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拉马丁《阳光赞歌》

法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阿尔封斯·德·拉马丁(Alphonse Marie Louis de Lamartine,1790-1869)法国十九世纪第—位浪漫派抒情诗人。1811年秋漂泊意大利,在那不勒斯认识了一个叫格拉齐拉的姑娘,后来为她写了一部小说《格拉齐拉》。
1816年秋,他在法国东南都温泉镇艾克斯莱班(Aix-les- Bains)疗养,认识了一位老科学家的年轻妻子,两人相恋。她次年的病故给他带来懊丧的回忆,写下了许多悲叹爱情、时光、生命消逝的诗篇,后结集为《沉思集》,1820年发表后获得上流社会的热烈欢迎而一举成名。
他还著有诗集《新沉思集》、《诗与宗教和谐集》,小说《一个女仆的故事》、《圣普安的石匠》等。
拉马丁长于抒情,诗歌语言朴素,节奏鲜明,但情调低沉、悲观。他认为诗是心灵的语官,是感情充溢时的自然流露。代表作《沉思集》给人以轻灵。飘逸、朦胧和凄凉的感觉,着重抒发内心深切的感受。
他1790年10月21日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在宁静的乡村(勃艮地的Mâcon)度过幼年。他喜爱《圣经》和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等人的浪漫主义作品。他的诗歌多是感情的自然流露,给人以轻灵、飘逸的感觉,着重抒发内心的感受,语言朴素,一扫三百多年来笼罩在法国文坛的理性至上、压抑自我的沉闷空气,对十九世纪初的法国文坛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催生了雨果(Hugo)、乔治桑(George Sand)、维尼(Vigny)等一代浪漫派大师。他的一些名篇如《湖》(Le lac)在法国至今仍然妇孺能诵。

1816年秋,拉马丁在法国东南都温泉小镇艾克斯莱班疗养,认识了一位老科学家的年轻妻子查理夫人(Julie Charles)。两人相恋。1817年Julie原约去法国萨伏依省(Savoie)的布尔热湖(Bourget)与诗人相会,但到时她病例了,不得不留在巴黎,几个月后就死了,诗人没有能再见到她。她的病故给他带来懊丧的回忆,写下了许多悲叹爱情、时光、生命消逝的诗篇,后结集为《沉思集》(Les Méditations),这部诗集(诗人的第一部诗集,也是最出色的诗作)1820年发表后获得上流社会的热烈欢迎而一举成名。在诗中,诗人歌颂爱情、死亡、自然和上帝,认为人生是失落和痛苦的根源,把希望寄托在已经消逝的事物和天堂的幻想上,或者向大自然寻求慰藉。《沉思集》重新打开了法国抒情诗的源泉,为浪漫主义诗歌开辟了新天地,被认为是划时代作品。
波旁王朝复辟后入王家禁卫军。拿破仑百日统治时流亡瑞士。路易十八第二次复辟后回巴黎,进入上流社会。1825年至1828年间在法国驻意大利使馆工作。1829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Académie française)院士,1830年当选法兰西语文学院院士,1830年七月革命后转向资产阶级自由派。1833年成为议员(député),1848年二月革命后为临时政府实际上的首脑。他从1848年2月24日至5月11日出任外交部长。1848年12月10日的总统选举中败于拿破仑三世。此后,他退出政坛,潜心文学创作,并于1869年2月28日在巴黎去世。





