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珍妮特·查曼诗3首

新西兰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珍妮特·查曼(Janet Charman),1954年出生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硕士。1990年代曾在奥克兰大学教授新西兰文学四年,1997年担任奥克兰大学驻校作家,后担任中学英语教师,2008年辞职专心写作,迄今创作有六本诗集,广获好评,其中五本,包括《红 字》(Red Letter)、《 莴苣姑娘,莴苣姑娘》(Rapunzel Rapunzel)、《雪降南方》(Snowing Down South),皆由奥克兰大学出版社出版。近作《冷食》(Cold Snack),于2008年获新西兰蒙大拿诗奖「2007年度最佳诗集奖」。查曼曾受护士专业训练,一直居于奥克兰郊区。2009年11月,与陈黎一同受邀参加香港浸会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坊。
查曼的诗,冷静、简洁、节制,以看似简单的口语,精确捕捉住声音、色彩、形象,以及内心风景。〈「能者,教书」〉一诗,是身为教师的查曼,对教育与社会体制伪善的厌恶与反抗,她渴望挣脱教条与文法的束缚,回归自然怀抱,把不必要的繁文缛节、「标点符号/抖落」。〈茶心〉一诗,写灾难突降时,人的脆弱、无助与必要有的慰藉与关注:一名妇人赶到丈夫发生意外的现场,濒临崩溃,诗人企盼人们温热的心泡出的一杯热烫的茶,能实时安定住受难家属混乱的心。〈晚宴〉一诗写两名久未见面的妇人的餐聚,平淡的叙述中透露女性为家庭、为儿女的牺牲与付出,最后两节诗生动地描绘出忙碌的母亲一心多用,在与同伴聊天时仍须兼顾子女的情景。



能者,教书


结婚了吗小姐?

听说你是裸体主义者

听说你写女同志色情书

你臭得很小姐没人能坐在你旁边


在颁奖典礼的致词中

主办单位说了些安抚的话:

我们的确不时接到对老师们的

指控。但任其沉没吧。日子得续航!


我会替自己买件荧光夹克

他们始终需要有人

在布道大会停车场

为迟到的父母指挥交通


然后我会绕行到借用的

福音教会

大楼的

背后

去看落日

以指抚摸

卫特玛塔港的小船只


纵身跃入睡梦热馅的

夏日气味

注视语言的老狗

把标点符号

抖落




晚宴


你给我

鳄梨

和伯爵灰茶

一个火盆

让我的耶稣会士绸服

发光

蚊之星星

在暗处

亮着

猫咪

舔洗

而后走开

月亮以其硬币

回报我们的呵欠

我们的男人

说故事

我们孩子长大

我们

相隔

数条街


记住

我们如何将他们

停放于车道


抱在怀里

睡着了

在我们交谈时


东拉西抓

在醒着时




茶心


刚刚

死去


他卷毛

的头

妻子

赶到

让她

看了

那哭叫

我们手忙脚乱

泡给她

心啊

快快

滚烫着

亲爱的

你让它溢出来了

陈 黎 张 芬 龄 译



诗 词 的 风 格

我们常常说,李白诗感情奔放,杜甫诗沉郁凝重,李贺诗奇诡变幻,义山诗清丽俊逸,杜牧诗含蓄绰约,又或者李煜词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范仲淹词苍凉悲壮,晏殊词明朗疏淡,苏轼词雄健豪放,柳永词缠绵悱恻,等等,这些就是诗词的风格。
关于诗词的风格,这是前人对作品在运用语言表情达意过程中为了适应某种特定的题旨、情境所体现出来的语言格调及风貌。前人对作品风格多有总结,如刚健、柔婉、简约、繁丰、平淡、绚烂、明快、含蓄、庄重、幽默、工丽、直率、雄奇、清新、奔放、悲慨、洗练、沉郁、空灵、风趣,等等。我们主要说说下面的八种风格。
第一节 含蓄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是何年。

