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FAN某”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全文)
”FAN某”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全文)
公益慈善|“翼行天下 一生守护”慈善项目捐赠仪式圆满举行!
哈里斯女粉搞4B运动、毒杀丈夫,回旋镖能否让美国“血流成河”
比国产光刻机更重要的IPO要来了!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022年8月10日
2022年8月10日
2023年4月16日
2023年4月16日
2023年4月17日
2023年4月17日
2023年4月18日
2023年4月18日
2023年4月19日
2023年4月19日
2023年4月20日
2023年4月21日
2023年4月21日
2023年4月22日
2023年4月22日
2023年4月23日
2023年4月23日
2023年4月24日
2023年4月24日
2023年4月25日
查看原文
其他
晚年的追悔
Original
徐敏
青衣仙子的一维空间
2022-08-10
王芸生和他的《大公报》
© 徐敏|文
抗战期间,在陪都重庆,蒋介石每日必读《大公报》,他的办公室、客厅和卫生间皆各放一份,以备随时翻阅。
1941
年
12
月,《大公报》总编王芸生发表了《拥护修明政治案》的社评,揭露外交部长郭泰祺,国难当头竟以巨额公款购置私人豪宅的黑幕。社评指出:“我们舆论界若再忍默不言,那是溺职。”此文一出,当天蒋介石就罢免了郭泰祺。
甚至,王芸生写的这篇社评,还涉及一件新闻,披露香港沦陷之际,“逃难的飞机竟装来了箱笼、老妈与洋狗,而多少应该内渡的人尚危悬海外”。矛头直指当时的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这篇后来证明是报道失实的新闻,随后引发了昆明、遵义等地大学生反对孔祥熙的学潮。
文章送审时,检查机关曾下令“删扣”,但王芸生无视禁令,将删除部分照样见报。在当年抗战时的重庆,这位《大公报》的主编王芸生,真的是牛上天了。
王芸生,天津人,
1901
年出生。早年家贫,童年入蒙学馆读旧学,
13
岁时因无钱继续念书,乃到天津一家木行学徒。学徒期间,读书不辍,尤对报纸兴趣浓厚,自己也尝试撰稿,曾在天津《益世报》副刊发表短文《新新年致旧新年书》。由此萌生了做报人的想法。为提升自己,他报名读了商务印书馆办的英文函授学校,还参加了木行的英文打字班。经过刻苦自学,掌握了文、史、哲等相关知识。
1926
年,王芸生经人介绍,加入了国民党,一度担任过上海市党部秘书长。市党部内共产党员甚多,受其影响,经博古等人介绍,王芸生又加入了共产党。
1927
年春节,发生“四一二”事件,王芸生选择了退出组织。
1928
年
5
月王芸生受聘于天津永兴洋行叶庸方主办的《商报》,先后任记者和总编辑。他每天写一篇社论,以其独特的视角,评说时局,引起关注。其锋利的文笔受到《大公报》总编张季鸾的赏识,经暗中交谈,王芸生受邀辞职,在
1929
年秋转入了《大公报》工作。
王芸生进入《大公报》后,负责编辑要闻版。两年后,发生“九一八”事变,张季鸾提议在报上辟专栏刊登日本侵华史料,以便唤醒国人的救国意识。王芸生被授命编纂《中日关系史资料》,他通过广泛搜集资料,查阅档案,潜心研究,仅用了半年时间,便写成了《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一书,成为中日关系史的权威著作。并从
1932
年
1
月起,每日在《大公报》刊登一则中日关系史事,然后在《国闻周报》上连载。王芸生因此而一举成名,被国民政府外交部聘为条约委员。
这段期间,他还根据国际局势,发表了不少时评,引起蒋介石关注,两次邀请他前往讲学面谈。
1937
年
11
月,日军占领上海,设立新闻检查所,要求在租界出版的《大公报》送检。《大公报》拒绝接受日军的新闻检查,在限期到来的前一天,断然停刊。在停刊号上,王芸生撰写社评《不投降论》和《暂别上海读者》两篇社评,“我们是报人,生平深怀文章报国之志。在平时,我们对国家无所赞襄,对同胞无所贡献,深感惭愧。到今天,我们所能自勉,兼为同胞勉者,唯有这三个字――不投降。”
随即,《大公报》迁武汉,办武汉版。又再迁重庆办重庆版。此时,张季鸾肺病日重,重要社评多由王芸生执笔。
1941
年
9
月,张季鸾病逝,王芸生接任重庆《大公报》总编辑,独掌《大公报》言论,声誉日隆。
王芸生的文章之所以受欢迎。是他能以国家为重,坚持《大公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办报宗旨,始终站在大众的立场,说人民想说的话。王芸生说:“我作为一份民间报纸的发言人,要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我才有独立的发言权,我才有资格说真话。”
