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达蒂·洛伊:微物中的人性与神性 | 胡传吉导读
《微物之神》用英语写成,但这种英语,不是英式英语也不是美式英语,它是被印度敲碎并吞咽消化过的英语。在半推半就之际,本土力量为本土历史与文化设防。印式英语在发音上急促而混沌,在表达上捣乱时态与语态,不合常规的表达,为不同种姓、性别、宗教提供了竞技的广场与论辩的神庙。《微物之神》用语言的幻象,道出了凡尘的真相。她的“微言大义”,在于把信心建立于脆弱之上,让神性生长于微物之中。《微物之神》的叙事及修辞趣味,皆有明显的异质性,常规的西式文艺理论,在她面前,不知所措。
——胡传吉,学者、文学评论家
微物之神(节选)
[印度]阿兰达蒂·洛伊
吴美真 译
当老房子闭起它困倦模糊的眼睛,进入睡眠时,阿慕将恰克的一件旧衬衫套在白色长衬裙上,然后走到外面的前阳台。她来回走了一会儿,感到浮躁不安,感觉自己像一只野生动物。然后,她在柳条椅上坐下来,椅子上方是那颗发霉、有钮扣眼的野牛头,以及挂在野牛头两边的“受祝福的小孩”和亚莉玉菩阿玛奇的画像。她的双胞胎正在睡觉,眼睛半闭,像两只小怪兽。这是得自他们父亲的习惯,在筋疲力尽时,他们总是以这种方式睡觉。
阿慕打开橘形电晶体收音机,一个男人的声音从里面劈啪地传出来。那是一首她不曾听过的英文歌。
她坐在那儿,坐在黑暗中。一个寂寞、发着柔光的女人,望着外面她那满怀怨懑的姑妈所建造的观赏性植物园,倾听橘形收音机播放的歌曲,倾听一个来自远方的声音。那声音飘过黑夜,在湖和河流上方,在浓密的树梢上方浮动,经过黄色的教堂,经过学校,跌跌撞撞地上了泥路,爬向阳台的台阶,向她走来。
她几乎没有聆听那音乐,只注视着一群昆虫在灯光周围狂乱地飞,争着自杀。
那首歌的歌词在她脑海中造成爆发性的震撼。
“没有时间可蹉跎了,
我听到她说,
在梦想溜走之前,
让它们实现,
因为它们转瞬消失无踪,
失去了你的梦,
你也将失去你的心。”
阿慕抱膝而坐。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敢相信歌词里廉价的巧合。她凶猛地瞪视着外面的花园,廪枭乌沙飞过去,正静静地进行它夜间的巡行。肥厚的火鹤花像炮铜般,闪烁发光。
她继续坐了一会儿,歌曲结束后许久仍坐在那儿。然后,她突然从椅子上站起来,像一个女巫般走出她的世界,走向一个更好、更快乐的世界。
她迅速地穿过黑夜,像一只循化学痕迹前进的昆虫。她和她的孩子一样熟悉那条通往河流的小径,而且即便蒙住眼睛,也可以在那儿找到路。她不知道是什么使她如此仓促穿过短树林,使她由行走变成奔跑,使她来到米那夏尔河河岸时,上气不接下气,并且啜泣。仿佛她太晚来了,来不及做某样事情,仿佛她的生命有赖于及时赶到那儿,仿佛她知道他会在那儿,等她,仿佛他知道她会来。
的确。
他知道。
那天下午,这个念头溜入他的脑海里,干净利落地,像一把刀的利刃。那是当历史跌了一跤之时,当他抱住她的小女儿之时,当她的眼睛告诉他,不是只有他可以送礼物之时。是的,不是只有他可以送礼物,因为她也有礼物要送给他;为了回报他送的船、食子和小风车,她要送给他她微笑时深深的酒窝、她光滑的棕色皮肤、她闪亮的肩膀、她那双总是望向別处的眼睛。
他不在那儿。
阿慕坐在通往河水的石级上,将头埋在臂膀里,为自己如此肯定、如此有把握而觉得愚蠢。
往下游过去,在河流中间,维鲁沙以背浮在水面上,仰望着星星。他那瘫痪的哥哥和独眼的爸爸已经吃了他烹煮的晚餐,而且已经就寝了。因此,他可以自由自在躺在河里,慢慢地随波漂流,像一根圆木,像一只安详的鳄鱼。椰子树弯入河里,看着他漂浮而过。黄色的竹子哭泣着,小鱼儿随意向他卖弄风情,随意啄他。
他迅速翻一个身,开始游泳,往上游逆流游去。他朝岸上看了最后一眼,脚踏着水,因自己如此肯定,如此有把握而觉得愚蠢。当他看到她时,那情感的爆发几乎要淹没他,他必须使出全力才能浮在水面上。他脚踏着水,站在一条黑暗的河流中间。
她没有看到他的头在黑暗的河流上摆动。那可能是任何东西, 一粒漂浮的椰子。无论如何,她没有看到,她的头埋在臂弯里。
他注视她,慢慢来,没有迅速采取行动。
倘若他知道自己即将进入一条隧道里,而且他惟一的出口就是自己的灭亡,那么,他会转身离去吗?
