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粉丝,还能和艺人工作室和平共处吗?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工作室”,紧接着都会出现“装死、罄竹难书、尸位素餐”等词,内娱的粉丝们,苦艺人工作室久已。
最近,赵露思、孟子义、张婧仪、檀健次、邓为、成毅等等艺人,都陷入了粉丝不满工作室的争吵之中,粉丝不满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艺人接的新角色不行、造型不满、商务拉胯、未能及时告黑、工作室出图审美不在线等等,最终总结为工作室无能,进而阻碍艺人发展。
另一面,艺人和艺人工作室对待粉丝诉求的处理态度也有所不同,有的开通邮箱接纳粉丝意见,并给出回应;有的干脆回避,不回答也不处理;而有的则由艺人亲自出面平息风波。但无论哪种处理方式,时间久了,新的问题还是会继续出现,然后粉丝们的抗议继续。
明明粉丝和艺人工作室都是以艺人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为出发点去为艺人着想,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永无休止的战斗和对立局面呢?娱理工作室走访了几位艺人工作室的宣传和粉运,以及平台的相关工作人员,去问了问粉丝最关心的那些“装死不回应”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艺人工作室永远无法让粉丝满意。
图源网络
内娱工作室现状:“罄竹难书”
好像所有的艺人工作室都逃不过粉丝的问责,王俊凯、李斯丹妮、檀健次、成毅、杨紫、罗一舟、刘雨昕、迪丽热巴等艺人的工作室,都被粉丝冠以“罄竹难书”的罪状,除了这些带着流量属性的年轻演员,甚至林更新、曾黎这样演戏多年的非流量型艺人,他们的工作室也同样背负着粉丝给的“骂名”。
如今活跃在内娱的艺人,但凡有点名气,好像都躲不过粉丝和工作室的争端。
“我到现在,看到粉丝发来的辱骂私信,都会忍不住流泪。”李媛很早就开始在艺人身边工作,并非刚入行的新人,但好像对于粉丝的这些激烈的情绪表达,很难做到司空见惯,每次都会伤心很久。
另一位在顶流艺人工作室工作的小嘉,则经常会收到粉丝发来P着花圈、灵位的照片,好像接受粉丝通过各种渠道发泄的愤怒情绪,已经成为了艺人工作室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之一。
图源网络
其实,内娱大部分的艺人后援会负责人,都会直接和艺人工作室建立联系,“我们和粉丝的负责人有群聊,群成员大概是几个粉丝,和工作室的几位宣传外加执行经纪人。”小嘉说。
粉丝们称与自己联系的艺人工作室工作人员为粉运(粉丝运营),但实际上,工作室内部与粉丝联系的工作人员,大部分就是艺人宣传,除粉丝运营的工作之外,还有很多艺人相关的其他工作需要处理。
粉丝会经常在群里询问一些艺人的相关事宜,比如活动行程、进组情况、商务情况,以及询问一些流言蜚语的真假,“大部分我们都会回复,几个工作人员在群里,基本谁有空谁就会回,而且态度非常好,恭敬卑微是日常。”李媛说。
即便如此,不少工作室依旧会被粉丝抱怨“装死、冷暴力”,小嘉解释说,“可是有一些事情,工作室就是没办法给出回应。或者一些事情,就是没办法在粉丝问的时候立刻告诉他们,因为还处在不方便对外公布的阶段。很多时候,工作人员说出去的话,还是要考虑后续会不会造成一些影响的。”
仅为示例,非特指
没能及时回复或者给出明确的答案,在粉丝方看来,可能就是艺人工作室的不尽责,最终落点就变成了“工作室能力不行”。继而形成网络上声势浩大的“罢免团队”的行为。
“其实很多粉丝口中,艺人身边的祸害,都是艺人本人最相信的那个人。”某平台制片人娜娜说,“有很多粉丝认为自己的爱豆被经纪公司裹挟,但其实艺人的话语权很大,周围的团队也是只为他一个人服务的。这其中不乏很多是在艺人未成名阶段就跟在身边,一路将艺人带出来的工作人员。”
艺人夹在粉丝和工作团队之间,多数也处在摇摆不定的状态,“大家都上网,粉丝在反馈的问题,艺人自己也会看到,那为什么这些所谓的问题会一直存在呢?其实已经说明艺人的态度是什么了,只是没有很刚地出来明说。”
内娱里,像杨洋、张婧仪、杨紫、虞书欣、黄子韬这样明确表达自己态度的艺人,还是在少数。
图源网络
争吵的原因是什么?
