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佛说法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我们直下承当

净空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空法严经讲义

那么底下这个就更进一步啊,这就讲第六意识了:【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见闻觉知是指外面境界,把外面境界都隔断了,眼也不见,耳也不闻了,所谓是舌也不尝了,鼻也不嗅了,六根不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这是假设的话。那么前面这个五尘境界离开了,前五识不生啦。不生怎么样呢?它还有个内心。内心是什么?有幽闲。这个幽闲就是说内心寂静,俗话所讲一念不生啊。这个境界是什么境界呢?是小乘人的境界,阿罗汉、辟支佛、甚至于权教菩萨,他们的境界。

那么在楞严会上讲,第九定,这个功夫也相当的深呢。四禅八定,它比四禅八定还要高一级,叫第九定。我们看起来,这还得了啊!第九定的这个定功,诸位要见到之后,佛菩萨说法准不听了。为什么呢?佛菩萨说法不稀奇,第九定了不起啊。第九定的定力可以定多久呢?佛在经里面讲的是两万大劫。还得了吗!

这是讲阿罗汉呢,两万大劫他回小向大啦。他要不回小向大,不止两万大劫呀。如果说一个人入定,定个半个月、定个一个月才出定,唉呀,这是活神仙啦。这样的功夫在大乘佛法里叫鸡毛蒜皮啊。真正的好东西不认识,把这些不足道的这些小事,看得比什么都重,这个叫迷惑颠倒。

那么小乘人的境界,你看看佛在此地说得都很难听啊。他们的境界是什么呢?是【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就是小乘人的涅槃境界,也就是第九定的境界。所以我们现在有一些修定的,盘腿在那面壁,闭着眼睛,得一点轻安,就以为很了不起了。比起阿罗汉还差远了呢!阿罗汉到这种境界,给诸位说,不见性,还是妄心用事,所以佛举这个例子来说。

因为当时在会证得这样境界的人很多,所以,就小乘圣者他们所证得的境界来举例子。小乘人确实有不少啊,把这个境界当作法性,而佛知道,他是内守法尘啊。法尘有两分啦:一分叫生法尘,一分叫灭法尘。他还是执吝灭法尘的境界,所以说「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啊。换言之,根本他们就没有见性,他们是执吝法尘,自己心里面得到幽闲。那个幽闲是分别心在那里分别的,自己感觉到有幽闲,这就是一种分别。影事就是不真实的,这个境界还是梦幻泡影啊。

那么刚才说过了,这个法尘两分:生法尘,灭法尘,在此地略略给诸位介绍一下。什么叫生法尘?所谓生法尘,是第六识不是向外面攀缘,是向内攀缘。攀缘什么呢?攀缘前五尘落在阿赖耶识里面的印象,我们或者说是,唯识里面称之为种子。譬如说,我们昨天办的事情,昨天眼见的人、耳闻的声,是昨天的事情,今天我们一想,能够想得起来。昨天那个事情已经过了,事过境迁了,可是这个印象落在阿赖耶识里头,那个阿赖耶识像个仓库一样。我们五根、五识缘不到,没有办法到仓库里面把东西搬出来再重新看看,没有这个能力,第六识有能力。

第六识可以缘外面,与前五识起联合作用,可以攀缘外面。又可以独立的联合末那识,跑到里面去看看,它神通广大。所以昨天的事情,或者去年的事情,甚至于功夫好的,前世的事情,他都能晓得。为什么呢?阿赖耶识里头种子在啊。梦中独头意识,这个睡觉会做梦,那个就是第六意识去攀缘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起现行了,梦里面,形成了境界了。那么这种情形呢,就叫作生法尘。

第二一种呢,这就不是凡夫了,专门指这些修道的人。他是什么呢?他是都不外缘了,不像那个生法尘。生法尘啊,我们凡夫都缘,缘内是又缘外。小乘人不缘外面的境界了,所以小乘人修行的特色,是远离都市,远离聚落。凡是有一般人、世间人住的地方,他都跟它隔离,他要找到一个很清净的地方去修行去。这是小乘人的修法。他把外境都断绝,专门修什么功夫呢?向里面呢——向内缘。这个内缘就是此地讲的「内守幽闲」,守住它这个定中的境界。那么这个定中的境界,给诸位说,若不是法性,就叫作灭法尘。所以它是一个暗境,它不是一个光明的境界。