或许会。
或许不会。
谁知道?
他开始向她游去,悄悄地游去,切过水面,没有制造任何纷扰。 当她抬头看到他时,他几乎已游到河岸了,脚碰到泥泞的河床。当他从黑暗的河流站起来,踏上石级时,她看出他们所站的世界是他的,她看出他属于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属于他,那河水、那泥巴、那些树、那些鱼 、那些星星——如此轻易地在其间移动。当她注视他时,她明白他的本质,明白他的劳力如何塑造他,明白他所雕塑的木头如何雕塑他,,他刨过的每一块木板、他敲过的每一根钉子、他所做的每一样东西都塑造了他,都在他身上留下痕迹,都赐给他力量,赐给他灵活和优雅。
他在腰间缠着一块薄薄的白布,在黑色的两腿之间将那布扎起来。他甩掉头发上的水,她可以到看他在黑暗中的微笑,他那从童年时期带到成年时期的白色的微笑,突来的微笑,他惟一的行李。
他们凝视着对方,没有再思考。思考的时间来过又去了。破碎的微笑在他们前面等着,但那是后来的事。
后——来。
他站在那儿,河水自他身上滴下来。她仍然坐在石级上,注视他。月光下,她的脸显得那么苍白。他突然起了一阵寒颤,心怦怦地敲着,这一切都是一个可怕的锚误,他误解她了。整件事情只是他的想像,只是—个陷阱,有人躲在灌木丛里观看,而她是一个美味可口的饵。事情一定是这样,他们看到他在游行的队伍中。他试着让声音显得不经意,显得平常,结果他的声音却变得嘶哑和粗糙。
阿慕库第……怎么了——
她走向他,以她的身体贴着他的身体。他只是站在那儿,没有碰她,但浑身颤抖,部分是因为冷,部分是因为惧怕,部分是因为强烈的欲望。尽管恐惧,他的身体已经准备要吃下那个饵。它要她,迫切地要她,他身上的水弄湿了她,她伸出臂膀拥抱他。
他试着理智些。“我会碰上什么最恶劣的事?”
