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译论|徐敏慧:汉学家视野与学术型翻译:金介甫的沈从文翻译研究

敬请关注——>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 2022-06-09

摘要汉学家在中国文学外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点已在学界达成共识。现有研究大多论及汉学家的具体翻译策略, 鲜有学者探讨汉学家的研究与其翻译的关系, 而从整体、宏观角度审视汉学家的研究对其翻译活动的影响是准确、全面、理性评判汉学家译介活动的基础。本文通过考察美国汉学家金介甫出版的三本沈从文作品英译本/文集, 以描写的方法呈现并分析文本选材、译者前言和序言以及具体的翻译方法三大方面, 探究金介甫作为汉学家兼史学家的研究视野和治学方法对其翻译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 译本选材的广度和多样反映了汉学家纵览全局的研究视野, 前言和序言中的独特关注点是史学家深入、独到的研究成果的展示, 具体的翻译方法则体现出研究者严谨周密、知识点必究的治学方法, 其学术型厚译文本的策略凸显了翻译创造知识的功能。深入研究金介甫在沈从文译介领域的贡献可以为研究汉学家在中国文学文化译介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实证支持。关键词:汉学家; 金介甫; 沈从文; 译本选材; 译者序言/前言; 厚译;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外译研究领域, 汉学家译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点学界已达成共识。现有研究大多论及汉学家具体的翻译策略, 如胡安江 (2010) 吕敏宏 (2011) 谢天振 (2013;2014) 、张聪 (2014) , 等等, 很少有研究从宏观、整体的角度探讨汉学家的研究与其翻译的关系, 而这种宏观、全局的纵览视角是准确、全面、理性评判汉学家译介活动的基础, 为汉学家译者研究提供了新的维度和视角。本文通过考察美国汉学家金介甫 (Jeffrey C.Kinkley) 出版的三本沈从文作品英译本/文集, 以描写的方法呈现并分析其文本选材、译者前言和序言以及具体的翻译方法, 探究金介甫作为汉学家兼史学家的研究视野和治学方法对其翻译活动的影响。金介甫在沈从文研究、中国文学研究、中国历史研究等领域的成就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 但他作为沈从文作品英译的代表人物的成就, 学界研究相对匮乏, 尚未见到对他的翻译全貌进行研究的专论, 已有研究大多讨论他的《边城》译本 (Xu, [19]2;刘汝荣, 2014;张卓亚, 2017;等) , 也未见到探究金介甫的沈从文作品英译与其研究的关系的相关研究。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 20世纪30年代便在中国文坛产生巨大影响, 他的文学成就不仅影响了后来的莫言、余华、韩少功等中国当代文学作家, 也跨越国界, 得到国际学者的关注和译介。沈从文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俄、日、挪威、瑞典等十多种语言, 仅英语世界就出版了他的44部 (篇) 作品的70多个译本, 涉及译者29位 (详见Xu, [20]3) 。这些译作以及英语世界学者对沈从文其人其作的研究无疑是沈从文在世界文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推动力。


对于沈从文研究者来说, 金介甫无人不晓。他是美国圣若望大学 (St.John’s University) 历史系退休教授, 现为波特兰州立大学 (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 历史系及世界语言文学系的礼任教授 (courtesy professor) 。他197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 博士论文题目是Shen Ts’ungwen’s Vision of Republican China (1) , 应是英语世界最早以沈从文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之一 (2) 。之后10年间, 金介甫曾七次造访湘西, 十多次访问沈从文, 掌握了丰富的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 也发表了大量相关学术论文, 1987年出版的《沈从文史诗》 (The Odyssey of Shen Congwen (3) ) 成为沈学研究的经典之作, 严家炎 (1993) 汪曾祺 (1991) 等给予高度评价, 被王德威誉为“迄今为止英语世界研究沈从文其人其作的最好的著作” (Wang, 1992:335) , 奠定了金介甫英语世界沈从文研究第一人的学术地位。30年后的今天, 《史诗》仍是沈学研究者案头的必备之作。金介甫也是沈从文作品最重要、最多产的译者, 共出版三本沈从文英译本/文集, 此外, 他也翻译了萧乾、张辛欣、陆文夫等现当代中国作家的作品, 出版了多部关于中国现当代历史小说、法制文学等研究专著及大量学术论文, 成为沈从文研究、中国历史研究、中国文学研究领域有影响力的知名学者。


