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波洛茨基诗3首赏析

波洛茨基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西麦昂·波洛茨基是当时宫廷诗人、教育家,首先用俄语写剧本的剧作家,在许多方面为俄罗斯文学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写了许多音节体诗来描述宫廷生活及国家生活的各种事件,也有写社会阴暗面的,如写商人的欺诈和僧侣酗酒等,语言平淡,风格刻板。




节制


倘若毫无限度地实行节制,

 就会给心灵造成极大伤害;

身体疲惫不堪,难保健全的智性,

 只有适度的节制才对人们合适。

每天都能适量地吃喝,

 远远胜于长久的节食;

无限度节制会消耗精力,

 并会导致沮丧和郁悒。


吴 笛 / 译


波洛茨基是17世纪俄罗斯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是俄语重音节诗体的创始人和俄罗斯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首先将诗学从神学中分离出来,显示了宗教文学的新发展,在俄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波洛茨基作为俄国第一位职业宫廷诗人,其创作多是赞美沙皇、反映当时的宫廷生活的颂诗,成为18世纪古典主义诗人创作颂诗的摹本。主要作品有诗集《韵律》、《多彩的花园》、《赞美诗集》、《俄罗斯的雄鹰》及多种剧本。
这里所选的三首小诗出自诗集《多彩的花园》,它是俄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集,属社会政治性的诗集,有讽刺诗、劝善诗、宗教诗、神话诗。这部诗集用音节诗体写成,合韵动人,句法结构精巧复杂、主题多种多样,内容含有典型的“寓教于乐”的成分,因此被人们誉为“特殊的诗体百科和详解辞典”。
作为一个启蒙者,波洛茨基重视文学创作的教化功能,认为诗歌和戏剧都是传播知识、推广道德观念的有力武器。波洛茨基继承了古希腊诗人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用诗的形式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和一些不合理现象,实现情理交融。《节制》以及随后的两首诗都可以看做是情理并重的劝善诗。
《节制》一诗即是劝诫人们要适度地节制自己的欲望,欲望过多或过少都会不利于身心健康。在漫长的中世纪里,宗教不仅控制着人们的生活,还钳制着人们的思想,要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只有现世禁欲才能换得来世的幸福生活。与当时盛行的一味强调禁欲的宗教思想相比,波洛茨基这首诗里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无疑是进步的。
这首诗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体现了一种“适度”和谐的均衡状态,达到了形与神的统一。
全诗在内容上体现的是一种和谐的生活状态,一种饱满圆润的生命状态,诗人在用他的诗教人们如何生活:处在一种均衡状态的人生才是和谐、幸福的,毫无限度地实行节制会给心灵、身体和头脑的健全发展带来伤害,唯有适度的节制才能带来身心的健康,保存精力,并使生命得以持久延续。从形式上看,这首音节体诗结构精巧,韵律生动,全诗共八行,分为两部分,中间用句号隔开,结构严谨。同时,每两行诗都呈现出结构相同的对称形式。
诗人摒弃了中世纪传教士布道般的严厉说教,饱含着对世界的无限爱心,用温和淳厚的语气来劝诫人们要懂得节制,领悟生活中的和谐之美。( 张 娜 )





