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在太原 | 消失的村庄:富民路18号

2017-03-12 张勇耀 太原道

太原俗语:“离城十里杨家堡。”“城”指的是大南门里的明清太原府城,“十里”道出了杨家堡历来处于郊区,属于农村,而不属于“城”里。因而,当太原向南发展,滨河路一路向南到达南中环,杨家堡依然是个被城市化进程包裹着的村庄,不过它有了个特别的名字,叫“城中村”。

杨家堡,明朝太原城“九营十八寨三十堡”中的一“堡”。查百度词典,“堡”可读为“bǎo”和“bǔ”。“bǎo”对应的义项有两条:①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②古代指土筑的小城;“bǔ”对应的义项是“有城墙的村镇,泛指村庄(多用于地名)”。杨家堡一直通用的读法是“bǔ”。但以前是读“bǎo”还是“bǔ”,也即以前的杨家堡是作为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还是仅指一座土筑的小城,或者仅仅是一个有城墙的村镇,我们都不得而知。

拂去历史的烟尘,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杨家堡都只是太原市一个普通的农村。全村人以种地为生,大多种菜。如今长风桥下的广阔地区,都曾是杨家堡人的菜地。一茬茬的地养育着一茬茬的人,村里人将菜摘下,骑着自行车到“城”里的大街小巷叫卖。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男孩子从十几岁起便开始骑车卖菜。

进入20世纪,城市化进程加快,杨家堡的庄稼地迅速被出租和变卖,一条条公路、一座座高楼将村庄层层包围,村民的生活范围于是只剩下了一个村庄。南到长风街,西到滨河路,东到平阳路,西边似乎是唯一可以延升至界线略模糊的地方。

一个被城市包围的村庄,人们的生活却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平阳路、长风街、滨河路的车水马龙,空阔通达,并不能让一个村庄失去原有的生活节奏。没有了土地,人们开始想别的办法谋生。一家家门面房开了起来,理发店,杂货店,裁缝店,粮油店,有的是村民自家开的,有的是出租给外来的打工者的。突然不知从哪一年起,人们开始拆除自家的小院,在原址上盖起了三层四层五层六层的楼房。这些楼房从村里的各个角落鳞次栉比地长出来,成为很多初来太原打拼的年轻人最早的落脚点。最便宜的280元一间,最贵的也就350元。屋里能放一张床,一个写字台,有的还有独立的阳台和卫生间。每月增加二三十元、还能上网,冬天的暖气费也是象征性的,一百二百,因为暖气是主家自家烧的。


█ 拆迁中的杨家堡村


楼房高,房间多,住入的人就多。于是每一个早晨,人们从各个楼房涌出,街道变得拥挤不堪;每一个黄昏,人们从平阳路南边或北边回来,从同一个路口涌入。自行车、摩托车、行人,整个村庄人声鼎沸。人多的地方商贩就多,各家开的或者租的门面房,小巷两边的人行道上,都一字儿排着列各种街边摊。卖菜的,卖馒头的,卖饼子的,卖茶鸡蛋鹌鹑蛋田螺的,卖烤鸡烤鸭的,卖布的,卖鞋卖袜子的,常常将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如果说乡下的村庄只有赶会时有这种盛况,杨家堡那就天天像是在赶会。人声鼎沸,摩肩接踵,讨价还价,铺来货往,当然也有堵车时开车人不断按响的烦躁的喇叭,以及摩托车电动车出入受阻时主人自言自语式的叫骂。


█ 杨家堡成为太原市第一个实施整村改造的城中村


杨天堡是个信天主教的村庄。据说太原教区是天主教最大的教区,有近70座天主教堂,杨家堡村内就有修建于清代的天主教堂。每天下午四五点钟,杨家堡人会一起走向位于村庄西南的天主堂,跟着神父一起诵《圣经》,祈祷,唱圣诗,洒圣水,领圣体,几十年如一日。每个周日以及平安夜,活动规模会大一些,去的人也会多的一些。这是杨家堡人在喧嚣的村庄之外的小的一块心灵静土,世世代代,无可替代。

村里人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老一代在家里驻守,收房租,打扫房屋、院落和街道,或经营个小摊,再加上给年轻人看孩子什么的,而年轻人则大多在每个早晨去往城市的各个单位上班。沿路买两个包子,或坐下来喝碗老豆腐,也可以到村口西北角临平阳路的饭店里吃油糕打卤面,这是老太原人历来办婚事寿事丧事时才会吃的,如今也随时想时就可以吃上了。然后,像那些房客们一样,去平阳路上搭公交车去上班。一旦出村,太原南郊话就变成了普通话,没有人能区分他产是太原本地人还是那些外地来的大学生或打工者。

2010年,长风街沃尔玛背后的金郡小区落成,村人集体迁入一个个单元一户户楼房。四个单元,每单元32层,每层6户。如此小的一个小区,就容纳了一个曾在一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几百年的村庄,那些前街后街上拥挤的人流。村庄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空了。当村庄原址被墙壁围起,一辆辆挖掘机轰隆隆开入的时候,有人突然想起,自家院子里那棵长了几十年的枣树。枣不大,但都很脆很甜。生枣吃多了会伤胃,于是家家户户会把枣儿蒸熟了吃。每到秋天,一些人家的院子上空,会飘着一些奇异的香味。如今,树之不存,枣将焉附?