实在讲,在小乘人,只知道明等一类的生境为六尘,不晓得还有暗的,黑暗的那一类啊,那个灭的境界啊,还是属于六尘里面的灭法尘。这个境界,诸位要晓得,楞严经里讲「六结三空」。六结里面第一个是动,第二个是静。因为我们六结三空,楞严会上是从耳根说的,主要是取观世音菩萨修法,反闻闻自性。耳根最初两个结是动、静,如果在眼根上来讲就是明、暗。耳根的动静要明了了,眼根的明暗也就通达了。这就是说明连这个小乘人只知道明是尘境,不晓得暗也是尘境。正如同啊,我们晓得动是尘境,不晓得静还是尘境。

所以,在六结里面,阿罗汉是住在哪一结呢?住在第二个结上,他就这么大的本事。他都不晓得这个暗境之后,还有四大关呢,六个关口他才到第二关啦,他以为就见了性啊,以为就证得大涅槃了,这是很大的错误。好比我们旅行,我们当中要经过六个站才到目的地,他在第二个站就误会,以为到达目的地,这是小乘人的境界。

所以佛在此地指示出来,说纵然灭了一切见闻觉知,这个见闻觉知都是动相,动这一关已经度过去了,「内守幽闲」,你守在那个静的这个关口上。所以啊,还是,这个就是说他不再分别攀缘前五识落谢影子,他是要守住、不肯舍弃幽闲的定境,那么讲到极处,他还是堕在分别法尘影事上。这个地方的内守,守有能守,有所守,能守就是一般经里面讲制心一处。

虽然小乘这个境界,佛在这里说得很难听啊,我们做不到啊。我们不要说这个境界啦,初禅都做不到。所以我们读楞严经千万不要瞧不起小乘人,佛呵斥他,那是佛的地位呀,我们不行啊。这就好比是,佛是一个大学校长,阿罗汉是个小学毕生,佛骂他没有学问,骂他没有出息,行。而我们自己本身还是幼稚园的学生,那望着小学毕业生,那是我们的老学长啦,我们处处要跟他学啦。所以我们绝不可以慢待了阿罗汉。轻慢阿罗汉,经上讲的果报也是很麻烦的,也招罪报的。佛菩萨可以对他这么说,我们不敢。那么这部经呢,算是圆顿法门的了义经典,所以这个道理我们要通达,但是我们不可轻慢阿罗汉,我们对他,要像对待佛一样的敬重。

所守的就是禅定的境界。那么这种境界,看起来好像非常的寂静,实际上呢并不是真正的静,它还是有动。那个动得非常的微,阿罗汉的定功还觉察不到。这是佛在大经里面给我们讲,一刹那九百生灭啊,一弹指有六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这个生灭就是动。这个动实在是太微细了,连阿罗汉的定力都觉察不到。他自己以为是很静了,这就好比我们看水,表面上看那个水啊,很静,像一面明镜一样,照得清清楚楚。底下流得很急,我们看不出来。表面上很静,下面流得很急,那么阿罗汉的境界就是这样的。

这是由于小乘外道,没有悟入圆满的理,所以他不通达万法毕竟空的道理。当然他更不晓得烦恼与菩提不二啊,生死与涅槃一如啊。这是圆实的道理,他不懂得。所以,离了六识,别无定慧之体。所以要从根本上来探究呢,他还是用的分别心。那大乘菩萨,跟小乘人用心就不一样。大乘菩萨了达一切法毕竟空寂,所以人家不用分别心,达到禅定的这个境界。这是真的,真正的三昧。小乘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是用分别心达到这个定的境界,这就是用内守幽闲这个方式,达到这么高的一个境界。他用心不一样,所以他境界也是两样的。无分别心是真实的境界;有分别心是虚妄的境界,还是法尘分别影事。

那么虽然我们做不到,但是这个道理明白了之后,严格地讲不是我们做不到,如果要是我们做不到,释迦牟尼佛说这些道理,说这些方法,那又有什么意思呢?!难道是故意来吊胃口,拿我们来穷开心?佛不如此,佛不但没有妄语,佛不跟人开玩笑,佛没有戏论。那么换句话说,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不肯做啊。我们果真肯做,哪有做不到的呢?!

所以佛在一切大乘经里面,对我们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我们直下承当。所谓直下承当,理明白了,我能做得到,“佛可以做到,菩萨可以做到,我也可以做得到!”这叫直下承当,这是佛说法最大的期望。如果我们听了佛的法了,理也懂得了,很感叹,“唉呀,我的业障很重,做不到”。那佛也只好叹一口气,好,再来吧,再教一遍吧,只有这个办法啦。但是佛的教学很有耐心,他不灰心。一遍不会,两遍;一辈子不成功,好,下一辈子再来。只要我们肯接受,佛总是很耐心地来教导我们,绝不会舍弃我们。小乘人没有这么大的耐心,小乘人教你一遍,你要不会了,他就不耐烦教你第二遍了,所以只有大乘菩萨才有这个耐心。

