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业5年融资近7亿元,专访这家基因企业COO和投资人 | 明日之星

2017-11-04 布三少 基因慧



关键词:安诺优达 高特佳投资 融资 上市

大约用时:7分钟


受访者:梁峻彬、王海蛟

 编者:布三少  

  校对:Cindy 、芒果


“行业尚在早期,做好自己的事,上市不是目的,围绕企业战略和行业发展”。这是专访梁峻彬博士和王海蛟先生时,听到不约而同的话。11月2日,安诺优达宣布最新一轮融资近7亿元,或将筹备上市。就此轮融资,基因慧独家专访了安诺优达共同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梁峻彬博士、此轮领投的高特佳投资集团执行合伙人王海蛟先生。



  • 融资企业:安诺优达基因科技

  • 投资资本:高特佳投资、平安创投共同领投,软银中国资本、赛富中国等跟投

  • 融资轮次:C轮

  • 融资金额:近7亿元人民币



(图:安诺优达共同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梁峻彬博士,经本人授权)


1创业团队的格局


提到安诺优达的核心团队:陈重建、梁峻彬、王海良。负责此次投融资项目的高特佳投资集团执行合伙人王海蛟先生谈到:“他们比较年轻,非常有激情,有一番做事业的雄心壮志,在每一次行业风向转折口,应变能力都很强”。


CEO陈重建是北京市特聘专家,华中农业大学客座教授。生物技术和计算机学术背景,获得巴黎第十一大学与中山大学双博士学位。在今年3月,安诺优达的新产品发布时,基因慧采访过陈重建教授,兼具学者和创业者的双重风范。COO梁峻彬拥有中山大学博士学位、华大基因工作背景,为人低调,这次采访也是言简意赅。营销副总裁王海良曾在北京医院和默沙东中国从事药品营销工作,曾任原香港上市公司巨能药业副总裁。三者组成的团队在技术、行业资源和渠道上互补性很强。


作为创业公司,团队是灵魂。对外,是攻城拔寨,是发展;对内,则是粮草后院,是生存。团队的资源互补和有序沟通关乎生存。这点在创业早期尤为重要。


因此,当我们采访时提到安诺优达的团队,王海蛟先生这么形容:“意志坚定,有更大的愿景,能够通过从事的事业,来增加社会的福利”时,不觉为这投创组合的默契叫好。当然,这可能和王海蛟先生经历有关,拥有复旦大学微生物和基因组学经历,参与过创业公司(博阳生物)和管理咨询公司(北大纵横管理),从专业背景和投创角度能够理解这个行业的愿景和价值。


2战略定位和商业逻辑


这个板块,我们不谈惯例商业模式,而谈谈战略定位和商业逻辑。商业模式是创业基础,同时,在基因产业如今的“战国时期”,从政策规范、行业标准到基因数据解读应用都在摸索过程,商业模式是一个移动的框,调整投篮的方向同时,每家的框都没有停止过移动。所在谈谈战略定位和商业逻辑可能。


作为创业五年的安诺优达,发展速度不容小觑。上游和Illumina合作的测序平台开发NextSeq 550AR,中游从医学基因检测(以NIPT技术为核心的无创产前开始)拓展到科技服务;下游和阿里云合作建立了“安诺云”。整体专注于基因组学为核心的技术在人类医学健康和生命科学研究的产业化应用,目前业务涵盖如下几大方向:


  • 测序设备和分子诊断试剂

  • 医学检测与研究(生育生殖、遗传病、肿瘤等)

  • 科研服务(疾病研究、基础研究、农业与分子育种、研发外包等)

  • 基因大数据和云平台服务



(图:高特佳投资执行合伙人王海蛟,经本人授权)


谈到定位时,高特佳投资集团执行合伙人王海蛟先生谈到:“如果看的足够长的话,安诺优达是一个(基因)大数据公司。我相信从事基因检测行业的企业,大多数都是往这个方向去发展。未来数据的获得成本应该会降低,后续就不会成为一道门槛了。从短中期来讲,安诺优达是一个BT+IT的公司。BT来提供高质量服务和产品,结合IT技术让客户更方便获得他想要的结果,安诺优达在布局比较全面,从科技服务到生殖生育、肿瘤检测、云服务大数据等等,在这些不同方面也有相应成果展现”。


笔者认为,基因科技往“小”来看,规模产业化仅十年,赛道主要聚焦在诊断,而治疗和药物研发方面还只是萌芽,上市公司仅两家,用户基数看起来较少,渠道主要是临床且相对被动;但往“大”来看,基因产业是融合医疗健康和大数据的新兴产业,有着广阔的应用边界、技术创新边界和人人健康的需求。已上市的两家基因企业,从股价上持续走牛上涨。据基因慧旗下优脉通数据库(www.yourmap.net.cn)收录,国内基因产业注册公司数已超过1000家。由于基因行业的门槛和产业的早期,对产业预估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看空者”,从基因诊断看到了基因合成,从医学应用看到了健康、农业等应用。而“看好者”,从基因慧普大众看到生命数字化——技术上,基因数据不仅作为医疗健康证据、人工智能的输入、物联网的入口,还可以形成平台效应;应用上,关乎民生、强国和新经济。因此,基因产业充满想象的空间。


