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23 有几个念佛人知道自己在修楞严大定呢

净空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摘自净空法严经讲义下223

圆彰七大即性周遍

第七十三面倒数第一行。【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从这个地方看起,这是四科七大最后的一大科,七大。前面的四科,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就是七大中的别相。说明一一法,性是真实的,显示法法当体是真、是常,说明这个意思。那么今天起,这一段经文,这个七大,就是四科的总相。在此地呢,要说明,这个一一法,不但是真,是常,而且是一一周遍法界,显示出法法圆满周遍的境界。那么我们从四科七大的文字整个合起来看,才了解华严经里面所说的啊,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知道整个法界就是自己的清净法身。消息我们是知道了,从经里面我们得到这个消息了,往后啊,要紧的是事情,就是如何来证得。假如我们不能证得,这个境界依然是诸佛与那些大菩萨们的。如果我们要能够证得,这个境界就是属于自己的。这是我们读大乘经典,一定要发大心,修大行,证大果。

经文,前面这个两句啊,阿难对佛所说的,【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这个两句是举出佛法所建立的宗旨的名称。所以,有一些人常讲,佛离了因缘,就无佛法可谈了。佛法是什么?因缘所生法。诸位也常常听到这个论调,那么在此地你看看,佛把因缘呢、自然呢,全都给否定掉了,这是怎么回事情?那么诸位要晓得,佛本来无法可说,不仅仅是无有定法可说啊,是无法可说啊。佛之所以说法,那是因为众生有执著、有邪见,那么佛以这个方法破除众生的邪见、偏执而已,除此之外,有什么佛法呢?!

那么我们要了解一个事实,世尊出世的那个当时,在印度啊,是宗教最发达的一个时代,宗教里面著名的,经典上记载,有九十六种之多,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宗教之国。那么在这些宗教里面,尤其是大的宗教,势力大的,有六个,叫六师外道,势力很大的,影响力很大。那么他们所主张的啊,一切万法是自然生,他们认为是自然而有,这是一个错误的见解。实际上讲,印度这些外道啊,比起我们今天这个天主教啊、基督教啊、伊斯兰教啊、犹太教啊,都要高明。我们看世间这许许多多的宗教,它们修行的理论与方法,我们很客观地来看,只是忉利天,只可以到忉利天。那么忉利天以上的呢,好像在它们的经典里面,这个理论与修行的方法,我们都找不到。所以我们看它的经典,道理啊、方法啊,可以达到忉利天。可是印度这些六师外道们,它们有很深的禅定,可以能够修到四禅天、四空天,甚至于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实在是了不起。

于是这一些外道们,就把四空天、四禅天的这个境界啊,认为是永恒的境界,叫它做涅槃。这个涅槃两个字啊,并不是佛门里头本来有的,印度所有的外道,最高的境界,就叫涅槃。涅槃的意思是什么呢?不生不灭。不生不灭了,就是一般所讲的永生啦、永恒啦。误会那个境界,是涅槃的境界。那么他们证到最高的境界呢,在二十五有里面所说明的,跟我们佛法比较比较,实在是佛门里面所讲的无明啊。

他们认为自己,这是叫神我,那么我们晓得,这是末那执第八见分的一分,认为自内我,是这么一个境界。世尊为了破除他们错误的执著,才说一切法是因缘所生的,说因缘所生呢,就是破自然的执着。这是佛门里面讲因缘生法之来由,是这么来的,这是大家要晓得的,这个是从哪里来的,要知道。佛为什么要这么说法,我们要晓得。其实这个万法是不是因缘生的呢?如果真的是因缘生的,佛在此地何必要否定呢。如果不是因缘生的,好,佛用方便法来对治众生的毛病,契机了,契机又不契理,这不是般若。所以诸位要晓得,一切法如果说是自然而有的,这是错误的,这个是讲不通的。因缘所生的,是实在的,实在的,佛又为什么要否认呢?否认我们执著,你要是执著一切法是因缘生的,错了,又不对了。

佛法,诸位总需要记住,欧阳大师说得很清楚,破我们执著而已。一切不执著,真常、周遍的法界,就在面前。换句话说,一真法界,显现在我们眼前,只要我们去掉分别执著。所以,这是阿难在此地啊,听了上面四番的开示,就是四科的开示,提出这个问题。在每一法里面,佛都说出非因缘、非自然。自然就是和合的意思,此地是提出了一个和合,和合与不和合,那么和合是因缘,不和合是自然。既然是非因缘非自然了,是不是与从前所讲的前后矛盾呢?这是免不了叫那些小乘人发生怀疑的,所以在此地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得是有道理,问得是没错。佛在初期说法,确实是以和合因缘为宗旨,为了破除外道的自然的执著。

