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微演讲 | 假如我来教吉他……
演讲时间:2018年11月28日7点30分
(每周三晚上南明教师微演讲,时长15分钟)
学校新开了一些教师社团,我报了吉他社团,我的老师是高村长。上周五,我们上了第一节课。
大家先看一下我们使用的吉他课程。有什么感觉?
这是村长为学生编写的课程,四年级上册共三十多页。实际上,就我知道的,我们学校艺体及科学组有好几位老师在编写课程。因为全人之美在艺体方面,只是提供了理念,并不像在学科课程方面有具体的支撑。因此,艺体及科学老师自行开发课程,是特别值得钦佩的一件事。
而哪怕是学科课程,也面临二度开发的问题。最终,所有老师都应该形成自己的课程,并不断地自我进化。
1
但我今天要做一件尴尬的事情,就是从学术的角度,挑战一下村长的吉他课程,算是发起争论,欢迎大家在点评环节,或学校工作群,或其他场合,对我的观点进行批评。
村长编写的教程,第一章共分四节,教学内容分别是:
1.吉他各部件名称及作用;
2.持琴姿势;
3.左右手的分工;
4.吉他调音。
这种教程,很符合逻辑,是吧?然而,很可能,却不符合学习的逻辑。例如第一节课,要认识吉他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那么,涉及到哪些名称呢?
我尝试用金字塔结构归纳一下:
琴头(弦钮)
琴颈或指板(上弦枕、品柱或品丝、品记、琴弦)
面板(面板、背板、侧板、音孔、下弦枕、琴码、固弦锥)
你记得住这些名称吗?记不住?这难不倒我们这些有应试基础的人,稍微概括一下就好——
吉他上部件的名称分为三类:头、颈、面。这是相对容易。琴头上有琴钮,也容易。琴颈上的部件怎么记?可以概括为“上下枕,柱记分六弦”。面板上的部件怎么记?可以概括为“背面板,侧护孔,马(码)上追(锥)”。这样是不是容易多了?
好歹算是记住了,然而,你能在这一节课中,弄清楚这些名称的作用吗?
就算把这些都烂熟于胸,又怎么样?
在这里,核心的问题在哪里?在于这些知识,并不指向当下的问题解决,而是为了未来某一刻的使用而先行存储的。这会导致两个问题:
1.知识被名词化,当成货物一样存储,导致了难于理解和记忆,并且缺乏学习兴趣。
2.真的存储了,除了遗忘率高外,还经常调不出来。因为运用知识的路径未经过训练。
这就是“知识中心主义”。
2
那么,还可以怎么设置课程?
我们尝试将一个课程模块,看成是一个大任务。例如,吉他学习的第一模块,不是认识吉他,而是学会吉他弹唱《小星星》。
我们发现,要弹唱《小星星》,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步骤,这些步骤构成了教程:
第一步:调音。
第二步:弹出单个音符。
第三步:将音符有节奏地组成一个整体,形成完整的旋律,并熟练化。
第四步:录成视频,作为作品上传。
在这里的每一步,我们遵循两个原则:
原则一:完全穷尽,互不重叠。
原则二:如无必要,毋增实体。
概括一下就是:找出全部要素;找出关键要素;结构化。
以“调音”为例,涉及到的要素至少有:
1.打开调音器并正确设置,然后夹在琴头位置(示范);
2.每一个弦钮对应一根琴弦;
3.调音器上显示有两种颜色,标准音为绿色,代表音是准的,这时候指针在正中间,显示蓝色时,指针不在正中间;
4.从1弦(最细)到6弦(最粗),每次拨其中一根单弦,调音器上总会显示一个“数字+字母”,例如3G,代表这是3弦,G是音名,表示音高。从1弦到6弦,音高分别为EBGDAE。
5.调音,就是扭动旋钮,将1至6弦分别调到1E、2B、3G、4D、5A、6E。确保正确地出现这些“数字+字母”,确保指针在正中间,且屏幕变为绿色。
那么,在调音部分,学员要特别注意的事情是什么呢?相当学习难点。
1.尤其是1弦和2弦,要防止断弦,所以,旋转时要小心,不要用力过猛。
2.究竟应该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
为什么不教其他调音法?
因为那是暂时用不到的多余的。除非没有调音器,再教怎么用手机调音。
3
那么,怎么能弹奏出《小星星》呢?
我们先给出音符图:
然后教师示范演奏——
接下来,完成两个任务——
任务一:请弹出1音。
告诉学生:我们需要左手按住一根琴弦,然后右手拨响琴弦。
然后,引入一组知识:
1.持琴姿势:主要是坐姿;
2.品的概念,主要是一至三品。
3.左手手指的命名,一二三四指。
4.一二三指,分别负责一二三品范围内的按弦动作。
5.右手管理范围:拇指负责四五六弦,主要是向下拨响;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负责三二一弦,主要是向上挑弦。(可以稍加练习)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弹响1?