本文通过研究金介甫的三本沈从文作品英译本/文集, 探究汉学家在中国文学文化译介过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一、金介甫的沈从文作品翻译


金介甫的沈从文研究及其对沈从文的翻译在英语世界独树一帜, 在汉学家中, 像他这样对某一作者的研究与翻译的成果同时居于榜首的也不多见。他的第一本沈从文作品英译文集是《不完美的天堂》 (Imperfect Paradise) , 由他编辑、并作为主要译者完成, 1995年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共收录26篇作品, 其中金介甫独立翻译12篇, 与人合译1篇。全书分为八个部分, 前七个部分是对24篇短篇小说的翻译, 按主题分类, 第八部分是附录, 收录一支山歌和一部民俗戏剧。所选取的作品包括沈从文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多种作品, 是迄今为止涵盖范围最广、最全的对沈从文的译介, 其中包括之前从未有译者涉猎的文本。第二本文集是《沈从文短篇小说选》 (Selected Stories of Shen Congwen) , 2004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收录了《不完美的天堂》中金介甫自己独立翻译的小说, 但此文集并非简单的重印本。金介甫为此书写了新序, 并由当时哈佛大学的博士候选人吴国坤译成中文, 也是中英文双语对照排列出版。《沈从文短篇小说选》虽然选材不像《不完美的天堂》那样广阔、多样、充满历史感, 但却有“更连贯、更清晰的主题” (Xiao, 2006:98) , 所选作品都表现出“矛盾和逆转, 无论是沈从文描绘的天堂还是堕落” (Kinkley, 2004:xxii) 。2009年金介甫又推出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的英译本Border Town, 这一译本是应葛浩文 (Howard Goldblatt) 及出版社之邀而译, 作为美国HarperCollins出版社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系列之一而推出。与之前的译作相比, 这次的出版社是美国最大的商业出版社而非大学出版社, 组织了从译者到编者到设计者的优秀团队, 然而遗憾的是, 出于经济原因, 并未完成起初计划出版的全部作品 (4) 


与其它的沈从文英译文本相比, 金介甫的三本译文集/本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呈现出典型的汉学家文本风格及学术型译者特征, 体现在译本选材、译者前言、序言、具体翻译策略诸多方面。