那么下面呢,就是阿难提出的这个问题了。说:【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怎么看,怎么都是这个道理。一切世间,包括了自己的根身器界,就是有情世间与器世间,通通包括在里头。有情世间,有生老病死;无情的世间,植物,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这就是种种变化啊。而这些变化,我们仔细去观察,不外乎四大和合。这个四大,是指元素,地水火风,这些元素在变化啊。而且,佛在早期讲经,又常常说到这个世间种种诸变化相,都是因四大和合而生的。这个其中的意思,这种论调啊,可以说在阿含经的时代,是常讲的,那么就是在方等里面,也说得很多,所以弟子们呢,都听得耳熟了。

那么在此地呢,我又要补充两句。佛说法的目的,是要叫我们开悟,绝不是叫我们执著名相,理解名相。哎,那错了,那就变成一种死读书、读死书的办法,他是叫我们开悟。阿难在这个楞严会上示现的,没悟,记得很多。佛以前所讲的话,他都记得,所以前后矛盾的话,他马上就提出来了,那么这也是代表了我们大多数钝根的学佛者。所以阿难对我们来讲呢,是我们的大恩人啦,如果没有他当时提出这个疑难来,我们今天碰到了,又怎么解决呢?!所以这是大权示现。

那么在现前,这疑问来了:【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为什么过去佛常常讲,现在为什么都否定了?都把从前所说的那些话,排除、摒弃、不要了,从前所讲的,现在都把它推翻了。这怎么行呢?佛所说的话,前面说的,后头能够推翻,那这个佛说的话靠不住啦。我们对于佛所说的话,还敢相信吗?那么阿难虽然有这个意思,当然不是真的。为什么呢?佛说的法,决定前后不颠倒,也决定没有矛盾之处,不会的,不可能。但是我们听起来觉得是这个情形,那是我们的理解力不够,我们没有悟到这个境界,所以提出自己的问题来。那么说到这个地方,我们要想想前面佛所讲的话。阿难听到前面,四科,一一法,佛都说了,皆是妙明觉性啦。这个妙明觉性啊,是寂灭法,是第一义。当然,在这个里面,不会有因缘,也不会有自然。像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因缘是一物,自然也是一物,本来无一物啊,何处惹尘埃啊。这个妙明觉性,是这样的,这个可以讲得通啊。

可是,我们讲到眼前这个事相,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我们看到,这个是生灭有为法啊。生灭有为法,这个不是第一义啊,是第二义。那么第二义啊,那当然属于因缘生法。讲到真如本性,不属因缘,非因缘非自然,我们能相信,不会怀疑。说这个四科,不是因缘生法,我们确实怀疑,那么为什么世尊否定它,说它也是非因缘非自然呢?与第一义的真如本性是一样的,这个就不懂了,问题在此地。后头就把自己疑问说出来了,【我今不知,斯义所属】。就是说前面说的非因缘非自然、双非的这个旨趣之所归,叫我们初学、程度浅的人听起来,不晓得这个义趣所属啊。

那么这才再请求世尊:【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这个几句啊,求佛开示。因为我们自己听了之后不明了意思,这种发问呢,这叫有疑,听了之后有疑,提出问题,这是做学生的本分问,应当要提出来,求佛再给我们详细开示中道。这个中道啊,就是不执著两边的意思,这才叫了义。这个非因缘非自然,因缘是一边,自然是一边,两边都离开了,这就是中道义。为什么这个一一事相,我们看起来是有为生灭的,其实都是中道了义,这个的确是很深很深的义理,这是诸佛与大菩萨们亲证的境界。

那么我们要研究这一段,必须要回想到佛在以前、前面所说的。前面呢,是就事显理,因为四科所说的是事,从事里面去显理。理是什么呢?非因缘非自然。金刚经上佛也说得好,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在此地啊,你能够在四科七大里头见到非因缘非自然,就是见到诸相非相,那么你就见如来了。这个如来是什么?如来就是见性,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大乘实相,是说如来藏性,随缘不变的【中道了义,无戏论法】。那么在这里,我们要晓得,佛在小乘,在阿含时期所讲,万法因缘生。这是说的有门戏论法,也就是经上常说的黄叶止啼啊,接引初机。初机,给他说圆顿、了义、中道,他不能接受。所以,要用方便法,来破除他的执著,渐渐地诱导他,趣向了义中道。那么阿难在此地所示现的这个现象呢,他是不悟,反而执著。执著什么呢?把佛所说的因缘生法,执著这是了义,那这是颠倒错误啦。

