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淺释385: 第五十三:普賢菩薩顯因广大相 (二)
宣化上人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告善財言。善男子。汝見我此神通力不。唯然已見。大聖。此不思議大神通事,唯是如來之所能知。
在这個時候,普賢菩薩大菩薩告訴善財童子說:善男子!你見到我这种神通之力嗎?善財童子回答:是的。我已经見到了。大聖!你所示現这种不可思議大神通事,唯有佛才能知道这种境界。我們无法能知道究竟之处。
普賢告言。善男子。我於过去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尘数劫,行菩薩行,求一切智。一一劫中,为欲清淨菩提心故,承事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尘数佛。一一劫中,为集一切智福德具故,設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尘数广大施会。一切世間,咸使聞知。凡有所求,悉令滿足。一一劫中,为求一切智法故,以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尘数財物布施。一一劫中,为求佛智故,以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尘数城邑聚落,國土王位,妻子眷屬,眼耳鼻舌,身肉手足,乃至身命而为布施。一一劫中,为求一切智首故,以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尘数頭而为布施。一一劫中,为求一切智故,於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尘数諸如來所,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衣服臥具,飲食湯藥,一切所須,悉皆奉施。於其法中,出家学道,修行佛法,護持正教。
普賢菩薩告訴善財童子說:善男子!我在过去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尘数那样多的大劫中,修行菩薩所修的行門。为求一切的智慧,为滅一切的愚痴。在每一個大劫之中,为想清浄菩提心的緣故,也就是圓滿菩提心,证得无上菩提心,所以承事供养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尘数那样多的諸佛。在每一個大劫之中,为聚集一切智慧福德具足圓滿的緣故,所以設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尘数那样多的广大施会。十方一切世間的众生,咸令他們皆得聞知。凡是有所求的人,我都能滿足他們的愿望。无论求我的內財(頭目腦髓),或者求我的外財(國城妻子),我統統布施,毫无吝惜心、自私心、自利心。只知布施,利益一切众生,无別企圖有所求。
在每一個大劫之中,为求一切智法的緣故,我曾经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尘数那样多的財物來布施需要的人。无论他們求什麽?我皆能布施,令他們心滿意足,滿載而归。在每一個大劫之中,为求諸佛智慧的緣故,我曾经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尘数那样多的城邑、聚落、國土、王位、妻子、眷屬,甚至眼耳鼻舌、身肉手足,乃至身命,我都能布施。
有人問:「化緣是化金銀財寶,衣服飲食。那有人化人頭的?化人頭有什麽用处?」这個問題很有意思,这是假設之詞,因为我們最捨不得的东西,就是自己的頭,可是普賢菩薩他就能发这個愿,如果有人向他求頭,他不吝惜而布施,这就是菩薩的精神,我們凡夫根本就作不到,誰能把自己的頭割下來布施於人?!布施是滿他人的愿,不是滿自己的愿。布施就是捨不得而要捨得,所謂「難捨能捨」,这才是眞正的布施。布施要有三輪体空的思想,不要有所執著,有所罣礙;若有罣礙,就不能離開顚倒夢想之境界;若想離開顚倒夢想,证得究竟湼槃的果位,必須把罣礙放下,发菩提心,修菩提觉道。如果放不下情情愛愛,要有果断的精神,拔出智慧寶劍,將情愛魔斬首,那就沒有情愛的煩惱,專心致志的修行,若能勇猛向前进,絕不向后退,这样,便與道相接近。
