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批评最可贵?(杜课431期)
编前语
在上期杜课里,杜老师谈到了人们面对批评时应有的态度。本期杜课,我们接着这个话题继续聊下去,听杜老师谈一谈“什么样的批评最可贵”。
谈批评(下)
(谈话实录)
点击收听
Q1
但是我们也发现,批评的话说到底还是挺刺耳的,如果在批评中加一些赞美的话,或者采用比较和缓的语气,可能更容易让批评者接受,这又是为什么呢?
杜骏飞:
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教育技巧。大部分人都是既希望能够得到赞美,又希望在赞美当中得到教益的,所以很希望你用表扬的方式来批评他、引导他,小朋友更是这样。
如果你心理上不够坚强,你也是希望别人这么来教育你。很多女生就会希望老师能够温和一点,最好能够通过讲段子、写表扬信来帮助一个同学。但是你要知道,在大学阶段,靠谱的教授都不会这么干,因为他的职责不是为了讨好你,而是为了最高效率地教导你。
美国柯立芝总统曾提过一个理论叫 “肥皂水效应”,是指把批评加在赞美当中,减少负面效应,但这个理论其实是迎合了人性的一个弱点而已。作为一个教育技巧,那肯定是成立的,但是如果从人的人格修炼角度来说,并不高超。肥皂水效应显然会让被批评者更进一步地纵容自己的惯性:你批评我时,也得赞美我,我才能接受。
但是你想,长期喝这个肥皂水,到底好不好呢?出了这个校门可就没多少人给你灌肥皂水了。到了单位里,总经理会这么跟你说话吗?说:“小张同学你这个手机采购的还是很不错的,虽然贵了一点。”总经理会这么跟你说吗?显然不会的。
所以成长的时候,惯这个坏毛病对你没什么好处,反而会使你变得更加脆弱。我希望天下的老师面对自己成熟的学生的时候,不要灌“肥皂水”,还是直截了当比较好。一旦习惯于开诚布公,你会觉得这是一种美德。
如果你长期不习惯朴素的批评,这就会成为你的一种恶习。
Q2
老师,您也提到了小朋友可能更适合生存在赞美中,其实美国盛行类似的积极教育,对于这种积极教育,您又是怎么看呢?
杜骏飞:
积极教育就是通过赞美孩子,让孩子变得更好,这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暗示,因为人在没有充分的理性思考的时候,他会接受别人的鼓励,换句话说,在这种所谓“皮格马利翁效应”当中,其实质是让人们在比较泡沫化的肯定中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
所以与其说它是赞美或者批评的,不如说这是一种设立目标的教育。也就是说“小朋友我觉得你很好,你能做一个很好的足球运动员。”其实这句话翻译成真正的教育语言,应该说:你好好努力,然后做一个好的足球运动员。但是在“皮革马利翁效应”里,你会说,我觉得你能做一个很好的作品。
“你要”和“你能”这个一字之差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当你说“能不能”的时候,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这是巧借人的脆弱性来教育。
但是我们在教育成年人的时候,不希望利用人的这种弱点和幻觉,还是希望你能够在人格上足够坚强、足够健康,对不对?所以赞美的话要听,批评的话也要听。
想一想,你将来在生意场上的谈判对手会惯你这个毛病吗?不会;你的上司会吗?不会;你的家人、你未来的配偶会吗?也不会。
这个世界其实是很真实的,最好不要轻易用幻觉来引导自己,除非你是小朋友。
大学里确实也有人使用这个法则,那是因为很多大学生不成熟。你明明可以直截了当地说“杜老师你这么说的是不对的。”你偏要讲:“杜老师,我觉得你说的还是挺好的,但是你还可以说的更好。”我觉得你这也太躲躲闪闪的了,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学者之间的逻辑还是强调“唯实”和“求证”,我觉得这是比较完善的人格。
Q3
那能够抵挡着这些“唯实”和“求证”也是因为自信吧?
杜骏飞:
也没有啊,你也不需要太多“自信”,因为一个人总归是有不足的。什么人会害怕批评呢?特别害怕自己不完美的人会害怕批评。
比如长期被父母宠坏的、长期在父母的赞许声中长大的孩子,就特别惧怕别人的批评,因为他长期以来生活在被赞许包围的幻觉之中,总是觉得自己很完美。
与此同时,他又生怕自己被证明为不完美,害怕父母会对自己失望,害怕幻觉的破灭。这个时候面对任何批评,他总是像刺猬一样张开自己的刺,很紧张、很敌视周围的一切不满意和批评。时间长了,他真的就会变成那样的人,越来越不完美、越来越恐惧,心理上开始不健康。
我们看到生活当中有一些非常阳光的人。不管男生女生,别人批评他,他也可以微笑以对,而且好像真的很愉快,他甚至可以自黑一下,他可以幽默别人,别人也可以幽默他一下,这样的人其实心理就非常健康,你跟他在一起会很愉快,你不需要防范他,也不需要害怕他,更不需要担心他。
我们生活中,最好到处都是这样的人。
【通知】杜课小助手之前出现了一些异常,导致很多粉丝未能及时进群,现在异常已修复。请想进群的粉丝重新扫码添加小助手。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人物:阿米尔·汗的完美人生|丁龙的馈赠与追问|吴清友逝去,留下这九句话|鲁迅先生 |怀高华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变形
文字:为师三十年 |流量不能移,十万+不能屈 |如何在金庸小说里过节?|见字不会如面 | 十八愿|“心流”课|夜航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杜骏飞:冰花故事,一场羞耻
关注:“江歌案”评论指南|暗黑的红黄蓝|教材、历史与记忆|高铁的文明遮盖着社会的原始|看那些“灵魂的丧尸”!|残害动物应该入罪|玛丽苏的完美毒药
音频:一诚天下动|青春|时间穷人|不要用“恐老”来遮掩平庸|考研三问 |“满大街都是圣人”|弱者才喜欢赞美,强者只感恩批评
元能力养成:敬畏|反思|宽容|美|钝感|坚毅|遗忘 |利他| 运动|乐群| 悲悯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高宁
责编|胡园 王静颖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