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三人行] 龚静染/霁虹/彭志强 (6)

2017-11-17 三人行 甲鼎文化



龚静染, 诗人/作家。现供职于《草堂》诗刊, 主编助理。




龚静染:诗三首



雨打浮萍
 
雨使劲地打着浮萍
打它们的脸
噼噼啪啪的耳光
又重又狠
像在抽打着我的童年
一万颗雨
都打在一张脸上
雨的牙齿四溅
浮萍被打得摇摇晃晃
那么小的脸
挨了一天一夜的暴打
眼睛和鼻子肿成了一团
而两只被打落的耳朵
沉到了水底


天生可怜
 
饿的时候就能写出诗
冷的时候
想哭的时候
发愁的时候也能
饿了的乌龟
落单的鸟
冻了一夜的狗
它们或许都是诗人
诗人天生可怜
诗会让那些饿的人
冷的人
想哭的人
和发愁的人
好受一点


饿
 

鱼在缸里活了一年
没有人喂它
它一天一天在瘦
瘦得像根针
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它真的活着?
——春天在问冬天
是的  它在冬天活着
像春天一样活着
还像针一样闪亮
而饿让它没有生锈




喻言点评:
      
       作家龚静染并不以诗名世,却是因诗歌走上文学之路,这与如今如日中天的阿来类似。静染从未放下诗歌,写得不多,其实也不算少,每年有二三十首。作为自由写作者的龚静染,写非虚构的大部头,除了爱好之外,版税收入是其生活品质的重要支撑,诗歌之于他,更纯粹是内心的需求。近十多年,静染的诗歌鲜见于公开报刊,多见于文友之间的交流。在成都这种文艺范儿的城市,写不好诗的作家,即使名声在外,圈里地位其实高不到哪里去。高手如林的成都诗歌码头有一把交椅是属于龚静染的,这和他的大部头的书大卖与否无关,只关乎他诗的境界。其实,正是这种纯粹关乎内心的写作,让静染的诗歌有了更自由的空间、更高纯度的境界,多了几分天真、少了几分媚俗。

       《雨打浮萍》,诗人通过劈劈啪啪的声音联想到雨打浮萍的耳光,这是童趣。“像在抽打着我的童年”,诗人一下就从童趣跳到了痛苦的记忆中---“一万颗雨/都打在一张脸上”、“两只被打落的耳朵/沉到水底”。多么“狠”的文字!狠得让人痛得说不出话来!无助的浮萍、毫无反抗的童年,也许只有在动荡、匮乏、矇昧、专制的环境中成长的60后才写得出这样的人生痛点。                           

      《天生可怜》有悲悯心,真诗人都是悲悯的。悲悯者必然感同身受,诗人开篇用一组排比,道出写诗的状态:饿的时候、冷的时候、发愁的时候。然后笔锋一转,转到“饿了的乌龟/落单的鸟/冻了一夜的狗”这些可怜的小动物。“它们或许都是诗人/诗人天生可怜”,笔锋再转,转回到的到人,又是排比:饿的人、冷的人、想哭的人、发愁的人”,天生可怜的诗人写出的诗可以让可怜的人好受一点。纯从诗艺讲,三首诗中我最推崇这一首,从状态到小动物再到人,短短十四行,三组排比、三个转折、三重递进,冷到极处的诉说包含了巨量的热能,可怜的人与可怜的小动物相照相悯,诗歌是上帝给予尘世最后的慰藉。
       

     《饿》写出了生命的韧性,写出了品行的执拗。一条鱼饿得瘦成一根针,却“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而“饿没有让它生锈”。无疑是首“铭志诗”,这类诗的难度在于大多诗人把握不住就滑进“鸡汤”里。针的隐喻之于鱼,有陌生感,尖锐而刚直的物理属性,又略泄诗人的态度,却不妨碍读者想象空间的延展。

      三首诗皆可见静染诗骨。静染的诗多从小处入手,却见到大痛、大苦、大悲悯、大情怀,这与他的非虚构作品神同,从小镇、小城写出一个时代。语言简朴到极致,不动声色的语言包裹着一根不锈的针。
     

      读静染的诗,大有感触,那些一年写几百首,读一首等于读一百首,年年出诗集年年添垃圾的“著名”诗人些,你们写个锤子!



