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师道 | 张传广:“赵桥大学”中文系的恩师们

张传广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张传广,1946年出生。1966年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中毕业;后经历文革,下放,招工,高考,1981年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中文系毕业。曾任武汉建筑工程职业学校校长,讲师。退休后曾任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学院江北站负责人。


原题

中文系的恩师们





作者:张传广



一九七八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们考进了武师汉口分部中文系。学校位于汉口赵家条。因此,同学中有的戏称学校为“赵大”;有的戏称为“条大”;但都觉得不雅,故二者皆不取之。又有同学提议:英国有剑桥大学,我们何不称武师汉口分部为“赵桥大学”?大家听后一致叫好。遂浮一大白,达成共识。


中文系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令我们崇敬。尤其是教现代汉语的夏阳标老师,教古典文学的詹幼馨老师,教写作的阮方老师,教文艺理论的周莎白老师。(2019年我写了《沙白斯基:无法摘帽的"右派"老师》一文纪念他老人家,可点击阅读。


称这几位老师为恩师,是因为他们治学的严谨,丰富娴熟的专业知识,独到的见解和循循善诱、启发性的教学方式,让我们学到了宝贵的知识。而这些宝贵的知识在我们毕业后成了改变我们命运的力量。

 

专家级的夏阳标老师


夏老师的现代汉语知识娴熟,他讲课时从不看教材,也不看备课本。讲字、词、句、语法、修辞时例句信手拈来,写满黑板。


夏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他用一辈子的教学心得总结出了一套易懂、易学、易辨析的方法指导我们学习和运用。


他在讲词与词组的辨析方法时说:词的中间不能插字。如:北京。在北与京之间不能插字;如:莫斯科、布达佩斯这两个词也是这样。如果能插字,但一旦插字意义就变了。如:红旗。当中可以插字为“红颜色的旗。”但红颜色的旗并不等于红旗,所以仍然是词。黑板这个词也是如此。


词组中间可以插字,插字后意义不变。如:玻璃杯。中间可以插字为:玻璃做的杯。玻璃做的杯当然是玻璃杯,意义不变,所以是词组,还有语文书、计算机等也是词组。


他在讲词的重迭时说:动词和形容词是可以重迭的,但方式不同。


动词的重迭方式是ABAB式。如:研究研究、讨论讨论形容词的重迭方式是:AABB式,如:高高兴兴,漂漂亮亮;还有A里AB式:如:糊里糊涂、娇里娇气等。


他说,名词是不能重迭的。不能说:电灯电灯、电电灯灯。但有个同学举手发言问道:糖糖、果果不是名词重迭吗?大家一听都笑了起来。夏老师也笑道:我们现在学的是规范化的书面语言。糖糖、果果是初学说话的儿童语言。虽可爱,可笑,但不规范。你可千万别学啊!大家哄堂大笑。


关于句子成份的划分,夏老师说:介词结构放在谓语前作状语,放在谓语后作补语。如:他在墙上挂了一幅地图。“在墙上”这个介词结构放在谓语“挂”的前面作状语;又如:地图挂在墙上。这时候“在墙上”这个介词结构放在了谓语“挂”的后面就作补语了。


关于兼语与主谓句作宾语的辨析,夏老师举例说:我请他看电影。在这句中的“他”就是兼语,因为“他”既是“我”请的宾语,又是后面看电影的主语。因此夏老师说:后面主语的行为是由前面的主语引起的,那么后面的主语就是兼语。


而主谓句作宾语与兼语的不同在于:前面的主语不能决定或影响后面主语的行为。夏老师举例说:“我看见一群孩子做游戏。”在这个句子里“我”是主语;看见是谓语,一群孩子做游戏就是主谓句作宾语。因为一群孩子做游戏与我看不看见没关系,更不是前面主语的“我”引起的。


关于修辞手法中的反复与病句中的重复。夏老师举例说: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是修辞手法中的反复。它的作用是强调。强调不断地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还有国歌中的:前进、前进、前进进!这也是修辞手法中反复,是强调我们的决心,永不后退与敌人血战到底取得胜利的决心。


再看以下两个例子,就不是反复。而是病句中的重复。


例如:我们要废寝忘食地工作,就是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完成任务。明明前面说了废寝忘食,后面又说不吃饭、不睡觉,重复了。所以是病句。


又例如:下面的一首所谓的诗。


一个孤人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
夫人妻子堂客问,哪个何人你是谁。

 

