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華嚴經淺釋26: 如果徹底消竭欲愛,就能了生脫死,得到解脫

宣化上人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宣化上人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復次,增長鳩槃茶王,得滅一切怨害力解脫門。

將前邊的道理再重複說一次。這位增長鳩槃茶王(鳩槃茶是鬼名,譯為甕形鬼,又叫冬瓜鬼),他得到滅一切怨害力解脫門。這種鬼,專橫行霸道,不守規矩。陰盛陽衰的人,尤其很容易遇到他,不是大病一場,就是受災殃。所幸有四天王中的南方增長天王來管理。在八衆中的王,都是菩薩化身,來統治他們。否則,後果則不堪設想,一切衆生都要受災殃了!怨是怨恨,害是傷害。因為有怨恨,所以有傷害。怨恨沒有了,傷害也沒有了。怎樣能沒有怨恨呢?就要修慈悲法門。不但慈悲於人,也要慈悲於畜生,就是一蟻一蟲,也要愛惜牠們的生命。

龍主鳩槃茶王,得修習無邊行門海解脫門。

這位龍主鳩槃茶王,他能修行學習無量無邊所有的法門。因為法門太多,把它形容如大海。海是無法量其廣,無法測其深;所以佛經常用「海」字來描寫經義如何之廣大,如何之深妙。這位王得到這種解脫門。

莊嚴幢鳩槃茶王,得知一切衆生心所樂解脫門。

這位莊嚴幢鳩槃茶王,他能莊嚴諸佛國土,莊嚴一切道場,莊嚴十方淨土。他得到的境界,是能知道衆生心中所歡喜的是什麼法?然後便隨順衆生的心意而說什麼法。這是他所得到的解脫門。

饒益行鳩槃茶王,得普成就清淨大光明所作業解脫門。

這位饒益行鳩槃茶王,他能利益衆生。凡是衆生所需要的東西,他不需選擇和考慮,毫不吝嗇地布施,無條件地來幫助衆生解決困苦。他普徧成就一切衆生,使令一切衆生得到般若大光明藏。又成就一切衆生所作的善業。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可怖畏鳩槃茶王,得開示一切衆生安隱無畏道解脫門。

這位可怖畏鳩槃茶王,因為他的貌相很怖畏,一切衆生見到他都會戰戰兢兢心生恐懼。他的相貌雖然是可怖畏,但是他的心是很慈悲的。他願意幫助衆生,願意開示衆生,希望衆生離苦得樂,了生脫死。他能令衆生消除恐怖,獲得安隱道。這位鳩槃茶王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妙莊嚴鳩槃茶王,得消竭一切衆生愛欲海解脫門。

這位妙莊嚴鳩槃茶王,他能消滅一切衆生和愛和慾,能令衆生斷欲去愛。斷欲去愛就是根本地解決生死問題。十二因緣之第一緣,就是無明。一念無明起,就墮落了。墮落到什麼地方去呢?墮落在六道輪廻中。無明是什麼也不明白,不明白就胡作非為,不守規矩,於是便生出欲念心。欲就是自己想得到的,便生出愛念心,愛就是自己所歡喜的。這種私欲和這種情愛,好像大海一樣,無法滿足,無法填平,所謂欲愛無止境。如果徹底消竭欲愛,就能了生脫死,得到解脫。這位鳩槃茶王,他能把一切衆生的愛欲海乾枯了,使他們證得清淨法身。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高峰慧鳩槃茶王,得普現諸趣光明雲解脫門。

這位高峯慧鳩槃茶王,他的智慧非常高,達到最高峯之上。他得到的境界,能普徧現於菩薩法界、緣覺法界、聲聞法界、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羅法界、畜生法界、餓鬼法界、地獄法界——能在這九法界中化現種種的光明雲。令一切諸趣裏邊的衆生,得到光明雲的照耀,開大智慧。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勇健臂鳩槃茶王,得普放光明滅如山重障解脫門。

這位勇健臂鳩槃茶王,他不但非常勇猛,而且又善於戰鬥。因為他臂力甚為健壯而又堅固,甚至刀砍不壞,所以作為鳩槃茶王。他得到普放光明的境界。光明普照,令一切如山般重的業障,消滅無餘。他得到這種解脫門。我們修道人的心,為什麼不堅固呢?因為業障太重了,所以障礙修道的心。障有四種:①業障,②報障,③煩惱障,④所知障。業障就是所造的惡業,遮障了智慧。報障就是前生所造的業,引來今生要受的果報。煩惱障就是發脾氣,沒有忍耐和定力。為什麼不能開悟?為什麼不能解脫?就因為有煩惱障。所知障就是自己覺得比旁人所知的多,所做的事比旁人都對,這就是所知障。無論是煩惱障?或是所知障?都像山一般的重,障蔽了開悟的道路,所以不能得到解脫。這位鳩槃茶王,他明白這種道理,得到這種解脫。