这是陈子昂的《春夜送友人》。这首诗约作于陈子昂二十六岁时,彼时他告别家乡,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在一个温馨的夜晚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这首离别之作,就从眼前宴会的情景落笔。
整首诗用词朴素,虽无惊人之句,无艳丽之词,但蕴含其中的真挚感情却是令人回味的。此诗先写酒宴将尽时的沉静氛围,次写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漫长离别之路的遥想,将惜别之情进一步写深,再以夜色之景烘托难舍之情,最后是对离别后重逢的期盼。诗人始终将情感的抒发置于具体情景的描述之中,并随着情景的变化,使情感得到步步加深。恰当的表现手法,使得全诗感情的抒发自然而含蓄,婉转而细腻。
诗中的手法就是含蓄的风格。我们都知道,诗不能直露。若把意思直说出来,把意思说完,一览无余,言尽意尽,引不起读者的联想和思考,这是诗的大忌。具有委婉风格的诗歌,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唐人刘知几《史通·叙事》认为,诗要“言近而旨远,辞浅而意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清人沈德潜《说诗晬语》说,诗要“藏而不露”,做到“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
诗贵含蓄,也就是不把意思明白说出来,蕴含在所写的形象里,通过所写的形象、画面、场景,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让读者去沉思、寻味、咀嚼,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思,激起心灵的共鸣。蕴含的情思越深厚,越是耐得住沉思、寻味、咀嚼,艺术效果越强,诗就越有味。
例如朱庆余的《宫中词》: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这首诗写的是深锁在宫中的宫女的痛苦,不直写在宫廷中黑暗恐怖统治下她们的内心幽怨,却绘出开花时节她们被关闭宫门之内,凭琼轩而立,满怀辛酸却欲语还休的情景。全诗未写一个苦字、怨字,只写她们在会学舌的鹦鹉旁边不敢说话,略一思索,就知道她们所忍受的黑暗恐怖统治了。
创作含蓄深厚的诗很不容易。所谓含蓄,就是将丰富的生活、深刻的思想、浓郁的激情,熔铸于生动的具有典型性的艺术形象之中,而把自己的思想倾向隐蔽起来,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
诗要含蓄,就要写得婉转曲折,不能直说。婉转就容易含蓄,例如杜甫的《月夜》抒发在异乡思念家人之情,也用婉转曲折的写法: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在长安的杜甫不说自己怀念家中妻子儿女,却想象妻子对他怀念,描绘出一幅相思图。他想到儿女还小,不懂得想念远在长安的他,更体会到妻子心情的孤独和悲凉。月夜凝露,她对月怀人,彻夜不眠,云鬟湿,玉臂寒。末两句又想象将来相会的甜蜜,饱经忧患而得重逢,甜蜜之中又难免引起辛酸。
含蓄不同于隐晦,诗词不明白说出的意思,读者看了就懂,或者看了略一思索就能懂,就叫含蓄。
第二节 婉转
诗词因为写得婉转,才尤其耐人寻味,同时也增强了阅读和钻研的兴趣。那些名家的诗词,在千百年后依然让人爱不释手,反复吟诵,正是因为这些诗词中具备婉转这一艺术魅力。但是要做到婉转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诗词中实现婉转的具体办法也比较复杂,常见的大概有以下几种:
1.叙述事实,但不加以说明,仅在所选用的词语中透露出思想感情。
例如刘禹锡《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此诗虽然叙述了事实,但是诗人用以下词语来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故国”说明这是一座旧城。“空城”说明这座旧城曾经繁华,而现在已经荒废了。“旧时月”说明从前,月亮曾经照耀过这座旧城的繁华时代。而末句的“还”说明,同一个月亮现在却照耀着这座荒凉的城。把这几个词联系起来,就能清楚地知道诗人对石头城兴衰变化的感慨了。
2.揭露事实,是非由读者去判断。
例如张祜《集灵台》: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杨贵妃的三个姐姐都美貌异常,而唐玄宗李隆基因为宠爱杨贵妃而宠爱她的姐姐们,将这三个人都封为夫人。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三姐,她为了自炫美貌,常不施脂粉。李隆基整天和她们鬼混,不理朝政,国事日非,以致后来酿成大祸— —安史之乱,而唐王朝也从此开始衰落。这首诗只写了虢国夫人早晨骑马入宫的一个片段,而没有表达一点评论,是因为诗人将这种现象的是非和所带来的后果都留待读者去思考。
3.写人物的行动,留待读者去分析此行动的原因。
例如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银烛”、“画屏”、“轻罗小扇”、“天阶”都表明诗中的主人公是宫女。“看牵牛织女星”则是她的行动。但是,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动?我们可以从民间传说关于牵牛织女的神话故事中得到解答。传说,牵牛、织女结成夫妇,触怒王母,王母遂用银河把他们隔开。他们二人每年只能在七月七日夜里相见一晚。而此时,宫女凝望牵牛、织女二星说明她想到了自己常年禁闭深宫,不得与君王见面的凄凉身世。
