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潮丨袁晞:六十年前的那场冲突和战争
作者简历
袁晞,祖籍沈阳,生于北京,在成都上小学初中,后在四川农村插队,在工厂当工人。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文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曾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工作,现已退休。
六十年前的冲突和战争
20世纪60年代初,冷战的寒气已经消退,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的和解局面正在形成,印度总理潘迪特·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觉得两个大国终于接受了他为世界和平所开的处方。在这样的世界大局下,尼赫鲁的国家和中国的边界争端却日渐激化,直至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爆发了战争。
D·C·瓦特编著的《国际事务概览》1962年卷说:“研究战争对亚洲均势的影响,推测中国人的动机和考查外部世界的态度,都是饶有趣味的。”
早在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返回北京途中在新德里停留了三天,他在访问期间答记者问时提出,以中印西藏协定的指导原则为各国关系的准则——相互尊重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这些无可指摘的意见和周先生本人似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至少赢得了印度一部分舆论的支持。”西方报纸这样评论。
周恩来的话事出有因,尽管访问成功,尽管印度民众喊着“印度人中国人是兄弟”的口号,但一些印度政客和媒体在两国边境问题是有所图谋的。
追溯中印边界的历史,东线的争议起于麦克马洪线,西线则是阿克赛钦地区。
麦克马洪线要从多年前说起,1913年秋至次年春夏的西姆拉会议上,英国公开采取的行动是要使中国同意把西藏划分为两个区域,即内藏和外藏。中国人不愿接受英国的提议,但也未能立即加以拒绝。国家的软弱使中国不得不到会议桌上来。会后,与会的英国代表团团长麦克马洪强加给西藏一条界线,其实质就是把1914年以前的英属印度的边界(一般称“外线”——本文注)向北推进了90多公里,把边界从战略上暴露的山麓提升到喜马拉雅山山顶上。
地理学家白眉初著于1930年的《西藏始末纪要》记述了此次会议:“二年十一月,在印度森姆拉开中英藏三方会议(“二年”指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森姆拉”即今译的西姆拉;“藏”指西藏地方政府——本文注)。三年二月,英忽创提划分内外藏之新议,四月二十七日,会议终结,中国委员陈贻范,擅签草约,五月一日,政府通电拒绝之,是为森姆拉会议之破裂,以后曾经四次交涉,皆无结果而罢……”
曾任《泰晤士报》驻南亚记者的中印问题专家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在他的专著《印度对华战争》中写道:“西藏人后来说,他们把麦克马洪线视为一揽子交易的一部分,在这场交易中,他们割让一些领土给英国;作为交换,英国则要帮助西藏取得一条为他们所满意的同中国的边界,并从中国取得很大程度的独立。”
麦克马洪线从始至今都遭到中国拒绝,在实践上西藏地方政权也曾不理睬过。事实上,英国也从未采纳麦克马洪对中印边界的认定。直至1936年前,英印政府绘制出版的地图也一直按传统习惯线划出中印边界,英印政府的行政管辖也从未越过传统习惯线,也就是“外线”。这一地区争议的面积达8万多平方公里。
西线的阿克赛钦地区是夹在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两大雄伟的山脉之间海拔5000米以上的荒凉高原,寸草不生,无人居住。历史上一直属于中国,1892年中国在喀喇昆仑山口树立了界石,宣告中国的疆界自此开始,统治印度的英国当局也没有反对。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和西藏间唯一通道的新藏公路建成从这里通过。而此时印度说这一地区约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属于印度。
《国际事务概览》写道:“对于我们这种概览性质的书来说,如果要进行评论性的考查,那么双方提供的证据实在是过于浩繁了。”
马克斯韦尔认为:“或许因为中国从同俄国打交道的经验中懂得,边界条约是邻近的帝国手中用以宰割中国领土的利刃。总之,中国对英国谋求确定共同边界的多次尝试都设法回避了。”他还说:“在西北和东北段,由于没有可以充当缓冲的独立小国,英国当局就寻求同中国建立安定的边界。但当时它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这就导致了20世纪中叶的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边境战争。”
