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0年代丨张华之死引爆争论:大学生救掏粪老汉牺牲值不值?

新三届 2023-04-16

  人物简历

张华烈士

    

张华,1958年生,黑龙江虎林人,1977年入伍。1979年入读西安的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医学系。1982年7月11日,在西安康复路一个老旧厕所后边,路过的张华听见呼救声,跳入3米深的粪池抢救掏粪老汉魏志德,不幸被粪池的沼气熏倒,中毒窒息,光荣牺牲,年仅24岁。

原题
大学生和平民,
谁的生命更有价值




作者:蒯乐昊


编者的话:39年前7月牺牲的张华,是西安解放军四医大79级学生,也是新三届人中的第一个全国性青年楷模。不过,张华英勇而无效的自我牺牲,到底有没有真正的价值?这与之前《中国青年》杂志发表“潘晓”对人生价值的追问一样,引发了包括新三届人在内的一代青年人的众说纷纭、独立思索……
另外,所有人都以为:张华救活了那个老汉。其实,掉进粪池的魏大伯,当时也因为窒息时间过长,根本没有抢救过来。


张华便装留影


1982年7月11日,西安唐都医院第四临床教室大门被推开,一群医学院学生陆续走了出来,22岁的马贤达走到楼道里,舒开胳膊伸了个懒腰,他眼光投向对面:“张华,你去哪儿?”

张华冲马贤达喊道:“进城,走!跟我一起逛街去!”

马贤达摇摇头:“星期天人多,我不去。”张华笑着跟他作别,走了。

未来的军医张华


也许张华不会死

26年过去了,年过半百的马贤达无法忘记1982年燠热的7月11日,“那天我如果陪他一起进城,张华也许不会死。”

繁华热闹的康复路,全西北赫赫有名的小商品市场,衣服鞋帽针头线脑一应俱全,星期天这里人头攒动,格外热闹。忽然,康复路南口有人大叫:“快救人哪!”

69岁的掏粪老汉魏志德在康复路厕所掏粪时,被粪池散发出的沼气熏倒,跌入三米多深、池口只有两尺见方的蓄粪池。手里提着相机和一袋衣物的张华经过附近,听到呼救声赶到现场,一把拽住正要下去救人的裁缝师傅李正学,说:“你年纪大,不要下,让我下!”

他把手里的东西放到一边,迅速脱掉身上的军装,沿着竹梯下了粪池。老汉这时已经俯卧在粪水里,只有头发露在外面。张华左手握住梯档,右手从一米以外的粪水中拽过老汉,一把抱在腰间,向着粪池上的人群喊:“快放绳子,人还活着!”

话刚喊完,粪池里浓烈的沼气把张华也熏倒了。“扑通”一声,他同老汉一起跌进粪水之中……

张华牺牲的时候才24岁。

“我是张华生前最后一个说过话的同学。”马贤达说,他跟张华是篮球场上的朋友,大学三年,小马所在的三队跟张华所在的空医系(四队)始终在同一个教室上课。张华死后,马贤达无数次设想过:如果那天,他跟张华一起进城,历史的结局会不会改写?

“也许他就不会死,张华性格热情、莽撞,而我处理问题沉稳冷静一点,夏天粪池里有沼气,这是常识,如果我在场,可能就会拦住他,用另外的方式下池救人。不过也难说,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根本来不及反应和细想,说不定我也会跳下去,那死的就是我们两个,谁知道呢?”

张华(二排左1)生前与部分同班同学合影


生命的孤本

我在2008年的春天来到西安寻找张华,我希望在这个城市里的,曾经认识他、见过他的人,能帮我拼凑起记忆的碎片。26年过去了,连碎片都不复是当年的形状。张华生前的母校,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宣传处的干事递给我一本百来页的小册子——《华岳魂——张华传》,这是张华死后,他人根据亲友回忆整理出的小传。宣传干事对我说:“你运气好,上次军报记者来,想找这本书都没找到,全校只剩下这一本了,我们找遍了资料室,这本书可以借给你看,但是绝对不能让你带出西安。”

我捧着这珍贵的孤本,仿佛这薄薄的小册子浓缩并传递了一条24岁生命的全部真相,但是读完全书,我在后记里居然找到作者的这样一句话:“对一些人物,书中没使用真实姓名……但是必须说明。书中所记叙的内容都有真实生活依据,有的人物是生活中原型的提炼、升华;有的人物则是生活中几个人的集中概括……”