对照音符图,左手按五弦三品,尽量靠近右侧(朝向面板一侧)品柱按。右手用拇指向下拨响五弦。
再加入延伸练习:请弹出5音。
我们发现一个新的知识点,音符图上它标在最左侧,吉他谱上在三弦上有一个0,这代表左手不用按任何弦,试着弹一下。
再练习6音。
任务二、请弹奏第一句“一闪一闪亮晶晶”。
在弹奏第一句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引入一些知识,并提出一些要求:
1.介绍节拍的概念,主要是4/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可以用脚来控制节拍。
2.左右手弹奏,将这一句涉及到的音符连缀起来。
3.嘴里出声唱,但必须唱简谱,而不是歌词。
4.重复以上步骤,逐渐流畅,并加快。
再加入延伸练习:
1.学习其余部分。
2.尝试挑战《两只老虎》。
4
从课程论的角度讲,这个以《小星星》为主题的单元,究竟要教什么?
我们发现,《小星星》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和技能目标,而只是一个媒介,一个主题。我们真正教的知识,可以列一个清单:
1.吉他的初步认识:琴弦、品柱、弦钮。
2.左右手手指的命名、负责区域及使用方法。
3.吉他谱和简谱的初步认识(音节、节拍等)。
4.(技能)较熟练弹奏《小星星》级别的简单曲子。
然而,这些都是在朝向熟练演奏《小星星》的过程中获得的。如果一项知识,在学习《小星星》中用不到,我就可以延缓学习。例如,低八度的除5以外的音怎么弹?我就不会放在这里学习,因为它得不到有效的练习,无法巩固。等学另外的曲子时,再相应地涉及。
是否需要加入一些无明确目的的训练?例如爬格子?当然可以,有必要时可以练习一下,以游戏化的方式,或者其他通过外部兴趣克服其枯燥性的方式。但是,这些不应该成为学习的主流。
这种课程设计的方式,大致相当于语文课当中的主题单元,然而将知识的精确学习融入其中。这样,知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并通过运用被理解和掌握的。
5
假如这算是一种更好的方式,那么,是不是最好的方式呢?
可能并不是。
我们能不能从作曲开始教吉他?
例如,教学的开端,如果不是认识吉他,而是从感受拨动琴弦发出的声音开始呢?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吉他的人,当我拨动不同的琴弦,你能辨析出哪些音是相邻的?你能用不同的情绪表达你对不同音或轻重缓急的感受吗?
这有点像绘画,谁说一定要从素描开始?为什么不从感受线条和色彩开始?
这有点像读写绘,谁说一定要有一定的识字量才能写作?为什么不从意义开始?
以我为例,我可以按要求弹奏,但是,我对音高与音色,是没有感觉的。甚至,单独给我一个音,我听不出这是哪个音。那么,就像语文有语感,数学有数感一样,是不是我也缺乏相应的乐感,而我练习吉他的方式,并不适合培养我的乐感呢?
最后我想说,我很容易面临质疑:你才摸了几他吉他,连一支曲子恐怕也弹不熟练吧,有什么资格讨论如何教吉他的问题?我想做一点辩解,我认为可能存在一种被称之为“专家的诅咒”的现象,即吉他高手,往往很难体会到新手(尤其是缺乏天赋的)是如何学习吉他的。而我作为新手,体验了这一过程。
岂止吉他,其他课程的学习,难道不也是如此?
我相信,这正是课程与教学的难度所在,也是乐趣所在。
(全文完)
特别推荐:
相关链接:
如何形成一个有价值的观点?——写在南明微演讲(少年版)开启之际
推荐公众号“知学生”
↓
(长摁二维码可关注)
重要文章推荐(点击可入)
生活即课程 | 陌生人假设 | 民主主义与教育 | 智力 | 第三条道路 | 重要他人 | 水仙花课程 | 捡垃圾 | 门卫 | 健美操 | 专业前传 | 期末 | 海拔五千 | 第一性原理 | 管理者的善意 | 问题解决 | 人事 | 通俗与媚俗 | 健全的学校 | 班主任三类知识 | 婚庆 | 留堂 | 电影或户外 | 家庭作业布置 | 校长们 | 校长 | 微信 | 开会迟到 | 划车事件 | 魅力教师 | 教师节 | 演讲 | 不吃亏 | 开学管理 | 开学清单 | 演讲清单 | 自组织 | 读经运动 |身体安全 | 家校关系 | 早恋 | 人际关系 | 打招呼 | 自我管理 | 暑假 | 健美操 | 打架 | 自动化阅读 | 速读 | 家庭作业 | 绘本 | 剩饭 | 父母必读 | 补习班 | 幼升小 | 关键学习 | 收礼 | 生日信 | 体罚 | 期末测评 | 童话剧 | 好词好句 | 作文 | 不做作业 | 写字 | 名师现象 | 假如我来办一所私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