1954年,毛泽东会见尼赫鲁
马克斯韦尔分析说,大英帝国只关心战略利益而不关心领土,可以为全球战略任意制定或变更边界;而一旦殖民地独立,边界就成为祖国神圣领土,政客们如果改动边界,只会自招风险。独立后的印度总理尼赫鲁就是这样的政客。从1950年开始,印度的政策一直是说北部边境不容谈判。最初主要是指麦克马洪线。北京对这个问题的方针是完全相反的,中国期望先讨论边界走向,然后再加以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和印度的国家关系也几经反复。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和尼赫鲁执政的印度并不友好,即使两国在1950年4月建交后,《人民日报》出现尼赫鲁的名字时,经常说他是美英的走狗、“美帝帮凶”。1950年9月尼赫鲁在印度外交政策的演讲中说,联合国应有新中国的席位;年底印度又为朝鲜停火充当调停,虽然是表示中立,但对中国是善意的;此后又多次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提出建议;中印关系趋向友好。1954年6月下旬,周恩来总理回国途中顺访印度,受到尼赫鲁和印度人民的友好接待。1954年10月尼赫鲁访华,到北京当天,毛泽东就会见了他,10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是《印度总理尼赫鲁到北京》,二条是《毛主席接见尼赫鲁总理》,第一版上方还有会见时的大幅照片。北京各界举行了有两万人参加的盛会欢迎印度贵宾。23日毛泽东又会见他,并在中南海设宴招待他,第二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大标题是《毛主席欢宴尼赫鲁总理》。毛泽东两次会见和中南海宴会是最高规格的外事接待。
我母亲曾在机场欢迎群众的队伍里亲眼见到周恩来与尼赫鲁的独生女儿英迪拉·甘地用英语亲切交谈。50年代北京接待外宾还没有程式化,经常是临时从机关里找一些穿着整齐男女干部到机场迎送,我母亲当时在铁道部工作,某天上班时被叫去欢迎印度贵宾,有机会近距离地看到了这一历史场面。
从周恩来访印到尼赫鲁访华,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进入非常友好的时期,以《人民日报》的报导为例,1955年有381篇文稿中有尼赫鲁的名字,1956年有391篇有他的名字。《人民日报》出现尼赫鲁名字最多的是1962年和1963年,有他名字的文稿分别是422篇和428篇,不过那时他已是反面角色了,这是后话。
1954年,周恩来宋庆龄会见尼赫鲁
但即使是友好时期,两国对边界的看法还是大相径庭,双方都没有接受对方的观点。双方对边境的争议甚至从麦克马洪线扩大到中印边境全线。
周恩来多次明确说明中国的主张,他曾对印度友好人士说:“你们保留你们所掌握的地方,你们也可取得存在争议而又未被双方占领的地方,而我们则保留我们所掌握的地方。”从1959年底起,世界和印度都看出,中国对两国边界的建议是:东段承认以麦克马洪的划线来换取印度在西段放弃对阿克赛钦的要求。而印度却要中国不仅接受麦克马洪线,而且还必须承认中国实际控制的阿克赛钦地区是印度的领土。
尼赫鲁说:“我们的地图表明麦克马洪线是我们的边界,不管地图不地图,这就是我们的边界。这个事实没有变,我们坚持这条边界,我们决不让任何人越过这条边界。”
1959年西藏叛乱后,印度为叛乱分子提供庇护。印度政府对西藏叛乱的态度使中印关系恶化,结束了两国50年代中期的蜜月期。《人民日报》1959年5月6日发表多达17000字的编辑部文章《西藏的革命和尼赫鲁的哲学》。编辑部文章在《人民日报》并不多见,一般是评论极为重要的事情。
编辑部文章写了西藏的历史和现状后,重在批判尼赫鲁关于西藏的言行,但口吻还比较客气,文章有这样的话:“尼赫鲁先生是我们尊敬的友好邻邦印度的总理,是世界上有威望的政治家之一。对于我们来说,尤其不能忘记的是,他是一位中国的友人,一位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和侵略政策的反对者。而且,他对于社会进步,也曾经发表过不少开明的言论。”
文章说:“尼赫鲁总理说,印度对于西藏问题的反应实质上不是政治性的而是本能的,它主要是一种基于情感和人道原因的同情,也基于同西藏人民久远的宗教和文化联系所造成的亲密感情。我们了解,印度人民对于中国的西藏人民具有亲密感情;不但如此,印度人民对于整个中国人民也具有亲密感情。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的时候,到处听到‘印度人中国人是兄弟’的热烈口号,此情此景,恍如昨日。对于西藏人民的感情,怎么能被用来作为一些政界人士损害对中国人民的感情和干涉中国内政的理由呢?”