無邊淨華眼鳩槃茶王,得開示不退轉大悲藏解脫門。

這位無邊淨華眼鳩槃茶王,他能開示衆生,令衆生獲得不退轉心的境界。大悲心就是普度衆生,令一切衆生都能離苦得樂,所以叫大悲藏。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廣大面鳩槃茶王,得普現諸趣流轉身解脫門。

這位廣大面鳩槃茶王,他所管轄的面積很廣大。那個鳩槃茶不守規矩?去做作祟害人的勾當,他都曉得。於是便去勸說,不可再去害人作祟。他又得到流轉身的境界,就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輪廻不已,流轉無端。他得到普徧現身于諸趣中的解脫門。他到諸趣中度化衆生,令衆生得到生死解脫。

爾時,增長鳩槃茶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鳩槃茶衆,而說頌言。

在這個時候。這位增長鳩槃王(鳩槃茶屬於南方增長天王所管轄),他承仗諸佛大威神力所加被,能普徧觀察一切鳩槃茶衆,而說出頌言,來讚歎佛的功德。

成就忍力世導師          為物修行無量劫

永離世間憍慢惑          是故其身最嚴淨

【成就忍力世導師】:佛能成就忍力而為世間的導師,又能為天上的導師。忉利天的天主,厭煩天宮的生活,觀察自己過去有什麼因緣而能作天主呢?他作意地觀察一番,曉得自己在往昔時聽過佛法,作過功德,所以能作天主,於是發起慈悲心,希望天人都能聞到佛法而種善根,將來直接往生諸天,而不復在六道中輪廻,乃請佛到忉利天宮為天人說法。釋迦牟尼佛應請而來,廣演妙法。得到利益者有八萬四千衆,皆證得不退轉。所以被稱為天人師。佛不但到天上為衆生說法,又到龍宮去為衆生說法。

【為物修行無量劫】:佛看一切衆生很可憐,終日在名利之中過生活,在輪廻之中轉生死。佛愛衆生如子女,乃發大願,一定要修行,開悟了才能有智慧,才能了生脫死。有了神通之後,再把所證得的法門來教化衆生,令衆生也得到這種了生脫死的捷徑——就是修行佛法。但是,這種了生脫死的法門不容易明白。佛要明白這種法門,在無量劫以來,不避衆苦,不怕萬難,修種種的苦行,來救衆生離苦得樂。【永離世間憍慢惑】:永遠離開世間所有的憍傲我慢迷惑等等。我們修道人,如果能息滅這三種惡習,就能有所成就。【是故其身最嚴淨】:因為沒有憍傲、我慢、迷惑這種染污的思想,所以佛的身體最莊嚴最清淨。

佛昔普修諸行海          教化十方無量衆

種種方便利群生          此解脫門龍主得

【佛昔普修諸行海】:佛在無量劫以前,就普徧修種種行門,無論什麼法他都修行。凡是法他都去修行,絕對不放棄像頭髮那麼細的法,何況六度波羅密大法!佛今生修布施波羅密,來生修持戒波羅密,再來生修忍辱波羅密,再來生修精進波羅密,再來生修禪定波羅密,再來生修般若波羅密,雖然在一生中修一種波羅密,可是其餘五種波羅密也修,不過為副而已。因為六度萬行法門太多,先修一種波羅密為主題,又兼修其他行門,所以稱為諸行海。【教化十方無量衆】:佛修諸行海成就了,然後用所證得的法門來教化十方無量的衆生,令一切衆生照樣子去修諸行海。佛法就是航海的指南針,就是尋寶的指示圖。尋找什麼寶?尋找佛法僧三寶。【種種方便利群生】:佛用種種的方便法來利益一切衆生,佛之一擧一動,一言一行都是法,作為衆生修行的榜樣。佛千辛萬苦修成道業,自己一點也不保留,全盤托出來教化衆生,來利益衆生。佛有位弟子,名叫周利槃陀伽,他在往昔是大善知識,有五百弟子。但是他對法很吝嗇,不愛講法。因為他不把自己所明白的法來告訴弟子,所以轉生周利槃陀伽的時候,變得最愚癡最無智慧。這就是不講法的果報。要想有智慧的話,趕緊將你所知道的法(不是邪知邪見,而是正知正見的法)講解讓眾生知道。就是一句法,也有無量的功德。所謂「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佛法也是這樣,一句正法,能喚囘失途的迷者。【此解脫門龍主得】:這種解脫門是龍主鳩槃茶王所得到的。

