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等奖3万元!

法研在线 2023-12-27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杯”全国法科学生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公告(第1号)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

一、赛事背景

2014年12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设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2019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中的重要讲话指出,要加快推进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为响应国家涉外法治战略布局需求、促进法学院校进一步重视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激励法科学生成长为合格的涉外法治人才,中国政法大学发起举办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杯”全国法科学生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简称“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首阶段规划为连续举办五年,每年一期,2023年正式开始第一期赛事。

作为我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政法大学发起创设全英文法律赛事、致力于确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领域的赛事品牌,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社会各界、尤其是法学院校与法科学生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进而有益于助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与培养质量的提升。通过举办“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中国政法大学将继续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主动对接国家涉外法治建设需求、进一步优化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组织承办

“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的具体承办单位为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中欧法学院是我国第一所获得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学院,亦是国内较早设立的专门致力于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的英文全称为:China-EU School of Law at the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CESL。

建院十五年以来,中欧法学院致力于培养通晓中国、欧盟法律,具有整体性学科思维、完备应用技艺的通用型涉外法治人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至2023年6月,学院共计培养中国籍涉外法治人才1676名。目前学院有在校硕士生310名,博士生19名。

承办“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不仅是中欧法学院致力于提高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亦为学院责无旁贷应承担的责任。2023年正值中欧法学院建院十五周年,“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亦为学院系列庆典活动的组成部分。中欧法学院将以举办“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为契机,继续致力于优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力争为国家法治建设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

“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的获奖同学,不仅获得中国政法大学颁发的“中欧杯”优秀涉外法治人才奖,同时还获得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提供的“中伦涉外英才奖学金”。为使竞赛更加精彩与贴近涉外法治实务,中伦律师事务所还将作为支持单位,为参加复赛的同学提供实务辅导,并参与评选、裁判等竞赛程序。

三、参赛资格

中国境内高校正式注册在读的全日制法科学生(法学专业代码前四位为0301或者法律硕士),有中国大陆公民身份。以2023年9月1日为基准时,有资格申请参赛的法科学生为:法学本科生二年级及以上;在读法科硕士研究生(不含超出规定学制范围的延期毕业学生)。

初赛的比赛形式为个人提交作品参赛。与此同时,参赛同学需提交经所在法学院盖章认可的报名表。

中国境内高校正式成立的法学院,可以派出至多2名同学参赛。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设立的各法学院,均可派出至多2名同学参赛。如果同一法学院有超过2名同学报名参赛,建议所在法学院采用公开、公平竞争的方式确定推荐人选。如果经所在法学院盖章认可的申请人超过2名,仅接受前2名同学的参赛作品。

经本次大奖赛组委会特别邀请的法学院,可以派出至多3名同学参赛。特邀法学院的具体名单,将在后续公告中予以公布。

四、竞赛方式

“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主要的竞赛内容为涉外法律能力的综合考察。采用涉外法律英语演讲、模拟商事仲裁庭、模拟涉外谈判、模拟企业合规方案等比赛形式。比赛全程采用英语进行,分为初赛与复赛两个阶段。

(一)初赛

参赛同学提交限定时长为3分钟以上、5分钟以内的演讲视频,组委会组织中外专家参与评审。

1.初赛视频的规范与要求

(1)初赛作品必须是参赛同学个人独立完成、单独署名,不存在任何违反学术规范情形,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争议。

(2)参赛同学通过视频全面回答、解释或者讨论相关法律问题。参赛同学提交参赛视频,应同意并授权中欧法学院可以在网站上播放与展示该视频,包括但不限于在中欧法学院或者中国政法大学管理维护的网站或组委会授权的其他互联网平台上发布。

(3)参赛作品视频画质清晰(清晰度在720p以上),以竖屏(横9:竖16)为佳,音质完好;视频以表现参赛同学的法律英语演讲能力为主,建议尽量采用简单背景、不采用背景音乐并尽量避免其他杂音;格式限定为MP4、AVI、M4V、MOV等四种主流视频格式之一,单个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

(4)截止日期前,参赛同学经本校法学院盖章确认后,向组委会报名参赛。初赛演讲主题共设三题,参赛同学可以择一进行主题演讲。具体题目将在后续公告中发布。

(5)本赛事提交的作品应为定稿,一经提交后不可修改,来稿作品不再退回。

2.初赛基本流程

(1)报名及提交初赛作品(2023年9月1日-2023年9月30日)

有意参赛同学应在2023年9月30日24时之前按照指定的方式提交符合规范与要求的演讲视频。

组委会组织初赛评审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匿名评审,并根据专家的评分确定进入复赛的作品。进入复赛的作品数量由组委会根据参赛作品的具体情况确定。

