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王强研究员团队文献汇总
ScienceShare | 科学私享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王强研究员团队文献汇总
导 读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现有员工及硕博士研究生、博士后47人,首席科学家为王强研究员。
近年来团队主要围绕:(1) 植物蛋白资源加工适宜性评价、(2) 蛋白产品创新设计与智能制造、(3) 功能配料生物合成与精准营养三个方向开展了深入研究。承担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等国家、省部级项目4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最高学术奖等奖项10余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3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封面论文3篇,出版著作12部(英文专著3部),授权发明专利90余件(国际专利12件),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10项,参与起草国家及行业规划10余项,2项报告建议获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领导批示。团队先后与美国、英国、荷兰、比利时等签署国际合作协议11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牵头启动“全球花生加工品质评价与基础数据库构建”国际大科学计划1项。2013年以来,团队先后与益海嘉里、中粮、鲁花、山东金胜、良品铺子、安琪酵母等数十家企业开展合作,成果在3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转化应用,产生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一、 植物蛋白资源加工适宜性评价
1
建立了基于近红外技术快速检测花生中蛋白质组分及其亚基含量的方法
2021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赵思梦(第一作者)、王强*、刘红芝*(共同通讯作者)等在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中文SCI)在线发表了题为“Rapid Determination of Protein Components and Their Subunits in Peanut Based on Near Infrared Technology”的研究论文。
目前通常采用提取蛋白质后再用电泳及光密度法测定球蛋白、伴球蛋白及亚基含量,操作步骤繁琐,样品损失量大。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建立了基于近红外技术快速检测花生中蛋白质组分及其亚基含量的方法。收集了178个花生品种,分别提取蛋白质,采用电泳法测定球蛋白、伴球蛋白、23.5 kDa和37.5 kDa亚基含量并获得大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整粒花生样品的光谱扫描,将其与传统方法测定的化学值进行拟合,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化学计量法构建数学模型。通过比较单一和复合光谱预处理方式,对比模型相关系数和误差评估预测模型性能。外部验证结果表明,球蛋白预测均方根误差(square errors of prediction, SEP)为1.25,伴球蛋白SEP为0.73,23.5 kDa模型SEP为0.47,37.5 kDa模型SEP为0.75,模型准确可靠,为育种专家花生加工专用品种选育和蛋白加工企业原料选用提供了科技支撑。
DOI:10.3964/j.issn.1000-0593(2021)03-0912-06
2
建立了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和化学计量学的花生籽粒主要成分和氨基酸的快速高通量测定方法
2020年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于宏威(第一作者)、王强*(通讯作者)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Saskia M.van Ruth教授团队等在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1区,IF:5.645)在线发表了题为“Rapid high-throughput determination of major components and amino acids in a single peanut kernel based on portable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combined with chemometrics”的研究论文。
近红外光谱技术因其测定高效、不破坏样品、便于操作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花生品质检测。通常近红外检测花生品质需要样品量100g左右,难以满足育种专家稀有花生品种选育时单粒检测的需求,且常规的样品池不适用于单粒花生品质测定,采用化学方法会严重破坏珍贵的育种材料,且预处理繁琐、耗时长、价格昂贵。本研究依据不同类型花生尺寸分布范围及其与光斑的接触面积,确定单粒配件孔径尺寸分别为24.50×12.50 mm和17.50×9.70 mm,厚度4.00 mm,光斑尺寸9.00 mm;研究了不同厚度材料对光谱强度的影响,样品杯底部设置1 mm特殊材料,反射率平均偏差由0.23降至0.02,精准设计了单粒配件与样品杯,最大程度实现了对花生光谱数据的准确采集。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了花生主要成分和氨基酸的定量模型,结果表明,校正模型和验证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超过了0.88和0.83,满足育种专家品种选育要求,一次扫描可同时测定脂肪、蛋白质等基本特性指标以及精氨酸、谷氨酸等16种氨基酸。对提高我国单粒花生检测的水平,促进花生产业与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DOI:10.1016/j.indcrop.2020.112956
3
构建了花生豆腐产业化加工工艺与加工适宜预测模型
2020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陈炳宇(第一作者)、王强*、刘红芝*(共同通讯作者)等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1区,IF:2.848)在线发表了题为“An optimized industry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peanut tofu and the novel prediction model for suitable peanut varieties”的研究论文。
花生中蛋白含量丰富且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纯消化率可达到90%,具有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等多种功效。但目前花生蛋白产品种类少,导致花生综合利用率低,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豆腐是备受世界各国消费者喜爱传统蛋白质食品,然而由于众多花生原料品种蛋白组成差异,致使蛋白质凝胶性不同,缺乏花生豆腐产业化制备工艺技术,高品质花生豆腐产品较少。本研究建立了可行的花生豆腐工业化生产工艺,与现有方法相比,生产时间缩短了53.80%,日产量提高了183.33%。测定了26个花生品种的原料特性和豆腐品质,利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根据豆腐品质对花生品种进行分类,建立了花生豆腐品质评价标准、花生原料特性与豆腐品质的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7个适合制作花生豆腐的花生专用品种,并进行了验证。本研究丰富了花生蛋白食品类型,并为育种专家加工专用品种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DOI:10.1016/S2095-3119(20)63249-X
