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在德国毕业,求职简历改了十几版,最后决定在“性格描述”一栏掺点水。
这一栏通常都是没话找话,比如抗压啊,有责任心啊,学习能力强啊,有团队精神之类的废话。后来简历投多了,我发现很多招聘描述经常提到健谈,开朗,外向等字眼,我也赶紧把简历往这方向上靠。反正“外向”是件很主观的事,又不像学历那样有据可查,你总不能说我“性格做假”吧?给我咨询的导师说,你的简历相当好了,就是“爱好”一栏可以改进下,读书、写作、旅行,这些爱好都太“独”了,可以加一些显得自己有外向优势的爱好。原来,在德国这个鼓励个性自由发展的社会,性格也是分“优”和“劣”的。
出国读书的时候,有一次跟我妈视频聊天,忘了说起什么,我妈突然叹口气说,你现在性格怎么变成这样了?你以前很外向的,小时候谁见你都夸你开朗。
我开玩笑说,都是因为德国太无聊了,待久了人也会变闷。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家长心目中“别人家的孩子”,光成绩好还不够,性格也要好。内向呢,总是跟沉默,害羞,胆怯,自我,不友好挂勾,不是“好学生”的标配。家长们也坚信,性格是可塑的,塑造的方向也总是往“外向”上引导,没有哪个父母会说,我要培养一个内向的孩子。我成长的印象里,内向优势只存在于青春期的一个很短的阶段。有那么一两年,女生会迷恋忧郁型男生,刘海垂下来,挡住深邃的眼睛,由于话少,所以琢磨不透,飘忽不定,再跟那些傻小子们一比,太成熟了!太忧郁了!迷skr人!(前提是长得帅)
一个人放学走在军区大院里,路灯亮起来,周围只听到蛐蛐叫,独处带来的极度舒适感,我至今记忆犹新。坐在窗边,看树上的叶子被雨点拍打,我可以发呆一整个下午,你问我有什么心事,我也说不上来,就是享受发呆的过程。别的孩子一放假,先在楼下疯跑三天,而我开始假期的方式,是让爸爸把电脑搬进我的卧室,关上门,通宵写文章,写到凌晨困了,倒头就睡,第二天冒一脸痘,晚上继续写。一个人待着,干点什么都行,或者什么都不干也行,这是我的放松和蓄电方式。毕业后我做金融,每逢周四都有很大心理压力,因为下班要参加公司的鸡尾酒会。喧闹的酒吧,端着高脚杯,跟不熟悉的人聊天,活动关系,碰杯,假笑。我其实并不排斥跟不熟的人聊天,公司酒会上可以遇到很多有趣的人。我只是受不了那种嘈杂的环境,酒杯碰撞声和聊天声充斥着每平方厘米的空气,放眼望去全是人,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不是“关老子P事”的人。我一想到随时都可能过来个人跟我寒暄,而且不好立刻转身走开,就觉得压力大得喘不匀气。一对一的交流让我觉得舒服,只要超过三人的私人聚会,我能推就推。我几乎没参加过party,偶尔参加也是第一个离开。生日Party?都谁去啊?Xxx,xxx,xxx,xxx,xxx,还有xxx,还有他们的男(女)朋友。哦,算了吧。啊?你到底不想见谁啊?谁都不是,就是人太多,吵。
我假装外向这么多年,也没有让我这个内向的孩子变得真正外向,而是越来越渴望独处。尽管饼饼还不到3岁,但我越来越明显觉察感觉到,她也是个偏内向的孩子。最直观的一次感受是,邻居来我们家做客,两个大人带着两个娃,饼饼看他们进来,把爸爸拉进卧室,关上房门,严肃地说,我不想他们待在这,太吵了。我妈就是个很外向的人,但她并没有把我也带得外向啊。二胎家庭中,老大外向老二内向(或者反过来)的例子数不胜数。双胞胎兄弟/姐妹,一个细腻敏感一个大大咧咧的现象也见怪不怪。所以,传统观点中,婴儿生下来是白纸一张,外向/内向是由成长环境决定——这个说法肯定有问题。接纳了自己的内向后,我自恋地读了很多关于内向的书,比如《内向者优势》,《内向性格的竞争力》,《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等等。婴儿出生时,就已经拥有“性格”了。
- 内向是与生俱来的气质,是由一个人的基因构成决定的(占至少40-50%比重)。
- 内向的判断标准,不是话多话少,而是内向者“在内心深处不喜欢待在人多嘈杂等外部刺激过多的环境中”,他们的放松方式是独处。(完全符合我的情况)
- 性格是一个连续体,内向和外向处于这个连续体的两端,没有绝对内向和绝对外向的人,每个人都处于这之间,只是偏向哪一端更多的区别。
- 很多人“生人面前是淑女,熟人面前是疯子”,这也是体现“性格是连续体”的表现,即某些场合偏向一端,而另一些场合更偏另一端。
尽管家庭和成长环境也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但内向或外向,在出生时就被生理基础决定了。
基因决定了哪些神经递质会支配孩子的大脑,以及这些神经递质的活跃程度。不同的神经递质会“激活”不同神经系统。内向孩子的神经系统中,副交感神经系统占主导(“减速神经系统”);外向孩子的神经系统中,交感神经系统占主导(“加速神经系统”)。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家长老师那么努力引导,我自己也使了十二分力气配合,终究也没有从内向变为外向,目前来看,还有报复式反弹的迹象。因为,你骗得了别人,但骗不过自己,你骗得了自己,但骗不过神经系统。只有小学五年级的一位代课老师没被我骗,她给我写的评语我至今记得:
可惜,我们依旧生活在一个“外向理想型”社会中。
这样的社会形态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不会因为市面上多了几本写内向者优势的畅销书,多涌现出了几批内向成功人士的案例而转变。
让大部分人从心底信服“内向是中立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国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外向的民族”,而一项大型心理调查结果表明,1/3到1/2的美国人是内向性格,比他们整体呈现出来的样子要收敛得多。
为什么?
因为社会越认可外向,就有越多人假装外向。
人说到底是社会动物,各方面都会迎合社会的预期,包括性格在内。
假扮外向20年的我,就是“迎合”的一个缩影,但始终没能改变我的内心。
今天写下这些,是我这个内向者与“外向理想型社会”的抗争,也是与内心的一次和解。
黛西的小纸条现在的我,已经不再纠结自己的内向了,甚至在享受内向带给我的优势。我也不会让饼饼像我一样“努力外向”,因为真的很累,而且无济于事。如果你感兴趣,以后我会多写写内向孩子的优势,这个我有发言权。黛西
PS:为什么周一总是发文晚,请看二条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