从商业逻辑上,安诺优达共同创始人兼COO梁峻彬博士谈到,目前在基因组技术方面已经呈现出平台级别的能力和优势,在产业链上下游开展了战略布局,具有核心技术支撑的测序平台和云平台是我们的其中两个核心竞争力,建立在规模和效率的基础上。


定位于大数据公司后,产生数据的平台和解析积累数据的平台成为护城河,因此无论是华大基因、贝瑞基因还是安诺优达,均把上游产生基因数据的测序平台和下游的云平台作为长远布局的重点。这需要在技术上扎根真正的云平台,联动IT合作伙伴同时平衡各方数据入口和出口,同时需要资本支撑和行业的耐心。


3
上市不是最终目的


关于上市,梁峻彬博士和王海蛟先生都谈到,上市不是目的,是为了服务战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梁峻彬博士谈到:“在这个领域,大家都很关心上市的问题,目前还是把精力放在业务的拓展上,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对于上市,我们希望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王海蛟先生谈到:“基因科技领域的竞争,资本起着很大的助力作用。上市给公司带来资本优势,包括筹集资金、并购、品牌扩张。今天的安诺优达的体量已经到了可以上市,我们会推动安诺优达IPO,但先要把产业做扎实,不是为了快速的上市牺牲掉产业的布局和发展。一方面我们意识到资本市场的价值,另一方面清楚产业的布局、根基。不要把上市作为终极目的。一个公司最终能够做的好,一定是它的战略和战术结合的好。切记不要为了把市值做大,做一些不符合战略的事情。


上市是企业融资的渠道之一,是投资回报的方式之一。本质上看,上市不仅不是终点,也不是花好月圆,需要在资本和控制权、信息披露和业务拓展之间寻找利益平衡。



4
行业需求旺盛发展高速,需要做好自己


当笔者谈到行业去年年底的波动到今年的回暖时,王海蛟先生回应到,一方面作为新兴行业有波动是很正常的,另一方面对现在行业的发展还是比较满意。整个医药行业增速约是10%,而基因诊断行业今年增速约为30-50%,明年预估类似。


王海蛟先生谈到:“一个行业的发展,需要时间、底层技术和产业的突破。就目前来讲,已经看到了这样的机会。从基因诊断开始,到新兴的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都在萌芽的状态。基因诊断而言目前发展速度满足预期。未来行业进一步发展,更多是在于技术的突破,比如肿瘤诊断、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三代测序等,都也会推动行业爆发性增长。做好自己最重要。这个行业是一个非常早期的行业、也是发展中的行业,只要做得好,需求还是很旺盛的。现在缺乏的是好的产品和服务。


对于基因行业未来的发展态势,梁峻彬博士谈到:“基因测序的工具属性越来越强,与互联网的特征类似,基因测序会成为人类医学与健康、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工具,比如目前可以看到一些相对成熟的临床应用,包括无创产前DNA检测,遗传病检测和肿瘤基因检测等,市场的需求仍然在扩大,在全球范围内,研究人员包括企业和来自科研单位的,基因测序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和深入。目前在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遗传与健康测序、肠道微生物分析等也在受到关注。我们看到从刚需到非刚需的快速渗透这一现象,应用场景在增加,可以看到基因测序工具化的快速扩散。基因测序也属于大数据产业,数据是核心基础。未来几年整合会是常态,参与者包括生物技术公司、基因公司、药企、IT公司等,而且这种整合会发生在各个维度。这是基因测序工具化的必然结果。对于基因测序企业,也拥有横向和纵向发展的机会,包括向基因编辑、基因治疗和合成生物学渗透的机会,这是围绕基因序列的整个生态链。”


从政策、技术、应用、资本等环节来看基因产业,政策是最大的风险,目前政策环境宽松,是很好时机;技术在不断突破,从基因诊断到免疫治疗、基因编辑和合成等;从二代测序到三代测序,从单细胞测序到表观,从DNA和mRNA治疗等有很大空间;从应用上,用户教育只是时机问题;从资本上看,目前经济下行环境中鼓励民间资本,而健康作为刚需和增量市场备受青睐。那么,最大的问题和风险在哪里?在于创业者本身的耐心和底线、良币驱逐劣币的行业秩序及早建立。行业发展的风口,一方面是横向的跨界连接数据,另一方面是纵向的技术转化和应用拓展。