4
基于便携式和台式近红外检测方法实现了高油酸花生分类和脂肪酸定量评价
2020年4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于宏威(第一作者)、王强*(通讯作者)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Saskia M.van Ruth教授团队等在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1区,IF:4.952)在线发表了题为“Evaluation of portable and benchtop NIR for classification of high oleic acid peanuts and fatty acid quantitation”的研究论文。
高油酸花生因具有更长的货架期和更高的营养价值而深受加工企业和消费者喜爱,油酸纯度检测目前备受关注。油酸的传统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预处理繁琐、时间长、价格昂贵,不利于企业现场进行高油酸花生的快速筛选。因此,本研究研究了基于便携式高通量花生品质速测仪和台式近红外的高油酸花生定性分类模型和脂肪酸定量模型。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平方判别分析的结果表明,速测仪和台式机均可区分高油酸花生和普通花生,准确度为100%。高油酸花生的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的速测仪定量模型准确性高,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88和0.88,模型误差分别为0.97、0.12和0.12。所有模型的RPD(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均超过2,表明模型性能良好。因此,便携式高通量花生品质速测仪和台式机均可对高油酸花生进行准确分类并预测其主要脂肪酸含量,便携式高通量花生品质速测仪能够显著降低设备成本,并可以用于加工企业原料收购时现场检测、种子公司田间地头检测,为花生产业链品质监测提供了可靠的设备与技术支撑。
DOI:10.1016/j.lwt.2020.109398
5
明晰了花生品种特性与花生酱加工适宜性关系
2021年7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于宏威(第一作者)、王强*(通讯作者)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Saskia M.van Ruth教授团队等在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1区,IF:4.952)在线发表了题为“An explorativ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quality traits of peanut varieties and their peanut butters”的研究论文。
花生酱因独到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欢。花生酱品质特性包含了可挥发性风味物质、色泽、质构、流变和粒度等。花生原料品种是加工的第一车间,我国花生品种众多,不同品种之间成分差异性显著,因而制备的花生酱特性差异明显。本研究综合分析了40个花生品种制备花生酱的挥发性成分、颜色、质地、流变性、粒度分布,研究了花生仁品质性状与其花生酱之间的多元关系,利用PCA结合K-means聚类分析将具有相同性质的花生酱归为一类,其中组1的吡嗪含量最高,质地和流变特性值最高。总的来说,使用脂肪含量较低、蛋白质和蔗糖含量较高的花生品种制备的花生酱具有更高质地和流变品质。而蔗糖和丝氨酸含量较高的花生品种可用于制备吡嗪和2-乙酰吡咯含量较高的花生酱。本研究为企业提供了筛选适宜加工花生酱原料品种的技术和方法。
DOI: 10.1016/j.lwt.2021.112068
6
明确了植物甾醇对热诱导花生油中反式脂肪酸形成的抑制机制
2021年5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郭芹(第一作者)、李甜(共同第一作者)、王强*(通讯作者)等在Food Chemistry(1区,IF:7.514)在线发表了题为“Action of phytosterols on thermally induced trans fatty acids in peanut oil”的研究论文。
花生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每年消费量以高于1.6%速率增加,但其在热加工过程会异构化生成对人体有害的反式脂肪酸(TFAs),为此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和密度泛函理论相结合方法发现植物甾醇能显著抑制TFAs形成,且其抗异构作用Δ7-燕麦甾醇>豆甾醇、岩藻甾醇、菜籽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抗异构作用大小不仅与其羟基位点活性有关,还受环戊烷四氢菲骨架中双键位置以及C17支链双键数目的影响;同时发现在加热条件下植物甾醇分子先发生氢的解离形成植物甾醇羟自由基,再与烯丙基碳自由基结合(C11>C8和C14)或双键碳自由基结合(C9和C13>C10和C12)形成空间位阻较大的稳定分子,阻止或降低亚油酸分子的异构化,抑制反式亚油酸的形成。
DOI:10.1016/j.foodchem.2020.128637
7
揭示了热诱导α-亚麻酸中反式亚麻酸形成的分子机理
2020年5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郭芹(第一作者)、李甜(共同第一作者)、王强*(通讯作者)等在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1区,IF:4.952)在线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rans linolenic acid in thermally induced α-linolenic acid”的研究论文。
α-亚麻酸是食用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热加工过程中会异构化生成对人体有害的反式亚麻酸。研究发现α-亚麻酸(C18: 3-9c, 12c, 15c)异构化先形成单反式异构体,继续加热再生成双反式和三反式异构体。并提出了C18: 3-9c, 12c, 15c异构化的六个途径,阐明了基态,过渡态和异构化途径中间体的几何构型。C18: 3-9c, 12c, 15c链双键上的C9,C12和C16中的氢更有利于转移至C10,C13和C15,并且在异构化过程中C9-H9的氢转移比C12-H12和C16-H16更快。顺式和反式C18:3异构体之间的活化能差异决定了C18:3异构体的最终分布比例。单-反式异构体的形成要慢于双-和三-反式异构体,并且单-反式异构体的转变态和旋转-转变态的活化能是决定反式C18:3异构体形成的关键因素。
DOI:10.1016/j.lwt.2020.109595
8
建立了新鲜南眉籽油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法检测方法
2020年11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李甜(第一作者)、郭芹(共同第一作者)、王强*(通讯作者)等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IF:3.713)在线发表了题为“An improved gas chromatography-based approach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fatty acids in fresh basil seed oil”的研究论文。
针对食用油检测灵敏度低、高通量精准识别技术缺乏,研究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南眉籽油72种脂肪酸的高通量、高灵敏度、低检测限的方法。采用氰丙基硅氧烷强极性固定相CP Sil 88气相色谱柱(规格为80-100m×0.25mm×0.2um),进样口温度200-230℃,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实现了包括36种不饱和脂肪酸、22种饱和脂肪酸、21种反式脂肪酸和2种共轭脂肪酸的检测。各脂肪酸的仪器响应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线性关系基本都高于0.999,日内精密度RSD值在0.57-9.81%、日间精密度RSD值在0.47-9.87%,低于国标GB 5009.168-2016中要求的10%,远低于国标GB5009.257-2016中要求的15%,稳定性好,满足精准定量分析的要求。
