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叶夫杜申科诗6首

苏联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叶夫根尼·叶夫图申科叶夫杜申科叶甫图申科,1933年7月18日 - 2017年4月1日),伊尔库茨克州人。17岁开始发表诗作,一生诗作颇丰,出版了约40本诗集,诗作被译成70多种欧洲和亚洲文字。叶夫图申科游历过世界上70多个国家,经常在广大读者面前朗诵自己的诗歌,在国内外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叶夫图申科是斯大林死后苏联年轻一代的代言人,标志着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苏联对艺术家的控制有所放松。2017年4月1日,叶夫根尼·叶夫图申科在美国与世长辞,享年84岁。
他是苏联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大声疾呼”派诗人的代表人物。他的诗题材广泛,以政论性和抒情性著称,既写国内现实生活,也干预国际政治,以“大胆”触及“尖锐”的社会问题而闻名。
叶夫根尼·叶夫图申科的诗往往直接介入时代生活,尤其是在苏共二十大以后。他在这一阶段写了不少政治诗,在国内外都引起较强烈的震动和争议。他自称他是“代表出生在三十年代,而道德的形成却是在斯大林死后和党二十大以后的一代人”。随着历史的进程,叶夫图申科的创作视野日趋宽广。作为俄罗斯著名诗人、小说家、电影导演和政论家,叶夫图申科笔耕不辍,出版近40本诗集,诗作被译成70多种欧洲和亚洲文字,并获多项国际权威大奖。此外他还著有长篇小说、电影剧本和评论文集等。





冯 至 十 四 行 诗 的 思 想 艺 术 特 色


冯至的《十四行集》(1942)标志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所达到的一个高峰,由27首诗构成,其中各诗均以优美整饬的十四行体写成。它是诗人冯至“中年”生命的一次探索,一次生命的哲学思考和诗意回答。

从思想的层面来看,《十四行集》是诗人在20世纪40年代特殊的战争背景下的生命体验。诗人以一颗敏智的心体察万物,聆听大自然的无语的倾诉,以思想去追随存在的踪迹,解答隐蔽的存在意义之出场,用他充满灵性的眼睛发现了不平常的事物和世界的奥秘。“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第1首),在这平静的句子里,已经透露出诗的思想痕迹,表现出对世界的奥秘探求的理性精神。诗人受到德国哲学的影响,对生命的理解带有明显的存在主义特征,面对战争与死亡,诗人指出不但要勇于承担,而且还要能够“蜕变”。生命与死亡这是一组对立的关系,在对立中相互转化。“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躯/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个体生命的死亡,就像是树叶在秋风中脱落一样,死亡、凋零,又获得新生,这是自然的规律。

在冯至的诗中,世界是一个浑圆的整体,宇宙万象是复杂的组合,正如同“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取水人取来椭圆的一瓶,/这点水就得到一个定型”(第27首),那么,在这样的世界里“向何处安排我们的思,想?”诗人深刻意识到要把握宇宙的奥秘、认识生命的真谛,需要在感性的世界里进行理性的认知,在复杂的人生中得到清晰的思想,在个体的存在中获得生命哲学。

在艺术上,冯至结集时将诗的顺序按照内在的情感逻辑进行组合排列,第一、二首表明了诗人的生命态度,中间经过不同诗歌主题的变化以及诗人情感的演变,最后归结到“但愿这些诗像一面风旗/把握一些把不住的事体”(第27首),诗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浑圆的整体。创作过程中,诗人实现了由情感向经验的转变,通过里尔克式的雕塑或绘画体现经验,使知觉客观化,“使音乐的变成雕塑的,流动的变成结晶的,从浩无涯际的海洋转向凝重的山岳”  。从每一首的艺术创造来说,诗人注重将西方现代诗歌观念与传统的审美观念融合在一起,不追求现代诗的陌生化效果,而是注重诗的经验性和凝动性,表现出相当成熟、圆润、清致的特点。



推荐阅读:

特拉克尔《辉煌的秋天》

特拉克尔《孤独者的秋天》

普希金诗36首

黑塞诗15首

雪莱诗11首

勒内·夏尔《形式分享》

帕克夫人诗5首

勒·克莱乔《云住寺,秋雨》

约翰·克莱尔《初恋》

露西莱尔·克里夫顿《也许》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19首

保罗·策兰诗21首

布罗茨基诗9首

艾米莉·狄金森诗16首

安娜·阿赫玛托娃《子夜诗抄》

安娜·阿赫玛托娃《没有英雄人物的叙事诗》

安娜·阿赫玛托娃《北方哀歌》

安娜·阿赫玛托娃《安魂曲》

叶芝诗25首

罗宾逊·杰弗斯诗17首

安娜·阿赫玛托娃《野蔷薇开花了》

塔布拉答诗6首

艾略特诗5首

托马斯·哈代诗8首

托马斯·哈代诗2首

勒韦尔迪诗20首

茨威格《威尼斯日出》

里尔克《奥尔弗斯》

霍夫曼斯塔尔《生命之歌》

霍夫曼斯塔尔《早春》

马雷《绝对普通之虹》

詹姆斯·麦考莱《在霍恩谷》

里尔克诗20首

鲁米诗19首

普希金诗21首

马林·索雷斯库诗22首

泰戈尔《叶盘集》

屠格涅夫散文诗31首

菲利普·锡德尼诗19首

鲁米诗8首

泰戈尔《爱者之贻》

乔治·鲍威林诗12首

黑塞《流浪者的宿处》

黑塞《赠一位中国歌女》

朱迪斯·赖特《列车旅程》

戴维·坎贝尔《夜播》

霍普《鸟的殒亡》

霍普《普罗米修斯被释》

保罗·策兰诗27首

米华殊诗8首

罗伯特·戴维·菲茨杰拉德《酒杯》

斯莱塞《五次钟声》

布伦南《徘徊者》

雪莱诗11首

博尔赫斯《老虎的金黄》

博尔赫斯《大海》

玛丽·吉尔摩《年迈的植物湾》

玛丽·吉尔摩《别闷闷不乐》


封霜连锦砌 防露拂瑶阶 聊将仪凤质 暂与俗人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