(二)复赛

复赛将于2023年11月在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举办,参赛同学需线下到场参加比赛。相关交通费、食宿费由中欧法学院按规定标准承担,具体情况将后续公布。

复赛采用模拟商事仲裁庭、模拟涉外谈判、模拟企业合规方案等比赛形式。比赛全程采用英语进行。

复赛过程中,中欧法学院将邀请中外专家组成评委会,并邀请校内外法学院到场监督,确保评审过程与结果的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复赛具体规则将后续公告于中欧法学院官方网址与微信公众号。

五、奖项设置

“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提名奖。有资格参加复赛的选手,可获得上述奖项之一。除此之外,平行设置“最佳涉外法治人才气质风尚奖”2名。

基于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的捐赠与中国政法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支持,获得“中欧杯”优秀涉外法治人才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与“最佳涉外法治人才气质风尚奖”的同学,同时获得“中伦涉外英才奖学金”。

具体奖项设置如下(奖金数额均为税前):

1.“中欧杯”优秀涉外法治人才一等奖,获奖者不超过3名,分别获“中欧杯”优秀涉外法治人才一等奖(荣誉证书)+“中伦涉外英才一等奖学金”(奖金3万元);

2.“中欧杯”优秀涉外法治人才二等奖,获奖者不超过5名,分别获“中欧杯”优秀涉外法治人才二等奖(荣誉证书)+“中伦涉外英才二等奖学金”(奖金2万元);

3.“中欧杯”优秀涉外法治人才三等奖,获奖者不超过10名,分别获“中欧杯”优秀涉外法治人才三等奖(荣誉证书)+“中伦涉外英才三等奖学金”(奖金1万元);

4.获得以上一至三等奖之外的复赛选手,获得“中欧杯”优秀涉外法治人才提名奖(荣誉证书);

5.“中欧杯”“最佳涉外法治人才气质风尚奖”2名,获奖者限定男女选手各1名,分别获“中欧杯”“最佳涉外法治人才气质风尚奖”(荣誉证书)+“中伦涉外英才优秀奖学金”(奖金1万元)。预计进入复赛阶段的选手共计50名左右,全部有资格获评“最佳涉外法治人才气质风尚奖”。不论参与复赛的选手是否获得一至三等奖,均可平行获得该奖项。

上述奖项如有空缺,相应部分的奖金额度将移转至下一年度的“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中使用。“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组委会保留在赛事进展过程中,视情况在上述奖金总额度范围内具体调整各个等级奖项设置数量的权利。

六、附带说明

其他未尽事宜,将于后续公告中陆续公布。相关信息,可以通过登陆中国政法大学官网(www.cupl.edu.cn)并选择进入中欧法学院网页后获得,或直接登陆中欧法学院专用网址(www.cesl.edu.cn)。关注中欧法学院官方微信平台亦可同步获得后续相关通知与信息:

“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的所有参与者,均需遵守本次活动的全部规则。

“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相关事项的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中国政法大学与中欧法学院保留后续根据具体情况修改相关规定的权利。

“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组委会

2023年8月17日

如何才能取得博士学位,985高校最新版本要求正式实施!

博士研究生扩招到多少会不再扩招?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24级招收国内博士生导师名单

长沙理工大学2023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发布,博士142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3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发布,博士513人

女博士独自出国旅行失踪?使馆发文

西安交通大学关于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的管理办法(修订版)-西交研〔2022〕102号

李连江:读博士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数万条师生信息被兜售!江西一高校被罚
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新一届委员确定,共21人
四川省检察院系统拟录用公务员公示,317人
四川省纪委四川省监委2023届选调生拟录用人员的公示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杯”全国法科学生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公告(第1号)
大法官胡道才:不唯数据指标,不搞数字游戏,严禁对指标“化妆美容”
为学生夫妻安排一间宿舍两张床,武大的回应亮了
雷磊:眼中充满对法治中国的希望之光

网民呼吁"还新东方公道" ,官方回应

高校老师微博上遭诽谤,法院判了!

教育厅声明:不实!

225名!河南多地公开招聘教师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公开招聘博士研究生工作方案,20人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2023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博士)实施方案

最高检发布“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典型案例

建设制造业强省,河南这样干!教育领域涉及这些……

省教育厅主管高校,被收购!

近140万元悬赏金,有人真拿到了!

电影《长安三万里》发文道歉!