4.把思想感情藏在引用的典故之中。
例如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是在讲唐代宫中的风俗。寒食是清明的前一天,这
一天禁用火,所以叫“寒食”。次日清明,宫里“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那么,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我们可以从所用的典故看出来。诗里本是
讲唐代当时的风俗,却说是“汉宫”,又用了“五侯”,这就使人想到东汉的五侯。汉桓帝封单超为新丰侯,徐璜为武原侯,具瑗为东武阳侯,左官为上蔡侯,唐衡为汝阳侯。这五个人都是宦官,因为铲除梁冀有功,同日封侯,所以称五侯。这五个人和后来的许多宦官都专横跋扈,败坏朝政,以致汉朝衰亡。唐代从肃宗、代宗以来,宠信宦官,宦官把持朝政,国事紊乱,同东汉末年相近。韩雄对这种现象忧虑。诗中用传蜡烛先给五侯,表示对宠任宦官的讥讽。
5.正话反说,使读者从正面理解诗意。
例如谢枋的《蚕妇吟》: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这首诗揭露了封建社会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一种是劳动人民辛勤艰苦的生活,另一种是剥削阶级荒淫享乐的生活。这种鲜明的对比是劳动人民感受最深的,但诗人却用了“不信”两字,这是反说。
可能有人会问,应该如何看出诗中是反说呢?会不会有所误解?这就要从全诗的意境和氛围来看。上边所举的例子可以从全诗的气氛中明显地看出是在反说,因此可以断定“不信”是反话。
第三节 直率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
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陇头流水,鸣声幽咽。
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这首《陇头歌辞》,用极简单的语句表达出极真挚的情感,正所谓“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诗句如说得委婉些,真面目就完全丧失掉了。这是一首反映游子飘零的歌辞,它通过“寒不能语,舌卷入喉”的苦寒状况来刻画游子飘零的痛苦,写得非常逼真。
向来写情感的诗,多半是以含蓄蕴藉为原则,像那弹琴的弦外之音,是我们中国文学家所最乐道。但有一类的情感是要忽然奔迸一泻无余的,这就是直率。具有直率风格的诗词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原样子直接写出。
直接、坦率,叫作直率。它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从不吞吞吐吐,模棱两可。它是单刀直入、和盘托出的风格,但不是粗暴、轻率。直率是豪放的近邻。李白的诗以豪放著称,其中也不乏直率。
直率并不排斥描绘。“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读曲歌》)这首诗描述了少妇因久久思念其夫而消瘦露骨的深情,其情直率大胆,刻画形象生动,语言含蓄有味。可见,直率和含蓄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它往往需要直率的含蓄、含蓄的直率。它要耐人寻味,而不是一览无余。
直率和粗犷,都直接、坦率。但粗犷必然直率,而直率不尽都粗犷。直率和朴素也有同有异。直率而不尚文采,必然表现为朴素;朴素而不尚文采,却不一定都直率。直率的风格跟含蓄相反,就表现的手法说,也有几种不同的方式:
一种是结合景物来抒情,像《易水歌》,先写当时景物,“风萧萧兮易水寒”。再说到自己,“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即景抒情。一种直接抒情,不用景物陪衬,如《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这是对天的责问,实际上是对秦穆公,但因不便直说,就说天。“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这是表达人民愿以身替死的真切感情。一种是结合叙事来抒情,像《箜篌谣》,从妻子喊丈夫不要渡河,到丈夫不听,渡河淹死,结合这一件事来哀号。
例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迥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此诗豪迈、直率之情,活现在人们眼前。这首诗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诗的韵律随诗情变化而显得跌宕多姿。开头一段抒怀述志,用尤侯韵,自由舒展,音调平稳徐缓。第二段描写庐山风景,转唐阳韵,音韵较前提高,昂扬而圆润。描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删山韵,音响慷慨高亢。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声月没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致,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恰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最后一段表现美丽的神仙世界,转换庚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人神往。