对于酒,不知道该赞颂还是指摘,

 我同时思考着酒的益处和危害。

它有益于增强体质,却有害于刺激

 人体内固有的求欢的欲念。

所以作出如下判定:少喝有益,

 既能增进健康,又不会危害身体,

保罗也曾向提摩太提过这样的忠告,

 正是这一忠告蕴合着酒的奥妙。


吴 笛 / 译


波洛茨基是俗语诗歌的倡导者,提倡文以载道、寓教于乐。他的诗歌关注人,重视人,探讨人性,歌唱理性,但并不排斥人间的欲望,将文学从宗教引向世俗化的道路,富有人文之光。
《酒》选自《多彩的花园》,是用音节诗体写成的一首说理诗,诗风真挚亲切,表现了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同《节制》一诗一样,这首诗阐述的也是一种“适度”的节制之美。诗人在诗中所说的仅仅是关于饮酒的忠告,饮酒过多危害健康、刺激欲望,少喝有益,但是透过诗行,我们从中感受到的却是人生之道:不仅饮酒,生活也是如此,放纵欲望会给人生带来无穷危害,而适度地节制欲望,理性地对待人生种种,则会带来人生旅途上的无穷收获。
诗人在创作中吸取了一些民间诗歌的表现手法,如对比。全诗共8行,语言简洁明了,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艺术,提出关于“酒”的矛盾思考:不知该“赞颂”还是“指摘”,不知是“益处”多还是“危害”多,饮酒“有益”也“有害”,然后得出“少喝有益”的结论,在几组对比中淋漓尽致地阐述关于饮酒的道理,使诗中抽象的思想感情披上鲜明的形象外衣,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关于适度饮酒的劝诫古已有之,诗人所要做的并不是证明真理,而只是展示真理,同时也把宗教世俗化了,体现了17世纪文学的世俗化、民主化、乡土化的发展方向。
诗人充分发挥了诗歌的“诗教”功能,诗歌语言像铭文警句一样精练,但简洁中同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耐人寻味。( 张 娜 )




晨星


明亮的晨星撒落于黑夜,

 以红色的光点把白昼送往世界,

催促人们工作:要么到广阔的荒野

 打猎,要么去深水中捕鱼捉蟹,

或者去干别的。若是白天睡大觉,

 一生都摆脱不了贫困的骚扰。


吴 笛 / 译


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波洛茨基的诗的核心是思想、是教谕,但是诗的整体又是一件精湛的艺术品,把事理说得新鲜生动,我们在诗句熠熠闪光的哲理中感受到的是诗人的巧智和诗人的爱心,既风趣又发人深省,又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
诗的前两行以白描手法刻画了一幅明亮的晨星送走黑夜、迎来白昼、开启广阔新天地的全景图。接下来,诗人用直陈的手法,将诗笔从抒情转到了说理:肯定劳动的价值,用劳动开启生活之窗,用劳动谱写人生的乐章,抛弃劳动的人也终将被生活所抛弃。短短的6行诗,由“情”入“理”,不但含有教谕的理,也有活泼生动的情,保持了情理二者的平衡,寓善于美,寓德于美。
诗人在《晨星》一诗中传达了诗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哲学:一日之计在于晨,生命在于运动,年华易逝,青春难驻,人应该像黎明时分的晨星一样,散发光与热,勤奋积极地创造生活。这种积极进取的行为哲学在后世诗人的诗歌创作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挥,如歌德诗剧《浮士德》中的“每天开拓生活和自由才能享受生活的自由”,布莱克诗集《地狱的箴言》中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德,无为才是真正的恶”,朗费罗在诗歌《人的礼赞》中号召人们要不断进取,在时间之沙上留下自己的脚印。
波洛茨基的某些诗歌在形式上借鉴了源自巴洛克建筑的创作手法,使用两种色彩写诗。在《晨星》这首诗中,“明亮的晨星”和“黑夜”,“红色的光点”和“白昼”即在色彩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诗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色彩感。
他的诗歌纯净完美,既符合古典主义的严谨朴实、简洁明快的规范,又十分平易近人,生动流畅,具有清新质朴的散文美。这首诗把自然之美和劳动之美、生活之美结合在一起,情理交融,给世界添加了一种和谐的韵律。( 张 娜 )



  读过策兰几乎每一部手稿的妻子曾经深情地对丈夫说:“保罗,这何止是一块残碎之物,我们曾经只想‘为碎片’生活和创作。”作为策兰的一位译者和读者,我常常震撼于策兰轻易就能将德语中性形容词转化为具有人格指向的万有指物词的魄力,这不是诗艺所能引导的,这是一种无物能取代的情感。在它特定的目标里,词直逼天地万物。 

  列于诗集第三篇的《闪光》一诗,“星光下的人”是由一个首字母大写的复合形容词Übersternte(在此作名词)呈现出轮廓来的。 


Schweigenden Leibes 

liegst du im Sand neben mir, 

Übersternte.   


