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童年 | 刘海鸥画说:能折腾的小姑娘

刘海鸥 新三届 2020-08-25


作者档案

刘海鸥,笔名凌之,1988年赴澳大利亚马克立大学读博,后因病辍学。1990年代初开始写作,曾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多家主要报刊杂志发表作品,收入国内外小说及散文选集。《她不属于这个世界》获2003年“世界华文文学奖”;《半壁家园》《游必有信》(作品集之一)获得2013及2017年海外华文著述奖散文佳作奖。


原题
画说我的一生
连载三:能折腾的小姑娘
连载四:谁跟我玩儿,打火镰儿





文图作者:刘海鸥 


 
三、能折腾的小姑娘
(1951~55年,4~8岁)
 
1950年代初我家搬进了景山后街碾儿胡同的一个四合院里。我的儿童时代最愉快的记忆全部藏在这个院子里。 
 
四十三号院图,这是我记忆中院子的平面图


大门洞的右手有一间小房,住着秀兰一家。

左手四间南房,住着王大娘一家。北房五间,住着房东一家。东屋刘老太和她的儿子住了两间,还有单独一小间住着我的堂哥玉海。西屋是小牛一家。北屋的后面还有一个小屋子还住着墨嘉一家人。

院子的西边还有一个西院,南屋住的是曹老先生和太太,西屋住着林先生一家人,北屋就是我们家了。 


话匣子


我从小就爱折腾,不过这种折腾往往是和好奇心、求知欲相伴随的。

院子里就我家有收音机,北京人叫“话匣子”,是爸爸到派出所开了证明才买来的。每天早上打开收音机听新闻,西院的邻居都可以听见。我很奇怪,一个小小的匣子为什么能说能唱?南院的大娘说话匣子里有小人,这更让我好奇,一天我捅开收音机后面的遮挡,只看见一堆落满灰尘的零件和电线。


家里的书特别多,多是外文书,是爸爸几十年来收集的。书架是白茬木包装箱搭成的。我们就在木箱的包围中睡觉。妈妈特重视我们的文化教育,她在全国妇联保卫儿童委员会工作,可以收到全国各地新出版的儿童书籍,每隔一两天她就借回一批书给我们看。还给我们订了《小朋友》《儿童时代》好几种杂志。

我们都爱读书。我还爱把小人书涂上颜色


 
就连我们上公园玩也要带上纸笔写写画


洒墨水
 

爸爸的办公桌上永远摆放着一叠写满译文的稿纸,有一次我爬上桌子拿起蘸水钢笔,想学他的样子写字,一下子扳倒了墨水瓶,稿纸顿时被染得墨蓝,还洇透了好几张。我知道闯了大祸,立即逃出房屋,到院里大娘家避难。这些被墨水洇蓝的稿纸,是爸爸正在翻译的阿扎耶夫的《远离莫斯科的地方》。


伊凡雷帝弑子
 

爸爸有两套苏联出版的画册,十分珍爱,不许我们碰。一次我趁大人不在家偷偷打开画册。翻过几张怡人的画片,一幅恐怖的画面赫然跳入我的眼帘——一个老头两眼惊恐绝望,抱着一个满头是血的人跪在地上(掉地上那张)。我吓得尖叫一声,窜出房间,跑到大娘家躲起来。我长大一些才知道那幅画是列宾的名作《伊凡雷帝弑子》(也叫《1581年11月16日恐怖的伊凡和他的儿子》)。
 


一天妈妈从单位借来几套少数民族的儿童服装,给我们打扮起来照相。海燕是彝族,克阳是朝鲜族,元元是蒙古族(实际上元元还小,放在托儿所没接回来,穿蒙族衣服的是别人家的小孩)。我穿得最漂亮,但是谁也说不出是哪一族的服装。至少我们知道了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
徐特立


我经常不听大人“拍花子拐小孩”的告诫,独自到景山东街的小人书摊租本书看。一天正看得入迷,一个穿着肮脏长袍的老头向我走来。和大人所描述的拍花子形象一模一样。他一步一步走近我,我想完了,要跟拍花子走了。

老头跟我说:“小朋友,不要怕,你知道毛主席吗?”我点点头。老头说:“我是毛主席的老师。”我不相信,如果他是毛主席的老师,为什么破衣烂衫?我匆匆还了书,落荒而逃。

后来学了课文《我的老师徐特立》,想,也许他真的就是毛主席的老师徐特立呢?


