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过把作家瘾(作者:钱平雷)

钱平雷 上海老底子 2021-05-21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过把作家瘾
——2017年上海书展回眸



钱平雷




1、书展嘉宾 幸福作家


那天是2017年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的首日。除了各个出版社摆开展台卖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活动,邀请各行各业的名人作为嘉宾出席,与广大读者见面。从9:30开始,在上海展览馆的范围内,大大小小的活动会场就热闹开了。从一定程度来说,这些活动比购书还要吸引读者。前几年我看见歌手韦唯被年轻读者拥挤,无法脱身。更多的读者趋之若鹜随着人流去围观平日里只有在报纸媒体上看到听到的名人的真面目。我虽然不会参与这些以文体明星作为嘉宾的活动,但是毕竟更多嘉宾的是各个出版社需要隆重推出的书籍的作者,他们往往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所以我只有在上海书市举办活动中,包括首发式、讲座和签售仪式上,才能看到当下具有一定号召力的作者,也是自己心仪的作家。


每年的上海书展虽然活动场子不少,但相比于展出书籍的数量,作者能得到进场子当嘉宾的这个机会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相反,作为一名作家,他每年能创作的作品,能够到达出版的数量也是极其有限的,毕竟写书是一件非常艰苦的脑力劳动,甚至需要作者呕心沥血,废寝忘食,才能写出一本可以拿得出手的作品。从这个角度讲,作为一位作家,如果能够在上海书市上亮相,也应该是他生活中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正如著名作家赵丽宏老师所讲:“每到书展,是作家们最忙的时候,但也是最幸福的时候,能与这么多的读者面对面交流,看到喜欢阅读的人越来越多。”因此每年的上海书展是广大读者与作者的嘉年华,也是上海老百姓文化生活的盛大节日。赵老师的话道出了上海书展在作家心目中的地位。


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是我很尊敬的老师,他曾为我的第一部散文集《幸福相对论》作序。


2、科普作家 机会难得


同样是作家,科普作家就没有了文学作家的“待遇”。我们科普作家大多数都是以理工科知识的背景,喜欢文学的科技人员,当然也有社会人文知识背景,喜欢科技的学者和新闻工作者,但后者人数很少。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科普作家中基本上都是业余创作者,科普作品也远不如文学作品那样具有影响力。与著名作家相比,我们老一代的科普作家在中国社会中家喻户晓的只有高士奇、叶永烈等那么几位,谈起科普作品,好像也还只有《十万个为什么》,出了一版又一版。即使在上海书展的活动中,我们上海科普创作界也只有卞毓麟、褚君浩等几位顶级人物亮过相。究其原因,在我国有个奇怪的现象,人们在学校读书时,重理工,轻人文。但到了素质教育时,又倒了过来,人们重文史,轻科技。很可能是因为阅读科普作品不像欣赏文学作品,那是需要读者动脑子才能理解的。所以科普作品一直处于很尴尬的处境里。近年来,似乎只有养生在为科普撑场面。即使有些有影响的媒体在介绍上海书展的活动时,也基本上选择介绍文史类作品相关的场次,与科技有关的活动都被省略了。


我从1988年开始进行科普创作,到了1994年加入了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成为一名业余的科普作家。从1998年开始,为了改变科普作品在读者心目中敬而远之的局面,上海科普作协一直号召科普作家探索“科普与文学相结合”的创作思路,我也开始散文写作的尝试,从2005年至今,陆续出版了4本散文集。每本散文集出版时,也都很荣幸,有赵丽宏、叶辛、钱旭红、郑惠强等著名作家和科学家先后作序,也都举行了研讨会暨首发式,不少领导和学者、作家出席点评,《文汇报》等媒体也都有报道。因为自己有了作品,所以当我每年去上海书展看到作家们在参与各项活动时,也会遐想,如果哪一次上海书展,我也能应邀当一次作者嘉宾,真是太幸福啦!但一是作品,二是时机,三是机遇均未到,也只能是遐想。而在昨天我的“理想”居然实现了。



我虽然也已经出版了几本散文集,但从来没有机会参加上海书展。


3、养老标准 小说诠释


2016年5月,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我加入了上海市作家协会,成为它的会员,即所谓文学作家,当我被批准的消息传来,经过微信朋友圈的传播,我得到几乎所有的亲朋好友的祝贺。当年我成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或者获得科普方面高层次的荣誉时,也没有得到过这样的点赞,说明在大家心目中,我算一名作家了。2017年1月我的第四本散文集《上海高度》出版,它的首发式时间错过了2016年的上海书展,离2017年8月的上海书展还远,所以属于“时机未到”。