杨家堡作为太原市第一个实施整村改造的社区于2014年完成北区改造,并全部安置


教堂是唯一被留下来的建筑。只是村里人每次去教堂,不但得穿过平阳路,还得沿长风街走好长一段路,好像没远了多少,走起来却也颇费工夫。不过这凭空多出一倍的路程,并不能让人们停止去教堂的脚步,因为他们在固定的时间向固定的方向走,去固定的地方做固定的事,已成为一种习惯。人们在去教堂的路上,看到被围起来的村庄旧址上,已经有新的楼房在隆隆的机器声中拔地而起,同样是高层住宅。人们看到了这个住宅区的新名字:平阳景苑。



█ 2016年1月2日,杨家堡圣堂隆重开启慈悲圣门


2013年的某一天,有个人拿出户口簿准备去办事,突然在住址一栏里看到了“富民路18号”这样的字眼。他愣怔半晌,才想起杨家堡那条曾经繁华的街道,原来叫“富民路”。他倏忽间明白:“杨家堡”是个活在历史中的村名,而“富民路”是个活在历史中的街巷名称了。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家在太原系列

家在太原01:太原城,太原人

家在太原02:爱在太原晨起日落每一时

家在太原03:太原的那些老槐树,傲然风雨忆沧桑

家在太原04:那一碗老太原炝锅面

家在太原05:太原那些“福寿安康”之地

家在太原06:记忆中的五一路先锋百货商店

家在太原07:怀念我的母校——回民小学东西校

家在太原08:太原有条智家巷

家在太原09:半个世纪如云烟,太原十二中记忆

家在太原10:桃园那几条巷

家在太原11:桃园一巷的那些事

家在太原12:行走五一路,寻找昔日的记忆

家在太原13:大濮府煤场散记

家在太原14:住在桃园二巷的日子

家在太原15:远去的钟楼街副食品市场,近半个世纪的记忆 

家在太原:桃园三巷的记忆

家在太原:傅家巷与傅山

家在太原:桃园四巷忆吃穿

家在太原:桃园路往事

家在太原:豆芽巷往事

家在太原:郭家巷往事

家在太原:那橘红色的府东街

家在太原:老军营,相知相处三十载

家在太原:记忆里的西缉虎营 

家在太原:少年的五一广场

家在太原:家住桃园三巷

家在太原:迎泽公园的记忆

家在太原:西缉虎营院里的牵牛花

家在太原:我心中的解放路

家在太原:太原的夏天

家在太原:太原的醋

家在太原:梅山记忆

家在太原:三代人的青年路小学

家在太原:太原七中,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

家在太原:难忘上马街

家在太原:饮马河边

家在太原:记忆中的西华门老街

家在太原:悠悠文庙上官巷

家在太原:杨家堡,都市里的村庄

家在太原:桥头街,我永远的乡愁

家在太原:家住太原五拐巷

家在太原:记忆中的上马街

家在太原:徜徉在迎泽大街上

家在太原:太原的秋天

家在太原:坡子街16号的小院情

家在太原:文瀛公园话今昔

家在太原 | 青年路上,那些飘逝的青春

家在太原 | 青年路上的点滴情怀

家在太原 | 记忆中的南海子

家在太原 | 青年路上的青春记忆

家在太原 | 记忆中的南海子

家在太原 | 我与宁化府益源庆之缘

家在太原 | 精营东边街那个消失的小院

家在太原 | 小五台,从梵音袅袅到书声朗朗

家在太原 | 双塔寺街的变迁

家在太原 | 大营盘,海校,师院……一座大院的百年变迁

家在太原 | 张小苏:文源巷东

家在太原 | 锦绣太原城的花木地名

家在太原 | 大关帝庙往事:庙里有个小学校

家在太原 | 大关帝庙往事:庙前那条街

家在太原 | 在西缉虎营小院听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

家在太原 | 张小苏:搬家

家在太原 | 五福庵的记忆

家在太原 | 那些渐行渐远的老村名

家在太原 | 张小苏:后花园的变迁

家在太原 | 张小苏:游园时代,迎泽湖畔无处安放的青春

家在太原 | 消失的湖滨会堂,心中一段美丽的梦

家在太原 | 远去的水西关

家在太原 | 张小苏:杂院杂思

家在太原 | 太原地名中的园

家在太原 | 府西街,曾经瓦房满街

家在太原 | 究竟是新源里还是新原里?

家在太原 | 我和北十方院的最后时光

家在太原 | 三条因狭窄而得名的小巷

家在太原 | 散落在太原公园里的那些记忆


欢迎各位关注我们共同家园的老太原人和新太原人加入《太原道 | 家在太原》微信群,入群请先添加太原道编辑微信并注明“家在太原”,扫描下图二维码或查找wwwtydao

太原道三晋文化微论坛开通,直接发帖,深度讨论,永久留存,全网互动,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