二、译本选材:纵览历史及全局的汉学家视野


选取哪些文本进行翻译是任何译文集编者、译者所面临的首要问题。金介甫在《不完美的天堂》中明确指出, 此文集选取的作品主要考虑文学性, 兼顾主题意义和历史意义, 并关注那些从未有过英语译文的作品 (Kinkley, 1995:8) , 《沈从文短篇小说选》因循类似的选材原则。作为沈从文研究者、沈从文传记的作者, 金介甫选取的作品展现出其与众不同的对沈从文的理解。他认为沈从文以乡土书写蜚声海内外, 其杰出的“乡土作家”地位毋庸置疑, 但如果把沈从文仅简单地看作是乡土作家就看不到沈从文更伟大意义上的文学成就 (5) 。沈从文的作品视野广阔, 题材、文体多样, 金介甫力图在英译文集的选材上体现一二。首先, 沈从文对家乡的眷念及其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怀使他笔下的湘西宛如天堂, 原乡居民勇猛、善良、忠诚、朴实, 乐天知命。然而这个天堂并不完美, 军阀混战, 生灵涂炭, 透着野蛮、不安与忧虑。金介甫希冀英语译本可以反映出这种相悖却共存的两方面, 因此文集的书名即是《不完美的天堂》, 尽管金介甫提到书名是他的编辑根据诗人史蒂文斯 (Wallace Stevens) 的一首诗而想到的, 但编辑的想象应是基于文集所选作品的内容。文集开篇第一部分的小标题便呈现了这一矛盾的两面性:“新与旧、天堂与地狱”, 包括“新与旧”、“丈夫”、“夫妇”、“静”。这些故事的环境设定都是田园诗般的场景, 但因历史变迁、社会变革及战争所引发的冲突、困境时隐时现, 故事中人物的无奈与无助令人悲悯。第二部分“原乡民族活力”反映的是沈从文的“根”之所系, 是他“温柔地爱着”的那方水土的人民, 包括土家族、苗族。此部分选取的“媚金、豹子、与那羊”、“阿金”、“旅店”, 主题皆为赞美湘西人民敢爱敢恨的雄强的生命活力。第三部分“军旅生活”, 包括“我的教育”、“连长”、“顾问官”、“黑夜”, 体现沈从文少年从军的经历, 反映军阀统治下的军营生活, 既有血腥残暴, 也有温情人性。第四部分“乡下人”, 是沈从文最具盛名的题材, 选取的四篇意味深长, “牛”、“三三”、“贵生”在描绘田园生活的同时揭示压抑、冲突、城乡对抗等主题, 而“生”的主人公看似属于城市边缘群体的无产者, 却具有诚实的乡下人的神秘气质, 他视人生如剧, 在日复一日的街头表演中将丧子的巨大悲剧再现并在剧中修改悲剧结局, 金介甫认为沈从文通过这一写作手法将小说场景升华到更高的诗学境界 (Kinkley, 1995:257) 。沈从文所倾心的乡下并不完美, 但城市更让他感受到迫近的社会动荡迹象及日益恶化的社会风气, 所以译文集第五部分的“革命及都市病”, 收录“菜园”、“大阮与小阮”、“八骏图”, 展示他针砭城市社会, 实施道德教育的目标。第六部分“后期挽歌及乡下人沉思录”, 包括“昆明冬景”、“王嫂”、“巧秀和冬生”, 大都写于抗战及内战时期, 反映在这一黑暗的历史时期沈从文对中华民族前途的忧虑, 同时他也在实验新的写作技巧, 集中体现在第七部分“现代主义作品”, 包括“主妇”、“自杀”、“看虹录” (6) , 这些包括心理分析、意识流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的作品表明沈从文的现代主义作家的成就。第八部分“附录:非小说作品”收录的“筸人谣曲”和“小神”反映湘西民俗文化的丰富、幽默, 迄今为止尚没有其他译者对此文类进行过完整的英译 (除了几篇小说中短小的山歌节选) 。威廉姆斯 (Philip F.Williams) 在所撰写的书评中指出, 此文集很重要的一点是所收录作品的广度和代表性, 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小说, 还包括日记体叙事 (“我的教育”) 、未完成的民间传奇 (“巧秀和冬生”) 、现代主义的田园牧歌 (“看虹录”) 、民间歌谣 (“筸人谣曲”) 以及类似狂言的民间戏剧 (“小神”) (Williams, 1996:1031) 。金介甫选取的文本题材、体裁、风格及创作时间各异, 文学成就及影响力不尽相同, 在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沈从文创作多样性的同时, 也反映了金介甫纵览全局、意图全方位译介原作者的学者情怀。


这样的选材策略必然包括某些并非作者最成功、最成熟的作品。在与本文作者的交流中, 金介甫指出, 由于篇幅所限, 文集没有选取更有影响力的《边城》等中长篇作品, 以便腾出空间使文集收录的作品更丰富多样, 更广泛地展示沈从文的创作全貌。这也是后来金介甫决定接受邀约、翻译出版《边城》的原因之一。