那么这一段呢,还没有讲完。那是这一段文虽然不长,理很深,对我们无论在行门、在解门上,都是关键的部分,相当的重要。这个道理是真正的明了了,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不但是在我们学佛上有很大的帮助,实在讲,在我们生活上帮助更多。

诸位要晓得,学佛是学智慧,是学觉悟,智慧、觉悟是运用在生活之中。假如这个智慧、觉悟不能够运用在生活上,那我们又迷惑颠倒了。那怎么呢?所学非所用啊,那这个东西学了有什么用处?!可以不必学啦。学了的时候,就有用。穿衣也用得上,吃饭也用得上,待人接物通通都用得上。所以这门学问是活活泼泼的,不是死呆板的。用途非常的广范,学了立刻就有用。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

凡是把佛菩萨也看作鬼神来祈求保佑,这个是极冤枉啦,迷信到所以然处了

人家说我们盲修瞎练就一肚子不高兴,这个不高兴正是盲修瞎练

楞严经跟华严经,就是帮助我们得到理一心不乱

一法含一切法,一种解脱门含摄无量无边的解脱门,法法如是

背书是修根本智,它并不重在记诵,目的是开悟

佛法里面所谓迷失自心,就是误认缘影为自心,那与认物为己、为心没有两样

为什么叫你天天念经背经?这念经背经就是唤醒自己

性迷了就叫识;识悟了就叫作性

念佛看你用什么心去念,有念佛念到地狱饿鬼里去了

我们现前这个十法界依正庄严山何大地、芸芸众生,就如银幕里头现出来的相

阿赖耶识里头的种子是不是真实的,一不相熏种子就没有了

不与境缘相会的那是真心;凡是与境缘相会的通是妄心

要想超越轮回在业上(修善)是不行的,一定要破惑才行

凡是没有明心见性的人,都是属于邪见之人

七处征心之之六:执心在中间

七处征心之之六:执心在中间

七处征心之五:执心则随有

七处征心之四:执心分明暗

七处征心之三:执心潜眼根

七处征心之二:执心在身外

七处征心之一:执心在身内

读佛经乃至古人的注疏不要受他的拘束,才能看到真正的东西

今天要想挽救这个世界从不妄语救起,直心是菩提心的根本

初学的时候,解就是行;老参的时候,行就是解。

我学佛学了三年,才肯跪下来拜一拜啊

求学的态度就是这八个字: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背诵是三学等运三慧齐修---不是叫你背文字,而是借这个做自己修心的功夫

出家的弟子接受在家人供养,一定要给人说法才合法

我们有愿而没有心。只要你存这个心,都是招一切障碍的根源

没有吃亏的人,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老师责备学生也是为了爱护他,对不爱护的学生一定是当宾客看待

世间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喜欢博学多闻,因此心不能专,志不能一

现了神通一定就走,这是佛法里面是一种规矩

要学得佛的那个法门在日常生活当中确确实实能做到,做得很圆满

记住:同学们当中有过失是不可以说的,无论是当面无论是背后

从绐列举这六位上首的专长,也就能看出这一部经的特性。

佛菩萨现身是随我们众生根性的

我们一定要孝亲,一定要爱国,一定要懂得本末这个顺序

佛学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完全为众生的是正;有一念为自己都是邪

有心就有业,无心就无业。

菩萨所修的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自已所得到的是清净、平等、慈悲,仅此而已

用这一个名号是唤醒自己本性里面的释迦牟尼佛

因为你有时间观念,你就会老

我觉得修定最好的办法是背经,背经书就是修定

你的我执、法执还在,你就还没有入门

在古时候凡是学佛的不管学哪一宗,没有不读《楞严》的

见了性的人才看到“常乐我净”

执着恶法是病,执着善法还是病。一切都不分别,心才能定得下来

一切法里头不起心不动念,那就是舍识用根

般剌密帝法师把楞严经送到我们中国来的苦心

现前一念心我们不难体会,但是现前一念心的理体不容易体会

两三年不间断熏习,利根的人就有入处,就有悟处

有断证的功夫,能以观照破见思烦恼.是观行级的菩萨

用根不用识;称性不着相

修行的方法上来讲:一根归源,六根就通达

破戒的人佛有办法救他,破见之人诸佛没有办法救

凡是秘密传教的一定有问题啊,不要去相信他

众生为什么一个人一个相貌呢?

诸佛菩萨千经万论教我们“敬”,要懂得了诚与敬

背诵经典是第一层的功夫;持咒念佛是第二层的功夫

业障相是通过人的长相可以看出来


历史文章选读集一(新关注的师兄入)

历史文章选读集二链接(新关注的师兄入)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