DOI: 10.1111/IJFS.14885
9
明晰了普通和高油酸花生制备花生油中关键香气成分及其前体物质
2021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胡晖(第一作者)、王强*(共同通讯作者)与比利时列日大学Marie-Laure Fauconnier教授团队等在Foods(2区,IF:4.35)在线发表了题为“Study on Key Aroma Compounds and Its Precursors of Peanut Oil Prepared with Normal- and High-Oleic Peanuts”的研究论文,并被标记为“特色文章(Feature Paper)”。
高油酸花生油由于其高氧化稳定性和营养特性,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然而,消费者反馈显示,高油酸花生油的风味不如常规油酸花生油。本研究从工厂采集花生原料、花生饼粕、花生油等样品,系统研究常规油酸和高油酸花生制油形成的关键风味物质差异,并分析其前体物质。结果表明,与高油酸花生油相比,普通油酸花生油中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2-乙基-5-甲基吡嗪和苯甲醛含量跟高,从而赋予其更浓郁的烘烤、坚果、香甜风味。常规油酸花生原料中风味物质前体前体(精氨酸、酪氨酸、赖氨酸和葡萄糖)的初始浓度更高,这导致其在加工过程中形成更多特征性挥发物,并赋予花生油更浓郁的风味。本研究将为高油酸花生油加工专用原料筛选和风味品质改善提供支撑。
DOI: 10.3390/foods10123036
二、 蛋白产品创新设计与智能制造
10
明晰了TG酶对高水分挤压过程中花生蛋白纤维结构形成过程的影响机制
2021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张金闯(第一作者)、王强*(通讯作者)等在Food Hydrocolloids(1区,IF:9.147)在线发表了题为“High-moisture extrusion process of transglutaminase-modified peanut protein: Effect of transglutaminase on the mechanics of the process forming a fibrous structure”的研究论文。
目前高水分挤压花生蛋白的品质还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对动物肉纤维结构的模拟要求。本研究分析TG酶修饰改性对花生蛋白肉类替代品感官品质的影响,测定不同挤压区段TG酶改性花生蛋白的热特性及流变特性,明确了高水分挤压过程中TG酶对蛋白质构象变化如蛋白质分子间相互作用、分子量分布和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TG酶影响花生蛋白凝胶形成的快慢,从而显著影响纤维结构等品质的形成。挤压过程中,TG酶可促进蛋白分子链在挤压机机筒中的展开、聚集和交联,氢键和二硫键断裂,疏水相互作用增强。当蛋白分子发生重排时,0.1%或0.2%TG酶还可促进新的氢键和二硫键形成,大分子量蛋白亚基(66 kDa)生成,构象更为稳定。
DOI: 10.1016/j.foodhyd.2020.106346
11
解析了豌豆分离蛋白-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混合物的流变学特性及其在高水分挤压肉制品中的应用
2021年8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陈琼玲(第一作者)、张金闯(共同第一作者)、王强*(通讯作者)等在Food Hydrocolloids(1区,IF:9.147)在线发表了题为“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ea protein isolate-amylose/amylopectin mixtures and the application in the high-moisture extruded meat substitutes”的研究论文。
添加淀粉有利于高水分挤压过程中蛋白质聚集和组织化,但原料中直链/支链淀粉比例对挤出物中纤维结构形成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测定了豌豆分离蛋白-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混合物的流变特性,分析原料流变特性对高水分挤压过程中响应参数的影响,及其与最终产品品质(外观、质构特性和体外消化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支链淀粉有利于降低豌豆分离蛋白溶液的表观粘度、贮存模量和损耗模量,降低高水分挤压过程中单位机械能耗,提高蛋白质与淀粉的接枝度,促进挤出物中各向异性结构的形成,提高产品的组织化度。
DOI: 10.1016/j.foodhyd.2021.106732
12
综述了蛋白基颗粒稳定的Pickering和高内相Pickering乳液制备与应用研究现状
2020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石爱民(第一作者)、王强*(通讯作者)等在Food Hydrocolloids(1区,IF:9.147,ESI高被引论文)在线发表了题为“Pickering and high internal phase Pickering emulsions stabilized by protein-based particles: A review of synthesis,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ive”的综述论文。
蛋白基Pickering乳液(PE)是一类以蛋白颗粒(包括纳米颗粒、微粒)为乳化剂稳定的乳液,与传统合成乳化剂稳定的乳液相比,PE具有高稳定性、低成本、能够赋予乳液更多功能等优势,尤其是内相比例高于74%的高内相Pickering乳液(HIPPE),具有类似固态油脂属性,已成为食品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文章概述了利用食品蛋白质及其与多糖、多酚和其他生物化合物复合产生的Pickering颗粒稳定的PE和HIPPE最新进展,总结了其制备技术、稳定机制及其最新应用。大量研究表明:除了传统蛋白、蛋白-多糖等用于颗粒的制备以外,多酚等活性成分的引入能够赋予乳液更多的功能;高压微射流、酶交联等绿色、高效制备技术用于PE和HIPPE的制备已成为主流;基于PE和HIPPE的人造奶油等固态油脂替代方面将具有巨大潜力。
DOI: 10.1016/j.foodhyd.2020.106117
13
明晰了花生饼粕蛋白胶黏剂对桦木胶合板性质的影响
2021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屈阳(第一作者)、郭芹(共同第一作者)、王强*(通讯作者)等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hesion and Adhesives(IF:3.189)在线发表了题为“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rch plywood prepared by bot-pressed peanut meal adhesive”的研究论文。
木材工业胶粘剂消耗量约占胶粘剂使用总量的2/3,其中“三醛胶”占80%以上。随着广大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全球石油价格的日益提高,无毒无害的植物蛋白胶粘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以附加值低的高温花生粕为原料,制备一款耐水性强、胶合强度高的无甲醛木材胶粘剂,并将该胶粘剂应用于桦木胶合板,制备的桦木胶合板湿态胶合强度达到国家I类胶合板胶合强度的要求(1.21MPa>0.7MPa);同时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等先进手段揭示了胶粘剂的固化机理,原理是胶粘剂经过一定时间、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使羧基、氨基和氮杂环丁烷等基团与木材羟基反应生成致密的网络结构,从而提升胶合板的耐水性和胶合强度。