水伕

 
五十年代初期北京市民吃的用的是井水,家家进门摆着一个大水缸。我们胡同每隔一两天有个驼背的老头推着一辆木头水车送水。水车停在门口,取掉水箱上的木塞让水流进水桶里,然后驼背老头挑着水桶给各家的水缸灌满。我觉得,老头背上的大鼓包,一定是挑水压出来的。 


糊涂糕


老尹推着一辆车卖冰盏。冬天,他的车上装着一瓶瓶的红果酪、蜜渍榅桲、海棠蜜饯,红的粉的橘黄的,色彩诱人,一千元一碗,孩子们买不起。老尹为孩子们带来了“糊涂糕”,那是煮红果剩下的渣滓,二百元(二分)一勺,清凉甜酸。每次他来,我一定要买一份。

吹糖人
 

有一个吹糖人的,用空心麦秸挑起一拖糖稀,边吹边捏,几下子就捏出一只猪、老鼠、公鸡,这些糖稀杰作对我们来说都是极端的奢侈品。吹糖人的也有为小孩子准备的经济食品——用麦秆挑起一点糖稀,鼓起腮帮子一吹,吹出一个糖气球,两百元一个。妈妈禁止我买,说脏,但是只要吹糖人的来,总能从我这里赚上两百元。 


磨刀

 
胡同里经常穿梭来往的还有各种工匠磨剪子磨刀的,锔缸锔碗的,焊洋铁壶的,修理雨旱伞的……有一次磨刀人来了,我拿了一把小刀去磨,磨好后磨刀人嘱咐我千万不要碰刀刃。凡是大人叮嘱的事,我总是不相信,我用手指一抹刀口,立时一个大口子,鲜血冒出来。


大娘

 
王大娘住在南院,早年守寡,还要独自侍养公公婆婆和四个孩子。妈妈请她帮我家做些家务和照看我。大娘永远带着慈祥宽厚的微笑,她的笑容就成了我撒娇耍赖的通行证。

星期一早上大娘给我穿衣服鞋袜,因为要上托儿所,我心气不顺,蹬着腿嚷嚷:“袜子穿反了。”大娘查查:“没有反啊。”我说:“左右反了。”大娘笑了:“嗬,袜子还分左右呢。”便给我脱下来重新穿过。


看大娘做窝头


虽然我任性调皮,但是已经把大娘当成了妈妈以外最亲近的人,我把她的家当作我的另一个家。看她和面做窝头,等到窝头下屉,满屋是玉米香味的蒸汽。大娘必定掰给我一块,加上几根酱疙瘩丝或者雪里蕻,别提多香了,可这是大娘家日复一日的饭食。 


看老奶奶剪趾甲
 

大娘的婆婆我叫老奶奶。一个晚上父母出去看电影,把我放在大娘家,我看见了老奶小脚的秘密。她揭开一层层的裹脚布,把我吓得目瞪口呆——脚面鼓起一个大包,没有一个脚趾看得出形状,没有一个脚趾头在应有的位置上,你挤我挨凑成一个尖状物。老奶咧着嘴剪趾甲,她“咝”一声,我跟着抽一口气,问:“疼吗?”老奶说:“造孽呀。” 


刘老师家
 

东屋住着刘老太太和她的儿子刘老师。刘老太脾气相当古怪,每次我到她家,她就挥舞着菜刀或笤帚把我赶走。我“冒死”闯入她家是为了她的儿子刘老师。刘老师大约二十来岁,面孔白俊,和小孩子说话时认真地注视着对方,流露着慈蔼和善解人意的目光。这种目光时常让我怦然心动(才六岁左右啊,谁要以为小孩子不懂事,那就错了)。我渴望多受他一次注目。

二哥的枪伤


院子东南角住着我的堂哥玉海,我叫他二哥。他参加了朝鲜战争,1952年因为受伤从朝鲜战场回来。二哥经常讲朝鲜战场上的事情,见人就撩起裤腿亮出枪伤。他还说亲眼看见美国鬼子抓了志愿军或朝鲜人竟然活活剥皮。

我听了吓得浑身打颤,那时社会上盛传要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了,而且是原子战,担心战争爆发成为幼小心灵中唯一的一片阴云。


二哥带我逛天桥


二哥经常带我出去玩,逛前门大栅栏、天桥。我们在天桥一逛就是一天,看耍猴儿的,打把式的,卖狗皮膏药的,还有变戏法的,披着长袍一打滚就捧出一碗面条、一缸金鱼甚至一只大缸。然后逛戏园子,嗑着瓜子看《柜中缘》。跟着二哥我首次接触了真正的老北京文化。


小乖家


西屋林家的小女孩叫小乖,比我小一两岁。有一次我欺负了小乖,小乖妈上门告状来了。我迅速钻到八仙桌底下,像狗一样蹲着,虽无遮拦,却以为这样就可以逃脱罪责。小乖妈两手谦恭地放在胸前,说话非常客气,声音也好听父母道了歉,答应要好好地管教我,她很感激地离开了。