各位注意!修行的關鍵,就是想得開,放得下。越是放不下的,越要把它放下;越是捨不得的,越是把它捨了,爲什麽?令你沒有貪心,令你沒有執著。若是沒有貪心,沒有執著。那么?什麽都能想得開,什麽都能放得下。各位要研究研究这個問題。什麽時候研究明白了,什麽時候就開大智慧。我們要遵照过去諸菩薩所有的修行,作为榜样。所謂「擇善而從,不善而改」;人所不肯捨的就是頭,但是頭也要捨。旣然能肯布施頭於人,那么,还有什麽可爭、可貪、可求呢?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就是眞正的佛教徒。
普賢菩薩他发愿布施頭,是不是有人向他化頭?一定会有的。爲什麽?因为他发这個愿,一定有人滿他的愿,看他是眞的还是假的,來考验他。若经得起考验才是眞的;否則,能說不能行,无有是处。所謂「一切是考验,看你怎么辦?对境若不識,須再從頭練!」有人說:「普賢菩薩发这样笨的愿」。是的,你这种想法,比普賢菩薩聰明,所以你作不了普賢菩薩,你就做個普不賢菩薩吧!你要是知道普賢菩薩为求一切智慧,无论是大智慧。或者是小智慧,或者是粗智慧,或者是細智慧,他都去求证,所以他沒有你聰明。
在每一個大劫之中,为求一切智首的緣故,我曾经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尘数那样多的頭,而为布施,无论什麽人來索取,我皆布施,絕对沒有慳吝不捨的思想。在每一個大劫之中,为求一切智慧的緣故,我曾经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尘数那样多的諸佛道場,恭敬尊重於佛,承事供养於佛。用衣服、臥具、飲食、湯藥,悉皆奉獻布施於佛。在每位佛的法中,出家修行,学習妙法,修行佛法,護持正教。
善男子。我於爾所劫海中,自憶未曾於一念間不順佛教。於一念間生瞋害心,我我所心,自他差別心,遠離菩提心,於生死中起疲厭心,懶惰心,障礙心,迷惑心。唯住无上不可沮壞,集一切智助道之法大菩提心。
普賢菩薩又說:善男子!我在这样多的大劫海之中,自己回憶,未曾在一念之間,不順從諸佛之所教誨。在一念之間,沒有生起瞋害之心,沒有我慢和我所有这种貢高之心,或者生起自命不凡的心,或者生起自己和他人不同的心,而是時時生起慈悲的心,怜愍的心。在念念之中,沒有離開菩提心。雖然在生死之中,沒有生起疲厭的心。大乘菩薩在生死而不討厭生死,離生死而不了生死。爲什麽?因为救度众生離苦得乐的緣故。不像二乘人,自私自利自了漢,只顧自己離生死,不管众生的生死。所以二乘人看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大乘菩薩是見事省事出世界,不是見事迷事墮沉淪。乃是无入而不自得焉。他們雖然在六道輪廻中,可是不迷不失菩提心。雖然身在地獄度众生,如同坐寶蓮华座度众生一样的心情,沒有彼此的分別。
普賢菩薩又說:在念念之中,未曾生懶惰的心,未曾生障礙的心,未曾生迷惑的心。唯有住在无上不可沮壞的心,猶如金剛一般的堅固。聚集一切智慧帮助修道之法的大菩提心。各位!反省一下,我們是不是在念念之中,都是精进修行呢!是不是在念念之中,不生退轉的心呢!是不是在念念之中,对於佛法沒有懷疑的心呢!是不是在念念之中,对於佛法沒有懈怠的心呢!要在这個地方用功夫,要廻光返照。要反求諸己。看看自己是個什麽样子的佛教徒?檢討一番,我是不是在每一念中,勤求无上道,時发大菩提心?若是的話,应該繼续努力,向前学習;若不是的話,要迎頭趕上,把懈怠的習氣,懶惰的毛病,趕緊糾正,把它拋到九霄云外去。应发奮忘食來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这是修行人的本分。
善男子。我庄严佛土。以大悲心,救護众生,教化成就。供养諸佛,事善知識。为求正法,弘宣護持。一切內外,悉皆能捨。乃至身命,亦无所吝。一切劫海,說其因緣。劫海可尽,此无有尽。
善男子!我以功德來庄严清淨諸佛國土。我以大悲心來救護一切众生,教化一切众生,調伏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我又供养一切諸佛。我又承事一切善知識。我为求正法的緣故,乃弘揚佛法、宣傳、護持佛法。一切所有的內財和外財,我皆能布施。乃至身心性命,也无所吝惜。在一切劫海之中,演說种种因緣。劫海縱有穷尽的時候,而我的布施心,沒有穷尽的時候。
善男子。我法海中,无有一文,无有一句,非是捨施轉輪王位而求得者。非是捨施一切所有而求得者。
善男子!在我的法海之中,沒有一個文字,沒有一句話,不是由於我捨施轉輪王位而求得的。也不是由於我捨施一切所有而求得的。