沉寂的肉身 

你挨着我躺在沙地, 

星光下的人。 


  这是诗的开头三行。按德文词法,Übersternte是个阴性词,标示出与“我”一同躺在沙地的是个女子。一个死去的姐妹。我们也可以说,她躺在那里,在星光照耀下。总之,如果换成常规的形容词übersternte,那就随你怎么说都可以——“在星光下”,“披着星光”,“沐浴着星光”。可是,赫然跃入我们眼帘的是这个Übersternte ——“沉寂的肉身”。生命物化了,仿佛语言的晦暗性就是死亡的晦暗性。一个死去的姐妹,埋骨沙丘,暴露在在沙地里。即使在自然的意义上,人的地点也不纯然是万物中的一个处所,只有大地的混沌将其显现为自然。 

  词语在这里不仅托出一个人,而且把她推入万有之中。在接下来那行漫长的省略号里,时间变得无限了——关于“我们”如何死去,如何躺在这里, 以及一切的一切, 都在时间中了。但是, 这个漫长省略号之后由两个问号推出五行诗, 瞬间把我们(读者)从时间中拉了回来。这两个问号犹如两声惊呼, 打破了时间的静寂。因为尾声那个“折杖断罪”的历史隐喻是如此的“耀眼”, 仿佛杀戮的强光又要来临。的确, 在他写下这几行诗的时候,1954年,鉴于一种能感觉到的气氛,譬如“高尔事件”以及他在德国遭遇的敌视和冷遇,策兰担心死者又要遭到第二次屠杀。 


静物 


烛中烛,烨中烨,幻影中的幻影。 


而这个,在下面:一只眼, 

不成对,闭着, 

却让晚来者拥有睫毛,露出头脸, 

没有变成夜色。 


前面这陌生者,你是他的访客: 

无光的飞廉草, 

黑暗把它送来给家人, 

自远方, 

好让它不被遗忘。 


还有这个,在聋聩中下落不明的: 

嘴, 

化成石头还在石里强忍, 

而海千呼万唤, 

年年岁岁把它的冰打上来。 


  这首题为《静物》的诗,作者将它编入书中第二小辑,排在《这里》和《而那种美丽》之间,风格上可谓编排恰当。德文标题“Stilleben”字面义为“寂静的生命”。较之汉语,这个美术名称在德文中似乎更切近作者所要描绘的事物,尽管“静物”这个汉语词的古老释义(“没有生命的东西”)更早地划定了一个范畴,但在现代美术用语中却脱离了自身的源头,甚至不是雅各布·德·巴尔巴里意义上的视觉概念了。此诗名为《静物》,然全篇只有作为“背景”的起首句称得上是“美术”意义上的写意:烛,烨,影。这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个场景,甚至多个场景,有一个“你”在其中走动。这个“你”是谁,姑且不议(或许就是诗人笔法中那个著名的“你和我”之间的角色转换,一个在时空上既远又近的永无确定性的称谓:你,我,我们,读者)。 

  就对象而言,此诗题为《静物》,实为写人。写人,然从头到尾并无人的全貌。甚至诗中那个访客和接待访客的“陌生者”,他们的身份也不是人,而只是一些抽象代名词:das Späte,das Fremde。在初稿校样中,作者曾经打算把das Fremde这个指物词改为指人的der Fremde[陌生人],最后放弃了。为何?策兰相信,隐喻并非语言的疣赘,但在诗歌上是大忌。因为,只要诗人拿隐喻去碰现实,立刻在现实面前被戳破。历史悲剧之后,同代人当中就不乏这类被戳破者:拒绝苦难升华的正人君子遁入清谈,犬儒主义诗人则借隐喻把苦难神秘化。这种例子至今仍然很多。策兰建议人们甩掉修辞这座既沉重又平稳的十字架。正如我们在他的许多作品里看到的那样,词不再是描述和综合,而毋宁是回忆和裂变,它们的不对称关系透过差异性最终又回到同一性的本质。 