基于这样的前提,我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张华在书中始终是一种高大全的形象,而且在任何时候,他脱口而出的话语都仿佛是激情的诗朗诵。比如,书中写道张华在部队时,班长问他为什么不抓紧入党,张华这样回答:“从心里热爱我们的党,怎么会不重视自己的入党问题呢?但是。入党并不是我的目的。过去,我们看电影,看小说,那许多的共产党员,都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在敌人面前视死如归的人,他们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事业忘我奋斗,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我应该具备了这一切,才能迈入党的组织!”

传记中的张华,从小就是一个抢险教人的专业户:他,11岁时跳入刚刚化冰的江水中拯救起落水儿童;在饶河农场当知青时用身体做灭火机碾灭了森林大火;大学暑假回家时,在火车上救活了难产的孕妇母子;回到家中又在七里河跳入洪水救起了老大娘;秋游时在悬崖边一个箭步救回了滑坡坠崖的同班女同学……这些舍身助人的细节倒是非常感人,但一联系到作者后记里的那段说明,不免让我犯了踌躇:难道张华生活的环境中时时处处潜伏人命关天的险情?不知道在这些故事里,哪几个符合新闻的真实,哪几个则是文学所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浪漫主义想象?

《华岳魂——张华传》

没有人知道他爱拳击

“张华绝对是好人!热情,仗义,是同学中的老大哥。”唐都医院检验科主任张惠中,正是张华去世那天踢足球赛中的一员。他与张华是同班同学。“要是那天张华跟我们去看球赛,他就不会死。”张惠中说,张华那天外出,是去看望他的师傅——他拜了位练拳击的老师。另外,他要去修相机和改衣服。传记里隐去了拳击师傅这一节,在那个年代,作为新生事物的拳击被认为是项粗暴、残忍、带有资本主义气息的运动,显然不符合军人的形象。

“客观地说,张华是一个非常乐观、开朗的青年,他豁达,爱交朋友,很讲义气,在文体方面非常活跃。是积极分子。但因为他是从部队考入大学的,考了三年才考上,所以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好。我们都是直接从高中考入大学的,思想和经历比较单纯。张华当过兵,年龄比我们大,自然就不会像我们这样听话、守纪律。”马贤达说,当时在学校中,老师和领导普遍认为张华不守纪律,比较散漫。

“部队的生活非常规律,那天我跟平时一样,午休小睡,睡到一半,突然有同学跑进宿舍,推我说‘张华死了!’我说‘去去!不可能,他上午还跟我说话呢!”’马贤达根本没把这消息当回事,继续睡,没过一会,队长(即指导员)进来了:“小马,快起来,张华死了!”

“同学说的我不信。指导员都说了,我还能不信吗?我一辈子都没有过这样的感觉,指导员说‘张华死了!’时,我的心‘咚’地突然往下一沉。然后他说:‘在粪坑里救老农,淹死了!’我的心,又是‘砰’地一下,往上面猛然一跳。”后来成为著名外科及肿瘤专家的马贤达,一生目睹了上千例死亡,但是再未有过如此强烈的悸动体验,他当时就对指导员说:“张华没白死!”

叶剑英元帅为张华题词:新一代的理想之歌

直接按摩心脏依然无效

在张华落池以后,围观和营救的群众一片惊呼,25岁的奶牛厂工人王宝安猛然醒悟:高温天气的粪池里一定有浓郁的沼气!他霍地一下站起身,大声喊:“快!先给池里泼几桶水,赶赶沼气,再找几条毛巾来!”

说罢,王宝安冲到马路旁,解下拉粪大车上的绳子,绑在自己的腰里,周围人递上毛巾。他捂着口鼻下到池内。暑天的粪池恶臭冲天,呛得他喘不过气来,王宝安憋了一阵,忍受不住,爬上来换气,卖甑糕的个体户青年刘玉庆,忙给他口鼻上又换绑了一块湿毛巾,王系好绳子再次下池,在众人的奋力协助下,最终将张华救了出来,人们用清水冲洗掉他身上的污垢和蝇蛆,但他已经不省人事了。

“大家马上把他送到只有一街之隔的西京医院,但已耽误了太长的时间,西京医院也是我们军医大学的附属医院。”当时值班的女护士一看:这不是学校篮球队的队员吗,这才确认了张华的身份,马上送进急救室,值班医生、专家教授、学校和医院的领导全部来了。张惠中说,当时学校就表态,要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抢救!