霁虹,实名祁开虹,彝族,1967年6月出生在会理县金沙江畔一个叫回头山的小村庄。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入选《青年诗选》《1987年全国诗歌报刊集萃》《建国以来少数民族经典文库·诗歌卷》《四川建国五十周年优秀文学作品集》等60余个选本。出版诗集《沿着一条河》《霁虹诗选》(获第二届四川少数民族优秀文学作品奖)《大地的影子》《半山村半山水》(旧体诗集)《波罗的海的太阳》和散文集《墨香会理》等六部著作。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第四期。2011年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波罗的海三国。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凉山州作家协会副主席。就职于会理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体育旅游局。




霁虹: 诗三首


尼日河

我确信她来自天空
天空的蓝是她的蓝
我确信她来自白天和黑夜
交替的那一道缝隙
我确定轻风是她的呓语
我确定岸柳是她的情人
我确定某年某月某个夜晚
走过她的身傍
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
变成了多情郎

注:“尼日河”,大凉山的一条河。




风忍不住
风说疼
鸟低飞过
叫说疼
伤口分明在你的身上
我的心忍不住
说疼


朵乐荷舞


太阳进入梦想状态
将自己幻化出
无数个身影

我知道
太阳一旦贴近地面
便是百般温柔

高山低伏  草地延伸
爱情开始亦步亦趋
走着沉醉的碎步

注:彝族民间的一种舞蹈,成群的姑娘们,手打金色的黄伞,排成队列,成阳光下边舞边走。




 制造春天点评:

       诗歌其实就是意义的形式,因为人能企及的意义,必然是符号的意义。我们探寻霁虹的诗歌,就是探寻他创造的意义世界。“我确信她来自天空/天空是的蓝是她的蓝/我确信她来自白天和黑夜/交替的那一道缝隙//”在霁虹这里:主体是一个过程,是一种通过示意而形成并确立自我的符号化过程,一种指涉自我并借此通达世界的话语能力。
      

在我看来好的诗歌是我与世界的相遇,与自己的相遇。“我确定轻风是她的呓语/我确定岸柳是她的情人/我确定某年某月某个夜晚/走过她的身傍/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变成了多情郎//”在霁虹这里:我是那个存在的我,而非此在的我;他从现象学角度把切近照面的存在者的存在展示出来,这一任务是循着日常在世的线索来进行的。霁虹的诗写就是以经验作为存在的现象,诗歌是我与世界的相遇,与自己的相遇。我们作为客体关系的体验到的是一种强烈的内心生活。我们观看霁虹的诗歌,也是对自己生活的体验。而人类的经验和潜能又从属于我们潜在的生物存在的状况。
    

 “风忍不住/风说疼/鸟低飞过/叫说疼/伤口分明在你的身上/我的心忍不住/说疼//”霁虹所有那些最具特色、最有生命力的成功之笔,往往只产生在难得而又短暂的灵感勃发的时刻。易经云:事不做尽,势不用尽,话不说尽,福不享尽,凡事在不尽处,意味最深长。显然霁虹深谙这样的不尽之道,让他的诗歌余味悠长。



彭志强四川南充人,70后实力诗人,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成都市锦江区作协副主席,成都商报社文化新闻部主任,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评委。2014年复出写诗,2016年创办并主编全国首个主流媒体诗歌平台《诗歌集结号》。大学期间曾担任《四川文学》《青年作家》文学编辑。著有诗集《金沙物语》《草堂物语》,曾获2016华文青年诗人奖入围奖、“红花郎”  杯全球汉语诗歌拉力赛年度诗歌奖,《现代艺术》2015年度十大作家、四川省作协2015年度作品影响力排行榜,诗作入选30多种年度选本。《秋风破》《春风扫》《丹青引》《我的眼睛早已生锈》《带上面具从蜀国出发》等诗作,曾被文艺名家朗读传诵。