那么佛在楞严会上,尤其在这一段经文里头,破相出性。相呢,就是事,就是从事相里面,分析显示出义理来,从事里头啊,去悟这个道理啊。然后你在这个里头能发现到,就是能觉悟到,性,实在是太妙了。它,绝不至于有为,所以佛说,非因缘。它也不是无为,呵呵,我们从性上讲呢,不是有为,也不是无为。可是这个里头有个难懂的事情,在哪里呢?我们不管哪一法,随便拈一法,这是诸位要晓得的,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懂得,我们的观察,最低限度,要看三面。这个三面是什么,体、相、用,要看这个三面。这个体啊,就是妙真如性啦。相是生灭法,相、用是生灭法,体是不生灭法啊。我们举这个扇子,是相;扇风,凉快,是所用;它的体呢,体是妙真如性。你要从这个地方能够体会到了,前面这个四科的意思,哎,你心里就明白了。佛给我们讲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意思在哪里呢?意思是在相里头啊,显示出这个体性啦。如果从相用来讲,那当然,百法里面讲的,那是有为法,有生、有灭、有造作啊。可是这些事相的体性,不但不是有为法,嗬,它也不堕无为法。

所以佛才说明,一一最后的结论,非因缘非自然,诸位要从这个地方去体会。那么换句话说,一一法从体性上去看,没有生灭,不生不灭,究竟涅槃。所以佛在华严、圆觉里头才讲啊,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啊。那么这是佛说法的善巧,正是所谓离即离非,是即非即的中道了义啊。佛在经上说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我们怎么会不觉悟呢?这个不觉悟,实在讲是因为我们自己业障太重,障碍了我们的悟门。所以我也常常劝勉同学们读经,你看《五种遗规》里面,这个童蒙教学里头,就说得很清楚,所谓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个其义自见呢,在佛门里面来讲呢,就是大彻大悟啊,大开圆解啊。

这是要功夫深,这个功夫用在什么?用在定上。昨天还有两个同学来找我,问我这个事情。他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好像其余的法门都修定,他说这个净土法门不修定,好像不如其它的法门。这就搞错了!为什么呢?他那个观念里面那个定啊,一定盘腿面壁,坐在那里坐着不动,眼观鼻、鼻观心,那才叫定。好像我们修净土、念阿弥陀佛的,没有一天去坐几个钟点。我昨天告诉他,那么我们就楞严讲,念佛法门所修的是楞严大定。可是啊,你是不是真修呢?那就说不一定了。你要是真正地修,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楞严大定,一心不乱,就是楞严大定。这个定啊,没有出入的,所以叫大定。你平常修禅的人,实际上,盘腿面壁,有定。出了定了,定就失掉了。定,有出、有入,入的时候,有定的境界;出定的时候,境界就失掉了。这个定是有入有出,这是小定啊。大定啊,没有出入,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这叫大定。念佛人,二六时中,心里面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放下万缘呢,提起正念呢,这心里头只有一念,没有其余的妄念,这就是定啊,这不是定是什么呢?!

这个定里面,有止有观,有静有虑。从静、从止来说,放下万缘,没有杂念。从观、从虑上来说,有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了了分明。有止有观呢,这不是禅定是什么?!不拘形式,一切事情都可以照做、可以照办,这个定才有用处啊。盘腿面壁,定在那里了,什么事都不能办,必须要出了定才办事,入了定就不能办事。净土法门是,入了定什么事都可以办。为什么?它不要出定,没有出入啊,这是大定啊,大势至菩萨所修的。有几个人晓得呢?!又有几个人念佛,哎呦,他知道自己在修楞严大定呢?!修楞严大定就是修一心不乱,大家这个念佛啊,都是求,哎呀,将来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我往生。他不知道修大定,不知道修一心不乱,哪里晓得,你临命终时,如果这个功夫不能成就,心还是乱的,还是不定的,还是去不了啊。能够往生,是要靠临命终那个时候,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要记住这八个字。有这个条件,决定往生。

