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卌年丨沈岩真:被遗忘的异地代考生,差点儿上不成大学

沈岩真 新三届 2022-03-21

作者简历

内蒙古兵团时期的作者


沈岩真,初中68届,1969年从北京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2师15团2连务农,后离开兵团务工、上学、执教,退休前在石家庄任中学语文老师。

原题
差一点儿上不成大学






作者:沈岩真



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我参加了这场历史性的考试,一败涂地,几乎没有一道数学题会做,百无聊赖地坐在考场里。其他科也考的不怎么样。

不甘心,坚决准备再考,先满血复习吧。不能称为复习而是全新学习。我只上了一年中学,文化大革命便开始,停课闹革命至1969年3月到内蒙兵团算是毕业,根本够不上初中生的名号。

离开兵团几年后,在工厂上班已经混进生产科坐办公室,所以下班人走净,我便从抽屉拿出书本开始自学,全部精力放在数学上,例题、习题全都埋头演算几遍,一本本地啃数学课本,夜深才回集体宿舍,很安静,同屋女孩们早都睡熟,我却靠在床上开始默默背诵历史、地理、政治,不知不觉睡着了又惊醒,想起尼克松传里说的一句话:要想成功必须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咬咬牙,再背,直到彻底的无法百分之百才任由自己沉沉睡去,此时已经三、四点钟了。

日复一日,后来累得睡着时都没劲闭上嘴,口水流湿枕巾,多年后才慢慢改过来。这种苦练是当年学子的共同经历,不值得多说,之所以重提,是因为考完成绩下来,数学才27分仍不及格,与付出的努力完全不成比例。缺少老师、错过了最佳年龄学习理科……诸多原因吧。

一言难尽、真正想说的是我的考试过程。

考场在天津一个中学,而我上班的工厂却在远郊杨柳青,那里无处报考,只能去工厂的上级管理局报考,于是分到管理局附近的这个中学参加考试。那时交通极落后要坐长途汽车去市区,显然赶不上早晨的考试,只能提前一天去市里,但是住哪?那年代旅馆不让随便住,借住天津同事家里?更不可能,他们大多全家四五口人挤在一间小屋!幸而大地震后家家建的地震棚还在,于是借了一间搭在管理局院内的棚子,我很满意轻易解决了这难题。

殊不知天气溽热,此时的地震棚几经改造升级早已泥墙木门,封闭很严并且低矮,像闷笼一样,再加上蚊子多,又是单身独住,不敢开门,考试前的那晚,热得哪里睡的着!熬到后半夜稍凉快才迷迷糊糊了一会,突然剧烈腹痛,难以忍受,明白是买来凑合当晚饭吃的那两个茶叶蛋闯下祸,要泻肚。壮着胆推门出去,在黑暗中乱糟糟的地震棚之间穿钻,找到茅房。折腾两趟肚子愈发绞痛,只好忍着疼痛去到院内的管理局医务室求救,晨星下,敲门敲窗无人理,发狠不断敲,终于值班大夫带着怒气回应了,她也是热得刚刚睡着一会。一看我这样,赶快打针、开药、嘱多喝水小心脱水。

结果考场上我成了照顾对象,监考老师不仅时时给倒热水吃药、还要陪上厕所,真够呛。幸亏我这几天吃不下饭,否则更热闹。

这种状态下坚持考到最后,剩下的只能听天由命了。

分数下来,成绩还可以,上本科没问题。报完志愿后就是焦急的等待了。

天天等待录取通知书,一直没有,广播电台公布全国大学录取结束,我还坐在工厂门外的一棵倒伏的大树上绝望地等。采购科科长匆匆过来,责我:傻等什么,还不去跑跑!立马开窍,很快登上开往石家庄火车。

在熟人家住宿,他为我打听好路径,第二天直奔市第一招待所,那里是招生办驻地,此时各大院校招生老师都走了,所以能直接进去。顺利找到沧州招生办老师的房间,主任还没走,正在争取解决最后几个扩招生名额。

这里还要解释一下我的曲折复杂之处,离开兵团后我转去河北,从农村招到工厂,工厂一心想招他们天津知青回来,没有经过天津市政府批准,不能落户口,所以把户口集体放在了沧州,人在天津上班天天可以回家。我这个北京知青混了进来处境尴尬,考试时存在吃住困难是小问题,要命的是我在天津考试属于异地借考,考完后考卷要单独密封寄去沧州,我归沧州考区管辖!