前人对这首诗的艺术性评价颇高:“太白天仙之词,语多率然而成者,故乐府歌词咸善。……今观其……《庐山谣》等作,长篇短韵,驱驾气势,殆与南山秋气并高可也。”(见《唐诗品汇》七言古诗叙目第三卷《正宗》)
又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凡诗写哀痛、愤恨、忧愁、悦乐、爱恋都还容易,写欢喜真是难,即在长短句和古体里也不易得。这首诗是近体,个个字受“声病”的束缚,却做得淋漓尽致,那一种手舞足蹈的情形让人读了发怔。
凡这一类都是情感突变,一烧烧到“白热度”,便一毫不隐瞒,一毫不修饰,照那情感的原样子迸裂到字句上。讲真,没有真得过这一类的了。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曾说:“这类文学,真是和那作者的生命分劈不开— —至少也是当他作出这几句话那一秒钟时候,语句和生命是迸合为一。这种生命,是要亲历其境的人自己创造。所以这一类我认为是情感文中之圣。”
第四节 自然
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平实质朴、朴素自然,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的风格。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用白描的手法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于平淡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境。
自然是针对做作说的,简而言之就是不做作,不涂饰,不堆砌。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语言要求精炼,反对陈词滥调,也要写得自然。有些作家语言贫乏,创造不出新的风格,写不出形象化、性格化的语言,于是就在文字上下功夫,用上许多怪字和冷僻的典故,写得非常晦涩,有的颠倒字句,以求新奇,反而违反了语言的自然。
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三中说:“严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如王裴辋川绝句,字字入禅。他如‘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及太白‘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常建‘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浩然‘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刘眘虚‘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通其解者,可语上乘。”王士禛说王维、裴迪的辋川绝句字字入禅,也就是都有妙悟。
例如王维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又如他的《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从上面三首诗看,王维描绘景物,写出一种幽静的境界。不论桂花也罢,芙蓉也罢,只任它自开自落。月出时传来山鸟的惊鸣,在竹林里只有月亮为伴,真是幽静极了。诗人处在这种幽静的境界里,心情非常悠闲,他注意桂花和芙蓉的开落,注意山鸟的惊鸣。诗人捕捉了这种幽静的境界,用画意的笔写出来,传达出诗人悠闲的心情,这样的诗是写得自然生动的。
其他诸如王维的《秋夜独坐》“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常建的《宿王昌龄隐居》“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孟浩然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刘眘虚的《缺题》“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些诗跟上面的绝句一样,写的都是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白天,诗人看到的是清溪里的落花远远地流去,还像闻到一阵阵花香;晚上,诗人注意的是松间明月,石上清泉,有时感到月亮的多情相照;在雨夜,听到雨中果落,灯下虫鸣;到了初冬的黄昏,诗人一个人在山路上走,连做伴的樵夫都散失了,草虫声也听不见了。诗人所写的,就是这种极幽静的境界,从而反映出悠闲的心情。
陆机《文赋》中说道,“谢朝华之已披,启夕秀于未振”,意思就是辞谢早上已经开过的花,开放晚上还没开过的花,也就是谢绝模仿,注重创造。学诗者尤当如此。陈腐之语,固不必涉笔。然求去陈腐不可得,而翻为怪怪奇奇不可致诘之语以欺人,不独欺人而且自欺,诚学者之大病也。
