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历次课程改革都缺乏对课程时间的变革

2017-12-01 吴宾 校长传媒

点击上面蓝色↑↑↑“校长传媒”免费订阅

【吴宾专栏】

历次课程改革都缺乏对课程时间的变革

文|吴宾(山东威海三中物理教师,校长传媒专栏作者)


笔者自参加工作以来,经历了几次新课改。每次课改都是先在一些省做实验,然后其余各个省陆续加入进来。当所有省都参与课改之后,新一轮的课改差不多酝酿成熟,接着又是先在一些省份做实验,其他省份陆续参与。也就是说,行动迟缓的省份,刚加入新课改,屁股还没坐热,人家别的省份就开始了新一轮的课改。这几次改课都做了什么,无非是课程内容的增添或者课程比重的增添,或者是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余地,让学生选课走班,发展个性。


纵观这些年的课程改课,笔者觉得一直缺乏一样东西,那就是对课程时间的改革。今天,我就与大家探讨一下对课程时间的改革问题,希望能抛砖引玉。


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当老师的都知道,学生学习的能力差异很大。有的学生能力高,接受得快,学得快,现在设置的课程时间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浪费。而有的学生能力差,接受得慢,学得慢,现在设置的课程时间对他们来说是还不够。


我们现在的课程制度根本没有去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的差异,而是一刀切,所有学生都必须在同样课程量的情况下,用相同的时间完成学业,并最终经过高考的检验和选拔。现在,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有9年时间,高中教育阶段有3年时间,总共是12年。我相信这12年的中小学时间适合大部分学生,是最佳的总时间。但同时,我也相信,这个时间分配一定不适合所有的学生。


有的学生能力强,可能只需要11年的时间,甚至是10年的时间。而我们强迫他们必须学习12年,那么多出来的1年、2年,会给他们造成各种不良影响。例如,自由主义,散漫的作风等。12年,不是他们最佳的学习时间,而我们又不能提供其他可供选择的学习时间,因此而引发的这部分学生的坏习惯,只能学生自己埋单。


别小看这1、2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放在整个人生长河中是弥足珍贵的。人的一生能做出卓越贡献的时间段几乎都在中青年时期,求学时间越长,做贡献的时间越短。在我们国家,一个学生从上小学到博士毕业,需要22年的时间。从6岁多上学,上了22年,至少要28岁、29岁才能拿到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是进入科研院所的最低条件,没有博士学位就很难接触到最尖端的科学研究。而30岁左右的年龄,按中国传统来讲,是必要结婚生子的年龄。恋爱、结婚、生孩子,人就到35岁左右了,剩下的静下心来做研究、做贡献的时间就更短了。


如果中小学阶段能节约1年到2年,大学、研究生、博士阶段再节约1年到2年,博士毕业25岁左右,就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为国家、为人类做出更多、更出色的贡献。以前的“少年班”就有点这个意思,可“少年班”的数量太少,没有以行政化的方式普及开来,还有很多适合上“少年班”的学生,没有机会上“少年班”。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有的学生属于大器晚成型的。一开始看起来很笨,成绩也不好。但如果他们在中小学阶段能多读1年到2年,就会一鸣惊人。我大学有个同学,参加了多次高考了,最后考上大学,和我一个班,年龄比我大3岁。在我们班,他的入学成绩(高考成绩)属于全班后几名,但经过4年的大学学习,他考上了研究生,又读了博士,并出国留学,回国后成了知名高校的教授、全国有名的学者。


在很早以前,各所高中是公开招复读班的。后来,可能是为了公平方面的考虑,公立学校都没有了复读班。没有学校进行复读,单靠自己在家里自学,是很难有个好成绩的。取消了复读班,那些大器晚成的学生一下子就变得的没有机会了。第一次高考失利,这个学生的才能就被埋没了,真的成了“一考定终身”。


有的学生不需要那么多学习时间,能提前完成学业,而另一些同学需要更多的学习时间才能完成学业,那么我们课程设置的时间就不能一刀切。当然,我们不能无限制的压缩时间或者延长时间,但是稍微给学生选择的余地,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现在的中小学校,从课程设置上,延长或者缩短半年到两年,学生的学习时间由原来的必须12年,变成11.5年~12.5年或者10年~14年之间可以自主和自由的选择,那么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学生自身的发展,将会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可是,一旦这样做,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就会接踵而至。有些能力低的学生,也想提前完成学业;有些学生通过多年的高考才考上学,到了大学又不能“留级”,成绩一直不好,甚至被劝退;中小学学了10年和那些学了14年的学生是否应该用一套高考题考试,是否用同一个分数线迈进大学校门等。