文章写道:“人们不难看出,印度政府虽然不打算占领西藏,或者使西藏正式独立,但是的确力图阻挠中国在自己的领土西藏行使完全的主权。”
文章强调:“我们同尼赫鲁先生可以有这样那样的意见分歧,但是在这一点上大概是没有分歧的,就是中国并没有干涉印度的内政。中国人民只是在印度方面发出了大量的污蔑性的言论之后才开始回击的。”
1960年后印度政府制定和通过了所谓的“前进政策”,即印军不要进攻中国阵地,但将插入中国据点之间的空隙地带。其目标是,第一,堵住中国人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可能路线;第二,使阿克赛钦有印度人在场。遵照“前进政策”,印度在东线逐步占领了麦克马洪线南面全部有争议的地区,在外线和麦克马洪线之间的地区设立了“东北边境特区”,印军在有的地方甚至越过麦克马洪线建立哨所;在西线,印军也在中国控制区内设置哨所。
马克斯韦尔说:“随着前进政策的执行,总要碰到相撞点。但印度仍然深信在这场巨大的‘胆量比赛’中,最后扭身逃跑的将是中国。”“尼赫鲁相信在一场地方性的冲突中印度军队将打败中国。”并且拒绝中国提出的双方各自后撤20公里的建议。
1954年,周恩来给尼赫鲁敬酒
还要说的是,中印边界争端几乎从一开始就同中苏争吵交织在一起,两者互相影响,互相激化。马克斯韦尔在《印度对华战争》中写道:“事实上,苏联在一个共产党国家和一个非共产党国家之间的严重争端中保持明确的中立,就是在国际关系和意识形态上逃避兄弟般的团结的责任。”莫斯科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指责中国的立场”。苏联的明确中立态度却鼓励印度坚持自己对边境问题的立场。1960年2月6日苏共中央在给中共中央的口头通知中说:“以为印度这样一个在军事和经济方面远比中国软弱的国家,真的会妄想对中国发动军事进攻,进行侵略,那是完全不严肃的。”
马克斯韦尔在书中分析中国的动机时说:“中印争端已成为中苏之间重大争执的一个因素。对印度进行了打击,就可以把中国所认为的尼赫鲁与美国共同反华的隐蔽联盟公开出来,从而揭露莫斯科支持印度在意识形态上所犯的错误。这样势必在印度国内削弱了尼赫鲁政府,从而也就支援了印度的被压迫阶级和革命力量。这两种结果,都证明了北京在反对莫斯科方面所持的立场是正确的。”中国认为,打击印度,会让美国主子心痛,也证明了苏联的背叛。“因此,对印度进行有效的军事打击,就能在两盘不同的棋局里将对方的军。”他还说:“使部队长期保持防御的态势,只有当印度在其所选择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挑战时才做出反应,这在任何一个战略家看来都是毫无道理的,而且这样做也必然是背离毛泽东的军事学说的。”
中印军队冲突的时候正是古巴导弹危机最紧张的时候,赫鲁晓夫一边盯着加勒比海,一边想着喜马拉雅山,两头为难,焦头烂额。
后来的中苏论战时,《人民日报》发表编辑部文章《苏共领导联印反华的真相》,抨击苏联在中印冲突中的立场。文章从中印边界问题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还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是谁坚决维持边界现状,是谁挑起边境武装冲突?社会主义国家对于资产阶级反动派的武装进攻,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是谁没有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诚意,是印度还是中国?这四个大问题批驳苏共领导。认为:“苏共领导人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全部立场和政策充分地表明,他们背叛了中国人民,背叛了苏联人民,背叛了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人民,背叛了印度人民,背叛了全世界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事情越来越清楚,在苏联领导人的心目中,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早已不是他们的敌人了。他们的敌人是一切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和一切革命的人民,特别是中国。”
除了苏联,还要想到另一个大国——美国。西方中国问题专家麦克法夸尔在他的专著《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中说,在1962年6月底美国告诉中国它不支持国民党进攻大陆,中国得以集中精力处理中印边界问题。他在书中引用当时中国驻波兰大使王炳南的回忆写道:“中国参加华沙会谈的大使王炳南奉周恩来之命中止假期返任以探明美国的立场,美国的立场被认为是国民党是否进攻的决定因素。1962年6月23日,应中国24小时之前的要求举行了一次中美大使级谈判,在王的住所吃茶时,王炳南大使警告他的美国对话者约翰·摩尔斯·卡伯特(美国驻波兰大使——本文注)不要支持国民党的反攻。卡伯特向王炳南保证,华盛顿不支持台湾政权任何进攻大陆的企图,这个立场在几天以后由肯尼迪总统公开证实了,但同时又重申美国有保卫台湾的义务……”