“我可能失去一切,我的工作、我的家人、我的生计,一切。”
她可以听到他心脏狂乱的怦怦声。
她拥抱他,直至他的心脏平息下来。略微平息下来。
她解开他衬衫的扣子。他们站在那儿,皮肤对着皮肤,她的棕色对着他的黑色,她的柔软对着他的结实,她撑不住一只牙刷的赤褐色的乳房对着他光滑乌黑的胸膛。在他身上,她闻到河流的味道,他那令宝宝克加玛如此憎恶的独特帕拉凡的味道。阿慕伸出舌头,尝那味道,舔他喉咙的凹处,舔他的耳垂。她将他的头往下拉向她,然后吻他的嘴,一种朦胧的吻,一种要求回吻的吻。他回吻她,先是谨慎地吻,然后迫切地吻。他的手臂慢慢伸到她的背后,抚摸她的背,非常温柔地抚摸。她可以感觉他手掌的皮肤,粗糙、结茧,像砂纸。他小心翼翼,免得将她弄痛。她可以感觉她在他手中是多么柔软,她可以透过他感觉到自己,感觉自己的皮肤,感觉只有被他抚摸才存在的部位,感觉她其余的部位只烟雾。她感觉他靠在她身上颤抖,他的手放在她的臀部上(她那可以支撑一整排牙刷的臀部),然后将它拉向他的臀部,让她知道他多么想要她。
生物机能设计了这个舞蹈,恐惧为它打拍子,指挥他们身体相互应和的节奏,仿佛他们已经知道,他们得到多少颤动的快乐,就必须付出多少痛苦的代价;仿佛他们知道,他们将以被接受的程度来衡量投入的程度。因此他们退缩,彼此折磨着,慢慢地付出,但是这只让事情变得更糟,只提高了赌注,只让他们付出更高的代价,因为陌生之爱的绉摺、摸索和匆促,被抚平了、迷失了,而他们进入狂热的高潮。
他们后面,河流在黑暗中悸动,闪烁如狂野的丝绸,而黄色的竹子哭泣着。
夜将手肘倚在水面上,观看他们。
他们躺在山竹果树下,在那儿,一只胡蜂、一个旗子、一个像是吃了一惊的飞机头和一道系着“东京之爱”的喷泉,在不久前才拔起一株开着船花、结着船果的老船树。
仓皇疾行,船世界已经消失了。
正要去工作的白蚁。
正要回家的瓢虫。
正要掘洞穴避开亮光的白色甲虫。
拿着白木小提琴的白色蚱蜢。
悲伤的白色音乐。
这一切都消失了。
留下一块光秃、干燥的船形地,清理好了,准备接受爱。仿佛艾斯沙本和瑞海儿为他们准备了这块地,仿佛他们希望这件事情发生,仿佛他们是双胞胎接生婆,为阿慕的梦接生。
现在,赤裸的阿慕蹲伏在维鲁沙上面,她的嘴压住他的嘴。他将她的头发帐篷般地在他们周围拉开来,就像她的孩子想要排除外面世界时所做的那样。她往后滑动,把她自己介绍给他其余的部位,他的颈项、他的乳头、他的巧克力色的腹部。她啜饮他肚脐凹洞里最后的河水。她品尝他,在她口中,他是咸的。他坐起来,将她拉向他,她感觉他的腹部在她下面绷紧,像木板那样坚硬,她感觉她的湿润在他 的皮肤上滑动。
当她引导他进入她的身体时,她短暂地瞥见了他的年轻,瞥见他的眼睛因他所挖掘出来的秘密,而流露出的惊叹。而她对他报以微笑,仿佛他是她的孩子。
一旦他进入她的身体,恐惧便出轨了,生物机能掌权了。生存的代价爬到一个他们担负不起的高度,虽然后来宝宝克加玛会说,那只是一个小小的代价。
是叫?
两条生命,两个孩子的童年。
一个可供未来违规者借镜的历史教训。
朦胧的眼睛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朦胧的眼睛,一个发光的女人向一个发光男人敞开自己。她宽广而深邃,就像一条泛滥的河流。他在她的水上航行。她可以感觉他愈来愈进入她的内部,而且他发起狂来,要求更进入,更进入,惟有她的形体和他的形体可以阻止他。当他被拒绝时,当他触摸到她的最内部时,他发出一个啜泣、颤抖的叹息,然后溺死在她里面。
