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纳粹“利维坦”:人民为什么支持希特勒

景凯旋 槛外记 2023-11-30


 景凯旋 文  |  先知书店  编

在对待历史的问题上,德国人的反思是深刻的,但这反思却与民族性无关,而是因为有了公民政治意识。

在战后一段时间里,许多德国人对历史的看法其实充满谬误,尤其是在涉及到纳粹的国内政策和犹太人问题上。

历史是大人物创造的,但在大人物背后却站着千千万万小人物,他们是纳粹统治的民众基础,没有他们历史就没有体积。 

▌偏见使人们只相信官方媒体的宣传,而不是相信事实

正是由于这一点,二战刚结束,美国记者迈耶就重返德国,在十年居住期间,他跟踪采访了十位普通德国人,了解到为什么大多数普通德国人会拥护纳粹。

答案正如他为自己的书所取的书名: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 

▲一战时行军中的德军


一战后,德国背负了巨额战争赔款,新建的魏玛共和体制一直处于混乱之中,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更使德国雪上加霜:马克大幅贬值,失业率高达30%,而各派政治力量却整天互相攻讦、无计可施。

希特勒上台前,这十位普通德国人都处于失业状态,生活无着。在他们的回忆中,1933年纳粹上台至1939年战争爆发前是德国历史上最好的时光。

纳粹靠着使德国强大和富裕的承诺赢得选举,上台后即大搞基础建设,整顿社会秩序,迅速振兴了经济,恢复了公共服务。

仅仅三年时间,德国的高失业率即下降为零,成为当时的经济强国,并且实现了共同富裕,连工薪阶层也能和管理阶层一样去国外度假。 
  
纳粹之所以能迅速壮大,全靠大量工人、失业者、农民与中产人士的支持。在那段时间,这十位德国人的家庭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善,不再受穷挨饿。

一位裁缝告诉记者,1918年的共和使他父亲变穷,是纳粹给了他父亲工作。

他想要的就是安全保障、国家提供的工作,而且有保险和养老金;1935年他成为纳粹成员后,这些梦想全都实现了。

一位木工则说,纳粹缩小了贫富差距,每个人都有了工作机会,而战后虽然有了自由,但自由不能作为生活的替代品。 
  
这表明,尽管纳粹上台后就开始镇压反对派,迫害犹太人,但只要让民众得到他们想要的物质生活,他们就会支持纳粹。

在他们看来,如果希特勒不发动战争,他仍将作为历史上振兴德国的伟人而载入史册。 

▲一名英国士兵从洞口处望来,旁边是一具德兵尸体


那位木工就发现,纳粹制度“有许多好处”:纳粹打破了阶级区分,使他与上层人有了同等地位,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在群众组织“劳工战线”中,他与一位教师也成了战友,大家完全平起平坐。那位裁缝曾给大学教授做衣服,他对此既自豪又忌恨。

成为纳粹成员后,他发现自己可以对教授们指手画脚了,这使他感到极大的心理满足。希特勒非常懂大众心理,他争取他们的支持的办法不是提高福利,而是增强他们的翻身解放意识。

社会福利的增加毕竟是有限度的,而平等甚至在政治上比他人优越却能使普通人获得幸福感,哪怕他们的生活并不是太好。 
  
实际上,这些普通人都是很正派勤劳的人,他们在纳粹的统治下没有受过迫害,也不认识任何高层人士,甚至不知道大屠杀。

即使他们知道一点也不相信,认为是犹太人的谣言。由于缺乏公民权利意识,他们总觉得犹太人经商太有钱,感到很不公平,认为剥夺犹太人的财产是应该的。那位裁缝就告诉记者,正是犹太人偷走了自己祖先的所有东西。

▲被押送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犹太人


一位银行职员则认为,应当让犹太人的经济下降到与他们的人数成比例。

他们渴望社会公平,却缺乏把各种事实联系起来的能力和把宣传和事实分开来的能力,因而看不到纳粹的“公平”是在攻击人的基本价值和所含的权利。 
  
导致纳粹上台的不是民主制度本身,而是由于当时的德国人的政治观点多是从个人处境出发,对他人的权利漠不关心。他们没有社会公民意识。 
  
所以与许多普通德国人一样,纳粹宣传说通货膨胀是犹太人造成的,他们就相信了。报纸上整天告诉他们,“犹太人是世界资本家”,“犹太人统治着英国”,“犹太人控制着俄国”。

那位裁缝曾与记者谈到毒气室,说:“如果发生了那种事,那它是不对的,但我相信它没发生过。”

偏见使他只相信官方媒体的宣传,而不是相信事实。

即使发生了屠杀事件,他也认为领袖是好的,坏事都是周围人干的,是地方上的纳粹滥用了党的原则,领袖只是受骗了。

但他自己每天看到犹太人佩戴耻辱的袖章,却视为理所当然。

▌希特勒的纳粹“利维坦”
非一己之力,是来自于“多数人的暴政”