打枣


院子里有两棵枣树,枣子熟了的季节是全员小孩的节日。通哥爬到树上打枣,孩子们拿着杯碗口袋在树下严阵以待,一阵“枣雨”落下,一阵孩子疯抢。我也拿了一个漱口杯,东奔西跑,还没捡两颗,摔了一个大马趴,枣子也都丢掉了,后来大娘给我送来一大碗。


大人的秘密


还有一件事我得说说,印象太深了。一天街坊大婶到大娘家串门,说胡同里有一家小两口被煤气熏死了。大婶绘声绘色地说,人死了男的……还在女的……里面,分都分不开。我吓坏了,问大娘他们是坏蛋吗?大娘含糊其辞地说是。第一次听到的男女之事就以坏蛋的概念留在脑子里了。

第一张四姐妹合照


四、谁跟我玩儿,打火镰儿

(1951~1955,4~8岁)



我童年最愉快的时光就是和院子里的小伙伴们无忧无虑地“疯”玩儿。



院子里有热热闹闹的十几个孩子,大娘家的通哥、襄姐、达子,刚从乡下来的漂亮的小村姑秀兰、总是被大孩子欺负又总想和大孩子一起玩的小乖、调皮捣蛋的小牛兄弟、房东家的两个姑娘,还有把孔子和墨子带进名字的孔嘉、墨嘉两兄弟。



小伙伴们常聚在一起玩游戏。我们的游戏无穷无尽——石头剪子布、拽包、跳间、歘羊拐、抓包(七个粽子形的小沙包,在手心手背颠来抓去)、跳皮筋、踢毽子、抡大绳、挑竹签、官打捉贼……这些游戏还都配有拖着奇怪内容和韵律的歌谣。



通哥是院子里的孩子王。有一次他给院里的小孩开了个夏日晚会。他“把几张手工图片上的人和动物剪下来插在长条上,两手一拉它们就动起来。晚上通哥搭起了一个简单的“舞台”——两把椅子,中间拉了一块白布,白布后面点了蜡烛。通哥蹲在布后面,一边拉动着那些剪纸,一边讲自编的小红帽的故事,不断变换着角色,孩子们跟着大叫大笑,玩得心满意足。



“跳间”的规则很复杂,跨过“黄河”,越过“地狱”,躲过“油锅”,到达“天堂”就赢了。



跳皮筋是所有女孩子童年的游戏。我们那时跳皮筋的歌谣还很政治化:“猴皮筋,我会跳,三反运动我知道,反贪污,反浪费,官僚主义我也反对”。



踢毽技巧性高,我胖胖墩墩的,从来没踢过10个以上,可是口诀很好听:“一个键,踢两半,打花鼓,绕花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轻而易举就数到了一百。



“嫁姑娘”的游戏是我们自己发明的。两个孩子当轿子,用四只手编成一个座子。“新娘”耳朵上别两朵茉莉花,坐在“轿夫”的手上,然后轿夫抬起“新娘”,满院行走。其他孩子跟在后面当乐队,嘴里唱着:“呜哩哇——咚咚!呜哩哇——咚咚!” “嗒嗒滴,滴滴嗒,有谁把信儿捎回家,一脚踏进牛皮花!”“新娘”坐在“轿子”上乐翻了天。



听闻谁放了屁,就有“裁判”轮流指着每个人,边点边念:“叮叮当当,海螺烧香,粗米细米,放屁不是别人就是你。”最后一个字落到谁身上,谁就得担当放屁的责任,结果总是一场笑闹。



要是没人和我玩,我就拿一支槐树叶子哄小小孩玩“春夏秋冬”的游戏。叶子的自然状态是“春”;从茎底部两指捏住往上一推,叶片都被挤到顶部,如一朵花,这是“夏”;一松手,叶片落下,是“秋”;最后手中只剩一枝茎,为“冬”。我觉得这真是一个聪明深刻的游戏。



或者拣一根羽毛,把它贴着墙,一手按着它的杆,一手捋着它的毛,唱道:“鸡毛鸡毛你看家,我到南山采黄花,卖了钱给你花,我花一个你花仨。”松开手,鸡毛如果贴在了墙上,我们便相信鸡毛为了得到卖黄花的钱,乖乖地看家了。 


小伙伴



我特别喜欢秀兰,她是个腼腆羞怯的女孩,不爱参加孩子们的集体游戏,我就到她家里和她玩。秀兰不言不语和我翻花绳,安静得像一只小白兔。



要不然我们两个就玩“打花巴掌”——“打花巴掌呔,正月正,老太太出门看花灯……”“谁跟我玩,打火燫,火燫花,卖甜瓜,甜瓜苦,卖豆腐,豆腐烂,摊鸡蛋……”