夏老师说:这首所谓的诗,通篇都是重复。本义就是一个人晚归敲门,妻子问是谁。很简单的意思,还重复成一首“诗”。同学们听后笑得前俯后仰的。


现代汉语语法和修辞手法中有许多容易混淆的地方,夏老师都有独到的辨析手法并毫无保留地教给了我们,我在本文中不能尽述。


夏老师曾谦虚地对我们说,即使今后出现一些新的语言现象,他的这些辨析手法“虽不中,亦不远矣。”


在修改病句方面。夏老师举的两例让我印象十分深刻,至今难忘。


一是:“看打羽毛球的男孩”,这句话有歧义,究竟是看男孩?还是男孩在看打羽毛球?原因是主语缺失。加上主语就可以了。如:“他看打羽毛球的男孩。”夏老师说。


二是:“今晚,中央电视台将直播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争夺冠亚军的比赛实况。”当时,我们读了几遍也没觉得这句话哪里错了。夏老师说:大家要注意,进入决赛的两个队争的是什么?争的是冠军吧,亚军有什么争头?输了就是亚军。因此,这是个病句,犯了逻辑上的错误。应改为“争夺冠军的比赛实况”。我们这才恍然大悟。


后来,几乎半学期的课,夏老师都在给我们讲修改病句。他列举并讲解了因“词语用错、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语序失调、句法结构混杂、特殊句式的语病、歧义、逻辑错误”等等造成的病句。同学们在夏老师的指导下一起修改了这些病句。


夏老师还说,现在病句多得很,随便拿张报纸就可以改病句。同学们听后,热情高涨。课余时常在废旧报纸上推敲句子,修改病句。


夏老师非常关心他的学生。他曾经问过我以前是干什么工作的,我回答是建筑工人。他对我说:你眼睛不好、近视,你不适宜在建筑单位当工人。但你没有退路,要好好学习。用学得的知识来改变命运。


夏老师真是高瞻远瞩啊!因带薪学习,毕业后我回到原来的单位。但凭自己学到的知识,我进入公司机关任秘书,为公司培训了二级单元的领导及干事,纠正了他们行文的错误,提高了他们文字工作的能力。业余时间,我受民主党派办的学校邀请,为自考中专、大专的学生讲现代汉语课。


夏老师传授的知识,我到哪里去讲,都受到了热烈欢迎,就连一些中学老师都来听课。他们反复问我是哪个大学毕业的。我为了不给夏老师惹麻烦,就说是“赵桥大学”毕业的。但他们却听成了“造桥大学”,虽有些疑惑,也没多问。


还有让夏老师绝对想不到的是,他的另一个学生也是带薪学习回了原单位。但所学非所用,想调出原单位,太难、太难了。但这位仁兄想了个办法,就是把每期的法制报买来,在上面修改病句后又寄给给该编辑部。就这样每期都改了寄。法制报的编辑们坐不住了,找到了这位仁兄,问了他的单位,用尽一切办法把他调到法制报编辑部,后又送到报社工作去了。


虽然这种做法值得商榷,但知识改变命运那是不容置疑的。


夏阳标老师已88岁了,但身体硬朗。武汉疫情前,我去拜望了他老人家。夏老师与我这个曾经当过八年木匠的学生握手时,我都感到手有挤压感,夏老师好扎实啊!

 

古诗词赏析的启蒙老师詹幼馨

 

小学时,我因为顽劣,暑假常翻公园院墙捉蛐蛐或去湖里游泳。父亲担心我出事,把我送到教语文的姑父家和表弟表妹一起管起来。每天听姑父讲诗,然后我们几个背诗,用毛笔写诗。我小学阶段的确背了不少唐诗,但因为我们年纪小,姑父只能从字面上给我们讲解。到了初中、高中,由于我们没有生活阅历,老师也不可能跟我们讲透。所以我一直对古诗词处在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境地。多亏了在大学里詹幼馨老师为我打开了古诗词赏析的大门。


詹老师教我们古典文学课。他第一次上课时,在黑板上写了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同学们顿时惊讶地互相对视后,又朝詹老师疑惑地探视着,心中想道:这首诗,连三岁的小孩都会背诵,也不难理解,有什么可讲的呢?詹老师看到我们的神情,微微一笑便说:“这首诗为什么能千百年不朽呢?第一,因为他写出了社会各阶层人的共同的心境。任你是达官贵人、贩夫走卒、侠客艺妓、商贾学子都有离乡旅行、借宿住店的时候。晚上,当明亮的月光透过窗子照进来的时候,睡不着或者惊醒的人,哪个不思故乡,不从床上爬起来去看月亮呢?你们当中大部分人下过农村吧?在皓月当空时,身在异乡的你们不思念故乡吗?