彭志强: 诗三首



围棋子 

它一落地,便不再关心浣花溪水 
抱着茅屋抵达何方。杜甫手持的余温 
已深埋两米之下

泥土里到底还有多少诗歌 
没有挖掘出来?纸上的黄鹂成双结对 
鸣叫着那一千多个泛黄的春天

书本之上,万里船只还很拥挤。古河道 
却瘦得只剩一行白鹭的记忆 
青天,也喜怒无常。

最初的古寺在秋风中走散。寻人启事 
已经过花鸟虫鱼四处张贴,依然—— 
前不见古人揭榜,后不见今人停笔。

它们的手指冰冷,是因为沉默了太久 
桥孔里的月亮在水里,要么你圆我缺 
要么我圆你缺。

我在草堂下棋,被杜甫的诗句重重包围 
没有救兵。血管里呐喊着落叶 
四处游历的忧伤

在新闻纸上讨生活,我就像这枚遗弃的 
棋子。来时春风浩荡,转身大雪纷飞


马蹄远
——在草堂别馆观徐悲鸿《佳人》


野草烧光野草
茅屋烧光茅屋

火在风的手里
放空内心
所有的马

只剩下与火不容的水
长出的竹子
可以依靠了

这个被丈夫遗弃
又被杜甫诗句美化的女人
把身子袒露给火的废墟

即使蜂蜜抹遍全身
她也拿不出一块像模像样的糖
去填内心的苦海

苦海有多苦
得先问问火
还有多少麻木没有被焚毁

如今连马蹄声也被风送远
所以我的处境跟她差不多
只剩下水长出的竹子可以依靠了


雕刻家:风 
——在草堂大雅堂观杜甫雕像 

手里丢出去的词语,已把浣花溪的鱼 
喂养肥大。这条秋风雕刻的河 
没有万岁也有千岁了,因为杜甫 
扩大了知名度的内涵,消瘦了伤 
痛的外延。 

一个女子望穿秋水,夕阳的例假 
便显得多余。我想起了 
一个僧人,沾满泥巴的袈裟 
被这条河洗净杂念。斑驳的皱纹里 
消失的不止是一段时光,一个庙宇

泥土里那么肥沃的唐朝,一阵 
四处奔波的风就把他吹瘦了 
诗圣。手执诗句指点江山的人 
不必驾驭战马,捏紧心中缰绳 
风中的文字就是奔腾的马

青铜下锅,煮烂,化水。有人比照 
他诗句中的身影,重塑他的瘦 
这深入韵脚的瘦,是无法模仿的 
比如五言,比如七言。我能模仿的 
只是他踏着水浪看见雪山那种眼神。

可是我没有他这么幸运,可以从窗口 
打开西岭雪山的宁静。 
因为雾霾,遮住了我身体里的眼睛 
因为铜眼,已看不见河岸 
浮动的喧嚣和垃圾的纷争。




一点两线:成都文博文物的诗歌地图(摘录)