英译文集的选材着力强调沈从文广阔的创作视野及纷繁多样的创作题材, 将立体的而非单一平面的沈从文呈现给目标语读者, 收录了一些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代表作品, 甚至有些看起来荒诞古怪或更具自传特点的作品, 金介甫指出正是这些作品为沈从文赢得了“中国的大仲马”的声誉。同大仲马一样, 沈从文也将历史事实、历史书写纳入小说创作, 特别是他那些“充满冒险、跟随军阀转战、又以庭审书记员的身份亲历、目睹军阀如何对付敌人的经历” (Kinkley, 1995:1-2) , 都成为他的创作素材。英译文集选取这些题材的作品加以翻译, 透视出金介甫与众不同的译者眼光与选材标准。身为史学家, 他的学术研究视野使其对沈从文其人其作有更为全面、深入和独到的见解与把握, 也使其有能力从历史的高度和视界出发, 做出更有深度、更加全方位地展示沈从文创作全貌的选择。


三、译者前言和序言:学术研究成果的展现


金介甫为每一本英译文本都写了详细的前言或序言, 内容丰富, 详实具体, 关注的焦点透露出“学者对细节的关注” (scholarly attention to detail) (Liu, 1997:250) 。在《不完美的天堂》中, 整部文集有总序, 每一篇的开头还有分序, 总序分序各有侧重, 下文详述。在《沈从文短篇小说选》中, 金介甫写了新序, 从历史视角分析包括沈从文在内的中国作家的命运, 回顾沈从文在文学、艺术史、博物馆研究等领域的成就, 特别提到80年代开始的“沈从文热”及他的诺贝尔奖提名, 另外也分别详细评述了所收录作品的形式、内容和文学地位 (Kinkley, 2004:vii-xiv) 。《边城》的译者前言除了介绍作者、作品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还将沈从文与美国作家赛珍珠 (Pearl S.Buck) 、福克纳 (William Faulkner) 对比分析, 将沈从文及其作品置于世界文学场域之中 (Kinkley, 2009:vii, ix) 。这些译者前言/序言彰显其研究所得, 以《不完美的天堂》为例:


在总序中, 金介甫开篇即指出沈从文的文学贡献及历史地位, 称他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好的作家之一”, 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散文家之一” (Kinkley, 1995:1) 。金介甫总结了沈从文在中国文学领域的突出贡献:第一, 沈从文致力于丰富现代语言的口语/白话形式, 使其成为与中国古典诗歌一样产生共鸣的文学语言;第二, 沈从文心系百遭凌辱的中华民族, 希冀通过手中的笔构筑一个具有骑士及王子般理想主义精神的雄强、年轻的民族 (同上) 。金介甫评述沈从文的历史沉浮及文学成就, 分析他的个人命运与历史际遇不可分割的联系, 指出他作品的主题、人物及叙事风格既受中国传统经典的影响, 如庄子、司马迁、明清白话小说, 也受西方传统的影响, 特别是后期作品, 如思辨哲学、弗洛伊德心理学、西方古典音乐、《圣经》叙事风格等。金介甫表明沈从文被中外读者喜爱主要是因为他显著的“中国性”特征, 他笔下充满生机的故土湘西, 那里的风土人情、禁忌俗语, 既有自然的描绘, 又有种族志 (ethnographic) 般的专注 (同上:2-4) 。他的牧歌式、田园式、抒情式的文学风格既广受赞誉, 也倍受左派文人诟病, 他们认为沈从文把湘西描绘成天堂是为了掩盖旧社会的社会压迫。正是基于这一点, 金介甫的英译文集选材时在捕捉住沈从文创作中的天堂因素及乡下人和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怀的同时, 也展现了那些导致天堂并不完美甚至沦陷的荒蛮与不安 (同上:5-6) 。金介甫对翻译本身也做了说明, 包括源语的选材原则、翻译过程中针对沈从文独特的语言、文学风格所作的取舍、译者期待的目标语读者, 等等。这些说明与评述涵盖文学、历史、地理、哲学、音乐、宗教、心理学等不同学科领域, 既显示出史学家注重史实、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 也充分展示了汉学家兼史学家译者纵观历史、横看世界的比较视野。译者的博学多才及艰苦努力使这本英译文集“为不同寻常的沈从文经典提供了最全面、最权威的英语再现” (此书封底语) 。