佛以大智救衆生          莫不明瞭知其心

種種自在而調伏          嚴幢見此生歡喜

【佛以大智救衆生】:佛是大覺者,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所以佛用大智慧來救衆生。想救什麼衆生?就用什麼法門。衆生應該以什麼身得度?佛就現什麼身來為衆生說法。所謂觀機逗教,因人說法。因為衆生的根性不同,所用的法門也不同,必須有大智慧者,才能救護衆生。【莫不明瞭知其心】:佛能完全知道衆生的心意,所謂「一切衆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悉見」。衆生想什麼?佛就用什麼方法來教化,令衆生滿足而信受。【種種自在而調伏】:佛用種種神通力來調伏衆生。衆生本來是難調難伏的,佛說種種的法門,令剛強的衆生發生信念,相信佛法是救世救人的寶筏。遇到慳貪的衆生,為他講布施的法門,令他生慈悲心。遇到不守規矩的衆生,為他講持戒的法門,令他循規蹈矩,奉公守法。即是把一切惡習除掉,修行一切善法,所謂「諸惡莫作,衆善奉行」。遇到愛發脾氣的衆生,為他講忍辱的法門。告訴他,無明大火,能燒毀一切功德。令他培養忍耐涵養,以及和平相處的思想,一切原諒人,一切饒恕人。所謂「能忍則安,知足常樂」。乃至精進、禪定、般若都是這樣。要觀察衆生應該以那一種方法得度,就採用那一種法門。用種種神通妙用來調伏衆生,令他們改過自新。【嚴幢見此生歡喜】:這位莊嚴幢鳩槃茶王,他見到這種境界,就生出歡喜心。

神通應現如光影          法輪眞實同虛空

如是處世無央劫          此饒益王之所證

【神通應現如光影】:佛的神通是應機普現,佛的智慧是普照衆生。因為佛有大智慧、有大神通,所以能隨類應現教化衆生。好像光和影一樣——衆生的業障是影,諸佛的神通智慧是光。譬如,衆生的業障是冰,佛的神通智慧光是太陽。太陽光照冰,立刻把冰溶化為水,或者蒸發為氣。冰化了就是返本還源。衆生雖然有業障,但經過佛的神通智慧光一照,把業障完全消了。我們研究佛法的目的,就是消除業障。【法輪眞實同虛空】:轉大法輪是眞實的。但不要執着有法輪可轉,有衆生可度。要是有所執着,就變成法執。雖然法輪是眞實的,但有如虛空一樣,了不可得。【如是處世無央劫】:佛所行所作無有執着,這樣來到這世界,處理世界,教化衆生。佛在無數無量大劫中作佛事,而無所執着。【此饒益王之所證】:這種境界,是饒益行鳩槃茶王所證得的。因為他明白了解這種道理,才證得這種解脫門。

衆生癡翳常蒙惑          佛光照現安隱道

為作救護令除苦          可畏能觀此法門

【衆生癡翳常蒙惑】:為什麼會作衆生?就因為一念無明。這一念無明不覺,所以墮落為衆生。衆生雖然不覺,可是還具足本有的佛性,只是不覺而已。不覺就是愚癡,把智慧蒙蔽住了,愚癡好像眼中生出的翳一樣,看東西看不清楚。因為看不清楚,便作出一些顚倒糊塗事。因為糊塗顚倒,便生出很多疑惑。疑佛不信佛、疑法不學法、疑僧不敬僧。對三寶不信不學不敬,所以叫常蒙惑。【佛光照現安隱道】:因為佛光普照,所以沒有一切災難,沒有一切危險。現出安隱道,令衆生安隱地信仰三寶,恭敬三寶,護持三寶,供養三寶。【為作救護令除苦】:佛為衆生的慈父,為衆生的導師,為衆生的護士,能解除一切衆生的苦。除了苦就得到樂。【可畏能觀此法門】:這位可怖畏鳩槃茶王,他能觀察這種法門,他能明白這種法門,所以證得這種解脫門。

