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庆谈判78周年:民国的政治逻辑是什么

先知书店 槛外记 2023-11-30

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共计43天,国共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了一次历史性会谈,史称“重庆谈判”。

我们读民国史,往往会从历史的灰烬中,瞥见一条因种种原因最终失败的联合政府之路,继而对那场惨烈的内战与随后几十年的风云激荡而扼腕叹息。

然而,在民国史学者邓野看来,抗战胜利后,内战几乎无可避免。因为民国的政治逻辑是用武力解决政治纷争,用武力决定国家权力——这一历史局限是再多的努力也难以超越的。
 
邓野是位奇人,他属于邓家,但却甘于冷板凳做学问。更令人称奇的是,他的父辈是历史的胜利者,他却能跳出来,通过他超越意识形态,揭示出历史背后的真相。

▲重庆谈判时毛与蒋互相敬酒

一位最擅长运用材料的民国史学者
 
对我们来说,民国史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两方角力、多元政治的历史断层,这段历史既杂且乱,又涉及两方。因此,往往也是历史真相的深水区。

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也很容易先入为主,大陆的有些学者往往是档案材料怎么说就怎么写,台湾也是大体这样。有的人一辈子跳不出条条框框,成为旧史料的搬运工。
 
邓野是少有的例外,他能摒弃一些近代史研究者惯有的立场先行,不作价值与道德判断,跟着事实走,因此能与杨奎松与沈志华并列。又由于出身政治世家,不但深谙内情,剖析斗争的水平也更出色,往往不动声色中就把双方间的明争暗斗,展示的一目了然。
 
他又是民国史学者中最擅长运用材料的一位。在《民国的政治逻辑》一书中,他就充分运用了新史料“徐永昌日记”、“唐纵日记”,对传统史料提及的历史事件予以全新的考证阐释。基本上,读过这本书,对于从民国到建国这段历史中的人——蒋、毛、陈独秀、阎锡山……都是出于什么考虑,就已心中有数了。

▲国军从浙江台州大陈岛撤离大陆

◎ 民国的政治逻辑,当事人难以超越的时代逻辑
 
如果作者对历史进程的评判既冷静透彻,又能惜墨如金,就能给我们以启发和深入思考的空间。邓野最牛的地方就是分寸感极好,能说清楚的一语点到要害,暂时还不能说的,一个字也不多写。
 
比如,关于民国政治的逻辑,他在《民国的政治逻辑》中说:“民国政治的基本特征在于,政治与武力高度统一,政党作为政治集团的同时,又是一个武装集团,武力是政治的出发点和最终依据。这一点构成了民国政治的基本逻辑。”
 
民国的政治逻辑是一个当事人难以超越的时代逻辑。因此,围绕联合政府的和谈,本身就是武力的产物。只有思想理论却毫无武装的第三方,仅仅是一个花瓶。

最可悲的是,最向往新政府的第三方人士,在当时两大党眼中连数都算不上。很多人为之可惜的和平机会,实际上,根本连机会都没有出现过。

邓野敢于揭露历史的真实,学者雷颐为此赞叹:邓野有一颗学者之心,最难得的是他以一个学者的客观、冷静,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局限性。
 
要了解复杂难明的国共关系史,邓野的作品不可不读。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邓野作品集”。其中《民国的政治逻辑》收入作者研究中华民国史30年的学术结晶,最大程度保留了内容的完整性。此书在市面现已绝版,先知书店有幸少量复活,数量非常有限。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邓野作品集”(含绝版独家书)。