去年年末,我所担任秘书长的上海市楼宇科技研究会接受其团体会员单位海阳集团的委托,编写一部名为《CCHC(持续照料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服务管理标准1.0》(下称《标准1.0》)的书籍,我与CCHC模式的提出者徐超共同担任主编。


海阳集团委托编写《CCHC居家养老模式的标准》


这本书涉及到的专业实在太多,不仅有理工科技,还有医疗心理,更有社会人文,当其在3月底完成时,有50多万字,600多页厚厚的一大本。《标准1.0》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希望每一个与它相关的人都能理解它的内涵,但在具体执行时,各人只要了解本专业的条款即可,不必捧着它全部熟悉。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编写者对读者有一个科普的手段。如果是一般的单一专业,我用通常的科技知识浅说的手法,编写一个小册子就可以了。但这里涉及到这么多的专业,这条路就走不通,于是我就和徐超商议,写一篇科普小说,虚拟一对中年夫妇,由于女方父亲中风后遗症偏瘫,造成了难以克服的困难,通过CCHC体系的帮助,解决了问题,取名为《居家养老解困记》,我的想法获得了徐超和其他编写者的一致赞成。我也“硬着头皮”开始我第一部小说的创作。


为学习标准配套的科普小说《居家养老解困记》


4、涉猎小说 废寝忘食


在我当年开始文学创作的时候,我是打算写一篇长篇小说。因为我们文学爱好者对文学的喜好,一般都是从看小说开始的。我们知道著名作家的代表作都是小说,所以如果自己心目中想当作家,也一定是从学写小说开始的。当我把我当想法告诉哥哥钱平天说时,他劝说我,小说千万不可轻易上手,那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很可能会导致无法完成的结果。当时我是听取了哥哥的劝导,以散文作为自己文学创作的品种。这次小说的创作让我尝到了它的味道——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由于我是《标准1.0》的主编之一,因此除了编辑,我也写了许多章节,像“助浴”养老服务中的重要内容,我也查阅了许多资料,问询了实际操作者,认认真真学习一番才写成的,其它不是我写的章节,我也必须了解掌握后,才能编辑。另外由于我有长期从事铁路工作的经历,对于多学科联动的作业管理,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因此在编写《标准1.0》时,对我来说,难度不大。但要当写小说时,问题就来了,你如何将这么多专业的知识,用故事的形式将它们表现出来,让读者在轻轻松松的氛围中,了解掌握其中的要领,确实比我以前写散文时,难度要大了。


我小说的开始一上来,就突出了悬念,当这对小夫妻遇到了困难时,用什么办法来解决,找养老院,去护理院,让社区解决护理,都碰了壁。由于我仍旧采用每天一章登载在微信朋友圈的方式,读者反映,小说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他们在关注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这个社会上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的。因为文章的题目《居家养老解困记》已经暗示读者,最后是解决问题的。写着写着,我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其中“三级网络、四级平台”是术语,但又必须要交待清楚的,写到这里,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有些读者看到还没有解决问题,但却要花脑筋去深刻理解其中内容时,就有点缺乏继续阅读的耐心了。我是每天从“有道云”每天阅读的人数减少发现问题的。这是我在撰写中,遇到的第一个“坎”。我的老同学许兴汉是中文系出身,他发现了我的问题,及时地给我指出,小说要通过其中人物对话,来诠释要点,突出人物性格。


许兴汉先生是我的同学、同事和朋友,他文科出身,指导我写小说。


我马上接受了他的忠告,改变我用写科普文章写小说的风格,文章又峰回路转,进入小说的境界。同时我补进去三幅“三级网络、四级平台”的示意图,让读者有了视觉的直观认识,效果显著。由于我的文章是每天连续发出的,因此前面已经说出去的话,是无法更改的,尤其是文章中的人物要让他们逐渐建立起关系的,这就需要我给他们创造机会,在故事情节中制造事件的。这让我经常在半夜里醒来时,无法入睡,在床上思考接下来文章如何继续展开。有时正写着,自己还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之中,妻子让我吃饭了,我是老大不愿意的情况下,才离开电脑桌子的,一边吃,一边还在想着餐后怎么继续写下去。这种废寝忘食的现象,在写散文时,是不曾有过的。我会副秘书长宋心昌,也是文科出身,他告诉我,作为小说,应该有爱情的描写,才能吸引更多读者。于是我硬是让来自F大学的志愿者博士生周同学与J大学的女实习生梁同学建立起恋爱关系。由于文章篇幅不长,属于中篇小说,最终没有“黄昏恋”的情节,宋秘书长说,有点小的欠缺。