第五节 平淡
梅圣俞《和晏相》诗云:“因今适性情,稍欲到平淡。苦词未圆熟,刺口剧菱芡。”言到平淡处甚难也。所以《赠杜挺之》诗,有“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之句。可见平淡却要做到自然,是很难的。
平淡,即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平淡同自然相近而稍有不同。平淡的作品不讲辞藻,不讲雕琢,这点同自然一致。平淡比较朴素,而自然却不一定朴素。比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芙蓉”指莲花。红莲花色彩鲜艳,这种色彩天然生成,不是人工涂饰的,因此它是自然的,又是艳丽的;白莲花比较朴素,就可以说平淡。
平淡也不同于平庸和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平淡有思致”。平淡要如饮醇醪。醇醪是一种味厚的酒,由于没有刺激性好像平淡,容易多喝,所以不觉自醉。平淡正是这样,表面平淡,含蕴深厚。
平淡的作品语言力求朴素,不做作,不雕饰,不尚辞藻,也要力求精练。正如王安石说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内容精辟,深入浅出,好像平易,但写时要反复推敲,是艰辛的,写定后容易看,容易懂。平淡不同于平庸,它是超出一般的。平淡的作品要写得看不出人工的斧凿痕迹,所以平淡又要圆熟。梅尧臣作诗力求平淡,可是他自以为还不够圆熟,有涩味,就是要求平淡还没有到家。
例如梅尧臣的《东溪》: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此诗讲的是乘舟到东溪去观赏那儿的美景。坐在孤岛上,面对眼前的美景,我流连忘返,迟迟不愿开船离去。野鸭在岸上打盹休息,一副悠闲自得的神态;老树绽放着朵朵鲜花,勃勃生机。短短的蒲草长得整整齐齐;平铺的沙石光亮洁净。我欣赏的心情还没得到满足,薄暮下,只好离去。劳顿了一天,人与马都疲惫了。
作者用平淡的语气讲述了在东溪所看见的景致,没有刻意的描绘,没有丰富的辞藻,却于这平淡自然中,让人体会了人生的不如意。
又如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如: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鸟鸣涧》)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山水花鸟的生机。诗人尽情地享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变成了大自然的有机体了。诗人笔下的大自然,无不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回旋着诗人的声音,震荡着诗人的灵魂,因此大自然已被人格化了。诗人笔下的大自然,就是诗人自己,它反映了诗人冲淡的心情。诗人自己已消融在大自然中了。这种消融,是把主观的情思化入客观的景物中,追求忘我无我的空寂境界,这就是冲淡的极致。不过,冲淡不是幻灭、死寂,而是富于生机的,它是诗人把活跃的生命转化为凝固的生命的结果,生命力由流动而转为静谧。
第六节 绮丽
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之《绮丽》这样说道:“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淡者屡深。雾余水畔,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荫。金樽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首四句中所说“神存富贵,始轻黄金”,黄金代表着具有形迹的富贵绮丽,而精神上的富贵绮丽则自然就看轻黄金了。在诗词中,人为雕琢的绮丽往往是一种外在的浓艳色彩,而内中其实是很空虚的,故云“浓尽必枯”;而外表看来淡泊自然,其内里深处则常常是丰富而绮丽的,故云“淡者屡深”。可见司空图更重视诗歌的内涵,即内在精神的饱满、情感的丰富、思想的深刻。
中四句是对天然的绮丽景色之描写:清净的水边飘荡着淡淡的雾气,林中的红杏呈现出鲜艳的色彩,明亮的月光覆照在华丽的屋上,雕画的小桥深隐在碧绿的树荫之中。诗句极其绮丽而又极为自然,绝无人工雕琢之痕迹。
后四句则以处于此天然绮丽风光中的隐居高士之悠闲自在的富贵生活,来象征这种天然绮丽的诗境。作者充分地、尽情地抒发自己的胸怀,绮丽之精神也就更清晰地显示在读者面前了。
所谓“绮”,本意是指有纹彩的丝织品。绮丽,自然理解为华美艳丽。“丽”指明美的方向,“绮”规定了显著的特征,素底的映衬使这种丝织物别有一种光彩。绮丽的事物不只拥有艳丽、秀丽、华丽的外表,更表现为一种雍容华贵的精神之美、气质之美。就诗歌风格而言,这样的诗歌应有一种高贵之美。
李白《古风》诗云:“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杜甫《偶题》亦云:“前辈飞腾入,余波绮丽为。”二人皆指六朝华艳绮靡、采丽竞繁之作,既颇多富贵气,而人为雕琢之痕迹亦较显露。然而,《诗品》中的“绮丽”则不同,因为它是“此言富贵华美,出于天然,不是以堆金积玉为工。”
例如王昌龄《西宫春怨》: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月色隐昭阳。

