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踪丨朱健:停摆的南京路,“魔法”失灵之后……

新三届 2022-05-2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朱健zhujian Author 朱健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朱健,1956年出生。1972年入伍当兵六年。1978年退伍当工人,同年考入新疆大学政治系。毕业后先后任职新疆自治区党委、新疆交通银行、新疆太平洋保险公司。2016年退休前为太平洋寿险总公司副总经理。


原题

南京西路




作者:朱健

写于5月1日



停摆的南京西路

今天,浦西“封闭”整整过了30天了。浦西人,真的是熬过了满月。


原以为,“五一”很遥远。

没想到浦西人,硬是一天,又一天,“宅”到了“五一”。


在“停摆”中,与“五一”悲壮的会师了。

在“静默”中,与“五一”静静的拥抱了。


4月23日,母亲的药用完了。

经过社区批准,我去瑞金医院给母亲配药,配药过程极为顺利。


我被“宅”了23天了。

第一次,有了几个小时的自由自在,有了“将”在外的感觉,有了“放飞”的机会。


我马上想到了一条路。

一条,牵挂的路!


我要去看一下。

“停摆”状态下的这条路!


这,就是南京西路!


在瑞金医院门口,我扫码了一辆小黄车,快乐的“放飞”了!


从瑞金二路,一路向北,向南京西路方向骑去。


面对,空旷无一行人的马路。

一开始,我还美滋滋的,甚至还有点得瑟!

以为,捡到了一个百年不遇的,独享观光市容的大皮夹子!


停摆的南京西路


骑着骑着,我的心,开始沉了。

而且,是越来越沉重!


我,骑到了南京西路。

空旷的马路,只有孤独的我。


心里,不由得充满了空荡、冷落。甚至,还有一些悲凉!


这是,昔日中国最繁华的商业街吗?


它,没有了往日熙熙攘攘,人潮涌动。路两旁的商场、一个接一个紧闭着。

甚至,曾经独一无二的人气,也完全荡然无存!


平时,常有人说。

中国什么都不缺,最不缺的就是人!


呵,你试一下!


昔日,最繁华,最红火,最牛逼的商业街。

一旦,没有了人。


你,什么都不是!


甚至,就连百年高贵气扬的老洋房。一旦,没有了繁华背后的人气。

也无奈地没了贵气,没了洋气。

沦为了平庸、陈旧、衰弱的“老爷子”!


看着眼前,百年难遇的冷落、空荡。


你就会明白,为什么“魔都”停摆一天,就要损失118亿!

看清楚,是一天就要损失118亿!


停摆的南京西路


 “魔都”,一个月的损失。

就是许多省、市,一年的GDP!


 “魔都”,一个月的“停摆”。

就会让全球,成千上万个上下游企业“歇菜”,静悄悄!

这,就是“魔”力!


看着这“停摆”。

你就会明白,2500万上海市民。付出了多少代价!


为了“停摆 ”。

每一个上海市民。

在奉献什么?在担当什么?


南京西路。

从我懂事起,它就是我的最爱和骄傲!


热爱,不是培养和教育出来的。

它是,渗润到心灵深处的情结。


一个人,爱一个地方。

甚至爱一条河,爱一座山,爱一条路,是不需要大道理的。


这种爱,不怕相隔千山万水,也不怕时间的流逝!


60、70年代,国家对全国城市的每个人、每个月。吃多少粮,都要核定量的。

买食品,也是要凭粮票的。


我在上海南京西路的奶奶和大姑姑,她们每人每月只有25斤的粮食定量。

她们从仅有的口粮中,一口一口地节省,一两一两地积攒粮票。


停摆的南京西路


每年,都会从南京西路,买上广东月饼,寄给远在新疆的,我们一家人。


寄出的地址,就是奶奶家:上海南京西路270弄4号。 


每年,中秋节的前夕。

我就开始期盼,南京西路寄来邮包。

因为,邮包里有最好吃的广东月饼。


南京西路。

就成了我,最幸福的盼头!

也成了我,心中神圣的路!


上海距离新疆,有八千里路。

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是十分遥远的。


有一年,奶奶寄的包裹走了四个多月。待我们拿到朝夕相盼的广东月饼时,月饼已经变质了!