课程时间一旦可以选择,教材也必须进行变革,有的教材由厚变薄,有的教材由薄变厚,而且到底多少内容合适,需要费很大的人力物力来弄清楚。老师的课程容量、授课方式等也要随着变化,备课也要随之变化。如果压缩的时间是半年或者1年半,高考也必须随着变化,需要一年两考。


也就是说,课程时间一旦要变革,就会引发很多棘手的问题。可是,难道因为有困难,我们就不敢面对、畏首畏尾,止步不前了吗?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次次的课程改革,不都是从困难和挫折中走出来的吗?课程时间的改课,哪怕有再多困难,也不会阻止我们前进。


为什么一次次课程改革,有那么多困难我们都不怕,有那么反对的声音我们也不怕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有国外成熟和成功的经验可以追寻。外国的模式很成熟,也很成功,我们所做的就是把外国的模式和经验搬到中国来,并进行简单的本土化。即便课程改革推行起来困难重重,可毕竟有国外有形的成功的范例,我们心里有底,所以并不担心。


课程时间的变革,国外没有现成的范例可供参考,咱们自己在国内搞课程时间的变革,一旦被人指责,自己又无法举出外国成功的案例,理亏之下就会成了别人批评的活靶子。或许,我们所谓的很多专家学者,压根儿就没有自己原创的改革理论,只是在西方列强的屁股后面邯郸学步。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岂能只是照搬被别人成功的经验。别人好的成功的经验,我们当然有必要去借鉴。别人没有的,我们做起来也有很大困难的,我们也要有勇气和决定去创造。我们的改革成功了,西方国家就得向我们学习,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魄力成为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老师。


坐而论道容易,解决实际问题很难。我们有那么多教育专家、学者,有那么多智慧非凡的一线老师,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携起手来,一切困难将不是困难。课程时间的一定会变革,一定要变革,一定会变革成功。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洪流,我们只能顺应,不可违逆。

(本文为吴宾老师原创投稿)

作者简介:

吴宾,山东省威海三中物理教师。在《中国教师报》《班主任之友》《班主任》《中小学德育》《福建教育》《青年教师》《当代教育家》《教师月刊》《今日教育》《山东教育》《教师博览》《中学物理》《德育报》《教育文摘周报》等发表文章80余篇,著有《师经》等。威海市市直教学能手,威海市教科研先进个人,威海市市直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电教员,威海市名课程团队骨干成员,校长传媒专栏作者,《教师博览》签约作者,2017年9月登上《教师博览》“人物志”。

延伸阅读:

老师要能干一点儿体力活

老师或许是一台电脑

别让“山寨”培训污染了老师的大脑

说物理学科不重要的“专家”,请别闪了自己的舌头

“弃物理”与“语文为王”

开学第一课:物理篇

新高考考生“弃选物理”,是教育的理性回归

教师的成长也需要呵护

请还教育本来的面目

历尽坎坷,不忘初心

学校对口帮扶要三思而行

班主任不应该把想进步的学生推向另一边

应试教育是否以人民的名义?

毕业典礼上的那束鲜花

《鬼谷子》中的班级管理智慧 第一集

《鬼谷子》中的班级管理智慧 第二集

《鬼谷子》中的班级管理智慧 第三集

《鬼谷子》中的班级管理智慧 第四集

《鬼谷子》中的班级管理智慧 第五集

《鬼谷子》中的班级管理智慧 第六集

《鬼谷子》中的班级管理智慧 第七集

《鬼谷子》中的班级管理智慧 第八集

《鬼谷子》中的班级管理智慧 第九集

《鬼谷子》中的班级管理智慧 第十集

《鬼谷子》中的班级管理智慧 第十一集

《鬼谷子》中的班级管理智慧 第十二集

“老师与学生共成长”的关键是校长

《新入职教师教程》(下集)

《新入职教师教程》(上集)

100集《师德与止学系列讲座》今日开讲

《师德与止学系列讲座》第十季《修身卷》第十集

警惕“班主任效应”的危害

如何破解“班主任荒”?

一位毕业班班主任的知心话:我们为什么要努力读书

老师,请不要与学生辩论

教育作者写作的三原则

教师工作的四把抓手

学生犯错,凭什么埋单的是老师?

提高教学成绩的奥秘

漫谈老师的恬淡生活

教学成绩过分优秀的老师令人怀疑!!!

究竟是谁塑造了老师?

老师,请不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资源

期末考试为什么这么难?!

请不要拔高学生的道德

揭秘教师的语言内容和语言艺术

教育孩子的三句良言:阅读决定孩子的未来

老师应如何面对家长的另一面

不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成绩好不了

一位高中物理老师谈“我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教师如何弄清楚学生内心的“真实意图”

如何把孩子的家庭阅读推向深处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布局建设20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发现科研新力量:企业为何要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