这首诗以一个“春色恼人眠不得”的花月良宵为背景,描写一个被幽闭在深宫里的少女的一连串动作和意态,运思深婉,刻画入微,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并看到了她的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全篇并没有浓墨艳彩,而绮丽风光自然呈现在读者面前。
又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像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
第七节 雄奇
雄奇的诗词不仅具有雄壮风格,还具有奇特和奇险的特征。也可以说,在一种特定的“雄壮”中包含着奇特和奇险。古人说:“盖雄则未有不奇者。”(《诗品·清奇解》)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雄与奇这一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应该说是雄,但奇特、奇险足以增强“雄”的气氛,因而也不妨承认“雄奇”风格是助长浩瀚磅礴之壮美的一种有益因素。
当然,奇特、奇险并非一味炫奇立异,而必须是由于体察入微,才能把握他人眼中所见、笔下所无的雄伟境界。由于创作者幻想丰富,所以能够用联翩浮想,把某些使人惊诧或饶有别趣的人事景物融成奇特的意境。由于创造者艺术观察的功力深厚,所以夸张手法才能极奇险之观,既是物理之所必有,而又是事实之所难寻。唯其生活和灵感有万斛源泉,喷薄而来,雄奇之境才能跃然笔底,气势如山,其突兀奇诡,极尽夸张,分明立足于现实基础之上。这样,就会引起读者的遐想,就能登高纵目,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就是愈奇而愈雄了。
和语言遒练相联系的夸张之奇特,也是形成雄奇风格的又一重要条件。没有夸张,就不能把生活美加以集中和提高而成为雄奇的艺术美。雄奇之美是情景交融中崇高瑰奇的美感之长期沉淀和综合。
雄奇最主要的特征是客观图景中饱含着作者胸襟的万顷汪洋,从而富于奇趣。这正因为,雄奇的诗词往往表现为万物运转的惊人巨力,这种巨力必然是诗人的理想高超、气魄宏伟、神采奋发的外化。
其次,雄奇的特征还表现为作品意境的壮阔与作者精神的凝聚相结合。这正因为,当胸襟浩瀚的诗人面对着苍苍莽莽、壮阔瑰奇的大自然时,首先他们固然感到由于客观庞大而带来了一种森然磅礴的气势,相形之下,会萌发出一种屈抑之感,从而为之惊心动魄,目眩神迷,自惭渺小。
再次,雄奇的特征还表现为笔力的遒练和夸张手法的奇突。笔力遒练可以使雄奇的境界通过相应的气势、笔触、基调和节奏而显示,使人们感到精力饱满,意气昂扬。夸张的奇特可以导致人们加深崇高和巉险的意象,促使想象的开展,掀起感情的奔流,汇合了吞吐大荒和惊心触目这两种情调不同而又可以沟通的感受。
周振甫在《诗词例话》中将雄奇的诗句分成三种,一种是写得很自然,好像信笔挥洒,并不见得十分用力,也看不出锤炼痕迹的。如李白的《上云乐》,讲到仙人“抚顶弄盘古,推车转天轮”,他把开天辟地的盘古当成小孩那样摩他的头,仙人能推动天轮,具有那样法力。一种是写得很费力,不容易懂。如杜甫《戏为双松图歌》:“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这两句设想奇突,写得雄奇,但很费力。一种是写得很费力,意义也不大。像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石破天惊读秋雨”,用“石破天惊”来形容非常惊人的现象,是有力的,所以它已经成为成语。当然,这三种中,第一种最好,雄奇而自然易懂。
例如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描绘了青葱的泰山笼罩于天地之间。它的辽阔,几乎超过了齐、鲁两国的旧境。这是从浩瀚胸襟的诗人眼中所见的泰山的磅礴气势。经过诗人这样的静观,大自然赋予泰山山色以入神的瑰丽。山势之雄与山势之奇融成一气,而交融的本质实际是杜甫人格的外化。归根到底,东岳图景的雄奇,渊源于诗人的襟怀和气魄。
又如黄庭坚的《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其二: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诗中“满川风雨”的“满川”指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不可谓不壮阔。从君山的形状想到湘夫人的发髻,展开对神话人物的美丽遐想,更可说是极怀古之奇情。这两点都充分显示了空间和时间的壮阔。一切都被八百里洞庭的“满川风雨”、烟霏蒙蒙的气氛所笼罩。就诗人的沉思和凝睇而专一入神说来,雄奇风格引向幻想深处,这是精神的凝聚。就引起沉思和凝睇的湖光山色之莽莽苍苍来说,这是意境的壮阔。二者的汇合,便成为雄奇。