就是这样,我们仍然舍不得吃。

一块月饼,还要切成四份!要省着吃!


那时,我觉得哪怕是已变质的广东月饼,也是天下最好吃的东西!


直到,改革开放后。

广东月饼,我们可以随便吃,放开吃,撑着吃。

甚至,不愿吃之后。


我才悟得了一个常识:

 “好吃”!是因为短缺经济“吃不到”,这个辩证的常识!


这是,计划经济留给我的常识!


停摆的南京西路


1964年,六一节的时候,爸爸从上海出差回来,给我带了一个特殊的礼物。

张乐平的大开本漫画书《三毛流浪记》。


爸爸在书的扉页上,写了一行字:购于南京西路。


南京西路,这几个字再次和幸福相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


这可是60年代,全国文化贫瘠的年代,一花独放的年代。

更何况,是在遥远的新疆!


当时,全新疆可能就这一本《三毛流浪记》。 


这本《三毛流浪记》,使我成了最受众人讨好,众星捧月的人。


每一个孩子,甚至孩子家长都想成为我的朋友。

因为,大人和小孩都想借看《三毛流浪记》 。


爸爸在书的扉页上,写的那行字:购于南京西路。

也成了我,骄傲和得瑟的资本。

因为,我是南京西路的后代。


文化大革命,爸爸被批斗,被贴大字报。

爸爸的罪名是:政治骗子,帝国主义的代言人!


当时,我已经认识字了。大字报里罗列着爸爸的罪状。


罪状写道:爸爸吹捧帝国主义的走狗,犹太人哈同。为帝国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涂脂抹粉!


因为,爸爸曾说过,上海南京路是犹太人哈同修建的。

犹太人哈同,花了重金(60万银元),从印度购买了吸水好,质地坚硬的铁藜木。

并将铁藜木切割成了400万个,厚厚的铁藜木“木砖”,铺设于南京路。


所以,当时全世界都知道,上海南京路是地球上最昂贵、最豪华的路。

因为,它是用“红木”铺设的。


爸爸的罪名成立吗?

南京路,真的是犹太人哈同修建的吗?

会有万恶的资本家,用重金将“红木”铺在马路上,这样的傻瓜吗?


这个罪名,这个谜,这个惑。

从我9岁开始,就一直深藏在我的心里。


直到改革开放,高考恢复。我上大学后,查了资料。


停摆的南京西路


我靠!

爸爸说得完全对啊!一点没有胡说啊!


我将埋藏在心中十几年的疑惑,和查找到的答案,全部告诉了爸爸。


爸爸笑着说,这还要查资料吗?

这本来就是老上海人,人人都知道的事实嘛!


从此,我也知道了:

愚昧,不仅限制眼界。

而且,还会颠倒是非!

讲实话,讲常识,是会被整、被批斗的!


我喜欢南京西路,还有一个情结。


小的时候,我每次从新疆回上海。

奶奶家隔壁,大光明电影院门口,那里卖着我最喜欢吃的,一个东西:

这就是,装在蓝色纸盒里的冰砖。


光明牌冰砖,那可是天下最好吃的冷饮!


每次,从上海回到新疆,那南京西路上,光明牌冰砖的冰甜、爽口、润滑。

特别是,那独有的奶香味,让我永远回味不尽。


就是,因为奶奶家在南京西路,我将南京西路,视为了自己的根。


就是,因为南京西路的广东月饼、《三毛流浪记》 、光明牌冰砖,和爸爸为南京路说的大实话。


停摆的静安寺


这些十分细小的情结,渗透和伴随了我几十年。

使我对南京西路,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情结。


爱屋及乌。

看着南京西路眼前的冷落、空荡,一家家关闭的商家。


我不由得牵挂起了,这些商家里的成千上万的员工、打工者。


这些,店铺里的员工,基本上都是打工者。一天不开店,一天不干活,就没有收入。

他们,更不可能得到一分钱的“停摆”补贴!


 “停摆”期间, 这些打工的兄弟姐妹们,他们怎么样了呢?