1938年11月10日,发生了犹太会堂纵火案,一群孩子从被砸的犹太人糖果店搬运糖果,警察和成人在旁边看着。

此事他们也都知道,但并不觉得这是在犯罪。

因为他们从没有听说过穆勒所说的 “多数人的暴政”,也没有听说过汉密尔顿的名言“先生,你们的‘人民’是一只巨兽”。 
  
为了巩固对民众的思想统治,纳粹强调的都是一些非智性的品格,诸如忠诚、纯洁、劳动、简朴和爱国主义等,并把喜欢思考的知识分子看成是不可靠的、有危害性的阶层,这给那些不愿思考的人提供了一个不思考的借口。

▲ 握紧拳头、情绪激昂的希特勒


对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多数普通人只有二选一的简单思路,一位收账员曾告诉记者,他最喜欢的希特勒的名言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

这给大多数德国人的选择提供了一个解释: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完全可以放弃维护个人权利。

在这位美国记者看来,这些普通德国人不是不关心政治,而是缺少政治权力意识,不懂得自己作为拥有最高权力的公民的责任,总认为国家是崇高的,而个人无足轻重,因而对他人的苦难漠然置之,甚至参与迫害。 
  
战后德国人开始了新生活,这十位普通人的生活又一度变得艰难,他们需要承担比从前更多的个人选择和责任,对此他们总是抱怨和不满,觉得纳粹曾经把一切都管理起来,统治得很好。

这表明,他们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受骗,他们以为他们在纳粹的统治下是自由的。

▲ 陀思妥耶夫斯基


事实上,他们渴望的从来不是自我实现的自由,而是想要摆脱 “自由选择的可怕负担”(陀思妥耶夫斯基语)。

这位美国记者由此得出结论——这是自由制度与不自由制度造成的价值观之别。

从一个习惯于凡事自主的美国人的角度看,这些普通德国人缺少的其实是公民意识和勇气,“一种能够使人既不被统治也不统治别人而是能够自我统治的勇气”。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价值观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这是现代世界分裂的主要原因。

对于从前的许多德国人来说,纳粹并不是一目了然的邪恶;

只有当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价值观,具备了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公民意识与责任,明白对他人权利的剥夺即意味着对自己权利的剥夺,才会真正认识到纳粹的实质与危害。



虽然说希特勒的上台,是德国选民支持的结果。但最终,觉醒的德国人民还是彻底地抛弃了他。


1945年4月,二战行将结束。希特勒在他的末日临头之际,和其他带有妄想心理的征服者一样,绝望又不甘心失败,不再倾听其他声音,只想听对他的附和。


在他的王庭中,幸存的朝臣没人敢道出真相。或者说,甚至没人敢知道真相。他在地图上指挥已经溃不成军的军团,顽强阻击盟军的攻势。因为没有将领胆敢告诉他:我们已经失败。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世界因为这场战争而面目全非,全人类因为一个国家而血流成河,这个国家因为一个人而陷入疯狂,而最终由这个人所发动的战争,深刻地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影响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铁幕,冷战,钢铁洪流在东欧的肆虐,柏林墙,接踵而来。


希特勒之死与随之而来德国的分裂,作为20世纪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关于这一事件的书籍数不胜数——历史学家研究的,亲历者回忆的,小说家演绎的,而能融合历史学家、亲历者、小说家三种视角于一体的著作却少之又少,《希特勒的末日》就是其中的代表。


◎历史学家×情报人员,掌握希特勒之死的第一手真相


本书作者H·R·特雷弗-罗珀,二战前是英国牛津大学的青年历史讲师。二战后,罗珀受到英国情报部门的委托,赶赴柏林调查希特勒死亡的真相。


在1945年的9、10月间,罗珀走访、询问了在帝国末日来临之际和希特勒一起在地堡中生活过的人们,诸如政治家、军人、秘书以及勤杂人员各色人等。他们之中不乏关键证人——希特勒的司机,曾焚烧希特勒尸体的工作人员。


希特勒自杀前的最后一张照片

◎所有撰写希特勒最后生涯的著作,都绕不开这本书


1947年3月,《希特勒的末日》一书出版。该书一经面世,就大受欢迎,成为当时的畅销书。它详细记录了希特勒生命中最后10天及其自杀身亡的历史,因其史料详实、布局合理、文笔生动,甫一出版,即轰动全球。


《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作者威廉·夏伊勒曾说,所有撰写希特勒最后生涯的著作,都绕不开罗珀的这本书。 



◎两条线索全面展示希特勒的末日时光


有两条主要线索贯穿始终,一条是政治、军事形势的快速变化,另一条是希特勒本人对此做出的近乎于歇斯底里的反应。这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快速、起伏地向前跃进着、发展着,指向的终点就是第三帝国的覆灭和希特勒的自杀身亡。 


本书中文版眼下已绝版近四十年,目前再版,更做了全书的重新翻译,更具收藏价值。请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抢先收藏下单。

