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代状元书法对联】亦种奇花亦种菜-----状元科学家吴其濬及其楹联书法

天津大学 刘锋 联都网站 2018-10-31

【清代状元书法对联】

亦种奇花亦种菜

——状元科学家吴其濬及其楹联书法


天津大学/刘锋

道德神仙是为人瑞;

和平康乐乃造寿征.


此幅楹联书法是吴其濬的行书八言联。这是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北京匡时2015夏季拍卖会古代书画专场的拍品,规格是170×36cm×2,款识是兰洲道兄大人正之,季深吴其濬书于朗卿盛烺轩之南窗。钤印是吴其濬印。


吴其濬(1789~1847),字瀹斋,号云娄农,河南固始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丁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中状元后,嘉庆皇帝御笔亲书 “状元”, 以示褒奖。


吴其濬是值得骄傲的。他不仅是清代267年间河南唯一状元,更是1300余年中国科举历史上唯一的状元科学家。吴其濬的家族是四代进士之家,即所谓清华世家。吴其濬是吴家的第三代进士,是“官三代”。但是这个“官三代”既不是世袭,也不是荫封,更不是什么官场关系,而是通过科举。自吴其濬的祖父起,吴家四代一共考取进士十人。


第一代,祖父吴延瑞是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的二甲十四名进士,官至广东按察使。


第二代,伯父吴湳,乾隆四十六年进士(1781年),官至解州直隶州知州;父亲吴烜,清乾隆五十二年进士(1787年),官至兵部吏部左右侍郎、礼部右侍郎等。


第三代,长兄吴其彦是嘉庆四年的二甲六十三名进士(1799年),官至兵部右侍郎;另有堂兄吴其浚、堂弟吴其泰俱为进士。


第四代,子侄吴元炳、吴烈俱为进士。


这样的家庭,我们只有高山仰止。 


吴其濬既是清官,又是能官,清勤廉正。曾入值南书房,历官湖北学政、太子洗马、鸿胪寺卿、通政司副使,越级提拔为内阁学士。后历官湖北学政、太子洗马、鸿胪寺卿、通政司副使,内阁学士,巡抚,署湖广总督、云贵总督。


在湖北按察(1840年)任上,查劾违纪违规违法官员,致使湖广总督革职流放伊犁,其巡抚以下分别受降职处分。在山西巡抚任上,裁减公费,改革盐政,缉毒(缉捕鸦片贩子)等,卓有政声。他一生从政治军均有成绩,并著有《军政辑要录》。


在他去世后,备极哀荣。道光皇帝表彰他 “山西巡抚吴其濬由翰林院入直南书房,存跻卿贰,外擢巡抚,学优守洁,办事认真,兹闻溘逝,殊深轸惜,著封赏,加封太子太保衔,照巡抚例赐恤,寻赐祭葬。”亦因此泽被五子一孙,成为一时盛事。


吴其濬不仅科场得意,官场得意,其於自然科学更是卓有建树。吴其濬在守孝居乡八年间,辟建植物园,取名“东墅”,潜心研究植物,也研究水利。“东墅”有一副门联是他此时生活的写照。联曰:


荒地十亩,亦种奇花亦种菜;

茅屋数间,半藏农具半藏书。


这和一般的官员是大异其趣的。   


吴其濬所著《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是我国十九世纪重要的植物学巨著。《植物名实图考》是一部药用植物学专著。全书38卷,记载植物1714种(比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植物多500余种),分为12类。所述植物遍及我国19个省。其所记植物种类之多,地域之广,都远远超过历代本草。同时亦对历代本草中的一些谬误颇有匡正。此书对每种植物均详记名称、形态、颜色、性味、产地、功用,并附插图,所附植物图1800多幅,逼真、精细、准确,接近现代的植物志。从大历史的角度,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在植物学上所取得的成就远大于他作为状元和封疆大吏在历史上的影响。19世纪70~80年代,此书流传到法国、日本等地,至今仍是植物学和中医学的重要著作。


《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计22卷,收录植物838种。这是吴其濬收集历代古籍中有关植物的各种记载和论述汇编而成的巨著。这也是著述《植物名实图考》的基本资料。


除了关心植物,——这属于农业范畴;吴其濬还关心水利。有一年,洪水爆发,他深入山区考察水患的成因,并写出《治淮上游论》。这些,也是他在担任地方大员时颇有业绩的根本原因。