余 秋 雨 “ 历 史 文 化 散 文 ” 的 主 要 特 点 与 局 限

余秋雨(1946—)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历史文化散文”的创作,后结集为《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文明的碎片》、《霜冷长河》等,这类散文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引发了“大散文”或“文化散文”的热潮。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无论是从主题意蕴还是艺术成就上看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也有着某些毋须讳言的缺陷。
在主题意蕴上,余秋雨主要以重访凝聚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山水风物、名胜古迹的形式,生发出对中国传统文明的多方面反思。其中包含着对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如《道士塔》、《风雨天一阁》、《牌坊》,还有对传统知识分子人格的复现和命运的思考,如《苏东坡突围》、《都江堰》、《柳侯祠》。余秋雨散文对传统文明的系统性反思有着深刻的现实指向和意义。这也是他在主题意蕴方面的独特贡献。
在艺术特征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维视角的联想。余秋雨站在时代和哲学的高度,以发散性思维来发掘描写对象的丰富内涵。他散文的“散”不像一般散文那样体现在材料的博杂上,而是以有条理的多种视角去观照自己思考的对象。《一个王朝的背影》从自己小时所受的教育到王国维的遭遇,在纵横自如的联想中拓深了自己的文化思考和现实意义。《白发苏州》也是从多种视角来给苏州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进行定位。第二,自然流贯的情感。以作家主体的情感来感染、打动读者是余秋雨散文充满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或沉重之感如《风雨天一阁》,或沧桑之感如《白发苏州》,或悲愤之感如《道士塔》等等。而且,这些情感的传达又以其不动声色的叙述最有艺术性。第三,还原历史的想象。大胆借助想象来填补历史的空白,重构历史图景,也是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一大特征。散文的一个特质是“真”,但是余秋雨总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来做“故事”的修复,细节的复现,从而将读者带入到某种真切的历史中去,这一点在《道士塔》、《苏东坡突围》等篇中都有鲜明的体现。第四,博大恢弘的气度。这是其散文思考的深邃、视野的开阔、情感的浓郁有机结合带来的整体风格。第五,洗练诗性的语言。如《都江堰》中写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的长城景观,体现了作家作为学者和文学家的文字修养。
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有不少缺陷,比如原创性思想的缺乏,艺术结构上“故事+诗性语言+文化感叹”  的模式化,某些情感的造作与失真,甚至还有不少基本常识的错误。




推荐阅读:

哲利尔《昨天拉米斯带着一个坏消息》

波莉·克拉克诗3首

博尔赫斯诗5首

斯坦尼斯拉夫·巴朗扎卡诗2首

鲁达基诗4首赏析

瓦尔特诗4首赏析

阿塔希叶《善与恶在习惯与欲望中间连为一体》

哲米勒《布赛娜!你占有了一颗忠贞的心》

马杰农《有人对我说》

沃尔肯施泰因《我心在极度快乐中年轻》

赛莉玛·茜尔诗4首

尼约丽·米里奥斯凯特诗7首

内扎米诗5首赏析

萨迪诗3首赏析

艾德温·摩根诗11首

博尔赫斯《IN MEMORIAM A.R.》

戴夫·史密斯诗4首

琳达·格蕾格诗5首

勃洛克诗15首

佩索阿诗9首

勃留索夫诗17首

叶芝诗8首

博尔赫斯诗8首

拉马丁《爱情之歌》

马雅可夫斯基《我的这个童话,讲胖彼加和瘦西马》

托马斯·哈代诗11首

沃兹涅先斯基诗12首

埃迪特·瑟德格朗诗12首

普希金《寄西伯利亚》

雅努什·苏伯尔诗9首

阿米亥诗27首

杰玛·戈尔加诗9首

瑾·瓦伦丁诗2首

亥每·沙丙士诗5首

迈克尔·朗利诗6首

帕斯卡·葩蒂诗8首

沙比尔·巴努海《are you the river or am i》

约翰·古什洛夫斯基诗5首

弗兰克·奥哈拉诗17首

唐纳德·霍尔诗30首

帕斯卡·葩蒂诗2首

乔伊·哈尔乔诗2首

莎朗·奥兹诗2首

塔杜施·鲁热维奇诗9首

约翰·海恩斯诗2首

汉斯·马格努斯·恩岑斯贝格尔诗7首

佩索阿诗22首

托尼·巴恩斯通诗10首

唐纳德·霍尔诗歌8首

卡罗尔-安·达菲诗3首

弗兰克·奥哈拉诗5首

布罗茨基《静物》

扎加耶夫斯基诗3首

马克因·森德茨基诗7首


上苑通平乐 神池迩建章 楼台相掩映 城阙互相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