书归正传,沧州招生办主任见到我,了解一番,赶快带我去一房间,是河北师大中文系招生的地方,唯一没走的学校。找我的档案,木板床上堆满了档案纸袋,翻了没有,沧州主任想起了什么赶快跑出去,后来才知道他是去档案室,终于拿来我的档案袋。

特么连袋子的密封条都没拆!由于我是在天津代考,成了孤悬海外的游子,被遗忘了。

中文系招生老师很年轻,脸蛋红红的"小鲜肉",看了我的档案,冷冷地说:你回你们沧州上水利学校去吧。我一听就气了,马上回答,我不上中专,我要上大学,上中专还不如在天津当二级工呢,小鲜肉老师马上给了我一句厉害的:那就回去当二级工吧!

沧州招生办主任精透了,早跑出去找来了中文系系主任,老头进来正见到刚才那幕,他接过话头问了我几句,我现在已经忘了问什么,反正很快事情定了,他拍板收下了我。老头对我也对全房间的人,大声说:你语文分数最高,是这次招生最高的!这是他做主招收我的理由。

百感交集啊,语文,在我备考期间是被怠慢的一门,根本没为它费过时间。看来得益于平时喜欢"瞎看书",这在兵团可是大缺点。

系主任说完就走了,我也没必要理小鲜肉老师,只等他们忙手续还是什么,反正晕晕乎乎,知道上大学已经板上钉钉。实际情况是河北师大决定扩招一些大龄考生,因此拖了一天才结束招生,被我赶上了。

有趣的是,一个多月后,到大学报到,一眼认出迎接我们的年级辅导员老师就是那个小鲜肉,他是刚毕业的工农兵学员,优秀留校生,比我小五六岁。随后四年在校生活,他工作非常吃力,太年轻,比他年龄大的学生太多,起码一见到我,他就脸红,害得我只能装作没认出他,直至今天。

真要感激的是沧州招生办主任,当时风气正,他只说,我就是想让咱沧州多一个上大学的。他是谁?姓名都不清楚,四十年了,如今还在世吗?

延伸阅读

沈岩真:闹绝食要回家的女生,

当上排长整人更无情


本号获作者许可分享

原载《记忆》290期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卌年:恢复高考记忆

徐世平:那年高考,我们不用写作文

张伟光:"戴罪之身"考上人大新闻系

1977年:竞争最激烈的全国高考

1977年高考试卷"蹿红",
网友感叹我也能上清华北大
陈侃章:1977年高考语文题能考几分
1977年北京全真试卷,你能得多少分
李辉:晒晒我的1977年高考试卷

陈平原:再也写不出比“高考作文”
更有影响的文章了

王为崧:高考有"贵人"相助有人使绊

李杜:一张小饭桌送走四个大学生
张小雪:小学毕业生圆了大学梦
陈建功:大潮涌入未名湖犹在隆隆回响
毕无非:那个刻骨铭心的冬季高考
王荣发:从红旗河到丽娃河
李希跃:我们家有六个77级大学生
周维平:我从草原来
侯建中:命运的魔术把车工变为法官
谢思敏:我就是睡在李克强上铺的兄弟
杜欣欣:我差点失去信心中途弃考
林侃:求学之路跌宕起伏梦碎梦圆
高宽众:我考上了政法界“黄埔一期”
侯建刚: 歌乐山下的"西政78级神话"
周大伟: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夏玉和:走进心目中的大学我跋涉了八年
张晓岚:那一年我差点没有通过政审关
孟国治:高考那年,从打入另册到跃过龙门
詹国枢:高考改变了我们全家的命运
翁大毛:难忘我的高考岁月
舒修:追忆复旦新闻系墙报“前哨”
冯印谱:一个黑五类子女的大学梦
魏达志:艰辛的求学之路
袁晞:1978年那个炎热的夏日
邓天雄:我的高考一波三折
汪瀰的故事:坎坷求学路
蒋蓉:啼笑皆俱的高考往事
梁志全:那次火车旅行让我茅塞顿开
吴畏:我的高考,1978
王治平:我的大学时代
李秋零:机会来了就要抓住
北大教授牛军口述当年高考经历
骆小元追忆上大学:生命复苏心灵飞扬
庞松:我们共同经历的年代
周振华:拼搏三年走进心中圣殿
曹放:感恩时代的幸运
于泽俊:我的一个同学被父母逼迫退学了
段英贤:保存40年的一张准考证
周林林:老师押中了那年的高考作文题
赵凡:那年16岁,我跳级参加高考
陈海贤:17岁那个炎热的夏天
张效雄:1977年兄妹三人同赴考场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军营华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