粉丝和工作室之间的争吵为何一直存在?李媛、小嘉、娜娜都提及了一个词——信息差。
艺人要面对的东西太多,各中复杂很难和粉丝一一纷说。
以艺人出演哪一个角色为例,平台任何一个项目的选角,都不会只有一个选择,除非投资的客户说“非XXX不可,不然我不投了”,但目前这种情况极少。基本上就是片方有剧本或者人物小传之后,去找合适的演员,但最后具体是谁来接这个角色,很难决定,影响因素太多了。
有的项目就是粉丝觉得合适,片方也觉得合适,但艺人没档期,或者艺人自己不想挑战这样的角色,又或者不想剃头等等的原因,都有可能拒绝。最后可能这个各方都看好的项目,落在了一个在粉丝心中不如自己爱豆的艺人身上,这时候,信息差带来的矛盾就出现了,直接转变为,“为什么工作室没有给XXX争取到这么好的项目,是工作室无能。”
“艺人工作室不可能告诉粉丝,这个项目我们评估之后不行,所以不让艺人出演。或者因为艺人自己不喜欢,所以不接。这就是一个不能开诚布公来说明的情况,艺人的很多工作是要去保证他的商业价值的,不可能每一个工作相关的决定都明说,这就是艺人的机密。”小嘉说。
仅为示例,非特指
行业与行业之间是有一定壁垒的,粉丝以爱为出发点,但他们不能完全了解这个行业的规律和规则是什么,这些规律和规则又不能掰开了、揉碎了去给粉丝一一解释,积怨也就产生了。
除此之外,不得不承认的是,娱乐圈的入行门槛并不高,确实有不专业的团队存在。
“真的有的团队,沟通起来很糟心,最后就是好说好商量不行,一定要拿出甲方爸爸的态度,用‘你不配合,那就封杀你’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娜娜无奈地摇头,“团队不专业,粉丝就不信任,粉丝不信任,就会越管越宽,最终就是越来越畸形。”
虽然大部分的艺人工作室,艺人自己就是老板,但在一些需要预警的问题上,还是要团队提醒到位的,在于各方沟通的过程中,团队如何做到给艺人加分也很重要。难沟通的艺人团队在各方口碑都不太好,一些已经塌房的艺人,就曾经被全行业口诛笔伐。
第三,粉丝提意见的成本太低。
虚拟世界中,粉丝就好像古代的言官,每天都在提意见。从艺人状态到穿搭,今天脸上长痘不行,明天出图不够美不行,从真人到角色,粉丝们都在输出自己的建议,在工作室微博下留言,但这些意见和建议,可能就是粉丝的一时兴起,没有得到回应后,就又变成了埋怨。
“如果粉丝在互联网上提出的意见,会影响到他真实的生活,或者强实名是哪一个真实的人提出了这个建议,我相信粉丝们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而不是现在的张口就来。”李媛说。
仅为示例,非特指
矛盾还有解决的可能吗?
“关于艺人工作室和粉丝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相处,相关的行业委员会也曾经多次提出这个疑问并予以讨论。”娜娜说,只不过目前依旧没有一套可以完整实施的决策性内容。
粉丝重要吗?其实在平台看来,并不一定是重要的。
在目前三家视频平台的选角机制中,角色和人物的适配度永远是在第一位的,内容为王不是一句空话。艺人本身能不能胜任这个角色远大于艺人的粉丝数是多少。但如果粉丝不可控,却可能成为平台考虑的潜在风险之一。
“比如一些甜宠剧,选择演员就是要带量的,那么对于这类演员的评定,粉丝的因素就会被考虑进来。比如后期可能存在撕番的风险、或者言论不可控风险、亦或者可能粉丝的一些动作导致时间延后等等,这些都会影响最终选角。”娜娜介绍说。
从目前三大视频平台公布的头部内容的片单也不难看出,各大视频平台都在“去流量化”,更多的是在启用老戏骨或者表演能力好的演员,纯靠粉丝带来的网络舆论或者流量去拿到某部大剧的可能性很低。
仅为示例,非特指
在这样的行业大趋势下,粉丝对于艺人的加持也在降低,尤其是成熟艺人。“一些成熟艺人,如果粉丝过于激进,其实会影响到艺人去争取一些特定类型的角色,比如军人、公职人员等等。”也就是说,粉丝们在互联网上为自己爱豆“争取利益”,没有加持,反而阻碍了艺人的发展。
而对于一些还处在上升期的艺人来说,粉丝确实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他们需要依靠粉丝的力量再往上走一步。
面对这样的局面,小嘉的建议是,“粉丝和艺人工作室保持一个比较好的距离,掌握好分寸感。”小嘉一直比较反对工作室要求粉丝给打投、做数据的行为,“粉丝的喜欢是自发的,公布一些行程,有一些良性互动还可以,但是要求粉丝给你冲热搜,那就过分了。”
粉丝为爱发电本就是一种私人行为,如果是以艺人工作室的立场出发,去指挥粉丝做这做那,甚至去管理职能组,那就是工作室的越界。“至少我们从来不会寄希望于粉丝能给我们做什么,彼此尊重才是最重要的。”
仅为示例,非特指
同时,粉丝也应该有这种分寸感,不要只相信自己能看到的只言片语,就去臆测背后发生的事情,仅用一些很表面的看法去左右可以看到事情全貌的人的决定,让艺人处在被粉丝裹挟的状态中。
想要让粉丝掌握这种分寸感,一定不是只靠呼吁就可以,而是要在可能的条件下去减少信息差的产生。
曾舜晞工作室就在做这样的尝试,聘请第三方粉运团队在工作室和粉丝之间上传下达,去收集意见,定期两遍反馈,以减少双方的信息差。不少粉丝很赞同这样的作法,觉得自己被尊重,但小嘉和李媛却觉得有些无奈,“就算是这样,费钱、费时、费力,又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一味地去听取粉丝的意见,也不一定可取。”
“我们只希望粉丝能把我们当做普通的打工人去看待就行了。”小嘉和李媛说,“工作室一定是在为艺人好的前提下去工作的,很多决定也都是按照长久去考虑,而非只在意眼前这一件事。”
减少信息差,掌握相处的分寸感,或许粉丝和工作室之间的矛盾也有可以缓和的一天。“但如果依旧在如今的局面上继续发展下去,未来可能还会迎来又一轮的监管,清朗行动的力度,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娜娜说。
如此大环境之下,粉丝和工作室之间的矛盾趋于和解是一种必然,不要让粉丝的爱意成为艺人的枷锁。
(文中李媛、小嘉、娜娜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