在分序中, 金介甫为每篇作品提供详实的导读, 对创作背景、内涵深意、历史地位、文学成就等进行详细解读, 尤其与众不同的是, 他对之前学者、译者的研究和翻译进行评述, 对某一作品与沈从文其他作品的互文性、与历史史实的呼应、与其他作者类似作品的对比等加以说明, 从而将作品置于宏大丰富的历史、文化、文学语境之中, 为读者打开一扇扇隐藏在暗处的门。


在“新与旧”序言中, 金介甫指出, 沈从文的独特之处在于当他讲述旧时代的刽子手的故事时, 他能够从先辈的视角审视这一陋习, 透过这样一个失乐园的故事, “呼唤我们透过习俗, 拥抱真正先验的道德, 在精神层面而非理性层面审视生命从而发现美”。同时, “新与旧”也隐含着主题意义, 暗讽蒋介石1934-1935年间发起的所谓的新生活运动 (同上:14) 。“丈夫”序言指出这是沈从文创作成熟期的精致之作, 描绘“根本上已堕落和腐烂的农村社会” (Kinkley, 2004:xxxii) , 但是故事的结尾昭示“腐败并非死亡和腐烂的最后形态, 假以时日, 腐败可能引向新的生活” (同上) , 同时指出沈从文以一种令人吃惊的道德中立态度描述船上的卖淫行业, 通过琐碎细节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内心深处的心理反应, 认为这是“中国文学史上对农民个人世界最具探索性的呈现” (Kinkley, 1995:29) 。如果说这种阐释作品的内涵、评述作品的文学地位及其影响的序言在很多译者序中都可发现, 那么, 求证作品与历史及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性则反映了学者独特的关注点。金介甫指出, “三三”中出现的古老地名“堡子”可追溯到18世纪后期的汉、苗戍兵屯田制 (Kinkley, 2004:xxiv) , “我的教育”中描写的砍头刑罚并非随意挑选的日子, 而是根据当地五天一次集市的习惯, 将砍头也安排为五天一次, 与集市时间一致, 又指出, 这一故事对军阀统治的介绍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可与之媲美 (Kinkley, 1995:119、120) 。诸如此类的知识和信息大概只有史学家、汉学家才可能敏锐地捕捉到, 尽管与故事内容本身并无太大瓜葛, 但提供了大量信息, 创造了全新知识, 帮助读者透过故事表面情节, 更深入一步地探究作品所折射的历史内涵。


除此之外, 金介甫最典型的学者特征体现在纵览中外历史、横跨不同学科的多方位、多层面的比较与分析, 他指出, “旅店”中故事的女主角、名叫黑猫的苗族妇女所引发的罗曼蒂克的文学想象与美国文学中对农场主女儿的文学想象十分相似 (同上:106) , “大阮和小阮”的人物和场景设定与老舍的“黑白李”有异曲同工之处 (同上:320) , “我的教育”中沈从文所描写的砍头场景与鲁迅的观察非常不同 (Kinkley, 2004:x) , “小神”的创作借鉴了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狂言的形式 (Kinkley, 1995:520) , “八骏图”结尾主人公达士开出“弗洛伊德”式的治疗方法是沈从文相信的精神治愈方案, 尽管美国学者聂华苓持怀疑态度 (同上:346) , “看虹录”之前的英译本删除了很多关于上帝和生命的部分, 几乎删除了整个心理学框架, 金介甫的译文给予还原与保留,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沈从文 (同上:463) 。这些评述涵盖面广, 涉及多个层面的比较与分析, 包括不同文学传统的叙事、不同作家的作品、不同学者的研究所得以及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除此之外, 不少序言还指明某一作品与沈从文的其他作品之间的互文性, 或与历史事实相呼应, 诸如此类, 不一而足。这些评述看似寥寥数笔, 实则浓缩厚费, 涉及的知识已远远超越文本内容本身, 绝非普通译者可以企及, 是研究者经年累月的研究成果集大成的表现。金介甫的译者序将每一作品都置于更加宏大也更加脉络清晰的历史、文化、社会的语境之中, 创造了丰富、全新的知识, 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幅丰富、详实、全面的藏宝图。


