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周荐书第46期】罗兰·巴特《神话修辞术》——神话的读解和破译

2018-01-19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河卓远文化

- 每周荐书第46期 -

 - 罗兰·巴特《神话修辞术》 -

《神话修辞术》

〔法〕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著

屠友祥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8月

ISBN 9787208139947 


可 点 击 阅 读 原 文 购 买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


“神话学家”罗兰·巴特在《神话修辞术》中破译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神话,探索将真实与人类、描述与阐释、对象与知识的重新和解。他试图向读者表达,我们不断地在对象与破除其神秘性之间航行,没有能力恢复全貌:因为,如果我们进入到对象之中,解放了它,但却摧毁了它;如果我们放任不管,我们尊重了它,但却又使其神秘化。



神话的读解和破译


神话是如何被接受的?在此必须再度回到其能指的二重性上面来,回到意义和形式这二重性上面来。根据我关注的此项或彼项,或两项同时关注的情形,将引入三种不同的读解类型。

(1)我若是关注空洞的能指,就毫不含混地用概念占满神话的形式,我发现自己面对着一个简单的系统,其中意指作用再度呈现为原朴的状态:敬礼的黑人是法兰西帝国性的例证,他是这帝国性的象征。这种关注方式是神话制造者的方式,是从某种概念出发并为这概念寻找某种形式的报刊编辑者的方式。

(2)我若是关注充实的能指,对其中意义和形式予以明确的区分,进而关注意义使形式或形式使意义遭受的变形、走样,如此,就解开了神话的意指作用的秘密,将它理解为假象:敬礼的黑人就成为法兰西帝国性不在现场的证据。这种调节的类型属于神话修辞学家的类型:他破译神话,他理解变形。

(3)最后,我若是关注神话的能指就像关注意义和形式构成的难以理清的整体,就能接收到模棱两可的意指作用:我对神话的构成机制及其特有的原动力作出反应,我成为神话的读解者:敬礼的黑人不再是例证,不再是象征,更不再是不在现场的证据,它就是法兰西帝国性当场呈现本身。

前面两种关注方式属于静态、分析的范畴;它们或揭示其真实的意图,或揭去其掩饰的假面,通过这些来摧毁、消除神话:第一种是冷嘲的方式,第二种是揭秘的方式。第三种则是动态的关注方式,它根据神话结构蕴含的目的来享用、欣赏神话,读解者以对待真实和虚构兼具的故事的方式享受着神话。

倘若希望把神话模式与一般历史关联起来,解释它如何对明确的社会兴趣作出反应,总之,希望从符号学转到意识形态,则很显然,必须处在第三种关注方式的层面上:应该彰显神话基本功能的,正是神话解读者本人。现今他如何接受神话?要是他以单纯的方式接受神话,那么向他呈现神话有什么意义呢?要是他像神话修辞学家那般以深思熟虑的方式读解神话,则向他展示不在现场的证据有什么重要性呢?倘若神话的解读者在敬礼的黑人那里看不出法兰西帝国性,那么,让他承载这种帝国性也是无济于事的;倘若解读者看出来了,则神话仅仅是光明正大地表述出来的政治主张而已。总的说来,神话的意图要么太过隐晦,不能产生实际效果,要么太过明晰,赤裸裸的,让人难以忍受。神话的含混性在这两种情形中的何处呢?

这不过是个不符合实际的二中择一。神话不隐匿什么,也不炫示什么,神话只是扭曲;神话不是谎言,也不是坦承实情:它是一种改变。神话面对我刚才提及的二中择一的困境,发现了第三条解决的途径。神话若是不能抗拒前面两种关注方式当中的任何一种,就预示着有趋于消失的危险,于是它借助于折衷方式来摆脱困境,神话就是这种折衷方式:神话负有使蕴含意图的概念“顺利通过”的责任,它在语言中就只会遭遇到曲解,因为神话若是隐匿概念,则语言只会消除概念,若是表述概念,语言就只会揭示概念。次生的符号学系统的转化成功,使得神话摆脱了左右为难的窘境:神话被逼入或是揭示概念或是消除概念的绝境,神话将使概念自然化。

我们在此触及的正是神话的原则:将历史转变成自然。如今我们知道了为什么在神话消费者眼里概念的意图、目的一目了然,然而在这上面又并不呈现出利害关系:使神话言语表达出来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但它马上又凝结成自然之物;我们不把原因理解为动机,而是理解为论据。如果我把敬礼的黑人看作帝国性的纯粹而单一的象征,就必须抛弃这种照片的现实性,它变成工具之际,在我眼里也就失去了信誉。反过来,我若是将黑人的敬礼理解成殖民主义的不在现场的证据,则我凭借其明显的动机甚至可以更加确定地毁灭神话。但对神话的解读者来说,结局是完全不同的。整个经过就仿佛是照片自然而然地引发概念,仿佛是能指创立所指。法兰西帝国性变为自然状态的那一刻,神话就开始存在了:神话是一种被过分地正当化的言说方式。