人工呼吸,无效!注射强心针,无效!清除呼吸道异物给氧,无效!最后,开胸,直接按摩心脏!依然无效。

在张华之前。陕西省一名女大学生邵小利,为抢救落水儿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上已经掀起了一阵争论,争议的焦点就是“大学生牺牲性命救小学生,到底值得不值得?”马贤达说,他当时的判断是,张华比邵小利更典型,因为他不光是大学生,更重要的是,他还是共产党员,又是解放军。

“我们当时为了学英语,也听一些国外的广播,VOA,BBC,评论中国这一代的青年是‘垮掉的一代’,张华的死,树立了一个新时代大学生和军人的形象,是一种很好的回击。这是我当时脑子里马上很直白地反应出来的。”

当时的马贤达是学校团、党支部的积极分子,因为他足智多谋,是学生中比较有主见的一位,连指导员都向他要主意。“当时指导员就问我:这个事情,你看怎么办?我很坚决,我说,张华死得光荣,学校在这件事情上一定要立场坚定。当时其实学校也拿不定主意。因为张华一贯比较散漫,要不要把他作为典型来宣传?可以说,我当时真的有力排众议的感觉。”

包括马贤达在内的负责板报宣传的几个同学当天下午马上动手,把几块大黑板连在一起,用墨汁刷得漆黑,再拿白麻线碾碎粉笔打了格子:端正仿宋,书写了一条巨大的横幅:“沉痛悼念张华同志!”

张华同班同学的毕业照


张华自己回答争论

马贤达说,当时关于张华的争论,实际上有两层,一层是社会上的,对于“大学生救老农,到底值不值得”的争论,另一层是学校内部的,对于张华这样平时表现不佳的学生,到底要不要作为典型大肆宣传的争论。

在马贤达看来,这两个问题都不值得争论:“不管张华平时有什么缺点,人命关天的时候,他跳下去了,仅凭这一点,他就是英雄,他就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爱生命、爱人类的人。生命的价值从来都不在于等价交换。如果一个母亲冒着生命危险去生孩子,结果孩子没生下来,母亲自己也死了,你会去谴责这个母亲当时就不该生吗?”“就算跌下去的是一个瞎子,一个聋子,一个残疾人,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我们就可以袖手旁观吗?……在生命的天平上,难道精英就比老农更重?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怎能如此势利?我们都是学医的,任何生命只要有一线希望,都值得去重视和争取。”

“一开始,学校也没想到事情最后会变得这么轰动。”张惠中显然也站在张华这一边,“当时的教育观念跟现在不同,如果用今天对待大学生的眼光来看,张华根本就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学校对他最大的不满,是他在校谈恋爱。但他当过兵,当时已经23、24岁了,这个年龄谈谈恋爱,这在今天算什么呢?而且那个时代所谓的恋爱,也是很单纯、很朦胧的,不像今天的男女这么单刀直入。”

大学时代的张华,因为相貌英俊,身材匀称,体育又拔尖,性情开朗,比较惹女孩子注意,与他相恋的姑娘,为他的突然逝去无比痛苦。“她也是我们班的同学,现在在美国研究试管婴儿培育。”

“那个时代是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文革’已经过去,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人的自我价值观念也刚刚冒头,当时的人们简直不知道该信什么了。‘大学生救掏粪老农到底值得不值得’的大争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来的。”唐都医院门诊部主任、张华同班同学李陕区这样解读当年的时代背景。

张华并不知道在他身后引爆的这场举国上下的大争论,但是,在他活着的时候,他已经对这个争论做出了回答。他曾经对他的好朋友董希武谈起过邵小利,当时社会上有人认为,邵小利用一个大学生的性命去换取一个小学生的生命,不合乎价值规律,张华对董希武说:“这是他们的算法,这种计算方法是错误的、庸俗的,落后于起码的文明道德。我如果碰到邵小利碰到的事,我决不去计算价值,人和动物的区别,就体现在这些地方!”