DOI: 暂无
14
研发了一种新型环保热压花生粕蛋白粘合剂
2021年10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屈阳(第一作者)、郭芹(共同第一作者)、王强*(通讯作者)等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区,IF:9.297)在线发表了题为“A novel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hot-pressed peanut meal protein adhesive”的研究论文。
我国人造板消耗量约3亿立方米,其中“三醛胶”使用量超过80%。随着消费者健康和环保意识增强以及全球石油价格的攀升,传统的“三醛胶”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此以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高温花生粕为原料,制备出耐水性强、胶合强度高的高温花生粕绿色无甲醛木材胶粘剂,其胶合强度符合国家I类胶合板要求,并成功中试制备了复合地板、书柜等家俱产品,攻克了传统三醛胶甲醛释放、污染环境等突出问题;同时揭示了高温花生粕胶粘剂胶合强度提升机理,是利用化学变性剂破坏蛋白二级结构,暴露出内部氨基、羧基等活性基团,并与交联剂中的羟基等基团反应,以酯键、醚键、氢键等键合生成三维网络结构,提高胶粘剂的耐水性和胶合强度。
DOI: 10.1016/j.jclepro.2021.129473
15
明晰了基于豌豆分离蛋白微凝胶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无蛋蛋黄酱理化与流变特性
2021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李嗣生(第一作者),焦博(共同第一作者),刘红芝*(共同通讯作者)、王强*(共同通讯作者)等在Food Chemistry(1区,IF:7.514)在线发表了题为“Edible mayonnaise-like Pickering emulsion stabilized by pea protein isolate microgels: effect of food ingredients in commercial mayonnaise recipe”的研究论文。
由植物蛋白颗粒稳定的 O/W Pickering乳液具有制备素食沙拉酱的潜力。本研究采用凝胶破碎法制备豌豆分离蛋白微凝胶颗粒(PPIMP),并将其应用于稳定沙拉酱状Pickering乳液。研究了醋酸、NaCl和蔗糖等常见于沙拉酱配方的成分对乳液体系的影响。pH低于蛋白质等电点时所制备乳液粒径最小(47.0 μm),高浓度NaCl 使PPIMP的 ζ 电位降至3.9 mV,同时乳液粒径增大到75.9 μm,蔗糖存在于连续相中进而增加了乳液的表观粘度,但降低了乳液的触变恢复率。根据乳液理化性质(液滴大小、乳液粘度、触变恢复率)和微观结构,最终选择350 mmol NaCl 和4 wt% 蔗糖制备沙拉酱状的Pickering乳液,并通过100 kg/批次的中试试验进一步验证了PPIMP制备沙拉酱状乳液的可行性。中试所得乳液性状与市售沙拉酱相似,且触变恢复率接近100%。结果表明,PPIMP稳定的Pickering乳液体系在素食沙拉酱制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OI: 10.1016/j.foodchem.2021.131866
16
综述了高静水压力对蛋白构象结构和凝胶特性的影响
2021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石爱民、张金闯、王强*(共同通讯作者)与厦门大学何宁教授团队等在Foods(2区,IF:4.350)在线发表了题为“Effects of 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 on the Conformational Structure and Gel Properties of Myofibrillar Protein and Meat Quality: A Review”的研究论文。
肌原纤维蛋白(MP)结构的变化会影响肉制品品性。高静水压处理(HHP)已被证实能够改变MP的构象,从而提高肉制品的质量。但是目前对HHP下MP结构(二级和三级结构)变化、凝胶性能和肉制品产品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尚缺少系统总结和深入讨论。本文综述了HHP处理对肉类制品中MP构象和凝胶性质及其产品品性的影响之间的关联,结合前人的研究和最新进展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HHP成为未来提升肉类产品品性的有效加工工艺。多数研究表明,400 MPa是MP发生改变的关键压力参数,其表面疏水性、反应巯基和溶解性的提高有助于形成致密柔韧的凝胶特性,而过高的处理压力则容易造成蛋白分子的聚集。
DOI: 10.3390/foods10081872
17
明晰了小红豆烘焙品质的形成机制
2021年11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姚鑫淼(第一作者)、王强*(共同通讯作者)与黑龙江农业科学院卢淑雯研究员团队等在 Foods(2区,IF:4.350)在线发表了题为“Quality Formation of Adzuki Bean Baked: From Acrylamide to Volatiles under Microwave Heating and Drum Roasting”的研究论文。
烘焙红小豆粉因其香味诱人、营养丰富、食用方便在亚洲国家非常受欢迎。转鼓烘焙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传统烘焙方法,微波作为一种新的烘焙技术也可用于烘焙小豆,且有文献报道微波烘焙可以提高原料的功能特性和风味品质,微波加热会导致红小豆温度迅速升高从而快速脱水,使最终产品呈现良好的色泽和香气。与滚筒烘焙等对流加热原理相比,微波烘焙中的辐射加热原理使其在加工效率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且加工过程易于控制,设备成熟,可以实现量产。然而烘焙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是公众关注的问题。当淀粉类食品中的糖和氨基酸经过超过 120 摄氏度的高温,这一加热过程就会诱发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的生成。为了提高烘焙红小豆的最终品质,文章对比了红小豆在微波烘焙和转鼓烘焙条件下丙烯酰胺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形成过程,阐明了微波和转鼓烘焙红小豆的丙烯酰胺形成动力学,并分析了红小豆烘焙过程中丙烯酰胺形成与其颜色变化的相关性,为烘焙红小豆中丙烯酰胺含量的预测和控制以及在烘焙过程中的参数优化和烘焙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DOI: 10.3390/foods10112762
18
6个品种花生球蛋白的结构和热性能:35.5kDa亚基的影响
2020年6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刘丽(第一作者)、王强*(共同通讯作者)与比利时列日大学Magali Deleu教授团队等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Properties(IF:2.727)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arachin from six varieties: effect of 35.5 kDa subunit”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对6个花生品种的花生蛋白亚基组成和热稳定性、流变特性、表面疏水性和巯基含量进行了分析。第一组花生球蛋白含有35.5kDa亚基,对温度更敏感(Tonset <100℃),初始变性温度明显较低,二硫键较少,疏水基团较多;另一组花生球蛋白不含35.5kDa亚基,其对温度的热敏感性较低,且呈现出更紧凑的球状结构。此外,通过质谱鉴定35.5 kDa 亚基为 Ara h3 的前体物质。因此本研究可以为加工具有良好热稳定性和低致敏性的花生蛋白产品提供有用的信息。
DOI:10.1080/10942912.2020.1769648
三、 功能配料生物合成与精准营养
19
揭示了花生红衣原花青素B2抗肝癌新机制