5、挖空心思 厚积薄发


写小说,需要作者有深厚生活阅历的功底,我虽然以前没有写过小说,但有丰富的学习工作生活的经历,因此写起东西就有点厚积薄发的意思,故事中许多事情发生的地点都是我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点,如哈尔滨、杭州。我对许多事情的广泛兴趣,也成了我小说的内容。如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楼台会”一幕的唱词,也在文章中多次运用。除了科技知识,在科普中,要求对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宣传,我也通过人物对话融合在情节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被同伴戏称我是“双重作家”,即科普作家同时又是文学作家作品的特色就显露出来了。许兴汉先生把我这部作品定性为“非虚拟科普小说”。写小说需要虚构人物,这么多的人物名字,也让我挖空心思,在我就在周围同事的姓名中进行组合。如男主角郭星浩的名字就来自我的同事郭际冬、张星玲和倪英浩三人,我在他们名字中各取一字;同样女主角宋春芬,则来自副秘书长宋心昌、张家春和徐和芬。到后来我的同事和朋友们都发现,他们的名字都被我整合进了小说里。许兴汉还告诉我,在我周边寻找典型性的人物,作为小说中人物的模特儿,通过对话和描述,使主人公的性格鲜活起来。当我开玩笑地告诉这些被我当作的模特儿的微友,他们也对自己在文章的表现和命运,更加关心起来。小说中有两个主人公我用的是真名,其中一位就是徐超。他非常关心小说创作的进程,关注小说内容的正确性,同时也把连载的小说每天在他的微信朋友圈中转发传阅,连他的市领导朋友也对小说,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催促着徐超的转载,转发略有迟缓,他就会来电询问。当徐超感到小说达到可以诠释《标准1.0》的目的,他让他的所有员工,把小说当作教材来学习。21天,我终于把我第一部小说的创作完成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再一次深深地感觉到,当年哥哥劝我不要轻易写小说的忠告,何等的正确!那确实是一件需要呕心沥血去做的事情。然而,微友的反应却是何等的热烈,他们对居家养老问题的关心超过对小说写作水平的关注,发表了许多评议和联想。我哥哥的评议具有典型性,他写道:“……这次大胆采用小说的形式探讨和讨论居家养老这个颇为复杂且难以文艺化的课题,虽稍欠小说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却有益于推动社会的进步,表现出作者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知难而上的勇气!”我把这些评议都收藏在文章的附录中。


画家蔡康非为我的小说插画


6、赶上时机 借船出海


当《标准1.0》请专家评审时,上海市老龄委科研中心主任殷志刚先生指出,在国内还没有看到过有关居家养老的标准,如果依此权威性发言推测,《标准1.0》则是国内第一部有关居家养老的标准。为了占据学术的高地,我与徐超商定将《标准1.0》和《居家养老解困记》正式公开出版。今年4月我与海阳集团的朱总找到了与我长期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副总编张树先生,商谈了合作事宜。从前述的三张示意图让我受到启发,增加插图,能够提高小说的可读性,因为它还带有教材的功能。于是我就恳请曾经与我一起担任上海市科普作协副秘书长的画家蔡康非先生为其插图,蔡先生在百忙中为拙文补了40张彩色图画,为该小说增添了丰富的视觉享受。

我们还与张树总编商定,将这两本书放到2017年8月上海书展上进行首发式活动,因为居家养老是一件全社会都非常关注的大事,它的第一部标准的诞生,具有历史性和新闻性。选择书展作为宣传的平台非常合适。对于《居家养老解困记》作者的我来说,借船出海,也获得了以作家的身份担任书展活动嘉宾的机遇。


张树先生满口答应由出版社向出版局报名参加。就这样,由科技文献出版社担任主办单位,我会与海阳集团担任协办单位的首发式的阵容就定局了。我会秘书处的张星玲主任和周怡秘书等同仁与海阳集团的朱琼副总积极而紧张地配合出版社投入了筹备工作。副理事长毛正峻研究员不仅欣然同意担任主持人,还帮助联系了《第一财经TV》等媒体朋友前来采访。


