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瑟德格兰诗10首

芬兰瑞典语女诗人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瑟德格兰(Edith Sodergran,1892-1923)瑞典族芬兰人,出生时家境富裕,十月革命后因俄股票暴跌陷入赤贫。1909年,她17岁,在一所疗养院被诊断为患有肺结核。因为贫困和父亲去世,她与母亲一起搬到了农村居住。自那以后,她在自己所通晓的德语、法语、俄语等文字中选择了以瑞典语从事诗歌创作。她在病痛和孤独中离开人世,年仅31岁。
除了几位特别敬仰她的瑞典诗人,瑟德格兰的名字当时并不为众人所知。但如她自己所说“我的自信,源于我看到了我的格局。对我来说,把我自己变成比我所是的更小,是不妥当的。”现在,人们将瑟德格兰视为一位女性尼采,视为北欧现代诗歌的开拓者,视为病痛的人类“骄傲”和“绝对”的代名词,一如她所钟爱的尼采。
瑟德格兰,E.,芬兰瑞典语女诗人。生于俄国圣彼得堡,卒于芬兰雷沃拉。出身于旧官僚家庭。早年在圣彼得堡德语学校读书并用德文创作诗歌,后因身染肺病去瑞士疗养。在疗养期间熟识了当时盛行于欧洲的新文学流派,如法国的象征主义、俄国的未来主义和德国的表现主义,深受影响。但是她的诗歌创作并不模仿任何一种流派,而是创造性地吸收各派之特点,以独具一格的诗风面世。她是芬兰第一位在诗歌创作中,实践以口语节奏代替传统格律的诗人,对恪守传统格律为基本准则的故步自封是一种挑战和超越,从而揭开了北欧诗歌的新篇章。诗人短暂的一生处境极为艰难。在俄国大革命期间她的家庭破产,后来举家由圣彼得堡迁到俄芬交界的卡累利阿地区居住,贫病交加。最初她感到绝望,屈服于社会环境的压力,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悲伤。她的第一本诗集《诗歌》抒发了这种郁闷伤感的心情。后来连续创作出《九月的竖琴》(1918)、《玫瑰祭坛》(1919)和《未来的阴影》(1920)及她去世后出版的《虚无世界》(1925),这几部诗集反映诗人对死亡从屈服到反抗、接收、升华的心路历程。





朦 胧 诗 的 思 想 艺 术 特 征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一批年轻的诗人如北岛(1949—)、舒婷(1952—)、顾城(1956—1993)、江河(1949—)、杨炼(1955—)等崛起于诗坛。他们的诗以一种独立不倚的姿态、新的美学原则向传统的诗学规范发起了挑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其诗作多用象征、暗喻、意象、反讽、变形等手法,意义模糊、朦胧、含蓄,被人们称之为“朦胧诗”。

朦胧诗思想内涵上的主要特征就是对人的尊重。诗人们对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他们目睹了“文革”中非人道暴行,渴望着人性的复归,用诗作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如舒婷的《馈赠》:“不是一切真情/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不是一切梦想/都甘愿被折断翅膀。”对人的尊重还表现在对自由人格的追求。这种追求在舒婷的诗歌中,表现为对人格平等的要求,如《致橡树》。这种追求在北岛的诗歌中,体现为独立思考的精神和怀疑精神,如《回答》:“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喊出了一代人的心声。这种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在顾城、梁小斌、杨炼等的诗作中则表现为人的创造精神的自由发挥,对人的自我价值的肯定。对人的尊重,就意味着对非人道的邪恶势力和压抑人格发展的陈腐观念的批判,舒婷的《神女峰》、《风暴过去之后》,江河的《纪念碑》、芒克的《天空》、顾城的《眨眼》、杨炼的《大雁塔》等,都是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的佳作。另外,后期朦胧诗在以现代意识探究古老文化的时候,企图追求一种史诗性的品格。

“表现自我”成为朦胧诗人共同的诗学主张。这种注重“表现自我”的主体性诗学,必然与传统的描述性、直白式的诗歌写作方式有很大的差异。他们善于透过自我独特的心理感受来折射现实,创造出个性化、心灵化的艺术世界。于是,朦胧诗由对客观现实的描述,转向主体心理感受真实的表达;由被动的反映,转向主体的创造;由写实转向写意,由明确转向朦胧含蓄。从而形成一种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的艺术世界。朦胧诗多采用象征、暗喻、通感、意象叠加、变形等手段,加强了诗歌的跳跃性,拓宽了诗歌的想象空间,增强了诗作的意象张力。

朦胧诗在1980年初达到它的鼎盛期之后,1982年开始走向衰落。1986年,梁小斌写了《诗人的崩溃》,宣告了朦胧诗的最终解体。事实上,朦胧诗的解体一般认为是在1984年,其后,它被新的实验诗歌所取代。



推荐阅读:

黑塞《赠一位中国歌女》

朱迪斯·赖特《列车旅程》

戴维·坎贝尔《夜播》

纪伯伦《暴风集Ⅱ》

荷尔德林诗15首

伯特·阿尔芒诗6首

奥登诗23首

雪莱诗25首

里尔克诗23首

勒韦尔迪散文诗31首

普希金《神甫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

屠格涅夫散文诗20首

悌丝黛尔诗8首

泰戈尔《再次集》

塔索《我爱你,只因为你美艳》

布鲁诺《老橡树》

纪伯伦散文诗《泪与笑》

特朗斯特罗默诗107首

策兰罗马尼亚语诗16首

阿赫玛托娃诗10首

席勒警句诗10首

佩索阿诗10首

雪莱诗10首

艾米莉·勃朗特诗6首

叶芝诗8首

叶芝诗15首

金子美玲诗15首

谷川俊太郎诗12首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1首

吉增刚造诗5首

埃斯普马克诗4首

麦克里希诗3首

华莱士·斯蒂文斯《素初若圆》

保罗·德尔坎《向巴西的朋友们问好》

勒热夫斯基诗2首赏析

史耐德诗2首

泰德·休斯诗21首

施家彰诗7首

瓦科特诗7首

波格丹诺维奇诗2首赏析

拉季舍夫诗2首赏析

涅列金斯基-梅列茨基诗2首赏析

卡拉姆津诗3首赏析

莎士比亚诗7首

菲利普·拉金诗15首

茨维塔耶娃诗3首

佩脱拉克诗4首

卡萝·莫朵诗2首

波洛茨基诗3首赏析

苏马罗科夫诗2首赏析

毕尔格诗2首赏析

博尔赫斯诗5首

短歌行咏掌旗官基道霍·里尔克之爱与死

特列佳科夫斯基诗3首赏析


三秋违北地 万里向南翔 河洲花稍白 关塞叶初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