2020年10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石爱民(共同第一作者)、王强*(共同通讯作者)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尹慧勇研究员团队等在Redox Biology(1区,IF:11.799)在线发表了题为“Polyphenolic Proanthocyanidin-B2 suppresses proliferation of liver cancer cell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genesis through directly binding and inhibiting AKT activity”的研究论文。
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深入研究肝癌发病机制、开发安全有效的药物对临床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原花青素B2(OPC-B2)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多酚黄酮类化合物,由两个表儿茶素连接形成,可以从花生红衣、苹果、葡萄等食物中提取,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与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本研究发现花生红衣中提取的OPC-B2直接结合并抑制AKT活性和下游信号通路(图2),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代谢及肿瘤生长(图3)。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已知的AKT变构抑制剂MK-2206相似,OPC-B2可与AKT的催化结构域及PH结构域结合,从而抑制AKT活性。此外,Lys297和Arg86作为AKT与OPC-B2结合的关键位点,突变后解除了OPC-B2的抗肿瘤作用。
DOI: 10.1016/j.redox.2020.101701
20
揭示了离子液体和动态高压微流对酿酒酵母β葡聚糖增溶改性机理
2020年7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刘红芝(第一作者)、白文强(共同第一作者)、王强*(通讯作者)在Carbohydrate Polymers(1区,IF:9.381)在线发表了题为“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β-D-glucan by ionic liquid and dynamic high pressure microfluidization”的研究论文。
酵母β-D-葡聚糖具有提高免疫、抗肿瘤、抗氧化、抗菌等功效,2010年被卫生部列为“新资源食品”,然而独特的三级螺旋结构,导致其难溶于水和大多数有机试剂,限制了其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本研究采用离子液体与动态高压微射流协同作用增强了β-D-葡聚糖(WSG)的溶解性,比较了改性前后分子量、热稳定性等功能性质的变化,通过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圆二色谱、冷冻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分析了结构变化。研究表明,采用环境友好的离子液体和高压微射流结合的方式使β-D-葡聚糖溶解性提升至85.01 ± 0.75%,分子量由6.089 × 106降低至1.740 × 104、热稳定性降低,离子液体和高压微射流协同处理可在EmimAc阳离子中的H2、H4和H5原子与β-D-葡聚糖的羟基之间形成新的氢键,从而破坏其分子内、分子间的强氢键作用力,导致结晶度下降,使β-D-葡聚糖结构从三股螺旋结构变为松散的聚集体和不规则糖链,从而易溶于水。该研究为可溶酵母β-D-葡聚糖的精准调控和绿色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DOI: 10.1016/j.carbpol.2020.116123
21
揭示了酿酒酵母β葡聚糖抗肝癌新机理
2020年7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刘红芝(共同第一作者)、王强*(共同通讯作者)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尹慧勇研究员团队等在Redox Biology(1区,IF:11.799)在线发表了题为“Yeast β-D-glucan exerts antitumour activity in liver cancer through impairing autophagy and lysosomal function, promot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production and apoptosis”的研究论文。
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死亡率居第四位,生物活性多糖对肿瘤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β-D-葡聚糖是否对肝癌具有显著疗效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明晰。本研究采用原发性肝癌模型,结合细胞周期分析、免疫印迹、RNA-序列分析、透射电镜显微镜、免疫荧光和荧光显微镜、溶酶体pH分析、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测定等手段研究了WSG的抗肝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WSG作为一种新型自噬抑制剂,可显著抑制体内肝癌细胞增殖、代谢和肿瘤生长,通过提高溶酶体pH值和抑制溶酶体中的组织蛋白酶(Cathepsin B和D)活性来抑制自噬降解,导致线粒体损伤和活性氧积累。WSG作为单一药物用于异种移植小鼠皮下成瘤模型和二乙基亚硝胺/四氯化碳诱导的原发性肝癌模型与皮下成瘤中均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为肝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DOI: 10.1016/j.redox.2020.101495
22
发现了食品短肽具有潜在抗新冠病毒作用
2021年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石爱民(第一作者)、王强*(通讯作者)等在Biomolecules(2区,IF:4.082)在线发表了题为“Screening and Molecular Modeling Evaluation of Food Peptides to Inhibit Key Targets of COVID-19 Virus”的研究论文。
近年来,含有2-10个氨基酸的食源性多肽已被证明具有更高的吸收效率和营养功能,包括抗病毒作用,但目前在抑制COVID-19的食源性短肽筛选研究中还鲜有报道。本研究在团队前期研究基础上,广泛收集了食源性短肽分子527个;采用分子模拟与分子对接的方法探究了短肽与ACE2、Mpro、RdRp等三个关键靶点的相互作用,通过计算和对比相互作用力,成功筛选出187个能够作用于Covid-19病毒的三个关键靶点的短肽,并获得了79个具有较高非共价相互作用的短肽,其中6个短肽可以同时对这三个靶点有高抑制活性。此外,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对三个靶点具有高抑制活性的短肽进行系统分析,初步掌握了高抑制活性短肽的结构特点,为基于天然功能成分的Covid-19病毒抑制分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支撑。
DOI: 10.3390/biom11020330
23
明晰了白藜芦醇W/O/W乳液体系加工稳定性与吸收转运机制
2021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石爱民(第一作者)、王强*(通讯作者)等在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1区,IF:4.451)在线发表了题为“Improving resveratrol bioavailability using water-in-oil-in-water (W/O/W) emulsion: physicochemical stability, in vitro digestion resistivity and transport properties”的研究论文。