所以在一切法门里面,念佛这个法门殊胜,道理就在此地。那么可见得,我们今天讲功夫,谈不上,没有功夫。为什么说没有功夫呢?就是你心里头没有定,功夫叫定啦。不为外境所转,这叫功夫。一切大乘了义经典,都是发明这个道理,也都是给我们讲求修学的方法。可见得前面这个四科啊,佛所说的,句句都是真理,在事相上,为我们指出中道了义。而阿难尊者,听了以后啊,没听懂,反而认为佛的一切排摈,怀疑那是偏空戏论,不务实地,好像堕落在顽空里面一样。这阿难虽然是听得多、记得多,这个记的病,就在此地,阿难表演给我们看呢。我们中国圣人也说了,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那是害人的。

所以这个学问,不贵记诵,而贵开悟,不贵记诵。叫你读书,读几千遍,读几万遍,那个目的,是把你的心定下来。定下来之后,会开悟。如果你把这个目标转移,哦,我样样都记得。这个样样都记得了,好,真的记得了,不开悟,悟门堵死了。这是同一个方法,运用之妙啊,各不相同。你比如说,你背书,你的目的是在记,好,你把这个东西都记住,这是一个目的。阿难用的是这个,用的这么个心,所以他样样都记得,但是就是不开悟。可是佛教给我们这个方法呢,叫你背诵经典,是叫你开悟的,不是叫你记诵经文。同样是念书,两种不同的目的啊。

但是这两种当中呢,这个记,容易,给诸位说,背的时候,记东西容易,开悟难。开悟要什么呢?开悟要念到把妄想都念完了、念尽了,妄想都念没有了,就会开悟。你这个记诵里头啊,记忆啊,还是打妄想,与你第六意识完全相应。所以为什么要念几千遍、几万遍,才能把你这个第六意识的妄心伏住啊,叫它不起现行,才能开悟。妙观察智,才能现前,平等性智,才能现前。

那么换句话说,阿难没有明了佛所谓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的意思,他是完全著相。听经,著言说相,读诵,著文字相,这是麻烦事情啊。你看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教给我们,离文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这样受持如来的教法,你才能开悟啊。不但一切这个妄想,我们要远离,连佛的言说文字,都不执著。要不要呢?要。我们在起信论里给诸位说得很清楚,要,我们要文字,要言说,我们天天要讲经,天天要读诵,要。要,而不执著。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解mp3音源下载网址: http://pan.baidu.com/s/1eSrMFSI  (注:复制网址打开后选择下载,并需要用到百度网盘)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01-200目录(未完)

201 凡是因缘所生法,它就没有自体,就是虚妄的

202 佛陀的教学是三世的教育;孔子的教学是一世的教育

203 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你不疑就不悟

204 因为我们动念心不清净,开口便错,动念皆乖

205 我们燃香里头没有观照不能见性,真正的功德就是能入观

206 障碍在自己的心,障碍不在境界不在别人,要牢牢记住了

207 听闻佛法要这样听,这个音声一历你的耳根立刻消融没有痕迹

208 戒定慧这个尺码,是天天量自己,不是量别人的

209 没有开悟、没有恢复我们的五眼圆明,我们身心就是带着重病

210 为道日损,为学日益,我们应当守住这个原则

211  老师的本分就是开示;悟入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212  佛法之建立是一种权巧的设施,就好比众生有病才建立的有药

213 我们眼前这个相,没开悟的人是业力在支持着,开悟了的人是愿力在支持着

214  不晓得所受的一切都是因缘果报,有这个不平之心、好恶之心就是造业

215 佛法兴隆,国运就昌隆,一定要发心弘扬大经

216  相信佛所讲的是真实,自己如何去证得佛所讲这个境界,就是疑情

217 十八界就是自己,十八界就是宇宙

218 佛法神咒治病那些方法通通是治生理病的,业障的病不能治

219 一切大乘经典可以看也可以听,一定要把中心放在自己主修的这一门上

220 初学讲经讲古人的注子就好了,你不开悟千万不能发挥

221 十法界依正庄严,只是这些极微尘的聚散所产生的假相而已

222  千经万论不是叫你记的,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

历史文章阅选读一(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祖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接

净空法师《法华经大意》目录01-66(全)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接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视频目录01~154 (未完)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01-200目录(未完)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历史文章选读目录二(新关注的师兄入)

大悲咒的妙用 (宣化上人)

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仁清法师)

盂兰盆节的故事——目连救母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