           ——评彭志强《草堂物语》

曹纪祖



       成都是一座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杜甫草堂、金沙遗址、武候祠、青羊宫、百花潭、望江楼、九眼桥……等等,无不是成都历史文化的标识。但杜甫草堂才是诗歌回家的地方,诗人“朝圣”的地方。彭志强首先对草堂的考察细致入微。这里的殿堂、陈设、对联、诗画,乃至一草一木,他都十分熟悉。因之,他于“草堂行吟”、“画里寻诗”、“草堂观物”、“草堂寻花”,把杜甫的生平,杜诗的内容,通过草堂的物象,与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生命体验结合起来。真所谓“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比如在《春风扫》一诗中,诗人在草堂花径观花时,也许联想到杜甫“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诗句。诗思由此生发:“春风正在草堂花径,清扫竹子/枯黄的恶名”。而“麻雀衔着我的新词,在枝头雀跃”,“给春风让路/雪,隐藏于草丛,或深埋于树根/它们给新鲜的花让路/也给人,行走在异乡的新鲜,让路”。这当然不是对杜诗的翻写,而是诗人自己的情怀。新词、雀跃、让路、新鲜,这些闪耀着美感与生命活力的词汇,使其诗意指向十分明确。行走在异乡的新鲜,是不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呢?可看彭志强在《春风挥手吹掉忧伤》一诗中的诗句:“人群之中,我找不到通向故乡那道门/如果跨过柴门,就能和他沟通一下/词语的尽头是穷山还是恶水/我愿意把诗歌丢进浣花溪里”,“进了柴门,我并不想一辈子都在异乡/生产辽阔的落寞。/时间安排我来写柴门,一定要带上/绣在袖口两边的春风,挥手吹掉忧伤”。在这里,乡情隐现。虽然要“挥手吹掉忧伤”,但忧伤似乎又总是深埋于心底。这是漂泊的灵魂,异乡的诗客,又是情怀满满的青年。杜甫“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而彭志强却是要踏着春风走向新鲜的。古今交流的诗意,以一种向新向美的意味呈献。再如《马蹄远》一诗,彭志强是在草堂观徐悲鸿的《佳人》诗意画而创作的。在这首诗中,彭志强强化了杜诗中“依修竹”的人物形象,并把自己联系起来:“如今连马蹄声也被秋风送远/所以我的处境跟她差不多/只剩下水长出的竹子可以依靠了”。在这里,诗人似有难言的寂寞与孤独。他抒发自已的心之所隐,而又借用了杜诗的内容。在整个《丹青引》一辑的诗中,他都是以这样的独特为表达的。
        

       但彭志强决不仅仅停留于草堂的物事。他从草堂出发,行游万里,自费探访历史的踪迹,以加深对杜甫的了解。他熟读杜诗,对杜甫的生平和许多诗作的创作背景,也了然于心。如此深入地接近自己书写的对象,而又并非考据。这样的创作,在当今是不多见的。他似乎怀有一种野心,想看看草堂还有多少诗意,未被挖掘出来。这在他的《围棋子》一诗中,体现得很清楚。整整一部《草堂物语》,尽皆与杜诗的文脉相关,而又是现代人的万千感受。在怀古中浸润,在忆念中求新,以生活实感为创作的基础。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在这部作品中体现得很充分,这是十分值得赞赏的。
   

       在诗歌语言方式上,彭志强的表达不是传统的。他不是那种在逻辑基础上的起承转合,不是整齐、押韵的规范化句式。但他的诗又有内在的律动,古今交汇,物我一体,思维活跃,形象生动,句式跳转,语汇新鲜,能让人读得懂而又需要消化。这正是他追求陌生化而又希望接近读者的努力。《雕刻家:风》这首诗,比较典型。请看其中的两节诗句:

泥土里那么肥沃的唐朝,一阵
四处奔波的风就把他吹瘦了
诗圣。手执诗句指点江山的人
不必驾驭战马,捏紧心中缰绳
风中的文字就是奔腾的马

青铜下锅,煮烂,化水。有人比照
他诗句中的身影,重塑他的瘦
这深入韵脚的瘦,是无法模仿的
比如五言,比如七言。我能模仿的
只是他踏着水浪看见雪山那种眼神

       用这样的写法来表现在草堂大雅堂观杜甫雕像,确实令人感受一新。杜甫的形象,杜诗的形象,已是一种水乳交融的诗意的鲜活,而作者也身处其中,自我融入。他的诗见,他的价值判断,他的内心感受,他的意绪与情感,浑然一体。道不尽无穷意味。这是可读、可解而又需要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会心的诗句。如果阅读全诗,如果仔细体会整个《草堂物语》的语言范式,我们当能明确地感受到作者已经形成的语言风格和在诗学意义上的追求。