1784,中美相遇;2024,中美相离
二十世纪的堕落:一战篇
纳粹“利维坦”:人民为什么支持希特勒
邓小平诞辰119周年:摇荡的钟摆,极简改革开放史
《1984》是如何来到中国的
易中天:为何历代开国皇帝多为流氓?(完整版)
钱满素丨为什么美国没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冷漠、愚蠢、欺软怕硬:鲁迅笔下的三种看客
两种“日不落帝国”的启示:后发国家如何走出“后发劣势”
决定一个文明能走多远的,是看待世界的认知模式
白规则、灰规则、黑规则:中国社会的循环魔咒
马国川 | 是国家的政府,还是政府的国家
教育的浪费——一位经济学家眼中的教育
谬误不死,危机不止:大萧条的教训
49年以来最真实深刻的影像:人的神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好坏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在“思想改造”下,知识分子的脊梁是如何一步一步弯曲的
历史留给人类的教训——文明不是被设计出来的
人类最大的灾难,是坐视灾难的发生
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教师在拼命教书
自由为何如此命运多舛
从费孝通的30句话里读懂中国
“吃人文化”:历史比“封神”更加惊心动魄
我们仍需一场理性的“洗礼”
王笛:洪灾背后的水利集权政治——方法的博弈也是权力的博弈
如何才能建立一个人有尊严的社会
王小波:牺牲不一定崇高,吃苦未必有益
许倬云:前所未见的巨变时代,我们将何去何从
被牺牲的“局部” :“苛政猛于虎”,水患何以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
易中天:鸦片战争中,没有不撒谎的官员和将领
包刚升:好政治的六个特征
为众人燃灯者,不应让其沉寂于暗夜
张维迎:真正发达的国家,会不计成本地做三件事
孟德斯鸠:论“十恶”
秦制两千年——走不出的历史循环
书生报国无他物:什么是西南联大最重要的思想遗产
为什么杀了魏忠贤,大明朝还是垮了
被刀郎写进歌里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历史剧变的七种征兆
帝国的覆灭:大清国为什么会败给“小日本”
俞可平:影响帝国兴衰的六大决定性因素
雷颐:天朝体系和条约体系的碰撞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一段最难以被正视的历史
许倬云:中国文化到了今天只剩皮毛,不见血肉,没有灵魂
国民党失败的四个历史教训
“长安不止三万里”:唐长安城的盛世潜流
没有国家可以在孤立中存在和发展
萧功秦:中美关系或正处于“珍珠港”前夜
索尔仁尼琴:如果权力无所不能,那么正义将一无所成
郭嵩焘谈晚清外交:一味蠢,一味蛮,一味诈,一味怕
发现李庄: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一段被湮没的历史
鲁迅和胡适,为何渐行渐远?
内藤湖南|清朝政治的特色
张鸣:土匪军阀比思想家更能创造历史
晚年胡适的知人论世
被遗忘的民国传奇女性:在荒诞中反抗,在绝望中坚持
陈丹青:我们与鲁迅成为彼此的异类
从“鲁迅”到“胡适”:他什么都没完成,却开创了一切
顾维钧:美国对华的三大特点
“走西口”一部隐藏的世相百态:前面多有趣,后面就有多沉重
所谓的“大时代”,对小人物来说,可能是最糟糕的“坏时代”
温家宝:忆耀邦(情真意切,相当感人)
鲁迅:面具戴久了,会长在脸上
刘震云:我们这个民族不缺聪明人,缺笨人
命运的钟摆:1977年恢复高考
木心:无知的本质,就是薄情
廖信忠:台湾为何与我们渐行渐远?
查建英:那是一个烟火与情怀迸发的时代
王鼎钧: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偌大的燕园,为何容不下一个司徒雷登
关于“文革”的在线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林贤治:重读鲁迅的八个理由
阿城丨我们为什么学不了张爱玲
知识分子的命运,是一个社会的晴雨表
王德威:渡不过的《巨流河》
葛剑雄:很多人的青春无悔其实是青春无奈
张鸣:学生告老师的前世今生
在糟糕的时代里,那些拒绝随波逐流的人
罗翔被围攻,是时代的悲哀
女性地位,是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
浪漫的先知:年仅28岁的徐志摩,是如何看穿苏俄“一切都是演戏”的
“面子”与“圈子”的背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朱学勤︱鲁迅、胡适与钱穆:逝去的铁三角与轻佻的当下
柴静:这个拎着铁锹的美国人,看到了我熟视无暏的中国
历史的烙印:改革开放四十年,影响中国命运的六次抉择
袁伟时 | 历史大势不可逆转
中国十所曾经闻名世界的大学,永远消失在历史中
文学与历史:四个人的百年中国
荒诞的时代,没有干净的人
梁文道:为什么有些国家,明知道有问题却回不了头?
一所只存在了八年的大学,何以成为百年来最好的大学
独立思考的人,最难被征服
鲁迅:正视,是一种勇气
北岛诗歌依然流行,是一种“不幸”
再谈王小波:我们是否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木心:街上没有兵,没有马,却兵荒马乱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