我最好的朋友是大娘的女儿襄姐,我会的所有的游戏都是她教的。一放学我就和她一起玩,玩得晚了,我的功课没有做,妈妈回来就大发雷霆。我只好点灯熬油又困又累地写到老晚。为了对付妈妈的检查,我索性让襄姐替我写作业,代价是让她多玩一盘。


她的字秀气工整,不知为什么妈妈没有发现,倒是被老师发现了,她问我:“这是你自己写的作业吗?”我心虚地回答:“是。”老师并不说穿,因为凡考试我总是满分。



襄姐教我唱了很多歌曲,我最喜欢的歌是《在卡吉德洛森林里》,不仅那些跳跃的音阶“又清凉,又干净,又凉快,又甜美”朗朗上口,特别是歌曲在我脑子里形成了一个美丽的画面:白衣飘飘的汲水姑娘,王子装扮的猎人,在森林中的泉水边相遇,尽管歌词唱的不是王子与村姑。



我和襄姐有时候也会吵架,她喜欢两手做出猴的样子,念叨着“气猴猴,气猴猴”,的确很气人。我就一捂耳朵说:“不听不听,王八念经。”女孩吵架也就如此了。不出五分钟,就又和好如初。



 我最好的玩伴儿是大娘的小儿子达子。我们一块儿玩拍洋画儿、摔三角、弹球、剁刀子这类男孩子的游戏。达子还教会我用三个枣子做小推磨。把一个大枣切掉一端做底,切掉另一端露出枣核的尖。拿一小段秫秸皮的两端插上小枣。小磨就做成了,轻轻一推,它就滴溜溜地转。



有一次我和达子把一条死了的金鱼装在洋火盒里,放在院子里大楸树下的洞里,插上木片为墓碑,摆上玩具的小碗小碟,里面放着树叶花朵做成的“食物”祭品,然后点香磕头。我们玩得非常投入,强烈地想知道生命消失后肉体会怎么样。几天后我打开火柴盒,一盒密密麻麻的小蛆在蠕动,吓得我扔掉盒子,从此失去了对这种游戏的热情。



有时达子带着我和一群“野孩子”双手拍打屁股,唱着“往,往,往低往……”的调子,在胡同里呼啸而来呼啸而去。达子还教会了我最粗野的骂人话,那时我们根本不懂骂人话的内容,也不是想骂什么人,就因为有韵律,好玩儿。我认定将来要和达子结婚。大娘听了笑得合不拢嘴,说:“将来你就看不上我们达子了。”



如果不玩集体游戏,孩子们就坐在大楸树下,看书,画画,刺绣,编织,下棋,玩玩具。43号院是我们的乐园。


不仅院子里的孩子,胡同里的孩子甚至三眼井胡同的孩子都爱到我们家看书和游戏。


延伸阅读
刘海鸥:在幼儿园排排坐吃果果


图文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少年记忆
马艺华:我的老家在沂蒙山
刘晓华:我竟然参加了拆除北京古城墙
田沈生:京城里那些忘不了的儿时旧事
萧蔚:东八楼,我儿时的记忆
陶洛诵:儿时的京城记忆
陶洛诵: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情窦初开
陶洛涌: 青春绽放在师大女附中
刘索拉:小女生为加入红卫兵苦练骂人本领
杜欣欣:拍婆子的考证(美女从不论出身)
杜欣欣:看电影,夜幕下灌了"迷魂汤"似的
顾晓阳:儿时的夏天
周初:我那淘气惹祸捅娄子的童年岁月
张亦峥:少年诗酒如浮云
刘源:中南海小"芝麻酱"的悲喜年华
北京顽主们的血色青春
米鹤都:大院的精神文化

魏光奇:"文革"时期读书生活漫忆

马小冈:从对联 · 老兵 · 联动说起
马小冈:“联动”冲击公安部真相探源
王世浩:一份红卫兵大串联的真实记录
北京"老莫",梦开始的地方
王宗禹:我目睹了毒打老师父母的野蛮暴力
冯印谱:是谁,毁了我们的青少年?
女特务:中国影视中的另类性感偶像
赵建伟:革命时代的少年,荷尔蒙何处安放?
夏新民:当时只道是寻常
夏新民:我的沙湖记忆
程宏:我们中学没有毕业考试和典礼
余琼琼:肥腊肉,瘦腊肉,永远的痛
蒋蓉:革命洪流中的小水滴
周永威:放牛娃的冬天
邱炜煌:一个少年眼中的革命时代
我们那一代人的奇葩芳华
邹坚峰:文革中的无聊往事
冯印谱:"文革"当年,我在乡下看电影
史宝和:忻州老城的快乐时光
桑宜川:四川大学中学部50年忆往
王明析:我的中学,操行评语及背后的故事
吕丁倩:“另类”屈辱中留下一张造假照片
蒋国辉:1968年,岁月并不静好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本号只接受微信公众号首发投稿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