詹老师的话一下子说到我们心里去了,我们再也坐不住了,连忙站起来听。但詹老师年纪已大,中气不足,声音较小,我们就涌到讲台旁,围着詹老师形成一个半圆圈听讲。连隔壁77级的同学也跑进教室里来,有的甚至爬上窗台听讲。


詹老师见此情形笑着说:”大家安静,我接着讲。第二,‘思故乡’究竟思什么呢?思父母、思恋人、思妻子、思儿女、思儿时的伙伴、思故乡的小河,还有那些不尽的牵挂……作者没有说。但却给后人留下了永远的、无穷尽的想象空间来丰富这首诗的意境。不朽的文艺作品都是这样,从不把话说满、说完,而是点到为止。让读者去想象、去补充……”


听到这里,教室里一片沉寂,有的在轻轻叹息,有的还流下了眼泪。


“第三,这首诗的句子形同白话,非常易懂。”詹老师的话打破了沉寂。


“疑是”“举头”“低头”,非常朴实的语言把诗人望月思乡的神态写活了,而朴实便是经典。


听完詹老师讲的第一堂课,我仍然被这首诗深远的意境、强烈的感染力影响着,无法平静。我在问自己,为什么以前没有感动过?


第二堂课上课铃响了。我连忙振作精神,集中注意力听课。詹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了一首《江南》汉乐府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我一看就想起小时候与表弟一起挨姑父打手心一事。因为当时就觉得这首诗太啰嗦了。姑父要我们背这首诗时,我们都背成鱼戏莲叶东西南北。正想到这里,詹老师开讲了。他说“田田”是荷叶茂盛的样子。“何田田”是说莲叶多么的茂盛啊。你们一定在想,为什么不直接写荷塘里,莲叶下有鱼在游呢?要去写鱼戏莲叶东西南北呢?这是不是太啰嗦了呀?


我一听,心里哎哟了一声。这正是我从10岁到32岁,22年都没搞懂的问题,今天詹老师要给我解惑了,赶快认真听。只听得詹老师说,“这既是个劳动场面,也是一个欢乐的场面。”同学们想象一下,在晴朗的日子里,一群姑娘驾着采莲船,唱着歌儿来到了荷塘采莲。突然听到一个姑娘惊喜地喊道:荷叶下面有条鱼在游,我刚想抓它,它尾巴一摇就跑了。接着又听到有个姑娘喊:我也在荷叶下面发现了鱼,还没等我动手,它一闪就不见了。一时荷塘里的四面八方都传出了姑娘们的惊喜声,此起彼伏。是不是一下子就把采莲的场面写活了呢?再进一步想,与其说是鱼戏莲叶间,还不如说是写采莲的姑娘边采莲,边笑着,闹着和鱼一起游戏莲叶间。这样写,生动欢乐的劳动场面,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如果直接写,荷塘里有鱼在游,便索然无味了。听到这里,我不禁喟叹了一声,老师就是老师啊!


课后,我去请教了詹老师,问我为什么不能像老师一样去赏析文学作品,为什么不能受到文学作品的感动。


詹老师说: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该文产生的时代背景。通俗地说就是为什么而写的。这样你就会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这样写;如果你和作者有同样的经历,同样的荣辱毁誉,你就会感动。读书不能一目十行,要细细地读,慢慢地品。只有这样,你才能进入赏析作品的大门。至于能否登堂入室,那就要看你个人的造化了。


詹老师已经仙去。但他老人家讲的课,他老人家的教导,我永远也忘不了。

 

大师级阮方老师这样教写作

 

阮方老师虽然教写作,但他上课时基本上不直接讲写作。


他第一堂课就对我们说:“在小学和初中时,老师对你们写作文的要求是,变无话可说到有话可说;到了高中写作文的要求是长话短说,不要扯野棉花”。同学们一听都笑了起来。“现在你们到了大学,就不叫作文了,叫写作。这有点作家的味道了。”同学们一听大笑。


“那么,大学对你们写作的要求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不要现编,要写真实的感受。首先是感动自己,然后再感动同学,最后是感动我。感动我很重要哦!因为我可以给你高分哦!”同学们又大笑。


阮方老师又接着说:“同学们,你们年龄参差不齐啊!最大的三十多岁,已有了小孩;最小的还只十几岁,估计连男女朋友都还没找到,这课难上啊!”同学们又笑。


“下面,给你们布置作业吧。每一个人写一篇文章,题目自己定。写你们感受最深的事。小说、散文、诗歌都行。下周上课前交给我。要求是:文章写好了自己朗读几遍,自己一读就会发现哪些语句不通;哪些语句没说到位;哪些语句不简洁;哪些语句是废话;然后就自己改,改到自己觉得不能改了,然后再找同学帮着改,同学们互相改,改到你们认为不能再改的时候再交给我改。”