善男子。我所求法,皆为救護一切众生。一心思惟,愿諸众生得聞是法。愿以智光普照世間。愿为開示出世間智。愿令众生悉得安乐。愿普称讚一切諸佛所有功德。我如是等往昔因緣,於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尘数劫海,說不可尽。
善男子!我所求智慧的法,皆是为救護一切众生所求。我一心的思惟,愿所有的众生,皆得聞这种法。我愿意以智慧的光明,普照一切世間所有众生的心。我愿意開示一切众生出離世間的智慧。我愿意令一切众生悉得安乐,早证菩提觉道。我愿意普徧称揚讚歎一切諸佛所有的功德。我这样发种种愿,修种种行,求种种智,这是我往昔生中的因緣,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尘数那样多的劫海中,詳細的說也不可尽。
是故。善男子。我以如是助道法力,諸善根力,大志乐力,修功德力,如实思惟一切法力,智慧眼力,佛威神力,大慈悲力,淨神通力,善知識力故。得此究竟三世平等清淨法身。復得清淨无上色身。超諸世間。隨諸众生心之所乐而为現形。入一切刹。徧一切处。於諸世界广現神通。令其見者靡不欣乐。
因为这個緣故。善男子!所以我用这助道法的力量,諸善根的力量,大志乐的力量,修行功德的力量,如实思惟一切法的力量,智慧眼的力量,佛大威神的力量,大慈悲的力量,清浄神通的力量,善知識的力量,因为这些的緣故。所以证得这究竟三世平等清浄的法身。又得到清浄无上的色身。超越一切世間,隨順一切众生心之所乐意,而为他們現身形,隨类化身,入一切剎土。徧滿一切处。在一切世界,广大示現一切神通變化,为令見者和聞者,皆生大欢喜心,踊躍无量。
善男子。汝且观我如是色身。我此色身,无边劫海之所成就。无量千億那由他劫,難見難聞。善男子。若有众生未种善根,及种少善根声聞菩薩,猶尚不得聞我名字。況見我身。
善男子!你且观察我这样的色身。我的色身,是在无边劫海中之所成就。就是在无量千億那由他(最大的数目)那样多的劫,也不容易見到,也不容易聞到。善男子!若有众生未曾种过善根。或者种很少善根的声聞和菩薩,他們尚且不得聞我的名字,何況怎能見到我的色身。
善男子。若有众生得聞我名,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復退轉。若見若觸,若迎若送,若暫隨逐,乃至夢中見聞我者,皆亦如是。
善男子!若有众生,得聞我的名字,对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令生退轉的心,一天比一天有所进步,一天比一天发大菩提心。或者見到我的色身,或者觸到我的光明,或者欢迎我,或者欢送我,或者暫時跟著我,或者在夢中見到我的色身,或者在夢中聞到我的名字。都是同样的情形,不退轉菩提心。或有众生,一日一夜憶念於我,卽得成熟。或七日七夜,半月一月,半年一年,百年千年,一劫百劫,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尘数劫,憶念於我而成熟者。或一生,或百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尘数生,憶念於我而成熟者。或見我放大光明,或見我震动佛刹,或生怖畏,或生欢喜,皆得成熟。
或者有众生,能在一日一夜憶念於我,即刻能得到成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不退轉菩提心。或者有众生,能在七日七夜。或者在半月、一月、半年、一年、百年、千年、一劫、百劫,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尘数那样多的劫,憶念於我,而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菩提心。或者是一生,或者是百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尘数那样多的生,憶念於我,而能成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菩提心。或者見到我放大光明,或者見到我震动佛剎,或者生怖畏,或者生欢喜,皆得成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果位。
善男子。我以如是等佛刹微尘数方便門,令諸众生,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善男子。若有众生,見聞於我清淨刹者,必得生此清淨刹中。若有众生,見聞於我清淨身者,必得生我清淨身中。善男子。汝应观我此清淨身。