她靠着他躺着,他们的身体因汗水而变得滑溜溜。她感觉他的身体自她那儿掉下来,他的呼吸变得更有规律。她看到他的眼睛明亮起来,而他抚摸她的头发,感觉在他里面松开的结仍然在她里面紧绑着、颤动着。他温柔地将她翻过来,让她背朝下躺着,用他潮湿的布拭去她身上的汗水和砂子,然后躺在她身上,留意不让他的重量压着她。小石粒被压入他前臂的皮肤里,他吻她的眼睛、她的耳朵、她的乳房、她的腹部、她因怀双胞胎而出现的七条银色的妊娠纹;他吻那行从肚脐延伸到黑暗三角地带的柔毛,那行告诉他她要他前往何处的柔毛,吻她双腿的内部,她皮肤最柔软的地方。然后,那双木匠的手举起她的臀部,一个贱民的舌头碰触她最里面的部分,自她的碗里久久而用力的欢饮。
她为他舞蹈,在那块船形的地面上,她生气盎然。
他抱住她,他的背倚着山竹果树,而她同时哭泣和欢笑。然后,有段似乎是永恒的时间(但其实没有超过五分钟),她靠着他睡着了,她的背倚着他的胸腔。七年的遗忘自她那儿升起,以沉重、震动的翅膀飞入阴影里,就像—只迟钝的钢铁雌孔雀。而在阿慕的路上(通往年老和死去的路上),有个阳光普照的小草原出现了,铜色的草里闪耀着蓝色的蝴蝶,而过了草原便是深渊。
慢慢地,恐惧审新渗入他心里,对于自己所做之事所生的恐惧,对于他知道自己会一而再、再而二地做的事情所生的恐惧。
他的心脏敲击胸腔的声音将她吵醒。那颗心仿佛正在寻找一条出路,寻找那根可以移动的肋骨,寻找一块秘密的折叠式滑动门板。他的手臂仍然抱着她,她可以感觉当他的手在玩弄一片干燥的棕榈叶时,他的肌肉在移动。阿慕在黑暗中自顾自地微笑了,心想,她多么爱他的手臂,多么爱它们的形状和力气;心想,倚着他的手臂时,她觉得多么安全。虽然事实上,那是最危险的一个地方。
他将他的恐惧折成一朵完美无瑕的玫瑰,然后伸出握着那玫瑰的手。她自他手中拿下玫瑰,将它插在头发上。
她更靠近他,等着进到他里面,等着更进一步触摸他。他将她放入他身体的凹洞,一阵微风自河面升起,吹凉了他们温暖的身体。
空气有点冷,有点湿,有点安静。
但是,这有什么可说的?
一个小时后,阿慕温柔地抽出她的身体。
“我得走了。”
他没有说一句话,没有移动,只看着她穿衣服。
现在,只有一样东西是重要的。他们知道他们只能向对方要求那样东西,惟一的东西,永远是那样东西。他们两人都知道。
即便是后来,在这晚之后的那十三个夜晚,他们仍直觉地抓住渺小的事物,庞大的事物永远潜伏在他们里面。他们知道他们没有地方可去,他们什么也没有,没有未来。因此,他们紧紧抓住渺小的事物。
他们嘲笑对方臀部上的蚂蚁咬痕,嘲笑自叶子末端滑下的笨拙的毛毛虫,嘲笑翻了身但无法再翻回来的甲虫,嘲笑那一对总是可以在河里找出维鲁沙,然后吃他的小鱼儿,嘲笑一只格外虔诚、爱祈祷的螳螂,嘲笑一只住在历史之屋后阳台墙壁裂缝中的小蜘蛛,因为它总是以零碎的垃圾——一片胡蜂的翅膀、部分的蜘蛛网、灰尘、腐烂的叶子、一只死蜜蜂的胸腔——来遮盖自己的身体,藉以伪装自己。维鲁沙叫它恰布桑姆布南——“垃圾王"。一天晚上,他们为它献上一件新衣——一片洋葱皮。但是它让他们觉得很不高兴,因为洋葱皮和它其余的防护服都被它拒绝了,它自这些东西当中出来,满脸不悦,光着身子,颜色像鼻涕,仿佛为他们的服装品味感到遗憾。有几天的时间,它一直处于这种傲慢地光着身子的自杀状态。被拒绝的垃圾外壳立在那儿,像一个过时的世界观,像一种陈旧的哲学。然后,它崩解了,而“垃圾王"慢慢地有了一套新的装束。
虽然没有向对方成自己承认,但他们将自己的命运和未来(他们的爱、疯狂、希望、无尽的喜悦)与它的命运及未来连接在一起。每一晚,他们检查它,想看看它是否活过那一天,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来愈惊慌。他们为它的脆弱和渺小而苦恼,为它适当的伪装和那似乎是自毁性的骄傲而苦恼。他们渐渐喜欢它那有所取舍的品味和它那踉踉跄跄的自尊。
他们选择它,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必须将信心放在脆弱之上,必须抓住渺小的事物。每一次分开时,他们只能从对方得到一个小小的应许。
“明天?”