白藜芦醇(Resveratrol)作为一种天然多酚类物质,具有抗衰老、抑菌、抗炎症等生理功能,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但白藜芦醇存在水溶性差、见光易分解、口服吸收性差、生物利用率低、难以持久作用等问题,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载体系对其进行包埋,提高其生物利用率。本研究通过模拟食品加工、胃肠道消化与吸收过程,系统揭示了白藜芦醇W/O/W乳液的加工稳定性与吸收转运机制。结果表明:白藜芦醇W/O/W乳液在pH=3~8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消化主要发生在模拟肠道阶段,是在胰酶的作用下进行的。根据外排率比值介于0.5~1.8的特性得到白藜芦醇乳液主要是通过被动扩散方式进行转运。
DOI: 10.1016/j.jff.2021.104717
24
揭示了花生茎叶提取物促睡眠作用的分子机制
2021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郭瑞(第一作者)、石爱民(共同第一作者)、邓磊(共同第一作者)、王强*(共同通讯作者)与首都医科大学张晨教授团队等在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1区,IF:5.82,封面文章)在线发表了题为“Flavonoid-like Components of Peanut Stem and Leaf Extract Promote Sleep by Decreasing Neuronal Excitability”的研究论文。
花生茎叶作为一种传统的草本药物和特殊食物已有悠久历史,始载于明《滇南本草》,其后《福建药物志》和《浙江药用植物志》均有相关功效的记载。1977年出版的《中药大辞典》已有煎煮落花生枝叶治疗失眠症的记载,但其作用分子机制仍未明晰。本研究通过动物脑电监测(EEG)、细胞电生理(Cell Patch Clamp)、转录组分析(RNA-seq)及分子模拟(Molecular Docking)等“从表型到基因”研究策略系统揭示了花生茎叶提取物调节小鼠自然睡眠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PSL提取物可以延长自然睡眠,DMN和MIL作为其中关键的活性黄酮类成分,可能是通过调节Nav和Kv通道,抑制神经元兴奋性,干预机体的自然睡眠。
DOI: 10.1002/mnfr.202100210
25
揭示了高油酸花生油预防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2021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赵志浩(第一作者)、王强*(通讯作者)等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1区,IF:2.848)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high oleic acid peanut oil and extra virgin olive oil in rats with diet-induced metabolic syndrome by regulating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 metabolism”的研究论文。
前期研究表明,高油酸花生油(HOPO)和特级初榨橄榄油(EVOO)对代谢综合征(MS)具有抑制作用。本研究旨在评估HOPO和EVOO膳食干预抑制MS的代谢效应,以及肠道菌群在其中的作用。Sprague-Dawley大鼠分别喂食正常饲料、高果糖-高脂肪饲料、含HOPO的高果糖-高脂肪饲料和含EVOO的高果糖-高脂肪饲料,持续12周。利用基于UPLC-Q/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粪便和血清样品的代谢组学特征。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组间粪便和血清中潜在生物标志物进行鉴定。评估肠道菌群与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并对血清生物标志物进行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各组粪便和血清代谢模式存在显著差异。HOPO组和EVOO组分别有8、12个粪便生物标志物和15、6个血清生物标志物,显示粪便和血清中氨基酸、多肽及其类似物发生明显扰动。支链氨基酸(BCAAs)生物合成通路被鉴定为HOPO和EVOO的主要调控途径。
26
实现了苹果果胶中具有益生元活性的中性寡糖分离与鉴定
2021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张金闯、石爱民、王强*(共同通讯作者)与厦门大学何宁教授团队等在Food Hydrocolloids(1区,IF:9.147)在线发表了题为“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neutral oligosaccharides with prebiotic activities from apple pectin”的研究论文。
苹果果胶经果胶酶降解,获得具有益生活性的果胶寡糖片段。建立了超滤膜粗分-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石墨碳柱分离-C18柱层析的分离纯化体系。进一步的结构鉴定发现,该果胶寡糖的单糖成分主要为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和木糖,不含有半乳糖醛酸。主要的结构单元推测为Gal1→4Gal1→4Gal1→4Gal1→3Ara。该果胶寡糖片段的益生元活性分别是L. plantarum CICC20261(0.46±0.04)、L. reuteri DPC16(0.46±0.01)和L. rhamnosus CICC24233(0.50±0.05),与商业益生元菊粉无显著性差异。
DOI: 10.1016/j.foodhyd.2021.107062
27
揭示了白藜芦醇在花生油中改性增溶机制
2021年7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李甜(第一作者)、郭芹(共同第一作者)、王强*(通讯作者)等在Food Chemistry(1区,IF:7.514)在线发表了题为“Solubility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resveratrol in peanut oil”的研究论文。
白藜芦醇是花生中特有的天然成分,具有抗癌、抗氧化和抗自由基等作用,但白藜芦醇不溶于油,花生加工成花生油几乎检测不到白藜芦醇,为了深入了解白藜芦醇油中的作用,本团队采用绿色物理增溶方法系统探究其在花生油中溶解度和物化性能。研究发现绿色物理增溶能使白藜芦醇在花生油中溶解96%。最优溶解工艺为:白藜芦醇含量183 mg/kg,磁力搅拌温度和时间分别为40 ℃和3.5 h。且此条件下白藜芦醇不影响花生油中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组成,但能促进饱和甘油三酯向不饱和甘油三酯转化、诱导亚麻酸增加,且无有害物质生成。白藜芦醇能在贮藏中保持花生油色泽,降低酸价和过氧化值30%以上,延长货架期2倍以上,同时提高热稳定温度6.1 ℃。
DOI: 10.1016/j.foodchem.2021.130687
王 强
王 强,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九三学社中央农林委委员,“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首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农业部“粮油加工技术与工程”创新团队首席,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军人才、山东省泰山领军人才,中国粮油学会花生食品分会会长,中国食品学会功能食品分会副理事长,《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食品栏目执行主编,《NPJ Science of Food》编委、《Foods》客座主编。