善男子!我用这样等於佛剎微尘数那样多的方便門,令一切众生,对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到不退轉菩提心。善男子!若有众生,能見到和能聽到我的清淨剎者,必定得生在这种清淨剎土之中。若有众生,能見到和能聞到我的清淨色身者,必定得生在我的清淨色身之中。善男子!你应該观看我这种清淨的色身,你一定会生在我的法身之中。
爾時。善財童子,观普賢菩薩身,相好支節,一一毛孔中,皆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海。一一刹海,皆有諸佛出興於世,大菩薩众所共围繞。又復見彼一切刹海。种种建立。种种形狀。种种庄严。种种大山周帀围繞。种种色云彌覆虛空。种种佛興,演种种法。如是等事,各各不同。又見普賢於一一世界海中,出一切佛刹微尘数佛化身云,周徧十方一切世界,教化众生,令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時善財童子,又見自身在普賢身內,十方一切諸世界中,教化众生。
在这個時候,善財童子,观看普賢菩薩的身体,相好支節,四肢百骸,在每一根毛孔之中,皆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海。在每一個剎海之中,皆有諸佛出興於世,大菩薩众所共围繞著。由此段经文看來,我們都在普賢菩薩毛孔中,微尘数剎海中生存著。不过,我們自己不知道而已。
又見到彼一切剎海中,有种种的建立。有种种形狀,有种种庄严。有种种大山,周帀围繞。有种种色云,彌覆虛空。有种种佛出興於世,演說种种妙法。这样种种的事,各各不相同。好像世界的狀相,有的是圓,有的是方,有的是仰,有的是覆,种种不同。
又見到普賢菩薩在每一個世界海中。現出一切佛剎微尘数那样多的佛化身云,周徧十方一切世界,教化一切众生,令他們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觉道。此時,善財童子,又見到自己的身体,在普賢菩薩的身中。在十方世界中,教化一切众生,不但在一個世界教化众生,而且十方所有的世界,同時在教化众生。这种境界眞是不可思議。有人打妄想:「普賢菩薩的身体,怎样容納善財童子呢?」在前边经文中,不是說普賢菩薩身上每一根毛孔之中,能容納无量佛剎微尘数那样多的世界。旣然能这样,現在善財童子入普賢菩薩的身內,那又有什麽驚奇呢?乃是平常事,不要大驚小怪。」
又善財童子親近佛刹微尘数諸善知識,所得善根智慧光明。比見普賢菩薩所得善根。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百千億分,乃至算数譬喩,亦不能及。是善財童子從初发心,乃至得見普賢菩薩,於其中間所入一切諸佛刹海。今於普賢一毛孔中,一念所入諸佛刹海,过前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尘数倍。如一毛孔。一切毛孔悉亦如是。
善財童子所親近过的善知識,有佛剎微尘数那样之多。所得到善根智慧的光明,如果和普賢菩薩所得的善根智慧的光明比較,簡直是不能比,有天淵之別。那比例是百分不及一分,千分不及一分,百千分不及一分,百千億分不及一分,乃至用算術和譬喩來比,也不能及。善財童子從初发菩提心時,乃至得見普賢菩薩,在这中間所入一切諸佛剎海。現在於普賢普賢一根毛孔之中,在一念之間所入諸佛剎海,超过前边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尘数那样多的倍数。在一根毛孔中是这样的情形。在一切毛孔中,統統也都这样的情形,並沒有不同。
善財童子於普賢菩薩毛孔刹中,行一步,过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尘数世界。如是而行,尽未來劫猶不能知一毛孔中刹海次第,刹海藏,刹海差別,刹海普入,刹海成,刹海壞,刹海庄严,所有边際。亦不能知佛海次第,佛海藏,佛海差別,佛海普入,佛海生,佛海滅,所有边際。亦不能知菩薩众海次第,菩薩众海藏,菩薩众海差別,菩薩众海普入,菩薩众海集,菩薩众海散,所有边際。亦不能知入众生界,知众生根,教化調伏諸众生智,菩薩所住甚深自在,菩薩所入諸地諸道,如是等海所有边際。
