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学事务||NPA建设领导小组2020年第二次工作会议召开


NPA建设领导小组

2020年第二次工作会议召开



2020年4月21日下午,行政管理国家一流专业(NPA)建设领导小组2020年第二次工作会议在文逸楼召开。本次工作会议的主题是围绕三年建设行动方案开展讨论,这是继4月13日第一次线上工作会议之后现场召开的又一次专业建设推进会。NPA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陈潭、副组长王枫云、副组长何瑞豪和学院党委书记刘向晖、副院长杨芳等出席会议,NPA建设领导小组成员沈本秋、董石桃、谢治菊、蒋红军、刘晓洋、彭铭刚以及学院教学事务部主任肖栩同时参加了会议。



按照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要求和《广州大学一流专业主要建设内容与核心指标》,政府管理系负责起草了“行政管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方案”。政府管理系副主任彭铭刚副教授对方案主体内容做了汇报,针对行政管理专业当前的建设情况、存在的短板和未来三年的建设目标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与会人员就《广州大学一流专业主要建设内容与核心指标》再次深入解读,围绕着行政管理国家一流专业三年建设规划方案中的各项任务,从教学团队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优化、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质量监控六个方面进行了充分探讨,提出许多具体可行的建设内容。会议形成了行政管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框架,确定了各项指标,并初步将指标分解到专业和个人,从而为下一步有计划地推进建设和实现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NPA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陈潭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他强调行政管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目标设定要高远,不仅对标广州大学一流专业的指标体系,更要把眼光放在国家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体系上。同时,我们要注重打造行政管理专业品牌,着力围绕国际化、本土化、个性化路线打造专业特色,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专业建设发展思路,带动和强化专业优势,凸显自身实力。此外,行政管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不仅仅是一个院系的任务,不仅仅是几个人的任务,是所有专任教师的任务。所有老师都要动员起来,发挥所长,凝聚力量,为一流本科教育和一流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前,政府管理系副主任刘晓洋副教授还对教育部即将开展的公共管理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的基本数据和材料情况作了初步汇报。

    

供稿|肖栩

编辑|黄鑫 


教学一线张庆鹏:三线并举打造“多平台+全过程”在线教学
熊美娟:基于“Mooc+在线直播”的统计学课程教学
王霞:网络协同的智能教学模式及其课堂实践
张惠:拓展融合精致案例的在线开放式教学
程潮:在线教学的经验体会与案例应用
肖栩:推进线上教学迈向新高度黄鑫:坚持疫情防控和人才培养两手不放松
林曼曼:把课堂和论文放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谷琶荣耀

陈晓佳王利兵荣立2020年度教育部项目

南方治理研究院多份疫情智库报告获批示

谢治菊周利敏获立2020广州社科规划项目

张茂元入选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杰出专家

陈潭团队获2019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本科生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黄思静助力中国女篮直通东京奥运会

李敏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行政管理被确认为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

行政管理获立广东省2019年重点专业项目

张惠肖生福沈本秋获2019教育部育人项目

谢颖陈清泚获广东省2019年社科规划项目

张茂元获立国家社科基金2019年重大项目

杨芳王亮获广东省第八届优秀成果二等奖

GUPA获立4项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徐凌肖生福等获立3项2019教育部项目

徐凌蒋红军获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谢治菊获立2019年度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

GUPA获4项2019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


发展报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十大工作荣耀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教师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教学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本科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研究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本科生毕业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研究生毕业报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教师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学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7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6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论文报告(2012-2016)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读研报告(2015-2018)    


珠江会讲

珠江会讲||第1期:疫情之下的学术张望
珠江会讲||第2期:疫情之下的经济展望
珠江会讲||第3期:疫情之下的乡村图景珠江会讲||第4期:疫情之下的围城记忆
珠江会讲||第5期:疫情之下的青年言说
珠江会讲||第6期:疫情之下的青年担当
珠江会讲||第7期:疫情之下的智慧防控
珠江会讲||第8期:疫情之下的大国九问
珠江会讲||第9期:疫情之下的海外乡愁
珠江会讲||第10期:疫情之下的化危为机
珠江会讲||第11期:疫情之下的纽约观察
珠江会讲||第12期:疫情之下的田园网课
珠江会讲||第13期:疫情之下的舆情治理
珠江会讲||第14期:疫情之下的北京观察
珠江会讲||第15期:疫情之下的国际合作珠江会讲||第16期:疫情之下的生涯重塑珠江会讲||第17期:疫情之下的心理防护
珠江会讲||第18期:疫情之下的全球治理
珠江会讲||第19期:疫情之下的瑞典观察
珠江会讲||第20期:疫情之下的韩国观察
珠江会讲||第21期:疫情之下的罗马观察
珠江会讲||第22期:疫情之下的美国观察
珠江会讲||第23期:疫情之下的狮城观察
珠江会讲||第24期:疫情之下的英伦观察珠江会讲||第25期:疫情之下的加州观察
珠江会讲||第26期:疫情之下的澳洲观察
珠江会讲||第27期:疫情之下的雪城观察
珠江会讲||第28期:疫情之下的社工行动
珠江会讲||第29期:疫情之下的志愿行动
珠江会讲||第30期:疫情之下的社区行动
珠江会讲||第31期:疫情之下的弱势关怀
珠江会讲||第32期:疫情之下的北美观察
珠江会讲||第33期:疫情之下的印度观察
珠江会讲||第34期:疫情之下的瑞士观察
珠江会讲||第35期:疫情之下的伊朗观察


疫期资讯

疫研征稿
谷琶公告||“健康中国与疫情治理”学术工作坊征稿谷琶公告||“感染2020:疫情防控下的健康中国”征稿
谷琶公告||第二届“海洋社会与文化”工作坊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农业6.0》面向海峡两岸征稿函
谷琶公告||《南方治理评论》辑刊征稿启事

疫期书苑

谷琶书苑||荐读:卫生政策与大国健康

谷琶书苑||荐读:公共卫生与健康城市

谷琶书苑||荐读:病毒、疾病与人类

谷琶书苑||荐读:阅读防疫,以读攻毒

疫期课程

谷琶课程||档案《1910:哈尔滨鼠疫》

谷琶课程||纪录片《下一次瘟疫爆发》

谷琶课程||美剧《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谷琶课程||电影《极度恐慌:致命的病毒》

谷琶课程||张文宏:《传染病学》概说

谷琶课程||沈洪兵:《新冠病毒及其应对》

谷琶课程||王立群:《历史视角看瘟疫》

谷琶课程||邬贺铨:《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

谷琶课程||温铁军:《疫情下的全球化危机》

谷琶课程||王绍光:《中国体制的优势》

谷琶课程||李芒:《疫情之中话教学》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事务部)、39366775(教学事务部)、39366776(学术事务部)、39366703(学生事务部)。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