8月16日,2017年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的首日上午9:30,上海书展第一批活动就开始了。“《标准1.0》《居家养老解困记》图书首发式”也在此时隆重举行。我会郑惠强理事长特地连夜从湖南出差赶回上海与会,上海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乐秀海副会长等兄弟组织的领导作为贵宾,也受到特别邀请到场祝贺。相比于其它场子,我们的场子面积还算比较大的,但也坐得满满当当。我会的一些老中青会员的代表,如卫国昌、齐晓斋、周昭德、吕为澄等都大清早从老远赶来参加仪式。我也把我的妻子、哥哥、姐姐以及孙行卓、孙行琦昆仲作为我的亲朋好友代表请来“捧场”,让他们也分享我的快乐和喜悦。我和郑惠强、徐超作为嘉宾分别发了言,介绍《标准1.0》和《居家养老解困记》的由来,编写的内容和后续的打算。会议简短热烈,大家都对这个仪式表示满意。作为作者,我也为一些读者在《居家养老解困记》一书的扉页上签名。因为怕停车困难,我和妻子没有开车,清晨7点就乘地铁出发了,结果8点钟就到达了上海展览馆,与工作人员一起进了场。太早了,就在场子里兜了好几圈,还买了一张长三角的地图,大概算是今年书展第一个顾客了。


我和妻子早早赶到主会场留影


我主编的科普书籍上市


我们举行首发式的分会场主席台上有郑惠强、乐秀海、毛正峻、徐超、张树等领导、专家。


来宾和读者济济一堂。


我作为作者发言


我姐姐、哥哥前来祝贺


我的同事张星玲、周怡与我姐姐合影,她俩的名字也被我用在小说人物身上。


我的澄衷中学校友吕为澄专程赶来与会


会议一结束我们就乘地铁回了家,打开手机一看,毛正峻副理事长已经把《第一财经TV》严东彦等记者发布的消息传过来了,真是神速了!我也借花献佛,把消息通过微信,传给我的朋友圈里的微友们,让他们分享。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点赞和祝贺铺天盖地如雪花似地飞来,让我兴奋不已。


我的老领导,市科协钱雪元原副主席写道:


“跟一般读书人不同,你是一位行动力很强的人,能把一件看似小事做大,做得有声有色。在我们老人圈子里都发‘舒心,爱心,平心’等心灵鸡汤的微信时,你的《居家养老》成绩令人叹服。……居家养老是符合我国实际的,创造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多么重要。”


我哥哥在我们家族的微信圈里还开起了玩笑,他对我女儿说:


“鹿怡,你爸在台上讲话時,我看到你妈坐在台下笑得很甜!你妈妈那时一定在贊赏自己有眼光,很早就认准了你爸是‘潛力股’”。


他们的表扬也好,玩笑也好,我都“照单全收”,因为给我带来的都是幸福的感觉。说实话,在骨子里我就是一名科技人员,其他的角色都是业余爱好而已。但在这里我以《居家养老解困记》为作品,乘着2017年上海书展的时机,借着《标准1.0》的出版的机遇,让我以作家协会会员的身份,过了一把作家瘾。



(选自散文集《上海广度》)


鸣谢:钱平雷先生赐稿分享!


钱平雷先生热文

上海夏日往事

我与陈述的“较量”

上海前夜历史文化在我身上的印迹


唐山路一带,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澄衷中学6432班追记


才子文友张光武


滑稽戏也要与时俱进


平凡而又传奇的女性


上海幸福时光一一一场人文内涵丰富的婚礼


谁不说俺家乡好!——北外滩俯瞰记


50年后同济母校聚会记


我为上海"扎台型"


我也“追”了一次“星”


唐山路船房子里的故事


与两个数字有缘师生的一次盛会


从上海金山农民画到毕加索艺术——农民画家邵其华访问记


谁是剧种的主流?


佳肴随想记


上海公交“老字号”55路的回想曲


建成黄浦江滨江大道提前了30年


金泽船娘抒乡曲


长命百岁的费家伯伯、姆妈


澄衷两甲子华诞亲历记


穿越"时空隧道"的婚礼


同济学友常熟探亲记


忆母校


他们也是哥哥的“同学”


上海冬天的记忆


我的“三同”朋友许兴汉


他也是浦东开发的先行者


浓浓同济路桥缘


厉害了!我的楼?


我的上海交大缘


“里程碑式人物”趣谈


上海市区“路名文化”杂议


触及老上海人灵魂的并区


歌唱“幸福”的老人们


难忘的上海赏菊盛宴


多彩的人生


一份励志的活教材——来自朋友胡定伦先生的联想


“面熟陌生”的外滩


我心目中的 “上海之春”


请给上海留一点 “城市烟火地”


我知道你在看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