一语成谶,说完这句话后十几天,张华就实践了自己的信念。

连环画:优秀大学生张华


基因消失了,但影因还在传递

历史用它独特的方式选择自己的英雄,张华因此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标杆,他被追认为烈士,叶剑英亲自为他题词:“新一代的理想之歌”。《华岳魂——张华传》就出现在这个时候,也是在这段时间里,学校为张华树起了铜像,直到今天,第四军医大学每个入校的新生,都会被带到张华的铜像前举行宣誓仪式。

张华牺牲后的第二年,华山游人道上出现险情,十多名爬上百丈崖的游人,从垂直80多度的崖梯上腾空跌落。张华生前所在的第四军医大学正好有数位同学在场,他们不顾生命危险,用身体和手臂阻挡,把一位正滚落下来的工程师救住,并抓住了两位飞身跌落的女青年。这些学生还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马上对受伤的游客进行了紧急救治:复位、固定、包扎,并用手臂交错,组成人编的担架,抬着病人侧行跪走,送到数里外的医院。

跟张华一样,这些外出游玩的军医学员中有一部分,离校前未向学校请假,属于“无组织无纪律”,所以虽然做了好事,回校后也不敢声张,但没多久,学校的高音喇叭就广播了别人写来的好人好事表扬信,正在学校视察的洪学智部长听到了广播,很高兴地说,“你们学校出了张华,又出了华山抢险队,这是‘两华精神’啊!”

在张华死后的几十年中,马贤达多次想过:生命的意义何在?每次积难险重的时候。或是亲人朋友死亡的时候,这种思索就更加强烈。“随着人的成长和成熟,我逐渐意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生命的目的除了某个时代的、特定的政治意义之外,还应该有一个以人为本的、更加普适的价值。”

 以张华为主人公的出版物


2000年,马贤达读到英国牛津大学理查德·道金斯博士的一本《自私的基因》,书中有这么一句深深打动了他:“When we die. there are two things can leave behind us:gene and meme,”(当我们死去,只有两样东西存留下来:基因和影因。)

“我开始认识到,人生的意义有两点,一是生物学层面的——把基因传递下去,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推动着整个人类的繁衍不息;第二个是社会学层面的——传递‘影因’,并尽可能多地影响他人。对于‘meme’,历来文学家、翻译学家、科学家的翻译各有不同,有人把它音译作‘秘米’,有人译作‘逆子’、‘文化传递单元’或‘敏因’。我把它翻译成‘影因’:一个生物的思想,语言,行为,道德,风格,以至言行举止……这些就像他的影子,是生命的表现形式,是可以被拷贝、模仿的文化单位,它可以传递,并影响他人。张华死了,死时还没生儿育女,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张华的基因,在人类的基因池中已消失了。但张华的行为、以及这一行为中所折射出来的精神,可以被传递下去。”

巧合的是,华山抢险的同学出发前也曾邀马贤达同游,他同样以“五一人多,我不去”婉拒了!但他自己也成了张华“影因”的接收者和传递者,在大学期间,两次与“成为英雄”擦肩而过的他立下誓愿:此生不要任何荣誉。2003年非典结束要给他记功时,他拒绝了,把名额让给了别人。

“军队是个很认功勋等级的地方,但是认就认呗,人各有志。”这位军衔已至大校的医生,入伍数十年,没有拿到过三等功,也没有参评过一次先进。

有意或无意,有形或无形,张华依然在影响他的同学,他们常常想起张华,同学聚会时大家都唏嘘:“一晃,张华都死了20多年了。”


关于张华的集体误解

张华救人的康复路市场依然热闹非常,当年老汉失足的公共厕所已不见踪影,粪坑也不知何时被填平,张华救人的遗址处,如今是一块黑色的碑石,但也已经湮没在川行的人流之中。有人在碑前卖西瓜,有人坐在碑基上歇脚,周围忙碌的小贩,并不记得多看它一眼,大多数后来迁居至此的商户,也压根不知道当年的故事。

更加黑色幽默的是,由于张华的名字太过普通,在网络上想寻找张华的信息,你必须输入:“张华”、“粪坑”两个关键词,才能保证,找到的是你想找的那个英雄张华。

张华的骨灰,放置在西安南郊的烈士陵园,没有墓地,没有碑石,火化后一个小小的骨灰盒,在烈士陵园的骨灰陈列架上占据着一个小格子。工作人员说,每年清明那天,他的父母兄弟会来西安烈士陵园祭奠他。