由于对细节的关注与细究, 以及史学家核实、核实、再核实的治学方法, 金介甫在序言中也透露了一些内情或比较隐私的个人信息, 比如, “看虹录”序言表明此故事指涉沈从文与其女友高青子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同上:463) , “三三”序言则交待“三三”是沈从文夫人张兆和在家里的昵称, 沈从文写“三三”时正在追求张兆和, 当时还未成功, 等等。这些信息透露了本属作者隐私的秘密。


四、文本层面的具体翻译策略—厚译文本的学术型翻译


金介甫认为学者与生俱来的使命是履行教育的职责, 指出译文的目标读者既是普通读者, 更是为学生和学者而译, 具有教育功能, 因此译文尽可能保留原作, 不会试图“改善”或“缩写”原文, 以免读者无法企及被删除的部分 (同上:8) 。遵循这一指导思想, 金介甫的译文体现出典型的厚译 (thick translation) 的学术型翻译特征。除了译者前言/序言, 文本层面展示了两种厚译特点:文内解释及文外注释。文内解释是译者直接在文本内添加的解释性文字, 文外注释包括脚注和尾注, 详细说明那些不适合在文内解释的内容。


文内解释的内容通常与原文浑然一体, 只有当读者细读文本并将原文与译文进行对比时才能发现, 例如, 在“巧秀与冬生”中, 有一个情节讲巧秀的母亲年轻守寡, 与邻寨的打虎匠相爱, 结果两人被捉, 族里人起初打算将其痛打之后再远嫁, 这样可以“讨回一笔财礼, 作为脸面钱”, 金介甫的译文是“making a little money from the bride-price into the bargain, all in the name of saving face for the clan” (Kinkley, 2004:280-281) , 很显然, 译文中“all in the name of” (一切都是为了……) 强化了讽刺、批判的语气, 而增加的短语“for the clan”则点出“脸面”是“家族的脸面”, 从而点明了族人行为的逻辑内涵, 也进一步揭示了农村乡下的宗族制度对人的约束、统治, 甚至迫害。另有一个场景讲述贵州、湖南等边地对走私烟土、盐巴等一方面严厉禁止, 一方面又抽收税捐, 因此在局里做事的冬生也间或引导保护走私的小烟贩:“时当下午三点左右, 照习惯送了两个带特货客人从界内小路过境”, 金介甫将其译为“At three in the afternoon it was time for him to be back, after escorting two opium merchants to the provincial border by the back roads.” (同上:304-305) , 译文将原文中的含蓄表示法“特货”直白地翻译成opium (鸦片) , 而且通过“it was time for him to be back”这一短语, 说明按照惯例, 他这个时间该回来了, 让读者明白此事的常态化。这些添加或修正通常并非是对故事的表面意义的解释, 而是对故事内涵的深度挖掘, 或对相关历史语境知识的补充。


文外注释使学术型译者的关注焦点及其研究功底得到更直接的展现, 可见于金介甫几乎所有的译文中, 在《边城》中, 金介甫加了32条尾注, 内容涵盖历史、文学、文化、当地风土人情、源语文本信息等 (Xu, 2012:156) 。在“丈夫”中, 作者介绍沿河停泊的船, 指出明白那些船的数目和秩序的人, 是“五区一个老水保”, 金介甫的译文是“the old river warden, baojia head of the Fifth District”, 然后对baojia (保甲) 又加了一条尾注:Local governments organized citizens into mutual responsibility groups, called bao and jia, for self-policing.Influential private citizens were named heads of these units. (Kinkley, 2004:40) 事实上, 译者在这里同时加了文内解释和文外注释。对于“老水保”一词, 其它译本只是给出词意:“old water sheriff” (Ching&Payne, 1947/1982:44) , 或“old river warden” (Yang, 1981:124) , 但金介甫在文内加了baojia head, 然后又在文外加注进一步详细解释, 将当时的保甲制度、行政体系、水保在其中属于什么样的角色和地位解释清楚。这一注释是译者对原文所涉史实的挖掘、补充、说明, 昭示了金介甫的史学家身份。无论是文内解释还是文外注释, 金介甫通过译文厘清的大都与故事发生的社会、文化、历史等具体场景相关, 而不是故事的表面意义, 再一次彰显学术型译者与其他译者的不同之处, 他们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是他们乐之、能之的学术型厚译文本策略的前提和保障。