第八节 沉郁
梁代的文论家钟嵘在《诗品序》中曾经称赞梁武帝萧衍“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而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中说:“作词之法,首贵沉郁,沉则不浮,郁则不薄。顾沉郁来易强求,不根柢于风骚,乌能沉郁?”由此,足见沉郁的显要地位。
陈廷焯说:“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它要“若隐若见,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可见,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所谓沉,是就情感的深沉而言;所谓郁,是就情感的浓郁、忧愤而言。沉郁则极深厚。
沉郁作为一种诗词格,首先表现为一种文字特质,它古拙苍重悲凉,而非姿质冶丽。只有了解诗词的精髓,方能沉着而写,其笔画的质性,便也如刻如铸,间用躁笔,如抽茧丝。沉则不浮,郁则不薄。意在笔先,神于其外,诗之高境。
沉郁是一种心境,是绕着智慧内省的氤氲,是身陷困境的个人体验,其深深的孤寂感往往起因于对命运不可逆转的喟叹,真正的大作家即使在最快乐的时候,心中也有一种潜在的忧郁、不安和期待。故顿挫的文境,原本出自沉郁难舒的心境,是情感的千回百折,才造成节奏的急徐相间、音调的抑扬亢坠、旋律的跌宕有致。
沉郁的诗境给予鉴赏者的,是具有象征意味的含蓄奇效,它往往蕴含着深沉而磅礴、激越而又抑郁的无可奈何之情调,因为寄托遥深,便恒久地停栖一种宏于中而肆于外的感慨中了。
沉郁所要求的深厚,具有自己的特色。
首先,沉郁所要求的深厚应是忠厚的、诚实的,而无半点虚伪和矫饰。正如《白雨斋词话》卷七中所言:“忠厚之至,亦沉郁之至”、“沉郁顿挫,忠厚缠绵”、“即比兴中亦须含蓄不露,斯为沉郁,斯为忠厚”。
其次,它扎根于生活的最底层,具有浓郁的泥土味。所谓“沉厚之根柢深也”,唯其根深,故必然含蓄。但含蓄不见得都沉郁,它深邃幽绝,妙不可测。它常常山重水复,时时柳暗花明。它把充沛的情感隐藏在心灵深处,让其九曲回肠,尽情旋转,而从不恣意宣泄、倾泻无余。
第三,沉郁所要求的深厚和忧愤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喜欢与悲慨、愤疾结伴,而不愿同诙谐、滑稽为邻。“沉郁苍凉,跳跃动荡”、“悲愤慷慨,郁结于中”。
沉郁因情绪色彩的深浅浓淡而不同,有的沉而悲,有的郁而怨,有的沉而雄,有的郁而愤。但沉而谐、郁而谑者,则未之闻。盖谐谑重外露而不尚隐秀,且与忧愤相悖,故不能为沉郁也。沉郁和顿挫,是水乳交融地结合为一体的。沉郁凭借顿挫,顿挫服从沉郁,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例如张元幹《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此词“慷慨悲凉”,抒发了作者“抑塞磊落之气”,构成了沉郁的风格。作者的感情是深沉郁积的,用顿挫转折的笔来表达,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中,只能曲折地透露一些。投降派掌权,抗战的主张无法实现了,只能用梦到故宫来透露。提出了为什么会砥柱倒塌,只能用天高难问来感叹。送别的可悲,不是为了个人的情谊,为什么呢?只用“目尽青天怀今古”来透露,这些都是构成沉郁风格的表达手法。
又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这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前两句客观地描绘了贫富的对立,后两句主观地叙述了贫富的对立。从客观描绘转入主观叙述的时候,有个间歇转折,其中蕴蓄着多少忧愤之情?这是杜甫对野有饿殍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抗议!杜甫之沉郁,其体重,故沉沉下坠,潜入心海,感情激荡,回旋迂曲。杜甫的诗,为浓郁之极。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沉郁这种风格需要有深厚的内容,激越的感情。内容不深厚,就浅露,感情不激越,就和缓,那就不能构成沉郁的风格。