《人民日报》6月30日以《肯尼迪妄谈台湾海峡局势》为题刊登新华社消息报道了肯尼迪的言论,副标题强调“再次显露美帝国主义的阴险狡诈面目”。消息说,美国总统肯尼迪27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就台湾海峡的局势发表了一项声明。消息写道:“肯尼迪在声明中重申美国霸占中国领土台湾并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侵略政策不变。他又一次谈论所谓‘反对在台湾地区使用武力’,要中国人民同意放弃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的权利。肯尼迪说,美国的‘基本立场始终是反对在这个地区使用武力。在几年前,艾森豪威尔总统曾经一再努力想使共产党中国同意共同放弃在台湾地区使用武力,我们仍然支持这种政策’。”“肯尼迪又说,‘我要重申,美国在这个地区(台湾海峡)的目的是和平的和防御性的。’”消息还说:“在肯尼迪发表声明以后,有记者追问他,美国对蒋介石匪帮企图窜犯大陆究竟抱什么态度。肯尼迪规避作正面回答。他只是说,‘我认为,(我的)声明表示了我今天想表示的看法……我今天也已经讲清楚,我们在这一地区的安排是防御性质的。’”
新华社虽然是以抨击敌人的口气写的消息,但其中透露的信息非常明显:美国只会帮着蒋介石守住台湾,而不想帮助台湾攻打大陆。6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经济困难、中苏关系走向破裂、中印边界形势紧张,台湾当局反攻大陆的声浪因这些因素而甚嚣尘上。肯尼迪在这个时间、这种形势下发表声明的用意其实很明显,对台湾当局反攻大陆的态度非常明确——反对。这无疑给蒋介石拨了一瓢冷水,有美国的支持,国民党失去了大陆;没有美国的支持,反攻大陆决无可能。
这个时候,美国当局已经知道中国和苏联关系破裂,让中国与苏联彻底决裂并可能逐步转向美国才是美国政府的上策,当然不能因支持台湾反攻大陆使中国重新依靠苏联。这恐怕是肯尼迪和美国政府的深谋远虑。
《人民日报》把这条消息放在第一版的右下角,不是版上最重要的位置,但懂新闻语言的人都知道,这是个读者视线最容易注意的地方,1971年7月基辛格第一次来中国,这个轰动世界的消息就被《人民日报》摆在这个位置。
印度前陆军参谋长K·S·蒂马雅1962年7月曾写道:“即使作为一名士兵,我也不能想象印度主动与中国发生公开冲突。中国目前在人力、装备和飞机上的力量超过我们一百倍,而且还得到苏联的全力支持,我们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可能有望与中国相抗衡。必须由政治家和外交人员来保证我们的安全。”
但尼赫鲁等政客却把这个国家推向战争。
《国际事务概览》1962年卷说:“如果不是因为涉及问题的严重性,那末,展望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正在一万五千英尺至二万一千英尺(4500米至6400米——本书注)的高度,‘大部分属于干燥、贫瘠、多沙、当风的荒原,只有靠融雪供给水源的小溪’的地区里准备打仗,简直可以看成是一场滑稽戏。”
虽然是高海拔的不毛之地,但牵涉到国家的威信和尊严。
两个亚洲大国越来越走向战争。1962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发表社论《尼赫鲁先生,是悬崖勒马的时候了!》。社论一开始就说:“看来,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东段向中国领土的大举进犯迫在眉睫了。印度总理尼赫鲁10月12日宣布,他已经下令印度军队‘把中国入侵者从东北边境特区的印度领土上清除掉’。”
社论写道:“尼赫鲁把印度军队已经侵占和将要侵占的一切地区都叫做印度领土的东北边境特区,不管这些地区是在1914年英国人用红笔一划的那条所谓麦克马洪线以北,还是以南。按照1914年西姆拉会议的非法的秘密换文,这条所谓麦克马洪线的西端起点是在东经91度39.7分、北纬27度44.6分处向东延伸的,也就是经过哈东山口、沙留山口向东延伸的。中国政府始终没有承认这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但是,中国军队却从来没有越过这条线。中国军队现在守卫的地区,都在这条所谓麦克马洪线以北,亦即在哈东山口、沙留山口之线以北,而印度军队侵占的兼则马尼(沙则)、扯果布、扯冬、卡龙、章多地区也都在所谓麦克马洪线以北,亦即在哈东山口、沙留山口之线以北。因此,真正应该‘清除掉’的是印度的入侵军队,而绝不是守卫自己领土的中国军队。尼赫鲁不管这一切,只要印度军队侵犯到哪里,哪里就被宣布为‘印度领土’,就被划入印度的‘东北边境特区’,要把那里的中国军队清除掉!”