金介甫的译文集, 特别是《不完美的天堂》, 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评论, 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金介甫的学者视野及学术功底在英译文集中的体现。最著名的是耶鲁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史景迁 (Jonathan D.Spence) 于1995年12月17日发表在《纽约时报》的书评, 特别指出, 金介甫是“西方沈从文研究领域的领军学者”, 他在文集中选取了一些“虽然不是沈从文最成功但却显示其跨越自己享有盛名的、描绘乡下、原乡居民、士兵的作品的种种努力”, 值得赞赏, 英译文集很好地再现了沈从文所倾心的“人类的尊严和真实的情感”。刘禾指出, 此文集表现出来的“技巧、耐心、以及学者对细节的关注, 不仅体现在高质量的翻译本身, 更体现在编者细致入微、信息丰富的前言和序言, 以及对之前沈从文研究者和已存译文的评述” (Liu, 1997:251) 。金介甫“把十几年对沈从文作品的潜心研究带到他的译文和译者前言中, […]为即便是熟悉沈从文的学者也带来惊喜, 更不用说初次接触这位天才的中国作家的读者”, 为读者、特别是研究者提供了深入理解这些作品的文学语境的权威版本及丰富的书目和解释资料 (Williams, 1996:1030-1031) 。因此, 金介甫的翻译作品展现了他的研究成果, 而他的研究所得又为其翻译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和知识储备。


五、结语


金介甫的英译与之前的译作相比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 无论是译本选材、译者前言和序言、还是具体的翻译方法, 都显示出他作为汉学家兼史学家的研究视野和治学方法对其翻译活动的影响。他的译本选材涵盖不同主题、不同题材、不同文体风格、不同创作时间的作品, 充分体现了汉学家纵览全局的研究视野及全方位译介原作者的学者情怀, 他为每个译本写的前言和序言中, 所关注的焦点及内容涉及宏大丰富的历史、社会和文化、文学语境, 是史学家深入、独到的研究成果的具体展示, 他具体的文本翻译策略则体现出学者严谨、缜密、周全及知识点必究的治学方法。他的译文将沈从文及其笔下的社会百态、人性图景、文学大观以更加立体、多面、真实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使阅读译本既是文学享受, 又是知识获取的过程, 充分展示学术型翻译有别于一般译文, 具有更显明的创造知识、实施教育的功能。深入研究金介甫在英语世界对沈从文译介的贡献可以为研究汉学家群体在中国文学、文化译介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实证支持。


参考文献及注释省略,原文请见《中国翻译》2019年第1期,侵删。

【作者简介】徐敏慧,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译介研究。


【译论】专题回顾:
  1. 译论|马晓冬:外来启迪与本土创造:傅雷的翻译思想研究

  2. 译论|孙乃荣 史耕山:文化自觉视野下的民俗文化英译研究

  3. 译论|袁丽梅:全球史视野下的翻译史研究——关系梳理与参考借鉴

  4. 译论 | 蓝红军:从学科自觉到理论建构:中国译学理论研究 (1987-2017)

  5. 译论 | 孙艺风:翻译研究与世界文学

  6. 译论| 罗迪江:翻译研究中的问题域转换: 生态翻译学视角

  7. 译论 | 周红民:认知视域中汉诗意象的文化属性和可译性限度

  8. 译论| 副文本视角下16至19世纪古典汉诗英译翻译话语研究

  9. 译论| 中国文学“走出去”之翻译策略——以美国汉学家华兹生的禅诗英译为例

  10. 译论|岳中生:译者生态位与“译者中心”