推荐阅读:

莎士比亚诗4首

多恩诗2首

斯宾塞《正像一只船,横劈大海的波涛》

锡德尼《月亮啊,你那么哀伤地攀上了苍天》

马洛《热情的牧童对爱人说》

本·琼森《给西丽亚》

奥登《致拜伦勋爵的信》

纪伯伦散文诗《先知》

奥登诗40首(1927-1932)

叶芝诗3首

威尔弗雷德·欧文诗12首

鲁伯特·布鲁克诗10首

艾米莉·狄金森《如果我能阻止一颗心破碎》

埃德娜·圣·文森特·米莱诗24首

克劳德·麦凯《非洲》的修辞分析

埃拉·惠勒·威尔科克斯诗35首

劳伦斯·尤斯登《The Origin Of The Knights Of The Bath》

英译里尔克

现存最古老的女性诗人创作的英语诗歌《Wulf and Eadwacer》

奥登《Musee des Beaux Arts》赏析

叶芝及其《Under Ben Bulben》

奥登诗7首

艾米莉·狄金森诗13首

叶慈诗5首

蔚雅风诗3首

安德鲁·马维尔《花园》

A.E.豪斯曼《最可爱的树》

史蒂文斯《纽黑文的一个平常夜晚》

塞弗尔特诗6首

艾米莉·狄金森诗31首

策兰诗14首

米赫历奇诗6首

特朗斯特罗默《火之书》

马修·阿诺德《多佛尔海滩》

济慈诗2首

史蒂文斯《弹蓝色吉他的人》

史蒂文斯《作为字母C的喜剧演员》

史蒂文斯诗8首

史蒂文斯诗5首

佩索阿诗2首

梅廷‧塞拉尔诗4首

内山登美子《布谷鸟》

宇佐美孝二诗2首

藤木俱子俳句选

狄瑾荪诗6首

史蒂文斯诗19首

史蒂文斯《罗曼司的重演》

雪莱《西风颂》

但丁·迦白列·罗塞蒂《寂静的午时》

克里斯蒂娜·德·比尚诗2首赏析

艾弗瑞斯特·帕尔尼诗2首赏析

雨果·克劳斯诗抄

查尔斯·赖特诗4首

史蒂文斯《蓝色吉他手》

阿吉·米斯赫尔诗3首

奥尔良诗2首赏析

杜·贝莱诗2首赏析

克莱芒·马罗诗2首赏析

与谢野晶子《乱发︰短歌选》

史蒂文斯《蒙眼障的懵姨丈》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5首

伏尔泰《致吕兰夫人》

让·拉辛《一个基督徒的诉怨》


小山初筑自天成 架危亭 与云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