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请管好自己的嘴巴!
拉康心理
2017年2月,35名精神病学专家在《纽约时报》发表公开信,认为特朗普存在精神问题,不适合继续担任领导职务。
一些心理健康工作者则参与了签名活动,称特朗普有严重的精神障碍,呼吁罢免特朗普的总统职务。
美国心理健康工作者们此番政治意味浓厚的反“特”举动,也因严重违反职业伦理而备受质疑。
针对此种情况,美国精神医学协会早在1973年推行的戈德华特守则即做出明确规定:
“当被问及对一个公众人物、或一个在大众媒体上透露过自己私人信息的个人时,精神科医师可以和公众分享他在某个精神障碍领域的专业知识。但在没有经过专业问诊、且没有得到正当授权的情况下,就向公众发表相关的专业性意见,是一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美国心理健康工作者们的举动显然违反了此项职业伦理。
对此,美国精神医学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也在8月发出紧急声明,提醒心理健康从业人员恪守“戈德华特守则”。
不应该在没有经过专业问诊或得到正当授权的情况下,就对某公众人物的精神状况作出专业性、诊断性的判断。
遗憾的是,国内除2013年推行的新《精神卫生法》外,尚没有专门针对精神科医师的职业伦理规范。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中也并没有针对此种情况的专门条目。
由此,也为部分国内心理健康从业者“滥用职权”留下了可操作空间。
于是我们看到,众多国内的“心理咨询专家”对自己有限的专业知识进行了无限的应用。
肆无忌惮的对公众人物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点评。
甚至仅凭一个表情、一段言语就做出“诊断”。
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在一些成名多时的“专家“的示范下,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加入了此番行列,争先恐后的在网络中发表自己对公众人物的“专业”见解。
借此彰显自身的专业性。
殊不知此种行为本身即是“不专业”的表现。
心理健康从业者能否在非工作场合对他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点评甚至公开论断。
对国内的从业者而言,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而他们急于通过判定别人“有病 ”来彰显自我专业性背后隐藏的动机。
同样值得玩味!
心理咨询“督导师”长期招募,有意者请扫描了解详情。
专业倾向测试
活动招募
大咖点评
市场分析
行业观察
保密不了,即是帮凶?庆阳女生跳楼事件中心理咨询师的伦理缺失!
协会简介
内幕爆料
杂谈
为什么中国大众不信任心理咨询 ——心灵深处的魅影,从还原主义到身心二元论
武志红
拉康心理
一个有趣的心理咨询行业信息平台
微信公众号ID : Lacan-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