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李白乘坐的船?李白望见的船?/钟教授陪您读古诗词(11)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李白乘坐的船?李白望见的船?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即今安徽芜湖市东梁山与安徽和县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长江对峙如门,故名。此地战国时属楚国,故江称“楚江”。“回”,这里指回旋。
李白曾多次在今安徽境内漫游,此诗创作的具体年代,难以确指。有学者认为,它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是年李白二十五岁,出蜀漫游,初到江东。这也符合情理,因为第一次见到的新鲜景观最能引发诗人的创作欲望。
芜湖段长江的走向,与其他地方有很大的不同,不是由西向东,而是由西南向东北,且近似于由正南向正北。而中国处于北半球,在中国观察太阳的运行轨迹,在绝大多数地区、绝大多数时候,只能看到它从东南方升起,向西南方沉没,不可能看到它在北方,特别是正北方或近似于正北方。因此,有学者认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孤帆”便是李白所乘坐的那条船;而所谓“日边”,是西南方,即太阳沉没的方向,也就是长江上游方向。换言之,此句并非诗人实写眼前景物,而只是对自己航程的交代。
然而,一般读者不会去考证这段长江的特殊走向,在他们的地理学知识库存里,长江总是由西往东流。于是,他们会想当然地对此诗作出如下的解读:长江冲决了拦路的梁山,造成了“天门中断”的奇观。碧水东流至此,为“天门”所约束,波浪回旋。诗人所乘的船只在向下游行驶。人在船上,浑然不觉船行,只见构成“天门”的两岸青山相对而出,迎面而前。“天门”之外,远处江面上,有孤帆一片,从初升的太阳那边缓缓飘来……
这种“读者本位”的解读,与“作者本位”的解读相比,地理的方向轴向右发生了近90度的偏移。这一偏移,或使“孤帆一片日边来”由作者对航程的自述,错位而成为诗中画境的一项有机构成。也许,它并不符合诗人创作的实际情况,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蚌病成珠,它确是此诗最精彩的一种艺术呈现!
当然,对这种“读者本位”的解读,还可以有其他一些合理的解释。比如,诗人自蜀中顺江流而东下,一路上看惯了“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景象,即便到了这由南向北的特殊航段,也不愿意牺牲文学的审美以迁就地理的真实。毕竟,这是诗人的“特权”:他写的是诗,而不是《水经注》啊!又比如,诗人此番“望天门山”,或许是在山的北面逆江而上,向南方航行?毕竟,诗人在今安徽境内的游踪,还是有些因文献阙如而无法考证清楚的盲点。可惜,诗人已矣,我们不能起他于九泉之下,问个明白了。
不管怎样解读此诗的具体文本吧,有一点是无可争议的,即李白的山水诗往往精力饱满,境界开阔,气象博大。这些特点,在此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是盛唐磅礴的时代精神与其个人积极的生活态度、豪放的审美追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另,此是属于钟教授的个人专辑,如您觉得内容不错,点赞红包会入钟教授专辑专用帐户。钟教授语,读者关注阅读就是支持,赞赏的红包,都用于赠书(钢笔字诗词,书,刊……)。投桃报李,非以为报也,永以为好也!请赞赏钟教授专辑的诗友们加小编微信号15021309959,小窗赐知地址,以便邮寄。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点击回顾
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声明:部分图片仅为欣赏、交流、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在《小楼听雨诗刊》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百度】【今日头条】【华人号】【都市头条】【搜狐网】【凤凰新闻网】【UC浏览器】【天天快报】【腾讯新闻】【QQ浏览器】【QQ看点】【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自行关注并查收!!!
检索更多作者请点击下面:
一楼看天下:
关于投稿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如果喜欢,请点亮右下角在看,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