吴其濬对工矿企业生产和工程技术的重视是令人惊异的。他曾深入云南矿区,总结采矿和冶炼生产,写出《云南矿厂工器图略》、《滇南矿厂工程图略》。在那个时代,甚至在当代都是难得的。此二书是中国矿业工具和矿厂经营管理最早的专著。我于清代状元最佩服三人:一个是贵州籍状元夏同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留学生,同时还是中国近代法政的开拓者。一个是江苏常熟籍状元张謇,这是中国近代实业家,中国棉纺织领域的开拓者, 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另一个就是河南籍状元科学家吴其濬。


吴其濬不以书法名,也不以楹联名。他的楹联书法水平其实很高。经我过目的吴其濬楹联书法有6幅,显示出多样性的书风,既有学欧(欧阳询),又有学赵(赵孟頫),还有学李北海(李邕)。由于对政务和科学用力太多,吴其濬的书法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风格,这是我们不必苛求于古人的。


此幅书法楹联,上联以道德、神仙、人瑞并称,表现了作者的人生追求。人瑞,常指年纪100岁以上的人,亦转指德高望重的人。在《神仙传》中,彭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瑞。传说,彭祖从夏朝活到商朝末年,活了七百六十七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曾颁文:“百岁老民给予‘升平人瑞’匾额,并给银建坊;节妇寿至百岁者,给予‘贞寿之门’匾额,仍给建坊银两。”


“神仙”是说望之若神仙中人。据《晋书·王恭传》云:“恭美姿仪,人多爱悦,或目之云:‘濯濯如春月柳。’尝被鹤氅裘,涉雪而行, 孟昶窥见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也!’” 杜甫 《醉歌行赠公安颜少府请顾八题壁》中云:“神仙中人不易得, 颜氏父子才孤标。”明代吴宽在 《题陈清全先生小像》中云:“今其五世孙 驄 ,奉 赵仲穆 所写先生小像相示,杖屨翛然,真神僊中人也。”清人余怀 在《板桥杂记·轶事》中云:“夜以继日,恒酒酣歌,纶巾鹤氅,真神仙中人也。”这些都可看出历代文人对神仙的不同解读。    


下联表现了作者对和平康乐生活的向往。和平康乐是长寿的基础,这一点已被社会发展史所证实。寿征是指长寿的征兆。我知道吴其濬的名字却是源于汪曾祺谈吃的一篇小文,其中专讲“葵”,娓娓道来颇为有趣。《诗·邠风·七月》云:“七月烹葵及菽”,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云“···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那么,持以作羹的“葵”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向日葵?秋葵?蜀葵?那些可都是不能吃的。经过吴其濬的考证,在《植物名实图考》中指出:葵就是冬苋菜。现在长江以南的四川、江西、湖南等省还有冬苋菜,.用冬苋菜作汤,滑润细腻,味道有点像莼菜。

欢迎关注联都网站系列微信公众号:

1、联都

2、联都网

3、联都网站

4、联都论坛

5、联都楹联文化研究中心

本系列公众号近期将隆重推出——2017年度楹联作品盘点【******联集】,优秀联集将推荐给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参与2017年度对联创作奖的评审,欢迎投稿,欢迎实力角逐对联创作奖!

投稿要求:联作≥20副+个人简介+照片≥1张(原图)

投稿邮箱:99474877@qq.com

微信号:clr18687299660

     同时接受和对联相关的其他题材如联理文章等,欢迎投稿。

往期精彩文章导读:

【清代状元书法对联】股票状元黄思永——黄思永及其对联书法鉴赏

清代状元书法对联 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三元状元” ——陈继昌及其联墨鉴赏

状元留洋第一人——夏同龢及其联墨鉴赏

百科著述垂青史 一曲临江唱大风 ——明代状元杨慎联墨品鉴

绝代风流天亦妒——-解元唐伯虎联墨鉴赏

一生伏首拜阳明——阳明先生王守仁联墨鉴赏

顶天立地一朱衣——傅山联墨鉴赏

清代第一个状元——傅以渐对联书法鉴赏

云南状元第一人——袁嘉谷楹联鉴赏

一扫凡联万古空——成都武侯祠联墨鉴赏

万树梅花一布衣——孙髯大观楼联墨鉴赏

浩气凌云笔自刚——钱沣联墨鉴赏

谁是春风第一枝?——文彭联墨鉴赏

听雨谈天共一灯——董其昌联墨鉴赏

墨随情绪自淋漓——王铎联墨鉴赏

楹联书法艺术的双重变奏 ——探析楹联书法在清代鼎盛的多元化成因

朱熹联语考辨二则

关于无情对的界定和研究

《康熙挽郑成功联》考辨

邓石如《沧海日》对联考证

关于《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的研究

对联书法的起源及其他

对联起源考证

【晓梅评联】第8期

《晓梅评联》第7期

【晓梅评联】第6期

【晓梅评联】第5期

【晓梅评联】第4期

【晓梅评联】第3期

【晓梅评联】第2期

【晓梅评联】第1期

【汉子联评之十二】字字推敲联有节——品读王夫之湘西草堂联

【汉子联评之十一】联发心语自醒世——有得于于成龙题紫薇堂联

【汉子联评之十】戏台对联释人生——读陈仰瞻戏台联有得

【汉子联评之九】在历史的大背景下题写名人联

【汉子联评之八】简语突显枣之韵——品读何沁学稷山板枣联

【汉子联评之七】情寄心语必动容——读苏轼挽王朝云联有得

【汉子评联之六】为达联意巧用辞——读赵藩成都武侯祠联之心得

但欲贺时勿忘切——浅谈杨晓雁贺岳老民立八十寿诞联【汉子评联之五】

茶联耐品余韵远——胡小敏大碗茶简析【汉子评联之四】

无痕用典是功夫——试析卜用可《春日读佛联并自嘲》【汉子评联之三】

章有法则文有韵——读白国成分袂亭联有感【汉子评联之二】

读懂人,方能写好联——读闫长安题离骚阁联【汉子评联之一】

联说儒家、儒学、儒教

一家三代的对联情结

百联承韵老临州

联界陋习之四——以其昏昏,而曰玄玄

联界陋习剖析之五——满足于不求甚解

【三八妇女节特辑】古代贤母的故事

“拉面”元宵节联

对联:该远离趋同思维【作者:张兴贵】

《笔意集》(张兴贵楹联作品集 2017年度)

小品几副《兰亭集序》集字联

张兴贵题二十四节气联

联题山西吕梁临县23乡镇 别具一格

对联妆扮下的碛口古镇等你来

关于对联走向大众的思考与实践【附成功案例】

古代清官、名士的廉洁对联

试述传统楹联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全面作用

绿水青山联写意,春风化雨德怡神 ——浅论楹联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必要性和引领作用

以两极融通之和 求雅俗共赏之美 达文化传承之期

刍议楹联韵味对乡土文化气息的熏陶

对联文化的第一座丰碑——读施耐庵《水浒传》对联

从楹联文化看梁山大美

第十八届中国(济宁梁山)楹联论坛 暨楹联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研讨会纪要

云南古戏台楹联拾趣

一组楹联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容堂”杯成联月赛第二期(201805)结果揭晓暨【截止6.10】第三期(201806)开赛启事

一代文宗傅山及其楹联寻踪

高中教材中的云南对联文化赏析

【18.06.10截止】“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国楹联大赛启事

我参加东京斗诗大会——冠军韦代森谈参赛体会

喜报:韦代森获得“2018诗兴开封东京斗诗大会”诗魁

【截止8.31】“小巫峡杯”暨南江县诗词楹联会成立20周年全国诗联大奖赛征稿启事

“有容堂”杯成联月赛第一期(201804)结果揭晓!

【新闻“联”播】第二期之挽台湾学者和时事评论家李敖

【新闻“联”播】第一期挽霍金之《英文对联悼英灵》

孙髯翁其人其作探究

《父母的眼泪》——清明节怀念父亲

万佛寺征联作品欣赏

从一副对联谈起

“南浦颐苑”新街征联大赛获奖作品“硬伤”多

《春莺佛教诗联选集》【佛教楹联120副】

集书画诗联为一体的佳作推荐——《王亚兴百幅寿星画集》

深圳刘红艳楹联名师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

《荒唐对韵》(难得一见的好文)

联都元老哈哈公65华诞贺联欣赏

乾隆661副对联欣赏

周恩来30副对联欣赏(纪念周恩来逝世42周年)

孙中山32副对联欣赏

关于“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一联出处大讨论,精彩不容错过

蒋介石70副对联欣赏

百副楹联做嫁衣,中南海美的像个新娘子

毛泽东罕见佳联22副赏析

紫禁城(故宫)对联318副,看了方知读书少

习近平引用的楹联佳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