沉痛悼念冯志臣教授

准格尔旗第一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赵春益同志因病去世,年仅51岁

中国足球协会五人制国家级裁判员卢晓明同志逝世,年仅43岁!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公告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2023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硕士)实施方案

名单公布 | 2023年“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暑期学校优秀学员与优秀法律大数据报告

关于开展第三届全国重罪检察实务征文活动的通知

《法治现代化研究》2023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征稿启事暨学术研讨会“国际秩序与国际法”

国版权保护中心2023年度版权研究课题立项公告

《法学教育研究》2023年第1期(总第40卷)目录

首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宪法保障”论坛暨河北省法学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与宪法学研究会2023年研讨会预通知

“社会保障前沿问题”国际高峰论坛暨2023年全国研究生学术论坛征稿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法学论文要目

湖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预通知

《江汉论坛》2023年第8期法学论文要目

《证券市场导报》2023年第8期法学论文要目

月旦法学杂志339期 - 2023年8月号

“中国一东盟区域法律协作”征文邀请函

《澳門法政雜誌》第15期要目

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第35届海峡两岸财税法学术研讨会通知

傅政华被法拍房产2453万元成交 知情者:小区绝对楼王
《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7期法学论文要目
第二届全国“刑事治理现代化研究生论文竞赛”初评情况及正赛名单的通报
《法治时代》杂志2023年第8期要目
《浙江社会科学》2023年第8期法学论文要目
江苏省法学会工程法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预通知
《南大法学》2023年第4期(总第20期):目录篇
第四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论坛”征文启事

大额红包又来了

关于组织首届京津冀协同发展法治论坛征文的通知

《北外法学》2023年第1期(总第九期)要目

《司法改革论评》第36辑征稿启事

《西部法学评论》2023年第2期要目

《北外法学》第11期(2024年第1期)稿约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要目

《犯罪与改造研究》2023年第7期要目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3年第3期要目

华政学术2023年科研盘点:CLSCI期刊上半年发文情况

第二届“全国民事诉讼法学博士生、博士后论坛”预通知

第七届网络空间治理与传媒法治建设高峰论坛暨“何微新闻奖”学术论坛

“稷下学与先秦法家”学术研讨会曁中国先秦史学会法家研究会第六届年会

《理论月刊》2023年第8期、《版权理论与实务》目录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目录

内蒙古自治区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

2023年度国际税收专题研讨会暨第九届国际税法前沿论坛

文正邦:做中国法学建设道路上的一盏烛火
月旦民商法杂志80期 - 2023年6月号
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会议通知
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通知
“智能法律科技发展论坛——促进机器人与法的良性互动”会议议程
中国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第八届警察法治论坛预通知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2023年青年学者研究项目申报暨往届青年学者研究项目结项公告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法学论文要目

官宣:以后这类学术活动将大幅减少!

《法律史研究》第九辑征稿启示

《社会科学》2023年第8期法学论文要目

《湖北社会科学》2023年第8期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3年第7期法学论文要目

《新华文摘》2023年第15期封面和目录

“实践社会科学”专著系列征集计划!

2023年“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青年优秀研究成果奖”评奖通知

《政治与法律》2023年第8期要目

《法律科学》2023年第5期要目

《地方立法研究》2023年第4期要目

《法学杂志》2023年第4期目录与内容提要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总第38辑:法理学与裁判方法的反思

《法治社会》2023年第4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第五届地方立法理论与实务论坛:历史文化的立法保护

《人民法院案例选》2023年第3辑目录

第十七届尚权刑事辩护论坛论文征集启动

《中华海洋法学评论》第四届"海法杯"征文大赛启事,有奖金

“第七期广州地区高校法学院院长论坛”主题征文

关于2023年度河南省婚姻家庭法学研究征文启事

中国网络法治高端论坛征稿函

江苏省法学会海商法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学术法大》第55期征稿启事

广西东盟法律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经济法研究》第25卷、第26卷稿约

2023年中国自贸区与浦东引领区建设法治论坛征稿启事

第二届“文明、法治与治理理论”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2023年7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结项情况

2023年7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结项名单

第十六届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与合规管理高峰论坛即将举行

《国际法研究》2023年第4期目录与摘要

江苏省法学会港澳台法律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第九次会员大会暨2023年年会正式通知
《法律适用》2023年第8期要目
《武大国际法评论》2023年第4期要目
《政法论丛》2023年第4期要目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2023年第3期要目
《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23年第4期目录
目录|《中国应用法学》2023年第4期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员大会暨2023年年会预通知

《关东学刊》征稿启事

《财经法学》2023年第4期要目

《清华法学》办刊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19届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与方法学术研讨会通知和评议邀请

山东大学法学院国际知识产权学术会议通知

《甘肃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

《知识产权》2023年7期目录

第二届留日青年刑法学者学术论坛启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