社论说:“看来,尼赫鲁先生下定决心,要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势了。”
社论还写道:“难道中国人就是这样软弱可欺吗?应当向尼赫鲁先生大喝一声:有着反对外国侵略的光荣传统的英勇的中国军队,是永远没有任何人能够把他们从自己的国土上清除掉的。历史一再证明了,在中国领土上被清除掉的,不是中国军队,而是日本皇军,而是美国佬!任何外国侵略者在中国领土上的命运,过去如此,今后也不会例外!”“在这中印边境情势发展到最紧急的时刻,我们仍然希望能够再作一次呼吁:尼赫鲁先生,悬崖勒马吧,不要拿印度军队的生命作你的赌注了。”
尼赫鲁没有勒马。
1962年10月17、18两日,入侵印军在东段和西段边境上,猛烈炮击中国边防部队,挑起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为反击印度的侵略,中国军队20日在东西两线发动自卫反击,到28日,击溃了作战目标的各处印军。
军事行动的政治目标在于一劳永逸地证明,印度想占有中国领土,并以它的条件解决争端是徒劳的。起码要让印度在进行全面的边界谈判之前同意保持现状。
第一阶段作战结束前一天的10月27日,《人民日报》又一次以“尼赫鲁的哲学”为论题发表编辑文章《从中印边界问题再论尼赫鲁的哲学》,这篇长文有两万多字。文章阐述了中国政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立场。
文章一开始写道:几年以来,尼赫鲁一直顽固地拒绝中国政府关于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建议,并且调动军队,不断地侵犯中国领土。1962年10月12日,尼赫鲁悍然不顾一切,公开下令给印度军队要“清除掉”驻守在中国边境的中国军队。接着,印度侵略军队就在中印边界东段和西段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进攻,造成了中印两国之间的空前严重的军事冲突。中国方面始终希望避免冲突。然而,尽管我们忍让又忍让,克制又克制,我们所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仍然发生了。
文章接着说:现在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中印边界事件。以尼赫鲁为首的印度统治集团挑起中印边界纠纷已经三年多了,为什么他们一直不肯和解,并且坚持要向中国挑衅,直到向中国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进攻呢?为了揭露问题的实质,说明中印边界纠纷的根源和背景,需要从广泛的事实出发,作一个历史的和全面的分析。三年多以前,本报曾经发表《西藏的革命和尼赫鲁的哲学》一文,就印度统治集团干涉我国西藏,讨论过尼赫鲁的“哲学”。现在,我们准备就中印边界问题,对尼赫鲁的“哲学”作进一步的探讨。
文章三个部分的结论分别是:
——尼赫鲁所以要在中印边界问题上长期不肯和解,不断制造紧张局势,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能从尼赫鲁所代表的同帝国主义利益密切结合的印度大资产阶级大地主的阶级本性来理解它,从以尼赫鲁为代表的印度反动统治集团在内政方面和外交方面的需要来理解它,从印度国内方面和国际方面的广泛的背景来理解它。
——以尼赫鲁为首的印度统治集团挑起中印边界纠纷,向中国挑衅,直到发动对中国的大规模武装进攻,是在他们的整个对内政策和对外政策走向更加反动的情况下发生的。他们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坚持扩张主义的政策;是因为他们企图用损害中印友谊、煽动反动的民族主义情绪的办法,来转移印度人民的视线,加紧对人民的压榨,打击国内进步力量;是因为他们要用反华运动来讨好美帝国主义,以获取更多的美元。总之,以尼赫鲁为首的印度统治集团为了自己的需要,也为了适应美帝国主义的需要,充当了国际反华运动的马前卒。这就是中印边界纠纷的根源和背景。
——我们坚定地相信,中印之间不论存在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任何复杂问题,只要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进行友好协商,都是可以解决的。中印边界问题,同中缅、中尼的边界问题一样,也是可以经过和平谈判,求得友好解决的。中国人民的这个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过。我们愿意竭尽一切可能,同印度人民一起,同一切关心亚洲和平和亚非团结的国家和人民一起,为谋求停止边境冲突、重开和平谈判、解决中印边界问题而继续努力。
麦克法夸尔在谈到这篇文章时,引述里顿伯格和贝内特《幕后的人》一书的内容说:“与当时中国宣传工作有关的官员都不能准确回忆起作者是谁。据负责翻译这篇文章的人说,该文有二十几稿,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都修改过,毛是主要修改者。‘初稿文风直率、无味、僵硬,后改为更圆滑、含蓄,同时也更伤人,更讽刺,技巧更成熟……最后的文本是一篇小小的训斥,比正面批评更使印度领导人生气。’”