5
安诺优达和高特佳投资集团



关于安诺优达,从官方公开信息看,定位于以基因技术为核心的Bio-IT企业,是国家发改委首批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业务上从以NIPT(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为代表的医学健康服务逐渐拓展到科技服务。在平台建设上,和Illumina公司合作,推出领先的桌面式高通量测序仪NextSeq 550AR,和阿里云合作推出生物大数据平台“安诺云”。笔者认为,测序仪因为布局时机获得早期的渠道优势,之后将在技术控制和政策上迎来冲击,这是不可小看的挑战。推出的安诺云平台起步时间较晚,除了数据入口,仍需在品牌、云平台的SaaS的资源合作方上发力,在2020年的有限时间内完成占位。


关于,高特佳投资集团,深圳发家,专注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以战略性股权投资为主导,覆盖并购、PE、VC、天使等全阶段的投资业。资产管理规模近200亿元,医疗健康基金16支,先后投资130余家企业,其中医疗健康企业60余家,并推动了20余家企业成功上市。投资逻辑偏好全阶段、大比例、长周期、高度参与,从这点上一定时间内,可选基因产业标的不多,相对而言需要更长时间的市场孕育或对早期项目的培养和联合。



编后记


可能是由于有基因技术背景、创业和投资经历,王海蛟先生非常健谈,且说到点子上,有着行业情怀。这个行业的情怀,是作为医疗健康行业的职责,作为民生应用的使命,作为“十三五”百大工程项目之一的国家战略,需要这样的投资者的格局和耐心。而梁峻彬博士有着这个行业大多数创业者的克制和低调,他们除了all in,还要面对长久的市场教育、可能的资本冲击和政策风险等。而默契的投创结合是双方的幸事。基因慧正在从事这样的工作,通过资讯、信息和数据库,精准连接准创业者、创业者、投资者和政策决策方,同时建议各方更加开放,从连接产生价值的角度面对产学研媒。愿基因科技、数字健康行业的夜行者,怀着民生健康的初心和信息科技革命的愿景,砥砺前行,迎接即将到来的旭日东升。




上海交通大学精准医疗产业EMBA项目


课程预告:全国首个精准医疗产业EMBA班正式招生,上海交大主办,上海创瑞投资、上海玖则精准医疗以及基因慧协办,共8大模块,20余位知名导师授课。项目合计10次课程,包含精准医疗行业相关课程,以及投融资、法律及财务课程。




行研咨询

 投创未来    数字健康产业格局  |  36位CEO年中总结  | 微生物组  |  基因科普 | 肿瘤精准医疗   |   合成基因组  | 罕见病   |  全球46家基因云平台  | 12家上市公司Q2财报  | 24家基因相关上市公司 |  "基因+X"跨界

 明日之星   华大基因  |  贝瑞基因  | 誉衡基因  |   Illumina   | 23andMe |  Embark |  Veritas | Celularity   | Helix  |  GeneDock  |  iGeneTech



大咖论健


 临床篇   政协委员北大一院-丁洁  |  复旦儿科医院-黄国英院长 | 北大国际医院-梁军院长 |  协和-黄尚志   |  中日医院-顾大夫 |  陆国辉/王若光/张学   |  哈佛医学院-沈亦平 南京总医院-李宁  | 辛辛那提儿童医院-黄涛生  |  解放军总医院-杨云生   |  浙大一院-祁鸣   |  王艺院长   |  李延青副院长  | 西南医院-梁志清 |    湘雅医院-詹显全 |  华大基因-王威 | 王奕鸥  |  12位基因诊断大咖    产业篇   华大股份CEO-尹烨  |    Illumina 总经理-赵瑞 | 明码生物CTO-孙洪业  |   奕真生物CEO-赵奕宁   |  泛生子CTO-阎海  |  海普洛斯CEO-许明炎 思路迪CEO-熊磊   | 红杉中国-杨云霞 |  松禾资本-张云鹏 | 柴映爽 瀚海基因-贺建奎   |  锐翌生物CEO-秦楠   |  Veritas CEO -赵奕宁 |  荣之联 CEO-王东辉   |  京东云-王直   |  阿里云-林河山  |  12位产业界CEO专访   科研篇   魏于全院士  |  高福院士  |  李继承  |  杨瑞馥    |  北京基因组所-方向东 |   复旦大学-马端  |  上海交大-施奇惠    |  癌症科普作家-菠萝   |  杨虎山  |  国家基因库-沈玥   |  南方科技大学-戴俊彪 | 华大智造-蒋慧 |  鲁兴华 




基因三人行


临床基因检测   黄尚志/顾大夫/王奕鸥  |  生物云平台   华大基因/明码生物/聚道  |  肿瘤精准医疗   协和/吉因加/优迅医学  |  微生物组   陆祖宏/热心肠先生/赵柏闻  |  个人基因组   陈钢/郝向稳/汪亮




内容编辑/ BD/ 运营

info@genonet.cn

400-088-7466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行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