欲海漂淪具衆苦          智光普照滅無餘

既除苦已為說法          此妙莊嚴之所悟

【欲海漂淪具衆苦】:衆生的欲念,猶如大海一般無量。有的人願作首領,這是領袖欲。有的人願作富翁,這是富有欲;這兩種欲,是富貴的欲。有的人願有好名,這是名譽欲。有人稱讚他,心中覺得比蜂蜜還要甜;有人誹謗他,心中覺得比黃蓮還要苦。有的人願有好生活,這是生活欲;又願有好衣服穿,有好食物吃,有好房屋住,有好汽車坐。總而言之,凡是所希望的事都是欲。還有一種欲,不容易斷除就是男女欲。於是乎就在欲海中漂來漂去,從此漂流到彼,從彼又漂流到此。從生死海的此岸,漂流到煩惱的中流,就淪落到海底,很不容易渡過到涅槃的彼岸。譬如,這個衆生原來在天道。但因為欲念太重的關係,從天道淪落到人道,從人道淪落到阿修羅道,乃至地獄道。一次比一次淪落的深,漂流的遠。也就是離自性深,離佛法遠。在欲海中漂流,而受三苦八苦以及無量苦。我們修道,就是為斷五欲(財、色、名、食、睡)。修圓滿時,可以上升;不圓滿時,就下沉。這是絲毫不爽,沒有人情可講,大公無私,人人平等的。所以說財色名食睡,是地獄五條根。共勉之!【智光普照滅無餘】:佛的智慧光明,能普照諸趣,能把衆苦都滅盡無遺,令衆生都得到快樂。【既除苦已為說法】:佛不單為衆生除一切苦,還用演妙法。【此妙莊嚴之所悟】:這種境界,是妙莊嚴鳩槃茶王所悟得,他明白這種解脫門。

佛身普應無不見          種種方便化群生

音如雷震雨法雨         如是法門高慧入

【佛身普應無不見】:佛身好像清涼的月光,常遊畢竟的虛空,衆生心中的水要是清淨了,佛的月光就照到衆生的菩提心影中。又好像千潭有水千潭月一樣。只要有水的地方,而且是清淨的,月光悉會影現其中。月光沒有分別心,大的水中也有月光,小的水中也有月光。所謂「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衆生沒有不見佛身,因為佛身是普現的。這時,有人說:「為什麼我就沒有見到佛身?」因為你的心水不清淨,有染污的思想,所以佛的月光,映現不出來【種種方便化群生】:佛用種種方便法來教化衆人。因人施教,對利根者說眞空妙有法,對鈍根者說因果報應法。因病下藥,對熱病者服涼藥,對寒病者服熱藥。這樣,才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及藥到病除的功能。佛說法時,因人因時因地而說法,所以一種法有種種不同的解釋。譬如,對小學要講道理,對中學要講知識,對大學要講理論。佛是世間的導師,明白衆生的心理。佛的教學法,非常成功,非常徹底。只有孔子能和佛並稱為大教育家,萬世師表。可是孔子並不是宗教家。【音如雷震雨法雨】:佛說法的音聲,好像雷震一般的響亮,衆生無論在那裡?都能清清楚楚地聽到。又普降法雨,滋潤一切生物。佛為衆生說法,令衆生得到法雨的利益。利根的人多得法益,鈍根的人少得法益。總之,都能受益。只要誠心信受,一定會得到好處,這種好處是妙不可言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佛法不在言,而在行。能行就有功德,有功德就有成就。【如是法門高慧入】:這樣的法門,是高峯慧鳩槃茶王所能深入的解脫門。

清淨光明不唐發          若遇必令消重障

演佛功德無有邊          勇臂能明此深理

【清淨光明不唐發】:佛的智慧是清淨光明,但是不虛發。不發則已,一發必中。有這樣的功能,什麼功能呢?能消除五逆十惡之重障。【若遇必令消重障】:假設能遇到佛的智慧清淨光所照,無論有多重的業障,都能根本消除。重障就是殺父、殺母、殺羅漢、破壞僧團、出佛身血。這五種罪最重,本來是不能懺悔消罪的。但是佛光一照,都能消除了。譬如,重障如氷山,佛光如太陽。太陽光一照,氷山也會溶化。【演佛功德無有邊】:要詳細來說佛功德,是沒有法子能演說完盡,因為佛功德無有邊際。所謂「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說盡佛功德」。【勇臂能明此深理】:這位勇健臂鳩槃茶王,他能明白這種深妙的道理。