印度调集部队,在考尔中将指挥下准备向中国军队反攻。中国政府声明,提出停战和谈判的三项建议。《人民日报》也发表社论《尼赫鲁先生,请再想一想!》阐述中国政府的立场,告诫印度政府和军方。社论最后说:“是接受中国政府的三项建议,停止冲突,坐下来谈判,谋求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呢?还是坚持打下去,拒绝和谈呢?中国方面早已伸出了和平之手,谈判之门始终敞开着。佛语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尼赫鲁先生,其三思之。”
尼赫鲁并没有回头。
11月中旬,战斗又开始了,先是在东线的东端的瓦弄地区,中国军队打垮了印军,用考尔发给新德里的电说:“敌人的攻势十分凶猛,兵力十分强大……我国的武装部队将无力抵挡锐不可挡的中国优势兵力。”同时,东线的西端中国军队从小路包抄切断了色拉和邦迪拉两处印军,包围了三个旅,打得敌人溃不成军。在西线,中国部队席卷了中国主张的领土上全部印军阵地。
到11月20日清晨,东西两线参战的印度军队全部瓦解,在“东北边境特区”和西段中国所主张的领土内,已经不存在任何有组织的印度的军事力量了。从军事上说,中国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印度遭受到彻底的失败。这一天美国驻德里的大使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这一天在德里出现了极度的惊惶,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公众士气的瓦解。”
中方的作战机构和参加部队当时是保密的,据后来披露,以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中将为首的西藏军区前线指挥部(代号藏字419部队,简称“前指”)指挥18军原52师(番号已于1952年撤销)和53师所属的154团、155团和157团为主力,负责东线作战。东线第二阶段主攻的瓦弄地区由54军军长丁盛少将指挥,主力部队是从四川调来的54军130师,指挥机构简称“丁指”。在西线,由新疆军区组建新疆军区康西瓦指挥部(设在新藏公路上的皮山县康西瓦),指挥新疆军区边防部队作战,南疆军区司令员何家产少将为一把手。
北京时间11月21日0时,中国政府在声明中宣布:“从1962年11月21日0时起,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从1962年12月1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将从1959年11月7日存在于中印双方之间的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并且仅仅在这条实际控制线的中国这一边若干地点设立检查站。”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我们的期待》说:“我国政府在昨天的声明中宣布的这些决定,是我国政府为了迅速结束中印边境冲突、重开和平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而主动采取的最真诚的努力。”
在论述中国军队主动后撤时,《国际事务概览》引用《泰晤士报》军事记者的评论说,中国的撤退决定,“是在进攻势头最猛的时候采取的……对这个明显改变计划的原因,如同他们开始进攻的动机一样,很难做出准确的估计。”
《国际事务概览》的作者写道:“不管中国的撤退计划的原由是什么,它使印度人陷入极端的混乱,并使他们感到非常不舒服。”马克斯韦尔形容说,这是在印度人的“伤口上擦盐一样”。
对双方的伤亡数字,《国际事务概览》写道:“虽然中国人没有提出伤亡名单,他们的损失是‘十分重大’的。尼赫鲁先生于12月12日宣布,自10月20日以来,印度军队6765人伤亡:(其中)197名被击毙,291名受伤,6277失踪。”马克斯韦尔引用印度国防部1965年公布的印军伤亡数字:死亡1383名、失踪1696名、被俘3968名。还说:“事后据印度情报判断,有300到400中国士兵阵亡”;“没有一个中国人员被印军俘虏”。百度百科中这场战争中国军队伤亡数字是:阵亡722名,负伤697名。无一被俘。
毛泽东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是“一场军事政治仗,或叫政治军事仗。”总结战争在国际事务中影响时,《国际事务概览》的作者说;“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所蒙受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马克斯韦尔说:“印度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由此一落千丈。”
中国领导人决定自卫反击时,考虑的是打一仗要维持50年的和平。半个多世纪平安地过去了。
现在的中印边界又不太平静了。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插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给老编续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