  11. 译论 | 胡开宝:数字人文视域下翻译研究的进展与前景

  12. 译论| 王运鸿:描写翻译研究及其后

  13. 译论 | 于德英:翻译之喻的历史化:钱锺书的“人化”译文观

  14. 译论 | 邓科:中国当代译论话语场中的生态翻译学:基于理论发展的视角

  15. 译论 | 王家义、李德凤、李丽青:大数据背景下的互联网翻译——开源理念与模式创新

  16. 译论 | 方梦之:建设中国译学话语:认知与方法

  17. 译论 | 单宇、范武邱、蔡万爽:数据时代翻译家研究方法论

  18. 译论|胡庚申:翻译研究“生态范式”的理论建构

  19. 译论 | 王智锋、王和平:翻译的“道”与“器”——对我国翻译理论构建之建议

  20. 译论 | 马会娟: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基于中国经验的翻译理论研究

  21. 译论 | 刘甜:翻译学的批判和批判性的翻译研究——读《当代译学批判》

  22. 译论|隋晓冰 宋馨培:汉英翻译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探索

  23. 译论| 蓝红军:关于翻译技术伦理性的思考

  24. 译论 | 黄宗英:“晦涩正是他的精神”——赵萝蕤汉译《荒原》直译法互文性艺术管窥

  25. 译论 | 鲁迅译论在当代(1949-1966年)——兼及文学翻译的当代转型

  26. 译论|斯皮瓦克翻译思想解读与反思

  27. 译介学专题 | 谢天振:译介学——理念创新与学术前景

  28. 译介学专题 | 廖七一:译介学与当代中国翻译研究的新发展

  29. 译介学专题 | 宋炳辉:外来启迪与本土发生:译介学理论的中国语境及其意义

  30. 译介学专题 | 傅浩:叶芝在中国:译介与研究

  31. 译论 | 王向远:“翻”、“译”的思想——中国古代 “翻译”概念的建构

  32. 译论 | 夏登山:对古代翻译史上“翻”、“译”之别的再思考

  33. 译论 | 冯全功:翻译研究学派的特征与作用分析——以生态翻译学为例

  34. 译论 | 黄勤 刘晓黎: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肥皂》 中绍兴方言英译策略对比分析

  35. 译论 | 许钧:试论中国文学外译研究的理论思考与探索路径——兼评《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

  36. 译论|胡卫伟:明末清初传教士科学翻译之社会学考察——布迪厄“场域”理论视角

  37. 译论 | 王祖华:也谈陆建德论林译“二三流者”作品的非凡意义

  38. 译论|张丹丹:译出-译入模式下中国文学英译修改过程研究 —以《海上花列传》英译为例

  39. 译论 | 覃江华、许钧:许渊冲翻译语言观释解

  40. 译论|罗新璋:化境说的理论与实践

  41. 译论 | 王东风:五四以降中国百年西诗汉译的诗学谱系研究断想

  42. 译论 | 高胜兵,王娟:利玛窦的文化身份与其翻译策略和效果

  43. 译论 | 林嘉新 李东杰:系统中的竞争、冲突与创造:当下世界文学视域中的翻译研究模式

  44. 译论 | 刘云虹:关于新时期中国文学外译评价的几个问题

  45. 译论 | 夏登山:对中国古代翻译大潮的重新认识

  46. 译论 | 赵稀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从西方到中国

  47. 译论 | 廖七一:《新青年》与现代翻译规范

  48. 译论 | 陈琳:从生态译诗论翻译建构性

  49. 译论 | 张丹丹 刘泽权:葛浩文中国文学英译风格新探——基于历时、量化与文本细读的视角

  50. 译论 | 吴冰 朱健平:阿瑟·韦利英译《道德经》中的历史文化语境重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