為欲安樂諸衆生          修習大悲無量劫

種種方便除衆苦          如是淨華之所見

【為欲安樂諸衆生】:因為一切衆生在憂悲苦惱中,著迷太深,不想出離苦海。佛想要救衆生得到安樂,乃犧牲自己的快樂,倒駕慈航來到娑婆世界,度一切衆生。【修習大悲無量劫】:佛自己認可受苦,而想令衆生離苦,所以在無量劫以前就發大願,修種種苦行。為什麼要修苦行?因為修苦行能開悟,開悟應有智慧,有智慧才能救衆生出離三界之苦。佛在無量劫中養成大悲心,以普度衆生為本懷。【種種方便除衆苦】:佛修大悲行,用權巧方便法門來除去衆生之苦惱,令其衆苦消除殆盡,自然得到安樂。【如是淨華之所見】:這種境界,是無邊淨華眼鳩槃茶王所見到的,所明瞭的,所知道的。

神通自在不思議          其身普現徧十方

而於一切無來去          此廣面王心所了

【神通自在不思議】:佛的神通自在力是無量無邊,是不可思議的境界。神通就是一種很自然的智慧所成就的。自在就是由定力所成就的。這神通自在從什麼地方得來呢?是從苦行和禪定中得來的。有眞正的智慧,就會有神通。有眞正的定力,就會得自在。無論是神通或自在,都是妙不可言。【其身普現徧十方】:因為佛有不可思議的神通自在,所以佛身普徧現於十方世界。所謂:「盡虛空徧法界」,佛的法身無所不在。【而於一切無來去】:佛沒有到十方去,也沒有到一方來。所以說無來無去。因為有一能現多,多能現一的境界,所以一多互相無礙。詳言之,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多不二。在金剛經上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不像我們人——若在此處、彼處就沒有;在彼處則此處就沒有。佛的神通自在妙用,在道場中不動於坐,就能到十方世界去演說大方廣佛華嚴經。十方世界所有衆生,都能見到佛,都能聞到法。【此廣面王心所了】:這種境界,是廣大面鳩槃茶王所得到的三昧,心所明瞭的解脫道理。(未完)

華嚴經淺釋01:先說华严经大法才能建立法的基礎,华严经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華嚴經淺釋02:佛在因地修種種的行門,行種種難行的苦行,才能有這種種的莊嚴

華嚴經淺釋03:菩薩修行時要發願行,願要大行要眞

華嚴經淺釋04: 有微塵數執金剛神,身衆神,足行神,等率領無量眷屬來护持道場

華嚴經淺釋05: 有无量主林神,主藥神,主稼神,等率領無量眷屬來护持道場

華嚴經淺釋06:有無量主空神, 主方神, 主夜神, 等率領無量眷屬來护持菩提道場

華嚴經淺釋07: 有無量緊那羅王,摩睺羅伽王,夜叉王等率領無量眷屬來护持道場

華嚴經淺釋08:  有無量月天子,日天子,33天王,等率領無量眷屬來护持道場

華嚴經淺釋09:  有無數他化自在天王,大梵天王,光音天王,等率領無量眷屬來护持菩提道場

華嚴經淺釋10 :  唯有具足清淨心的人,才能見到佛

華嚴經淺釋11:  佛的法身是無在無所不在,所以才說十方無處不現前

華嚴經淺釋12: 佛的境界,是小能容大,大能入小

華嚴經淺釋13 : 在每個世界中都有佛在說大方廣佛華嚴經

華嚴經淺釋14 : 凡是有欲的衆生,便永遠流轉生死海

華嚴經淺釋15 :佛的功德不是在一生一世而成就,是在無量大劫中修種種法門而成就

華嚴經淺釋16:  供養乃是依教奉行、依法修行,才有功德

華嚴經淺釋17 : 只有修行的心而沒有發願的心,就像只開花而不結果是沒有成就的

華嚴經淺釋18 : 你憶念十方諸佛,十方諸佛也憶念你,是兩方面的才能感應道交

華嚴經淺釋19 : 為名利而攀緣者,不是被火燒死,就是被水淹死

華嚴經淺釋20: 仔細地觀察,就能看到一切衆生都在佛的毛孔中

華嚴經淺釋21: 一切法界就是一切衆生,一切衆生就是一切法界

華嚴經淺釋22: 一件事情,著相就造業,不著相就解脫

華嚴經淺釋23 : 佛說出世法是常、樂、我、淨,這是眞實法

華嚴經淺釋24: 佛具足福慧一切都圓滿,是衆生的良福田,是我们一切福報所依靠

華嚴經淺釋25: 每個人身就是自己的刹海,其他的身就是十方的刹海,刹海是互相通連的

历史文章阅选读一(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净空法师《法华经大意》目录01-66(全)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 01-287目录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接

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01-23目录(全)

宣化上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目录(全)

净慧法师僧伽吒经浅释01-18目录(全)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视频目录01~243链接(未完)

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魔王波旬(第六天魔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