一想到,这些素不相识的打工兄弟姐妹,可能的困境。心里更增添了一层忧愁!


我乘着“配药”,“放飞”了五个小时。

虽然,原繁华的商业街,连一瓶矿泉水,也没处可买。

但也亲眼看到了,“停摆”中的南京西路。


带着不舍的户外自在,带着老妈的药。

我骑着小黄车,返回了。


回家后,我用自己的手,又将自己关在了“户内”。

又“足不出户”了。


我,人虽“宅”在“户内”。

但心,却仍留在了南京西路。


停摆的南京西路


我的朋友刘跃,就在南京西路商圈开小饭店。

骑手“小哥”金辉,也租住在南京西路附近。


这两个打工的小兄弟,他们还好吗?他们的家人还好吗?


我们体制内的人,“封闭”一个月也好,三个月也好。

都不愁,工资足额按月发放。


可开小饭店的刘跃、送“外卖”的小哥金辉。他们是体制外的打工者。在“停摆”中,是没有一分钱工资的!


他们只能在“停摆”中,大眼瞪小眼,坐吃山空,还要交房租。


我们“停摆”了,单位工会还会网购菜啊!米啊!

送给我们。


刘跃、金辉,这些打工的兄弟。

他们没有单位,也没有工会呀,农会呀,商会呀,“小哥”会呀!

等这会、那会的!


他们是,社会的“流浪儿”!

是没有,组织依靠的“孤儿”!


他们,有吃的吗?

他们,都还好吗?


抽空,我会告诉大家。


停摆的南京西路


外一篇

配药记




作者:朱健

写于4月23日


    


今天,是浦西“封闭”第23天。

我在“浦东”的几个朋友,已经“封闭”了一个多月了。


在浦西“封闭”的前一天。

我干了一件最“英明”的事情。就是花了一天时间,给我妈配足了三个星期的药。


原以为,浦西也就打四天的“比赛”。三个星期的药,怎么也吃不完。

谁知道,“比赛”被拖到了,漫长的加时赛。


三个星期的“加时赛”,过去了。

老妈吃的药,也终于“弹尽粮绝”了。


对患者来说,饭是铁,药是钢啊!


我与瑞金医院神经内科汤主任联系后。热情的汤主任,马上给了我一个瑞金医院线上购药的链接。

可惜,我妈要吃的药,线上医院还没有。


那,怎么办呢?


汤主任,又给指了一条希望的路。社区的志愿者或者患者家人,只要开好社区证明,就可以去瑞金医院门诊配药。


真是。车到山前,必有路。

有证。条条道路,通瑞金。


瑞金医院大厅


我知道社区的志愿者,这些天已经忙的贼死了。

还是我,自己去吧!


我已在家“足不出户”,呆了三个星期。


人“关”久了,真的可以“关”傻呢!


在家天天看手机。关于“奥密克戎”,真的、假的、夸张的、瞎编的各种信息,充斥着手机屏幕。


“奥密克戎”,这个病毒。

现在,已是让人谈虎色变。我这个只信科学和常识的人,心里也蒙上了一层恐惧的阴影。


但老妈没药了,害怕也得去啊!


昨天早晨八点,我向社区的同志进行了申报。

九点,社区就开好了,去医院配药的证明。


我可以,足出户了!

甚至,还有了一点小小的兴奋和喜悦。

这就是,传说中的“放飞”吗?


为了去医院,我戴了两个口罩。一个还是,大名鼎鼎的N95。


仔细想想,自己也快成了,胆小怕死的半个神经病了!


瑞金医院二楼大厅


已经三个星期,没有迎着朝阳,出过家门了!


一出门。朝阳,穿过一层薄雾罩着的蓝天,显得十分刺眼。


不仅,眼睛很不适应。

甚至,腿脚也是软的。


院子里的树,全都绿了。

一些不知名的花,居然悄悄地谢了。


在小区的大门口,我碰上了同事小史。小史在社区做志愿者。


由于全市的公交车、地铁都停了。我打算骑着小黄车,去瑞金医院。小史看到后,硬是拦住了我。他要开车,送我去瑞金医院。


我问了,门口的保安。

保安说,凡是去配药、送病人的车,社区都会给开证明的!