长期从事粮油加工与营养健康领域科学研究,首次构建了花生加工适宜性评价技术,筛选出加工专用品种,解决了我国花生混收混用、产品品质差的瓶颈问题;颠覆了传统压榨技术与方法,建立了国内第一条花生低温制油与蛋白联产生产线,开发出高品质系列新产品,推动了花生加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高水分挤压过程中蛋白纤维结构形成的“分层叠变”新理论,创建了基于高水分挤压的植物基肉制品颠覆性加工技术,革新设计了智能化加工装备和可视化平台,引领了产业发展方向。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基础研究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公益性农业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项目4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3和2019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15年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类”、2012年ICC最高学术奖、2014年中国专利优秀奖、2017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19年中国农业农村十大新装备,授权发明专利9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12项),软著12项,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9项,出版著作12部(英文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330余篇,其中SCI 论文120篇、JCR一区57篇,培养硕博研究生、博士后及外国留学生100多人。
刘红芝
刘红芝,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副首席。入选农业农村部“优秀青年”、“农产品加工业十佳杰出青年科技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十佳青年”、河北省油料产业技术体系农产品加工岗位专家、《Frontier in Nutrition》与《Molecules》客座主编。长期从事花生加工适宜性分子机制及多糖修饰改性机理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课题2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1项(第3)、中华农业科技奖等省部级奖5项(第2/4/4/4/6)、中国农业农村十大新装备1项(第2)、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第3)、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等社会力量奖3项(第1/3/4)。在Redox Biology、Carbohydrate Polymers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45篇。副主编著作2部,参编9部(其中英文著作2部)。授权国际专利5件、国家发明专利48件,制修订农业行业标准5项。
石爱民
石爱民,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公派联合培养博士,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秘书。获全国粮食行业青年拔尖人才、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国农科院加工所珠峰计划A类人才,现任中国粮油学会粮油营养分会理事、《Frontier in Nutrition》、《Foods》客座主编。主要从事植物蛋白基Pickering乳液结构与品质功能调控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面上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第3)、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特等奖(第2)、中国粮油学会第一届青年科技奖(第1)等省部级、社会力量奖5项,在Angew. Chem. Int. Edit. (IF:15.336)、Redox Biology (IF:11.799)等期刊发表论文109篇,其中第一和共同第一28篇(领域内顶尖期刊论文21篇, IF>10论文2,ESI前1%高被引论文2篇、封面论文2篇),Google学术引用超1600次,h指数20,授权美国等国际发明专利8项、中国发明专利34项,副主编著作2部、参编英文著作3部。
郭 芹
郭 芹,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科研骨干,中国粮油学会花生食品分会秘书长。主要从事油脂蛋白加工过程品质调控与功能提升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十三五重点研发”子课题、中国博士后基金重点资助/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12项;参与国家创新工程、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基金等15项。获2014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博士后”、2015年粮油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19 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在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Food Chemistry、Carbohydrate Polymer、Food Control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第一或共同第一发表学术论文27篇(IF>9,1篇);申请发明专利31项(国际专利2项),授权18项;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5项,农业行业标准3项;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3部。
刘 丽
刘 丽,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比利时列日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联合培养博士,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科研骨干。主要从事植物蛋白多尺度结构变化与功能调控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课题等项目课题10余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8项,其中授权18项(其中国际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34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8篇;副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4部;参与制修定农业行业标准5项;获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2项。
赵月亮
赵月亮,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香港大学博士,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科研骨干。主要从事功能食品与营养基因组学、食品热加工产生危害物控制,入选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和“扬帆人才计划”,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及校级课题7项。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IF:9.038)、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IF:7.275)、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 (IF:5.307)、Food Chemistry (IF:6.306)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8篇,参编英文著作1部。担任期刊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IF:5.076)和Molecules (IF:3.267)客座编辑。
