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拒绝检讨,但待遇不变

徐敏 青衣仙子的一维空间 2022-08-10
动乱时期他没受到冲击

© 徐敏|文


马寅初


一提到马寅初,从计划生育过来的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

这个人口学家,他创立的《新人口论》,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的人口问题,提出了“中国人口增长过快”的论断。通过计算,马寅初指出,如果按1953年国家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是平均每年22‰,50年后就是26亿人。因此,他主张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同时,必须实行计划生育。

1957年,《新人口论》发表后,受到康生、陈伯达等人的猛烈批判,将其视作中国的马尔萨斯主义。其时正值反右,马寅初虽然幸免于划为右派,但受到的批判却愈演愈烈。对此,马寅初拒不检讨。

先是陈伯达在北京大学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公开发难说:“马老要做检讨。”随即《光明日报》等报刊跟风响应,掀起一阵批判热浪。

不久,康生也来到北大,在作报告时阴阳怪气地说:“听说你们北大出了个《新人口论》,他的作者也姓马。这是哪家的马呀?是马克思的马,还是马尔萨斯的马?我看是马尔萨斯的马。”

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批判,马寅初理直气壮,出面应战。有人逼他检讨,他坚决拒绝,宣称自己不怕孤立,不怕油锅炸,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他说:“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

为此,北大组织全校师生,在大饭厅批判校长马寅初的“团团转”理论,也即综合平衡理论。马寅初一如既往,如同开学典礼发表演讲,把手掌放在胸前画圆圈说:“比如心脏,人身体的血液都要围着它转,我的‘团团转’是一样的道理,绝对没有错。”台上台下不听他讲道理,只一片声的高呼口号,要他老实检讨。马寅初用了更大的声音说:“我一辈子洗冷水澡,你们泼的冷水我嫌不冷,再冷也不怕。”最后他被愤怒的学生驱赶下台,昂首而去。此后,北大到处是铺天盖地批判他的大字报,却再也看不见他的身影。

1960年元旦过后,马寅初辞去了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也不再参加每年举办的庆典活动。

这一年3月,马寅初再次回到了东总布胡同32号。这套房子,是1949年春,经周恩来指示,中共南方局安排马寅初、陈叔通等20多位知名人士,乘船离开香港到达北平后,分配给他的寓所。进入前,房屋经过了一番修葺。当时马寅初暂住在北京饭店,直到19505月,马寅初才与家人搬进了新居。

东总布胡同32号在胡同中段的南侧,是在北京数量不多的具有欧洲“新艺术运动”风格的独立式住宅。围墙很高,大门朝北,进入院内要上五步台阶。院内除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西式小楼外,另有十数间辅助用平房。小楼南面是花木繁茂的庭院,整个院落宁静而典雅。

1951年春,经周恩来提议,任命马寅初为北京大学校长。52年实施院系调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搬入位于西郊的燕大校址。因为离城较远,交通不便,校方又为马寅初在燕南园63号安排了一处住房。

63号院是美国范氏家族为纪念传教士威廉姆而筹款自建的,燕大音乐系主任范天祥及其夫人长期住在这里。19514月范氏夫妇回国,这套房子便空了出来,正好分配给马寅初居住。马进入后,校方特意为63号院加建了一道围墙。马寅初在这儿住了八年。

马寅初搬回东总布胡同32号时,已经78岁,没有了行政事务,便多出了几分闲暇,于是打算写一部有关农业经济的学术著作。接下来几年,他夙兴夜寐,伏案写作,到1965年底,百万余字的《农书》终于完稿。

然而半年后,文革席卷而至。马寅初居住的东总布胡同也受到波及,胡同被改称新的名字,住在胡同里的张治中、邵力子等人都被先后抄家。孙子马思泽回来告诉他说,胡同里熟悉的邻居,都弯着腰,低着头,胸前挂着牌子,遭到皮带抽打。