我盯着遗照上那张清瘦的脸庞看了一会,我为这个独葬异乡的年轻人感到难过。我问过很多人,除了张华的同学以外,所有人都以为:张华救活了那个老汉,以大学生的生命,换回了老汉的生命。其实,掉进粪池的魏大伯,当时也因为窒息时间过长,根本没有抢救过来。

这个普遍的误解是怎么造成的,如今已不得而知,在几乎所有能找到的宣传材料和张华的纪念碑上,讲到张华跌入粪坑以后,都不再提及掏粪老汉的死活。也许,这是一种宣传策略,故意淡化没有救起老农的事实,可以让英雄的形象更加伟大,让生命价值之争更倾向政治正确。也许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人们着重讲述张华的伟大之时,根本忘记了要去交代另一条生命的下落,如果是这样,这又是多么冷漠的一种残忍。在两种可能性中,我甚至宁可选择前者,因为如果是后一种情况,我们就等于默认了每条生命其实并不平等,我们争论良久得出的结论最终沦为虚伪。


张华死了,虽然他死得令人惋惜,但毕竟,他拥有了身后的盛名。当时那些跳下粪池最终捞起张华和魏老汉的围观群众,他们拥有跟张华同样的无私德行和人道善举,但是他们却在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他们并没有死去。

让我们还历史一个公平,让我们平等地记住这些名字:

张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医学系大三学生,粪坑中救人光荣牺牲。

魏志德——西安灞桥区新筑公社社员,掏粪工,失足跌入粪坑。因公殉职,终年69岁。

王宝安——西安新城区奶牛厂工人,共青团员,两次跳下粪坑抢救打捞张华和魏志德。

李正学——康复路裁缝铺裁缝师傅,抢救的积极参与者。

参与抢救的还有:刘玉庆、王少军、王伯义……

我在2008年的春天来到西安寻找张华,西安的出租车司机操着秦腔告诉我,春天是西安最糟糕的季节,干燥、风沙、灰尘漫天。“我们这里一到冬天就会把路面冻坏,所以一到春天就到处翻修马路,你到三环那里看看,那里的灰尘大得能把你人吃了!”我找到一段尘封多年的往事,但我不知道我是否找到了真实的张华,古城长安被漫天的尘埃笼罩,显得面目模糊、蒙昧且含混,我看它总是隔着一层,仿佛历史的真相。

视频:大学生张华救人到底值不值?

文章原载《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第12期
插图视频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医科生专辑

许桔:奶爸医科生,左抱右拥"学囧"生涯

黄国杰:归去来兮,新三届洋插队

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医疗照顾系统

黄国杰:美国监管医生的医疗及收费

黎箴辉:我在美国当医生

王茹:我在澳洲当中医

在锦医77级邂逅最优秀的一群人

赤脚医生拼搏高考后的华丽转身

朱新地:最拼命最痛苦最快乐,
一个医科大学生的五年
周小六:高考拼的是你的青少年时光
周小六:罢食学校食堂的日子特别开心
周小六:我在北京当医生的日子里
周小六:在日本的苦乐年华
周小六:从喧嚣归于平淡,
我在加拿大生养第二胎

孙立哲:一个知青偶像的沉浮
孙立哲:生命烈焰,在压力中爆发
查建英:赤脚资本家孙立哲,
他的基本信念是"为人民服务"

谢文纬:我在美国“洋插队”的经历

谢宏文:我从昆明医学院77级退了学
跟随医生丈夫洋插队三十年

巩真:我做赤脚医生那阵子
90后女孩寻访中国知青"赤脚医生"
汪晶晶:风雪迷茫中的出诊医生
唐延秋:分配汶川,
我成了拿“高薪”的赤脚医生
马明:当上草原兽医,
冲破政审踏上回京读书路
林珊:我和先生踏上进藏行医之路
林珊:漂亮尼龙衫惹出的一场"风波"
林珊:参加医疗队到隆子
林珊:在西藏乡下当"赤脚医生",
藏民馈赠猫头鹰豹子肉
林珊:藏区蝙蝠又大又多,
粪便是名贵中药"夜明砂"
林珊:阔别34年与西藏第二次握手
刘晓华:女儿在英国当医生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