(作者系诗歌评论家、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原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




金牌诗人(名家)榜


(点名@阅读往期精彩)


向以鲜 凸 凹 / 祝凤鸣 / 李永才 /  蒋蓝 / 徐甲子安琪 / 杨然 /  彭志強 /  程维/  宫白云 / 易 杉 / 刘成渝 /黄仲金 / 杨献平凸凹 / 周渔 / 金铃子 / 蒋雪峰 / 文佳君 / 王跃强 / 周瑟瑟 / 霜扣儿 / 李自国  /李龙炳  /三色堇 / 黎阳 赵俊杰 / 汪 抒  /  瘦西鸿 / 高世现/ 步钊 / 庞清明  喻言 / 涂拥 / 陈广德 / 马 飇 /老房子 / 徐建成 / 汪贵沿 / 詹义君 / 伍松桥 / 王子俊 / 刘德路 刘德荣 /吉狄兆林 /荼心 /占森 / 白连春 / 金指尖 /陈德胜 宋晓达 /  詹永祥 熊游坤 /  黎正光  /  印子君 /  轩辕轼轲  / 祥子 /李平/邓太忠 /许岚 / 马道子 / 霁虹 /  刘强  /黄沙漫步 / 雨 田  / 杨 通 / 雪落心灵 邱正伦 冈居木 /空也静 / 黄锦平/杨亚平/山 鸿 /木子 李拜天 /李茂鸣 白鹤林 / 胡仁泽 / 李明利 / 林兰英 / 王学东  /祁国 /月光雨荷 /李少君 /大漠飘雪 / 自由鸟 野 岸 /永见/  金光 / 倪金才崔万福 / 胡蔚中 / 言父 / 刘国平 / 尙仲敏 / 陈小蘩 / 秦巴子谭克修 / 王明凯 / 老虫子/  聂 沛 / 华万里 / 麦笛 /王永好 / 沙马 / 陈嘉宁 /  陈修元/张天国 / 曾蒙 / 霁虹/ 雨田 /大窗 / 羽 童 自由鸟刘清泉 / 陈大华 /李不嫁 / 杨黎 / 鲁侠客 / 马启代 /彭敏 /还叫悟空 / 冉仲景 /东方浩 / 孟松 / 赵野 / 蒲永见 / 罗囯雄 / 柏铭久 / 罗云 /  剑锋 / 游太平王老莽/ 伊农/ 詹永详/ 徐正华葛筱强 杨角森子/大解 / 石光华张新泉杨然 / 孙其安/ 刘帆 / 维鹿延 /  阿贵 / 徐作仁 / 蒋雪峰 / 尤佳 / 钟磊 / 李世俊/  梁兄/  龙克 /  苏群辉  / 朱建业/李耀斌/胡有琪/王志彦/华默隆/凡羊/宇洲/许无咎/仲敏/健鹰/丁不三/谯达摩/ 蔓琳张守刚 / 连占斗/雪丰谷/王昌东/陈荣来/鲜圣/何治杰/左拾遗/姚辉/李之平----

(单陆续添加中)   


【甲鼎文化】微信平台系【鼎文化传媒】国內唯一指定微信宣传平台,欢迎投稿,欢迎转发!




甲鼎文化制作团队

主   编:甲子

副主编:王子俊  自由鸟  高雷

艺术总监: 涂拥  晓蕾

编审主任:刘帆

编   审:无非  马沙  



特邀编委:  周瑟瑟   牛放   凸凹   尚仲敏   蒋雪峰    涧樵   程维   席永君  李龙炳   杨然   涂拥   李永才   彭志強   喻言   其然   黄仲金  王跃强   张天国  易杉  (排名不分先后)

本公众号文字为原创首发,禁止一稿多投,来稿发布后涉及纠纷,文责自负。(投稿时请附作者简介和本人照片,并加平台微信号)

平台联系微信号:790665023

投稿邮箱:790665023@qq.com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鸣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