胡 晖
胡 晖,博士,助理研究员,比利时列日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联合培养博士,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科研骨干。主要从事花生风味物质形成与调控机制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3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课题1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企业横向课题10余项,合同经费1000余万元。在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lecules、Foods等期刊发表论文20篇,参编著作4部。授权国际专利8项,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3项,社会力量奖2项。
张金闯
张金闯,博士,助理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博士,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科研骨干,中国农科院加工所珠峰计划B类人才,荣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中国农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荣誉奖励。主要从事植物蛋白高水分挤压技术研究及应用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课题3项。以第一作者在Crit Rev Food Sci(IF:11.176)、Food Hydrocolloids(IF:9.147)、J AGR FOOD CHEM(IF:5.279)等期刊发表相关论文15篇(其中JCR前5%SCI论文7篇),累计影响因子57.589,被引次数210次,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参编著作2部,参与制订植物基肉制品相关标准3项,相关成果在良品铺子等知名企业转化应用。
马晓杰
马晓杰,博士,研究实习员,毕业于北京大学,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科研骨干。主要从事功能成分分析、精准营养健康调控与抗慢病机理研究,主持北京大学博士创新基金1项,参与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以第一作者在Chemical Science(IF:9.825)发表SCI论文一篇,获北京大学优秀科研奖。
姚鑫淼
姚鑫淼,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博士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黑龙江省食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粮油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主持承担国家、省部级、市级项目33项;发表论文49篇,其中SCI/EI检索7篇;参编专著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编制备案企业标准13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3),省政府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7),省农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4、8),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获首届“龙江科技英才”称号。
焦 博
焦 博,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博士后,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要从事乳液体系的界面催化及稳定机制研究,主持博士后面上项目、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2项,获中国农业科学院首批“优农计划”特别资助,以第一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it. (IF: 15.336)、Food Hydrocolloids (IF: 9.147)及Food Chemistry(IF:7.514)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篇(ESI前1%高被引论文1篇);参编著作4部,其中英文著作2部;授权国际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参与制订农业行业标准1项;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中国农业科学院高水平论文奖、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博士后等荣誉。
代 蕾
代 蕾,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博士后,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粮油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团队核心成员,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粮油精深加工和食品功能配料稳态化。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基金各1项,到位总经费120余万元;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发表SCI学术论文82篇,累计引用2400余次,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含ESI前1%高被引论文6篇,ESI前0.1%热点论文1篇,H-index指数32,单篇最高引用次数为166次。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山东省高等学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各1项。成功入选2020年全球前十万名顶尖科学家。
团队合照
免责声明:「原创」仅代表原创编译,水平有限,仅供学术交流,本平台不主张原文的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献解读或作者简历如有疏漏之处,我们深表歉意,请作者团队及时联系我们(微信号:scienceshare-001),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修改或撤稿重发,感谢您的谅解!
已推送专家团队
宋焕禄
徐 岩
熊善柏
杨宏顺
刘 源
张晓鸣
夏文水
刘仲华
李 斌
罗永康
吴继红
田怀香
曾 亮
迟玉杰
张 慜
张宇昊
张春晖
王道营
谢 晶
孙宝国
许正宏
Mónica Flores
孔保华
孙大文
孙庆杰
徐宝才
刘书成
刘敦华
陆柏益
张德权
▼ 点击标题 查阅专栏 ▼
食品风味 | 作用机制 | 水产加工 | 乳液胶体 |
肉品加工 | 营养健康 | 米面粮油 | 酒类研究 |
果蔬加工 | 茶叶研究 | 食品发酵 | 3D打印 |
食品保鲜 | 食品智造 | 代谢组学 | 封面文章 |
风味书籍 | 乳制品研究 | 英文书籍 | 综述大全 |
感官组学 | 加工新技术 | 蛋白质组学 | 脂质组学 |
团队进展 | 重磅解读 | 特刊征稿 | 学术大事记 |
软件教程 | 前沿热点 | 纳米技术 | 分子对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