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北朝的四分律师、净土师和楞伽师——中国佛教史略之北朝佛教(七)

灵隐寺 2024-03-19



中国佛教史略 · 往期回顾

后汉
佛教


佛教究竟何时传入中国

后汉最著名的两位译经家:安世高与支娄迦谶

后汉其他译家与初期译经特点

汉地最初的佛教信仰

三国
佛教


除了英雄辈出,三国也是佛教戒律初传中土的时期

三国时期吴地的佛经翻译家与汉人西行求法的先驱

西晋
佛教


西晋时期的佛经翻译

西晋一代佛教的义学与传播
东晋
佛教


东晋时期佛教在中国北方的传播

东晋时期佛教在中国南方的传播


东晋高僧西行求法与朝廷信仰佛教

东晋时期南北两地的佛典翻译


东晋时期的佛教义学


东晋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

南朝
佛教


南北朝时南朝佛教的兴盛

南朝历代相承的佛典翻译事业


形成于南朝的佛教义学宗派雏形


摄论师与十诵律师


南朝的《涅槃经》“研究热”


南朝时期佛教与儒、道二教的论辩


南朝的佛教文学与艺术成就

北朝

佛教


汉传佛教历史上第一场“法难”


孝文帝后盛极一时的北魏佛教

北魏分裂后的佛教及北周武帝灭佛


北朝历代佛典翻译


由南朝传入北地的毗昙宗、成实宗和摄论宗


北朝的涅槃师、地论师和四论师



七、四分律师


《四分律》译出后,直到北魏孝文帝时代(471—499),才有法聪在平城专弘。既而有道覆依法聪的口授作《四分律疏》六卷,但只是把文字加以科分而已。后来慧光作《四分律疏》百二十纸,并删定《羯磨戒本》,此学才大盛。


弟子中传承其学的,有道云、道晖、洪理及昙隐等。道云专弘律部,作《疏》九卷。道晖把道云所作《疏》略为七卷。洪理作《钞》两卷。昙隐作《钞》四卷。道晖的弟子洪道(530—608),专学律部,盛弘《四分》,代替了《僧祇》的讲传。



八、净土师


弥陀净土法门从北魏昙鸾的净土教说流出,所以后世的净土宗常推昙鸾为创始者。其昙鸾一系的传统是:菩提流支——慧宠——道场——昙鸾——大海——法上(见道绰所撰《安乐集》卷下)。与《地论》、四论两学系实有交叉的关系。


菩提流支曾译出世亲《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通称《往生论》)一卷,又曾以《观无量寿佛经》授昙鸾,称为能解脱生死的大仙方。慧宠即最初的北道地论师道宠。道场在邺都敷讲《智论》,又传持阿弥陀五十菩萨像。



昙鸾(476—542)起初于四论及佛性论深有研究,后来得到菩提流支的启发,专弘净土;既而住并州(今山西太原市)的大岩寺,晚年又移住汾州(今山西交城县)的玄中寺,修净土念佛之业;著有《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通称《往生论注》)二卷等。他提倡的念佛法门,于观念以外,著重称名,遂开后世重视称名念佛的风气。


大海(即慧海?—609),少年听受《涅槃》、《楞伽》及大乘毗昙等,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在江都仪涛浦创立安乐寺,以净土为期,并模写无量寿佛像。



法上有关净土法门的事迹不详,其弟子慧远著有《无量寿》、《观无量寿》两经的义疏各二卷,再传弟子灵裕也著有《观无量寿经》及《往生论》等的疏记。


九、楞伽师


最初有菩提达摩,南天竺人,曾游于嵩洛,住于邺下,随地以禅法教人,曾惹起一班盛弘经律者的讥谤。只有道育、慧可两沙门竭诚事奉,经四五年,达摩为他们的精诚所感,于是诲以“二入”(理入、行入)、“四行”(一报怨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之法,并以四卷《楞伽》授慧可以为印证。