  诚如德文标题字面所示,这是一种寂静的生命,甚至不是生命,只是一些局部的、破碎的、残留的特征:一只眼,一根睫毛,聋聩的耳,石化的嘴,如此等等。它们在夜色里骚动和强忍着。还有比这更直击视觉的“静物”吗?这种场景只能让人想到非人和异化。但策兰讲的是历史中的场景,而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异化,更不是艺术表现。这是活生生的碎片。人的碎片。残骸。人=物,物=人。只有一种历史机制才能如此把人降低为死亡的自然物。“海千呼万唤”,打上来的是“冰”。这个结语揭示了一个时代的冷漠。此诗笔调浓重,但不是万物俱寂。如果读者留意诗开头出现的“晚来者”和第三节中提到的“家人”,就会得到一个信息,这首《静物》诗原是一阕追思曲。它提醒它的同时代人,保持历史记忆是一种责任,因为在责任面前我们都是晚来者。如此细读之后,我们无需费力再去追索这首诗的来源了。人们可以到历史档案中去寻找它残酷的真实性。好在作者告诉我们,那些历史事件中的失踪者并没有完全“变成夜色”,今天人们还可以在回忆中想起他们。 



推荐阅读:

扎波洛茨基诗10首

罗伯特·勃莱诗3首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诗7首

乌拉·哈恩诗3首

伊丽莎白·毕晓普诗7首

华莱士·史蒂文斯诗11首

A.E.史陶林诗12首

阿方斯娜·斯托尔妮诗7首

埃利蒂斯诗4首

蒂姆·利尔本诗11首

简·赫斯菲尔德诗13首

罗伯特·瓦尔泽诗3首

迈克尔·杜曼尼斯诗9首

马斯特斯《匙河集》38首

洛尔娜·克罗齐诗13首

普拉斯诗3首

萨拉·基尔施《乡村之行》12首

塔尔科夫斯基诗6首

保罗·穆顿诗27首

穆罕默德·达维什诗7首

安娜·斯维尔诗3首

米沃什诗15首

帕沃·哈维科《冬日宫殿》

穆罕默德·达维什《爱德华·赛义德:一种对位的阅读》

根纳季·艾基诗3首

露易丝·格利克诗5首

翁贝托·萨巴《山羊》

凯瑟琳·巴内特7首

安娜·斯维尔《夜间一场悲哀的对话》

阿尔·珀迪诗11首

安娜·斯维尔诗12首

布伦达·希尔曼诗10首

凯瑟琳·巴内特诗4首

玛丽亚·科钦诗3首

莎朗·奥兹诗7首

翁贝托·萨巴诗4首

阿尔冯西娜·斯托尼《伤感》

阿米亥诗16首

阿方斯娜·斯托尔妮十四行诗4首

罗伯特·哈斯诗3首

尼克拉斯·尼尔松《乌托邦》

萨巴诗5首

莎朗·奥兹诗7首

西奥多·罗斯克诗7首

约翰·阿什贝利诗4首

博尔赫斯诗92首

杰佛瑞·希尔诗5首

雅典娜·法罗赫扎德诗3首

扬尼斯·里索斯诗4首

约翰·阿什贝利诗5首

约翰·阿什贝利《凸镜中的自画像》

华莱士·史蒂文斯《弹蓝色吉他的人》

杨·瓦格纳诗6首

保罗·策兰诗4首

玛丽琳·海克尔诗13首

曼努埃尔·德·巴罗斯诗5首

乔·夏普科特诗5首

谢默斯·希尼《格兰莫组诗》

杨·瓦格纳《蒺藜》

玛丽·奥利弗诗43首

理查·威尔伯诗15首

扬尼斯·里索斯诗77首

特德·休斯诗14首

玛丽·奥利弗诗5首

克莉丝汀·加仑诗2首

理查德·威尔伯诗歌6首

理查德·威尔伯诗7首

理查德·威尔伯诗10首

亨里克·诺德布兰德诗8首

扬·瓦格纳诗20首

阿米亥诗15首

丹尼丝·莱维托夫诗8首


我会死在无人岛 没有墓 风吹起来 没有星星的夜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