善財童子在普賢菩薩毛孔剎中,向前行走一步,就能超过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尘数那样多的世界。这样向前行,就是穷尽未來劫的時間,也不能知道一毛孔中的剎海次第、剎海藏,剎海差別、剎海普入、剎海成、剎海壞、剎海空、剎海庄严,种种所有的边際。也不能知道菩薩众海次第、菩薩众海藏、菩薩众海差別、菩薩众海集、菩薩众海散,种种所有的边際。也不能知道入众生界,不知众生的根,教化众生的智,調伏众生的智。菩薩所住甚深自在,菩薩所入諸地諸道。像这样种种海所有的边際。
善財童子於普賢菩薩毛孔刹中,或於一刹,经於一劫,如是而行。乃至或有经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尘数劫,如是而行。亦不於此刹沒,於彼刹現。念念周徧无边刹海,教化众生,令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財童子在普賢菩薩毛孔剎中,或者在一刹土,经过一劫,这样的行走。乃至经过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尘数那样多的劫,这样的行走。也不是在这個剎土沒有,而在另外剎土出現。在念念之中,能周徧无边剎海,教化一切众生,令他們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果的菩提觉道。
當是之時,善財童子則次第得普賢菩薩諸行愿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一身充滿一切世界。刹等。行等。正觉等。神通等。法輪等。辯才等。言辭等。音声等。力无畏等。佛所住等。大慈悲等。不可思議解脫自在,悉皆同等。
當爾之時,善財童子則次第得到普賢菩薩諸行的大愿海。同普賢菩薩相等(因圓),同諸佛相等(果滿)。一身能充滿一切世界。一切的剎,也是一样。修行的行,也是一样。成佛也是一样,神通也是一样,轉妙法輪也是一样,辯才无礙也是一样,言辭一样,音声一样,十力也是一样,四无畏是一样,佛所住是一样,大慈悲是一样。不可思議的解脫自在、統統都是同等。因圓果滿,義當等觉。以因位旣滿,更无所修。故但說等,不辨更求。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卽說頌言。
在这個時候,普賢菩薩大菩薩,悲心切切,又对法会大众說出下边的偈頌。
汝等应除諸惑垢 一心不乱而諦聽
我說如來具諸度 一切解脫眞实道
普賢菩薩对大家說:你們大家应該把一切的疑惑和一切的尘垢,統統除掉。要一心不乱來注意聽我所說的法。我現在說佛具足一切度,一切解脫的眞实法門。
出世調柔胜丈夫 其心清淨如虛空
恒放智日大光明 普使群生滅痴暗
出世調御三界众生,令其柔和,不再剛強。这位殊胜的大丈夫,他的心非常清靜,猶如虛空,全无雜念。他時常放出智慧的光明,猶如太陽一般。所謂「佛智如千日」。普照众生心,令众生息滅貪瞋痴三毒的黑暗,現出智慧大光明。
如來難可得見聞 无量億劫今乃值
如優曇华時一現 是故应聽佛功德
佛是不容易見到,也不容易聽到佛所說的法。经过了无量劫,到現在才遇到佛出興於世,好像曇华一現,即開即謝,轉瞬之間,便消逝了。因为这個緣故,应該靜心來聽佛所具有的功德。不可錯过机会,这是千百万億劫難遭難遇的良机。
隨順世間諸所作 譬如幻士現众业
但为悅可众生心 未曾分別起想念
隨順世間一切所做的事。譬如幻術師,示現一切的境界,一切的众业,但为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的緣故,而他自己並沒有分別生起想念。他只知道为幻術而變化。
爾時。諸菩薩聞此說已。一心渴仰。唯愿得聞如來世尊眞实功德。咸作是念。普賢菩薩具修諸行。体性清淨。所有言說,皆悉不虛。一切如來,共所称歎。作是念已。深生渴仰。
在这個時候,一切菩薩聽到普賢菩薩說完这話之后。大家一心渴仰,希望即時得聞如來世尊眞实的功德。大家咸作这样的思念:普賢菩薩具足修行一切行門。他的体性甚为清浄。他所說的言說,皆是眞实不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共同讚歎普賢菩薩。大家作这样思念之后,深生渴仰之念,愿普賢菩薩即時讲說。(未完)
华严经淺释368: 第四十二位天主光女会緣入实相、第四十三童子師徧友会緣入实相
华严经淺释370: 第四十五賢胜優婆夷、四十六堅固解脫長者 会緣入实相
华严经淺释371:第四十七妙月長者,四十八无胜軍長者,四十九最寂靜婆罗門
华严经淺释373:;第五十一,慈氏菩薩(一);攝德成因相(一)
华严经淺释374:第五十一,慈氏菩薩(一);攝德成因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