哦,还有这样的好事!

小史,很快就开到了车辆出行证明。


去瑞金医院的路上,基本上就没有车。平时得跑一个小时的路。20分钟就到了。


小史说,他要在医院门口等我。

我坚决没有同意!我给他说了心里的大实话!


关闭的南京西路地铁口


我一个月没有健身了,没有游泳了。

好不容易,出来了。我想骑着小黄车回去,乘机健身锻炼一下。


告别了小史。我进了瑞金医院门诊大楼。

进门手续,非常简单,保安只要看一下健康码就行了。


瑞金医院大厅,基本没有人。

我突然觉得,人们以为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却是最安全的!

这就像,台风中的“风眼”!


以往,几十个自动挂号机,全部都停机了。

二十多个挂号窗口,现在只开了两个。


但挂号的人,一点也不多。

跟“封闭”前,瑞金医院挂号的人相比,那真是“九牛一毛”!


神经内科,在五楼。

我前面只有三个人,而且都是给家人配药的。


年轻医生的态度格外好,主动说帮老妈把额度用足,开了三个星期的药。


我真正体验到,患者少,就是好!


医生给患者看病的时间充裕了,其态度和耐心,也会好的出奇!

所以,一切美好的事情,都是有前提和条件的。


面对,医院“百年不遇”空荡荡的等候大厅。

我请年轻的医生给我拍个照,这也算是在这个特殊时期的纪念!


我独自一人在患者等候大厅


办完了“配药”,这个正经事。

我就要开始,用足、用好“通行证”了。

要,让它的边际效益最大化!


我扫码了一辆小黄车。

“割草打兔子”,开始了健身副业!


骑车,去哪里呢?


我选定了“魔都”的标志:

淮海路、南京西路、北京路。


一路上,除了偶尔驶过的“小哥”和个别车辆,没有一个行人。

只有我一人,慢悠悠地骑着小黄车。大饱游览魔都市容的眼福!


真没想到,去医院配个药。

我捡到了一个,独享空城的大皮夹子!


淮海路也好,南京西路也好,北京路也好。


真的是,空旷无一行人。


可见,市民是严格遵守了“足不出户”。同时,也体现出了市民的自律和素质。


我一个人,站在马路上,放心妥妥的,用手机拍照。

这可是,平时熙熙攘攘,人潮涌动的淮海路、南京西路、北京路啊!


南京西路


虽然没有行人,但所有路口的

红绿灯,跟往常一样,按时交替闪烁着。


但。

仍然,觉得很奇怪!

甚至,怎么看,怎么别扭!怎么看,怎么不像昔日的魔都!


映入,我眼帘的。

路两旁的商场、个个紧闭着门面,透露着死沉,没有了灵气。

空旷的马路,原有的魔都韵味,完全荡然无存!


这空空荡荡的景象,就像是一个三线城市的开发区!

而且,还是我最熟悉的,人少空旷的大西北。


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了人气!


人,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宝贵的因素!


商业繁荣,是靠人气旺盛,置頂出来的!


没有了人,没有了人气。一切就面目全非了!


我骑着小黄车,带着配好的药。一路骑回了小区。


大门口保安,笑眯眯地对我说,回去后,马上做消杀啊!

我响亮的保证,一万个放心!


在家门口的走廊,我将外套、牛仔裤、鞋子、袜子全脱了,只剩了一条内裤。

拿着社区配置的乙醇消毒液。挨个反复向外套、牛仔裤、鞋子喷洒!

然后,再扔到洗衣机去洗!


北京西路


我知道,这可能防护过度了!

但,万一被天外飞来的“羊”砸上!就对不起家人和邻里了!


因为,现在的政策是:一“羊”,牵系着小区上千人!


所以,“我为人人”。

是当下,一个合格的小区邻里,必须的公德啊!


 “封闭”以来,魔都的市民,体现了强大的商业互助文明。


不仅,冒出了成千上万个“我的团长,我的团”!

而且,小区邻里之间,在守望相助中,还衍生出了“小区命运共同体”的忧患意识!