这儿有个新例子,可以让人明白地理解神话的解读者如何凭借能指使所指达到合理化的地步的。时在7月,我在《法兰西晚报》上读到这样一则大标题:价格:首次下降。蔬菜:跌价开始。可迅速建立一个符号学模式:这例子是个句子,初始系统是纯粹语言学的系统。次生系统的能指在此由一定数量的词汇变化构成的〔词:首次、开始,定冠词(跌价)〕,或是由印刷变化构成的:粗字体的头版大标题,在那个版面,读者通常看到的是世界重大新闻。所指或概念,必须以不规范却不可避免的新词:政府性来指称,通过各大报刊将政府想象为效率的本质所在。神话的意指作用很明显随之而来:水果和蔬菜降价了,因为政府已作出如此决定。不过,尽管总的说来相当罕见,但碰巧也会有这样的情形,报纸或是出于承诺,或是由于诚实,在两行的空间之下又拆开了它刚刚精心制作的神话;它补充道(的确,用的是不引人注目的小号字体):“季节性丰裕的重现助长了跌价。”这个例子富有启发性,有两点理由。

首先,我们从中充分地看到了神话的给人印象和感受的特征:我们对神话所期望的,是一种直接的效果。神话随后是否被拆开并不重要,神话的效力被认为比合理的解释更具分量,过后是可以戳穿这种合理解释的不真实之处的。这意味着对神话的解读可瞬间一网打尽。我迅速扫了一眼身旁一人手中的《法兰西晚报》:我从那里只获得一个意义,但我读出了其中真正的意涵(意指作用)。我接收到的,是政府在水果和蔬菜跌价当中表现出来的作用。就这些,这足够了。对神话的更为专门的解读,都绝不会增加它的效能或无效性:神话既是不完美的,又是确凿而明白的。时间或学识都不能给它添加什么,也不能替它去掉什么。

其次,我刚才把概念的自然化看作神话的根本功能,这种功能在此是具有典型性的。在初始系统(纯粹是语言学系统)内,因果关系完全是自然的关系:水果和蔬菜跌价,因为正当其季节的缘故。在次生系统(神话系统)内,因果关系是人为的、虚假的,但它在某种程度上是溜进自然的行李车内的。正是由于这一点,神话被看作是朴素自然的言说方式。这并不是因为它的意图是隐匿的:倘若是隐匿的,就不可能产生效用;而是因为这些意图呈现为自然化的面貌。

使解读者无意之间消费神话的,其实不在于他将神话视作符号学系统,而在于看作归纳系统:在只有等值关系之处,他看出了某种因果过程。在他眼里,能指和所指是自然的关系。我们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表达这种混同:一切符号学系统都是一种价值系统;不过,神话的消费者把意指作用当作一种事实系统:神话被作为事实系统来读解,尽管它只是一个符号学系统而已。

-授权转载-


点击以下标题可跳至前期荐书

每周荐书第1期 贝克特《梦中佳人至庸女》

每周荐书第2期 福柯《说真话的勇气》

每周荐书第3期 纳博科夫《尼古拉·果戈里》

每周荐书第4期 阿甘本《论友爱》

每周荐书第5期 阿甘本《神圣人》

每周荐书第6期《费顿经典:时间的回归》

每周荐书第7期 卡佛《需要时,就给我电话》

每周荐书第8期 尤瑟纳尔 《虔诚的回忆》

每周荐书第9期 德勒兹《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

每周荐书第10期 彼得•盖伊《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

每周荐书第11期 德布雷《图像的生与死:西方观图史》

每周荐书第12期 莫里斯•布朗肖《无尽的谈话》

每周荐书第13期 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

每周荐书第14期 伊哈布·哈桑《后现代转向》

每周荐书第15期 于贝尔·达米施《云的理论》

每周荐书第16期 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剖析》

每周荐书第17期 伊曼纽尔·列维纳斯《总体与无限:论外在性》

每周荐书第18期 萨缪尔·贝克特《碎片集:杂谈及一个戏剧片段》

每周荐书第19期 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

每周荐书第20期 尤瑟纳尔《北方档案》

每周荐书第21期 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你说“喂”之前》

每周荐书第22期 克洛德·西蒙《四次讲座》

每周荐书第23期 居伊·德波《景观社会》

每周荐书第24期 迈克尔·弗雷德《艺术与物性》

每周荐书第25期 汉斯•贝尔廷《脸的历史》

每周荐书第26期 尤瑟纳尔《何谓永恒》

每周荐书第27期 罗伯特·休斯《绝对批评:关于艺术和艺术家的评论》

每周荐书第28期 迪迪埃·埃里蓬《米歇尔•福柯传》

每周荐书第29期 瓦尔特·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

每周荐书第30期 苏珊·桑塔格《论摄影》

每周荐书第31期 伊塔洛·卡尔维诺《新千年文学备忘录》

每周荐书第32期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

每周荐书第33期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

每周荐书第34期 吉奥乔·阿甘本《剩余的时间》

每周荐书第35期 马克·罗斯科《艺术何为》

每周荐书第36期 乔治·巴塔耶《内在体验》

每周荐书第37期 伊丽莎白•扬-布鲁尔《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

每周荐书第38期 保罗·H.弗莱《耶鲁大学公开课 : 文学理论》

每周荐书第39期 罗兰·巴特《恋人絮语》

每周荐书第40期 特里·伊格尔顿《如何读诗》

每周荐书第41期 莫里斯·梅洛-庞蒂 《世界的散文》

每周荐书第42期《导读布朗肖》

每周荐书第43期 A. S.拜厄特《论历史与故事》

每周荐书第44期 奥克塔维奥•帕斯《泥淖之子》

每周荐书第45期 保罗·策兰《罂粟与记忆》


点击可查看:


2017年,上河都做了哪些好书 | 年度总结

 


编辑 | LY


投稿信箱:shzycult@126.com

-----------------------------------------------


读,就是不断地成为。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