同学们一听,顿时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课后、午休、自习,大家都在寝室里、教室里、操场上,或埋头构思,或口中念念有词,或已开始写作。


当同学们进入了交换改作文的阶段时,就结成了对子,边改边讨论,逐字逐句斟酌。虽然很辛苦,但同学们都感到收获了从来没有的欢乐。同学们既互相分享了对方的感受,学习了对方的写作技巧,又增进了友谊。


最后,同学们在认为文章实在没有什么可改的了,才交给阮方老师改。老师批改完了发下来我们一看,个个拍桌叹服道:这才是真“右派”老师啊!没有划错。(因为同学们私下戏说,划成右派的老师,如果学问深,课教得好,那是真“右派”,没划错;否则,就是假“右派”,划错了。对老师如此不敬,可见当时我们的荒唐。


第二周上写作课时,阮方老师从我们写的文章中选了十篇作为优秀文章。(笔者写的一篇感情经历的文章有幸进入了前几名)他让普通话说得最好的同学来朗读这些优秀文章。每篇文章朗读完毕后都会听到同学们的叹息,真是感叹亦歔欷啊!


然后,阮方老师就分别对这些文章进行了讲评。他说:“这些文章之所以写得好,首先是文章的作者有亲身的生活经历,有切身的体会。所以能感动人。再加上同学们互相切磋,把文章改得更加精彩,感动了同学,也感动了我这个老师。因此,我强调,同学们一定要多读书、多经历、多体验、多思考,否则没有生活就不可能写出好的文章来。还有,就是以后凡是写作都要遵循写、读、改三步骤的方法,要养成习惯……


但就在这时,班上一位十七岁的小同学举手要求发言,经批准后说:“张夫子(我读书时的绰号)写的文章,我觉得不真实。下雪,下冰雹的天气,还会出去与女朋友约会吗?”顿时全班哄堂大笑。阮老师笑着说:“年龄相差这么悬殊,难理解也属正常!”大家又笑。阮老师又对那位小同学说:“坐下吧,你还小,到时候你就会知道的。下雪、下冰雹算什么?就是下刀子也要出去约会的。”全班同学一听,拍着桌子大笑起来。


就这样,我们一直听从阮方老师的教导,每篇文章都坚持写、读、改的三步骤,乃至毕业后,我在外面代课讲作文时,也用了这个办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据称阮方老师曾是国内某著名大报的总编,后被划成“右派”。阮方老师已仙去,特写此文纪念他。


张传广读本

沙白斯基:永远无法平反的"右派"老师
张传广:父亲眼里,学生都是"通灵宝玉"
张传广:那年头流行的"技术比武"
张传广:钟表老店三代人的揪心牵挂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喜欢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师长前辈

张纯:朱维民老师,

不想当牧师的刷墙工成了好画家

熊晓鸽:致敬难忘的1977

夏 勇:巴山深处的良知

夏 勇:夜读杨老

我体会的孔子研究及西政精神

西政风骨杨景凡

成小秦:陕西师大之师恩难忘

贺越明:徐铸成门下读研琐忆

张纯:我记忆中的朱维民老师

斯雄: 永远温暖的笑

怀念我的老师画家朱维民先生

追忆朱维民先生:

他牵着我们步入艺术圣殿

黄仕忠:徐门问学记,

先生自嘲是“捣乱分子”

卢治安:叶嘉莹先生回国执教的开门弟子

邓幼莹:我多了一对如父如母的亲人

田军:燕园风骨,怀念陆卓明老师

蒋国辉:我的导师李锡胤先生

张效雄:清明节前追忆恩师彭燕郊

王治河:要么进大牢要么进北大

黄麓:为查先生造像背后的故事

 "新三届"兄弟向查先生敬赠雕像

周大伟:谁是佟柔?

叶明:灯光,在隧道的尽头

朱学勤:三十年师恩难忘

刘大椿:一张老照片带出的珍贵记忆

周先民:南师中文系老师一百单八将

许景禹:我要向校长和老师当面道歉

何勤华:给李克强班级上专业课的老师们

潘维:先师陈翰笙,上海左尔格小组幸存者

杜丽燕:张宗炳先生说“我不知道”

中南海讲课第一人孙国华先生

赵荣构:千里跋涉只为给您梳一梳头

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班级”的老师们

汪瀰:先生风范永存我心

贺越明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贺越明:“另册”里的三六九等

张宝林:人民大学教授蒋荫恩之死

杨劲桦:悼恩师彭明

童兵忆甘惜分:百岁人生只为真

喻国明忆甘惜分先生:

书生报国无他物,惟有手中笔如刀

李世华:和巫宁坤老师在一起的日子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本号只接受微信公众号首发投稿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