邓小平诞辰119周年:摇荡的钟摆,极简改革开放史
《1984》是如何来到中国的
易中天:为何历代开国皇帝多为流氓?(完整版)
钱满素丨为什么美国没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冷漠、愚蠢、欺软怕硬:鲁迅笔下的三种看客
两种“日不落帝国”的启示:后发国家如何走出“后发劣势”
决定一个文明能走多远的,是看待世界的认知模式
白规则、灰规则、黑规则:中国社会的循环魔咒
马国川 | 是国家的政府,还是政府的国家
教育的浪费——一位经济学家眼中的教育
谬误不死,危机不止:大萧条的教训
49年以来最真实深刻的影像:人的神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好坏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在“思想改造”下,知识分子的脊梁是如何一步一步弯曲的
历史留给人类的教训——文明不是被设计出来的
人类最大的灾难,是坐视灾难的发生
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教师在拼命教书
自由为何如此命运多舛
从费孝通的30句话里读懂中国
“吃人文化”:历史比“封神”更加惊心动魄
我们仍需一场理性的“洗礼”
王笛:洪灾背后的水利集权政治——方法的博弈也是权力的博弈
如何才能建立一个人有尊严的社会
王小波:牺牲不一定崇高,吃苦未必有益
许倬云:前所未见的巨变时代,我们将何去何从
被牺牲的“局部” :“苛政猛于虎”,水患何以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
易中天:鸦片战争中,没有不撒谎的官员和将领
包刚升:好政治的六个特征
为众人燃灯者,不应让其沉寂于暗夜
张维迎:真正发达的国家,会不计成本地做三件事
孟德斯鸠:论“十恶”
秦制两千年——走不出的历史循环
书生报国无他物:什么是西南联大最重要的思想遗产
为什么杀了魏忠贤,大明朝还是垮了
被刀郎写进歌里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历史剧变的七种征兆
帝国的覆灭:大清国为什么会败给“小日本”
俞可平:影响帝国兴衰的六大决定性因素
雷颐:天朝体系和条约体系的碰撞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一段最难以被正视的历史
忆钱穆:学者不能急于自售,为时代风气所卷
许倬云:中国文化到了今天只剩皮毛,不见血肉,没有灵魂
国民党失败的四个历史教训
“长安不止三万里”:唐长安城的盛世潜流
没有国家可以在孤立中存在和发展
萧功秦:中美关系或正处于“珍珠港”前夜
陈寅恪盛赞傅斯年:天下英雄独使君
张维迎:人生是一连串的偶然
索尔仁尼琴:如果权力无所不能,那么正义将一无所成
郭嵩焘谈晚清外交:一味蠢,一味蛮,一味诈,一味怕
发现李庄: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一段被湮没的历史
鲁迅和胡适,为何渐行渐远?
内藤湖南|清朝政治的特色
张鸣:土匪军阀比思想家更能创造历史
晚年胡适的知人论世
被遗忘的民国传奇女性:在荒诞中反抗,在绝望中坚持
陈丹青:我们与鲁迅成为彼此的异类
从“鲁迅”到“胡适”:他什么都没完成,却开创了一切
顾维钧:美国对华的三大特点
“走西口”一部隐藏的世相百态:前面多有趣,后面就有多沉重
所谓的“大时代”,对小人物来说,可能是最糟糕的“坏时代”
温家宝:忆耀邦(情真意切,相当感人)
鲁迅:面具戴久了,会长在脸上
刘震云:我们这个民族不缺聪明人,缺笨人
命运的钟摆:1977年恢复高考
木心:无知的本质,就是薄情
廖信忠:台湾为何与我们渐行渐远?
查建英:那是一个烟火与情怀迸发的时代
王鼎钧: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偌大的燕园,为何容不下一个司徒雷登
关于“文革”的在线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林贤治:重读鲁迅的八个理由
阿城丨我们为什么学不了张爱玲
知识分子的命运,是一个社会的晴雨表
王德威:渡不过的《巨流河》
葛剑雄:很多人的青春无悔其实是青春无奈
张鸣:学生告老师的前世今生
在糟糕的时代里,那些拒绝随波逐流的人
中国女性的命运:一个女人的苦与疼
一群没用的迂腐文人
大学虽已遍天下,世间再无蔡元培
罗翔被围攻,是时代的悲哀
女性地位,是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
陈寅恪的三重悲剧:最是文人不自由
阎连科:我是我们县“最不受欢迎”的人
浪漫的先知:年仅28岁的徐志摩,是如何看穿苏俄“一切都是演戏”的
“面子”与“圈子”的背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朱学勤︱鲁迅、胡适与钱穆:逝去的铁三角与轻佻的当下
柴静:这个拎着铁锹的美国人,看到了我熟视无暏的中国
她们是时间的敌人| 杨苡姐妹们的命运密码:名门闺秀的迥异人生
同是天涯沦落人:胡适与张爱玲的一段忘年交
历史的烙印:改革开放四十年,影响中国命运的六次抉择
袁伟时 | 历史大势不可逆转
中国十所曾经闻名世界的大学,永远消失在历史中
文学与历史:四个人的百年中国
荒诞的时代,没有干净的人
梁文道:为什么有些国家,明知道有问题却回不了头?
一所只存在了八年的大学,何以成为百年来最好的大学
独立思考的人,最难被征服
鲁迅:正视,是一种勇气
北岛诗歌依然流行,是一种“不幸”
再谈王小波:我们是否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木心:街上没有兵,没有马,却兵荒马乱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