达摩于东魏孝静帝天平年(534—537)前在洛滨示寂,传说一百五十余岁。


弟子慧可(又称僧可,487—593),虎牢人,四十岁时在嵩洛从达摩受学,后于天平初,到邺下讲授达摩的禅法,弟子有那禅师、粲禅师等。那禅师和他的弟子慧满等,常常携带着四卷《楞伽》以为心要。


另有僧副(464—524),太原祁县人,也出于达摩门下,精定学,后于北魏太和末(494—499),南游建康,住在钟山定林下寺,其高风为梁武帝所叹赏,后更到庸蜀大弘禅法。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点击左侧小程序,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 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点击左侧小程序,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还源去,无须更远寻——傅大士在杭州的遗迹寻访
藏识|六月晴明翰墨香,翻晒藏经味清凉——灵隐寺传统晒经活动
藏识|这位祖师曾于灵隐寺隐姓埋名清扫茅房,直到三年后的一天……
藏识|珍重导师并海众 不胜依恋向灵山——雪窦重显禅师与灵隐寺的因缘

☀巡觅
巡觅|灵隐归来勤诵经
巡觅|佛已了然我心事
巡觅|20 30 40,三到灵隐,心之所向
巡觅|夏日,对话灵隐

☀学处学处|听闻称念地藏菩萨名号的功德
学处|地藏菩萨的功德
学处|佛法纲要——戒、定、慧三无漏学(下)
学处|感恩修行路上每一位善知识

☀观照观照|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
观照|福德与智慧:福慧双修的重要性
观照|无念为宗 无相为体 无住为本
观照|修行者定中见佛是自己的幻梦吗——鸠摩罗什三藏这样答复慧远大师

开示开示|谛闲法师:一毫之善、一尘之福,皆可回向西方
开示|印光大师:地藏经——险道之导师、昏衢之慧炬、贫乏之宝藏、凶岁之稻粮
开示|弘一大师: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开示|来果禅师:开悟者和没开悟者差别在哪儿

一偈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多闻智慧觉①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多闻智慧觉②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多闻智慧觉③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多闻智慧觉④

物语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
物语|七叶树——只为昔时受记莂 今来此地荫人天
物语|木槿花——风雨禅思外 应残木槿花物语|紫薇——独坐黄昏谁是伴 紫薇花对紫薇郎

☀常识常识|三界二十八天:欲界
常识|无尽的大愿:地藏菩萨的圣号
常识|放焰口的由来常识|三界二十八天:色界

☀素食素食|看不到田园里的蔬果,去菜场看看也好
素食|处暑三候禾乃登
素食|月饼学会了 中秋还会远吗
素食|九月喝汤时

☀分享

分享|立坚固愿

分享|得大坚固力

分享|立愿居先

分享|师情花意 常念佛恩——来自花道组的教师节感恩寄语


☀赏析赏析|咫尺清凉意——杭州佛学院2021书画扇面展(一)
赏析|佛影湛然——西安临潼唐代造像七宝
赏析|十四世纪佛画:地藏菩萨接引图
赏析|咫尺清凉意——杭州佛学院2021书画扇面展(二)

☀历史

历史|北魏分裂后的佛教及北周武帝灭佛

历史|北朝历代佛典翻译

历史|由南朝传入北地的毗昙宗、成实宗和摄论宗

历史|北朝的涅槃师、地论师和四论师


☀阅读阅读|吾耄矣,斜阳剩月,能几何时,此而不言,更待何日
阅读|以贤下愚,有古人风,笔之以劝后进阅读|出世间大孝
阅读|世俗许愿

☀故事

故事|生时你侬我侬 死时可一笑否

故事|大象挂缨络 罗汉应供薄

故事|誓死护卫佛法的法琳法师

故事|从小艳诗悟入的圆悟克勤禅师——少年一段风流事 只许佳人独自知


☀视频视频|灵隐·中西素食汇
视频|造像艺术的时代传承
视频|匠心即佛心——刀手马延圣视频|走出国门 “一带一路”佛教文化摄影展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