“明天。”
他们知道事情可以在一日之内改变,而他们是对的。
然而,他们对于“垃圾王"的判断却是错误的。它比维鲁沙活得久,而且繁殖了后代。
它死于自然因素。
那第一个晚上,即苏菲默尔到来的那一天,维鲁沙看着他的爱人穿衣。穿好时,她蹲下来,面对他,以她的手指轻轻触摸他,在他的皮肤上留下一行鸡皮疙瘩,像粉笔平放在黑板上所画出的痕迹,像稻田上的微风,像教堂的蓝色天空中喷射机的白烟尾巴。他以手捧起她的脸,将它拉近他的脸,然后闭起眼睛闻她的皮肤。阿慕笑了。
“是的,玛丽格特,我们彼此闻着对方的气味,我们确实那样做。”
她吻他闭起的眼睛,然后站起来。背靠着山竹果树的维鲁沙看着她走开。
她的头发上有一朵干燥的玫瑰。
她转过头来,再说一次:“那利。”
明天。
阿兰达蒂·洛伊
阿兰达蒂·洛伊
博·赫拉巴尔
阿兰达蒂·洛伊,印度作家。十六岁时离家,只身来到新德里,在学校主修建筑;毕业后做过记者、编辑,后从事电影文学剧本写作。三十七岁凭借《微物之神》成为第一个获得全美图书奖、英国文学大奖“布克奖”的印度作家,震惊世界文坛。
物性论
作 者: [古罗马]卢克莱修
译 者: 方书春
定 价:36.00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1981-06
全书融哲学、科学与诗歌为一体,依据德谟克利特开创的原子唯物论,以大量事例阐明伊壁鸠鲁的学说,批判了灵魂不死和灵魂轮回说及神创论,将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贯彻于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灵魂的本性及规律的认识。
近期精彩推荐
导读人:
李敬泽 | 谢有顺 | 田瑛 | 东西 | 甫跃辉 | 周晓枫 | 世宾 | 阿来 | 弋舟 | 荆歌 | 朱文颖 | 金仁顺 | 戴来 | 李亚伟 | 东紫 | 张执浩 | 笛安 | 吴玄 | 莫非 | 毛尖 | 钟二毛 | 孟繁华 | 王跃文 | 叶弥 | 黄咏梅 | 桑克 | 汪剑钊 | 王秀梅 | 陈希我 | 王刚 | 魏微 | 钟鸣 | 雷平阳 | 赵野 | 盛惠 | 杨卫东 | 李浩 | 黄土路 | 鲁敏 | 谢宗玉
作家:
赫鲁伯 | 赫拉巴尔 | 保罗·萨特 | 海尔曼 | 大江健三郎 | 巴别尔 | 罗恩·拉什 | 阿尔都塞 | 图尔尼埃 | 皮兰德娄 | 谢默斯·希尼 | 屠格涅夫 | 凯鲁亚克 | 埃利蒂斯 | 大卫·班尼奥夫 | 里尔克 | 图森 | 穆齐尔 | 向田邦子 | 罗兰·巴特 | 托妮·莫里森 | 马拉美 | 契诃夫 | 金子美铃 | 尤金·奥尼尔 | 简·奥斯丁 | 里索斯 | 所罗门 | 博纳富瓦 | 海明威 | T·S·艾略特 | 索罗金 | 玛丽安·摩尔 | 布朗肖 | 村上春树 | 莫泽巴赫 | 库切 | 尤瑟纳尔 | 加西亚·马尔克斯 |纳博科夫 | 阿普列乌斯 | 拉克司奈斯 | 爱丽丝·门罗 | 马歇尔·埃梅 | 米沃什 | 巴尔提斯·阿蒂拉 | 弗吉尼亚·伍尔夫 | 雅歌塔 | 布鲁诺·舒尔茨
当代写作者:
黄惊涛 | 金特 | 黎幺 | 东荡子 | 陈梦雅 | 毕飞宇 | 李宏伟 | 孙智正 | 万夏 | 魔头贝贝 | 彭剑斌 | 马松 | 司屠 | 陈集益 | 冉正万 | 马拉 | 朱琺
本期编辑:程听
欢迎转发、分享,其他公号如需转载,请与“未来文学”订阅号后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