱溪听泉

莲花洞,也是北魏时期的一座大型洞窟。莲花,历来为佛教所推崇,是佛教的一个象征,因而石窟窟顶的装饰中,时常可以看见莲花。不过,莲花洞窟顶装饰的高浮雕大莲花,硕大精美,在龙门石窟也是少有的存在。

继承云冈石窟的造像传统,又与先进的汉族文化相互融合碰撞,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开始了“改梵为夏”,展现出中国化、民族化的趋势。而当我们深入这一座座窟龛之中,北魏历史的兴衰起落似乎也触手可及。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图源/禹涵

入唐以后,龙门石窟迎来了它的第二次营造高峰。受唐朝以丰腴为美的审美时尚的影响,龙门石窟的造像也变得丰满圆润,雍容华贵。每每凝视这些典雅的唐代造像,我们都能感受到跨越千年而来的自信与包容,那是属于盛世大唐的气度

作为北魏晚期和唐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龙门石窟可以说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见证了魏唐盛世曾经的辉煌


星月交辉映翠微


当然,北魏的凿窟之旅并未停留在龙门,而是以龙门为中心向周边扩散,营造了一座又一座石窟。

图片采自杨超杰,连颖俊,《北魏洛阳石窟分布规律试探》。

水泉石窟、万佛山石窟、义马鸿庆寺石窟、巩县石窟……仿若点点繁星,散落在黄河南岸由北魏旧都平城(今大同)通向洛阳的交通要道上。它们所建之处往往人员密集,通行便利,既满足了人们的奉佛需求,也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传播。

这些石窟与龙门石窟形成众星拱月之势,造像风格也因势而变,西传的佛教最终在河洛土地上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汉化。

01. 水泉石窟

位于洛阳南大门——大谷关口以东断崖之上,由北魏开凿至北宋,主要以北魏造像为主,现存佛龛400余座,造像1000多个,其中的“一龛二主佛并立”极为罕见,是水泉石窟的瑰宝。

正壁二佛并立 图源/艺旅文化

而刻于窟门南壁的《摩崖造像记》是唯一记载北魏洛阳地区造像情况的碑记,十分珍贵。

此外,那些大大小小的窟龛里,无论是造像,还是龛楣及其周围的装饰图案,也都精雕细琢,绚丽多姿。

图源/艺旅文化

02. 万佛山石窟
位于洛阳以北约50公里的黄河北岸,开凿于北魏时期,现存的万佛山石窟分为上、下两寺院,造像300余尊。

图源/艺旅文化

在上寺院的部分窟内,我们还能看到场面完整的礼佛图行列浮雕,这在我国石窟中较为少见。

作为洛阳地区一处重要的汉化鲜卑洞窟,万佛山石窟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多地保留了大同云冈石窟的特点和历史风貌,价值不可估量。

图源/艺旅文化

03. 义马鸿庆寺石窟

位于洛阳西部的三门峡市,背依白鹿山,南临涧河水,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

虽说今天的鸿庆寺石窟交通不便,人迹罕至,但却仍然值得我们去探访一趟,因为这里保存着北魏时期众多精美的浮雕。

图源/今日义马

第一窟西壁的“降魔变”——群魔飞午手持各种利器向佛进攻,其规模居全国之首,被赞誉为“中州文明华夏之光”“石刻精华文物珍宝”;南北两壁一为健陟惜别,一为释迦出家浮雕佛传故事。

场面宏大、形态各异,无论从故事性或艺术性说都是前所未有的,加上精妙的雕刻工艺,堪称北魏石刻艺术的又一杰作,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

“降魔变图”局部 图源/大河网

04. 巩县石窟

巩县(今巩义)地扼古都洛阳,素有“东都锁钥”之称,于是北魏皇室在巩县大力山的断崖上开凿了一座石窟。

最初营建时规模就很大,而后经过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各代的相继雕凿,形成巍然壮观的石窟群。

第一窟外壁的大佛 图源/艺旅文化

巩县石窟现存有洞窟5个,千佛龛1个,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尊,造像题记及其他碑刻186篇。虽然名气不大,但它在石窟艺术上的成就可是不容小觑。

巩县石窟第一窟南壁西侧礼佛图 图源/筱溪听泉

这里还保存着精美的石刻图雕《帝后礼佛图》,是全国石窟中幸存的珍品,在学界有着极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也令不少石窟迷们看过之后还念念不忘。

同样让人惊艳的,还有第三窟中心柱上的一对飞天,生动自然、轻盈灵秀,极具观赏价值。


天 图源/筱溪听泉


除此之外,洛阳禹宿谷堆石窟,宜阳虎头寺石窟,新安西沃石窟,嵩县铺沟石窟,孟津谢家庄石窟,以及伊川吕寨石窟、石佛寺石窟等诸多石窟也都分布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将往事一一收藏。


水泉石窟 图源/艺旅文化


从龙门石窟到周边十余座“卫星窟”,从雄浑健壮变成秀骨清像,这些石窟自北魏开凿之时,就不断汲取着深厚的汉文化,浇灌出了独具特色的“中原风格”佛教艺术,开始了全新的传播之路。

而我们的旅程,始于龙门石窟,也绝不会止步于此!

参考资料:
1.宿白,《洛阳地区北朝石窟的初步考察》;
2.常青,《中国石窟艺术精讲》;

3.孙钰雯,常青,《龙门石窟:大佛的见证》;
4.王子今,《北朝石窟分布的交通地理学考察》;

5.杨超杰,连颖俊,《北魏洛阳石窟分布规律试探》;
6.孙锦, 李芳著,《河南义马鸿庆寺石窟规划与保护研究》;
7.洛阳文物局官网介绍。

盛夏七月(7.11-14),让我们相约洛阳,
回望北魏洛阳城的高光时刻👇
详情咨询客服小艺:15068806613


-END-

招聘、投稿、合作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刻获取
编辑 | 艺旅文化 可心
图片感谢:筱溪听泉、禹涵、摄图网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 旅 百 科

(点击文字,查看全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晋南&晋东南晋中晋北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台湾 |澳门
佛教科普
历代佛首识别指南常见佛教故事画识别指南丨常见佛教手印识别指南丨寺庙参观指南丨中国最美水月观音丨阿富汗古典文明 | 佛国巴米扬 | 常见佛衣识别指南 | 常见罗汉识别指南 | 西夏佛教 | 浙江寺庙打卡指南 | 常见石窟刷窟指南 | 四大菩萨道场 | 常见佛教经变画识别指南
古建中国
中国早期木构建筑3讲古建入门指南 山西古建观看手册浙江古建筑观看手册古建基础构件正定隆兴寺佛光寺南禅寺中国古塔TOP13汉阙营造法式李诫 | 九龙壁 洛阳桥 | 八大辽构 | 汉魏洛阳城 | 福建石塔 | 八角古城 | 日本古建 | 中国古建不用钉子?谣言! | 廊桥 | 双塔 | 岭南园林 | 中国藏书楼
古物洞鉴
《五马图卷》 | 简牍 | 唐三彩 | 琉璃 | 甲骨文 | 汝窑 | 景德镇御窑 | 花器 | 文物的浪漫 | 龙泉青瓷 | 瓦当 | 西夏文字 | 南朝石刻 | 宋画 | 青铜器器型 | 建筑明器 | 中国青铜器 | 屋脊兽 | 摇钱树 | 竹简  | 南北宋皇陵 | 曹操墓溯源书斋

— 近期精彩合辑,和艺旅畅游中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艺旅文化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