小区男女老少齐上阵,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防火,防盗,防“羊”!


但,火好防,贼好抓。

就是防不住,天上掉下的“羊”、“羊”、“羊”!


小区人都知道,只要天上掉下一只“羊”,砸到小区。


整个小区,上千人也好,上万人也好,这14天的日子,就又要重新计算了。


被“羊”砸上的人也好,小区邻居也好。

人人心里,那都是烦啊!躁啊!闷啊!


北京路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帖子,一个小区的一位妈妈被“羊”砸上了。


这位妈妈,在小区群里写了一段话。


各位邻里朋友,我是含泪带着负罪感给大家道歉。
搬到小区已经八年了。说实话,以前,我基本上不认识邻居。但在这“封闭”的17天里,我认识了无数好邻居。
大家守望相助,一起“团菜”,相互鼓励。做核酸时,大家为了照顾我家孩子上网课,总是让我孩子优先做核酸。
这17天,我真正理解了邻里间守望相助,是最为珍贵的。
当得知自己“阳”后,在郁闷的同时,我更有一种负罪感。觉得我一个人,又拖累了几千人。对不起大家,对不起好邻里。
在这里,我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


小区群里的邻里,没有人去责怪这位妈妈。

大家反而,一个接一个地鼓励她,安慰她,祝福她早日健康!


北京路


“封闭”期间,许多小区这种“小区命运共同体”的忧患意识,守望相助精神,确实难能可贵!


四天前,我们小区,又从宇宙天外飞来了一只“羊”!

所以,我完全能感同身受!


我将昨天,给老妈配药的全过程,像流水账一样,全部记录了下来。


我知道,原汁原味的记录,就是未来真实的历史!


哪怕,只是一个市民,在“封闭”期间,配药的全过程!


一滴水,见太阳!


静安寺


朱健专列
朱健:盼星星, 盼月亮, 盼尽头

上海这一次没考好,下一次呢?

上海究竟发生着什么?

接下来还有下半场

朱健:护工陈阿姨

“小哥”快跑,今年春节不放假

朱健:小店,快挺不住了

朱健:我的“黑肚子”兄弟,

把我献给了大学殿堂


本号获作者许可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二维码打赏吧

新冠亲历记

许纪霖: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

拿什么守护我们的青春?

胡道轨:上海小区封闭日记①

胡道轨:上海小区封闭日记②

徐世平:上海人心里,从来不长皱纹

 孙林:儿子带“阳”回家隔离,

新冠也能引起皮肤病?

苏斐:韩国女儿抗疫记,

一家四口“阳”了三人

刘澜昌:全家感染新冠!

我的香港居家抗疫实录

陶海粟:新冠感染者的美国亲体验

沈睿:我在墨西哥感染新冠,

一路畅通返回美国

李良汉:生死火神山,

我是治愈出院的重症患者

李良汉:走出火神山,

回家之路近在咫尺

李晓平:一个武汉人的隔离日记

向品国:武汉围城中的医院亲历记

陶海粟:26天双阴+双非的回京之旅

孙超:回国难,难于上青天
归国记:八千里路熬和累,
还有测不完的核酸排不完的队
夏新民:在美国接种新冠疫苗
夏新民:一个武汉老人的
美国惊魂与万里牵挂
徐振康:休斯敦的惊魂日子
刘宇:一个新冠肺炎治愈者的感恩

刘宇:一千万武汉人的悲情,
十四万万同胞会记得
刘宇:你看你看,天使的脸……
刘宇:流浪猫狗,没家的孩子像棵草
护士+记者高歌《只要平凡》走红
贺建:武汉疫区理发记
王家平:我家的“逆行者”原来是“骗子”
姚天臣:一个退休老者的围城记事
梅长钊:武汉疫中生活小记
梅长钊:武汉疫中生活续记
梅长钊:武汉疫中生活三记
梅长钊:武汉疫中生活四记
梅长钊:武汉疫中回忆,
我们也涌动过殉道和献身的悲情
邵学新:在瘟疫肆虐的日子里
阳光全落在空寂的街上,感觉好浪费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与现实关怀都是新三界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点击分享赞在看,是对我们最佳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