马思泽和姐姐去北大看大字报,报栏前人山人海,上面写着打倒这个,打倒那个。姐弟俩就把大字报的内容抄下来,带回家中,拿给马寅初看。

很快,大字报从校园蔓延到社会,红卫兵也走出了校门,大字报紧跟着就贴到了胡同里。周围有人开始受到批斗,有些是同学的父母,有些是街坊邻居。马寅初家一直比较平安。仅有一次,天色已经很晚了,大概是10点多钟,来了20多个红卫兵,进了马家院子。问他们找谁?答复是来抄马思通家的。马家没有这个名字的人,说你们肯定搞错了。对方听了后就走了。但就是这样一场虚惊,也让马家人紧张了很久。

从那之后,马家人就开始整理东西,包括马寅初的学术书籍、往来信件,连同一些字画都烧掉了。

刚开始,大家觉得贴在墙上字画、对联可能属于“四旧”,不能再在墙上挂着,但又舍不得烧,就拿它们卷起来收着。后来一想,这些东西收起来还是“四旧”,没有消失,唯一的做法就是销毁。大家找了一个很大的箩筐,把马寅初书房里的书找出来,凡是不合形势的都烧。马思泽当时才十一二岁,烧书的事就交给他办。马思泽在院子里烧了整整一天,其中就包括马寅初晚年用心血写成的《农书》手稿。

整个烧书的过程,马寅初几乎一言不发,都是儿子挑书,挑完后交马寅初过目。那部百万字的《农书》手稿,是放在一个箱子里的,打开来一卷一卷的,然后交给孙子一页一页烧掉的。

书烧完了,派出所的人也来了,说:“周总理有指示,你家是保护对象,不准任何人闯入,我们负责保护。”

有了明确指示,文革中的马寅初,并没有受到冲击,他的生活也未受到太多干扰,待遇一直保留。直到去世前,原有配备的工作人员,包括秘书、炊事员、司机和警卫人员,都还原样保留着。

1979915日,北京大学领导、教师和学生代表专程来到东总布胡同32号院,登门看望老校长,传达了任命马寅初为北大名誉校长的决定。

马寅初这辈子与人辩论,总是振振有词,曾斩钉截铁地跟最高领导讲:“中国人口太多是因为农村晚上没有电!”。被反问道:“你马寅初生了七个子女,是不是你家晚上也没有电啊?”马寅初满面通红,无言以对。

参考资料:
陈溥《马寅初的北京印迹》
《马寅初长孙马思泽:我爷爷文革中没受过迫害》
《马寅初新人口论遭批,周总理打抱不平……》

  推荐阅读  
极其难得的私密照片(最新版2)|袁昌英
佳人薄命 |大梦一觉浮生尽 |互斗
那天只有他站着幸存的女兵|泽连斯基
玉碎 |飞来横祸 | 文化人|尊师|好人
一卦成谶 | 宁为玉碎 |性压抑|夹缝
奇葩标语|永不宽恕|她一生低调|反目
忏悔部长们看戏|悲喜人生|民国女神
零落成泥碾作尘 |胸怀|最晚改正的右派
殊途同归他遇到了伯乐|大难不死
王家的二小姐他的名字来自诗经|陨落
走向深渊人不收我天收我|他是一座丰碑
日久见人心守望一生卧底|老照片
这些命题者太坏了|校园|笔能杀人|智斗
死不相别|溺水而亡的夏曦|没有妻妾的元首
六十年不离不弃|他对得住两个女人|轮回
此心不变看错人了|永不离弃|我的1978
苦命鸳鸯|破镜重圆|孽缘|归来|选择
娃娃兵|姻缘前定|伪造的英雄|魂断杨庄
大跃进期间的牛逼图片|这个怪老头
康生质问她为什么不举手|无法跨越的鸿沟
不愿面对|内疚|他没学会复杂|黄昏恋

一句玩笑话引出的灾祸|倔老头|殊途不同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