身处国、共两党之间的夹缝,他始终坚持独立的民间立场,不仅不断地批评当政的国民党,也对共产党的某些做法提出批评。
1945
年
11
月,他发表《质中共》的社评,呼吁和平;《新华日报》第二天就发表《与大公报论国是》的社论,进行严厉驳斥。次年
4
月,他又发表社评《可耻的长春之战》,《新华日报》当即针锋相对,于两日后发表《可耻的大公报社论》,予以反驳。
因为站在中间立场,《大公报》的社评,也会触及到国民党的痛处。
1947
年,王芸生发表社评“何必防闲学生运动”,遭到《中央日报》点名攻击,指责《大公报》煽动学潮。
1948
年
7
月,《中央日报》发表社评《王芸生之第三查》,公开扬言要发动“三查运动”检讨他;南京《救国日报》更骂他“为匪张目”,站在共产党一边。
王芸生立于夹缝之中,深感处境艰难。为避开是非,他去了香港。
1949
年初,王芸生受邀北上参加新政协会议,经海路前往北平。动身前,他曾专门请人找来《解放日报》,翻看了其中王实味的《野百合花》一文。当时他说:“这就要挨枪子儿啊,那我过去岂不是要挨
800
个枪子儿?”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北上,因为他太想保住《大公报》这块牌子了。他不能让张季鸾传承下来的这张民间报纸,在自己的手上断送掉。
他把希望寄托在新政权的承诺上。曾经,有人要将天津的《大公报》改名为《进步日报》,令王芸生懊丧万分。而当周恩来告诉他说:“《大公报》不必改名了,你随军南下,继续主持上海的《大公报》。《大公报》还是民间报纸,你们自己经营,我们不来干预。当然,有困难我们还是要帮助的。”这番话让王芸生精神振奋,增强了留下来的信心,但遗憾的是这个承诺最终没有兑现。
王芸生面临的是无情的现实。
1940
年代末,《大公报》在上海的发行量达到了
16
万份,但新政权成立后却急剧下降,到
1952
年就只有
6.3
万份了,广告收入减少了
60%
,账面亏损达
40
多亿元(旧币),就连职工的工资也发不出去了。这份在民国时期很有影响力的报纸,在进入新时代后,竟然失去了活力,难以为继,面临倒闭。
无奈之下,王芸生写信向毛泽东求助,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他,并做出指示:“《大公报》北迁天津与《进步日报》合并,仍叫《大公报》,作为全国性报纸,分工报道国际新闻与财经新闻。”
《大公报》过去的特色是文人议政,以时评挂帅,赢得读者,而现在只能报道国际新闻和财经新闻。王芸生不会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他很清楚,《大公报》不再是过去的大公报了,它的办报方针已经改变。
从此,王芸生好像变了一个人。他开始以阶级斗争的理论为武器,不断地反省、检讨、自责,并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学习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即便如此,沉重的历史包袱仍然使他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1957
年反右运动期间,女儿王芝芙亲眼目睹了父亲被点名批判的场面。尽管后来被上面保了下来,没有划成右派,但王芝芙却说:“这场斗争对父亲身心的损害是很大的。他为自己在检查中不得不涉及到老朋友而深感内疚,长时间闷闷不乐而得了糖尿病。”从此以后,王芸生就再也没有过问《大公报》的事情。
文革中,王芸生躲在卫生间里,汗泪交织,烧掉了自己
40
余年来从未间断的日记,足足有好几大箱。他儿子王芝琛回忆说:“汗和泪都有,滴在日记本上。然后是大滴大滴的鼻血,不停地淌下来。”
曾经,有关方面让王芸生撰写《大公报》
1949
年前的历史,遭王芸生婉拒。来人透露“这是最高层的意思”,王芸生这才违心地写下了长篇回忆录《
1926
年到
1949
年的旧大公报》。王芝琛后来看了父亲写的回忆录后说:“简直是心惊肉跳,那就是往他自己和大公报头上扣屎盆子啊,一盆一盆的!”
尤其是涉及到对前任总编辑张季鸾的评价。王芸生追悔万分,从于师于友于兄的角度来说,他都愧对张季鸾。他一直想写一部张季鸾传记,多次动了想写的念头,却又多次不得不放弃。像张季鸾这样的历史人物,堪称时代俊杰,他有责任向世人讲述一个真实的张季鸾。但如果不能还原,还要再编排一些“帽子”扣在恩师的头上,“这支笔如何忍心下得?”他曾手里拿着一张白纸,嘴里喃喃地说,“寄给他,寄给他,我的白卷……”
晚年,王芸生一再自责,将《大公报》的被毁归咎于自己。儿子王芝琛反复开导他说,处在当时背景,即便再有能耐的人只能如此,但王芸生仍然坚持己见,说着说着就泪流满面了。
参考资料:
1、徐百柯《彻头彻尾的新闻人》
2、《王芸生的临终口述》(《文史精华》2005年第9期)
3、高海波《新闻界反右派斗争中的王芸生》
4、宁馨儿《40年前的今天,“一不投降,二不受辱”的一代报人王芸生去世》
5、智效民《王芸生与毛泽东》等
推荐阅读
极其难得的私密照片(最新版2)|
袁昌英
佳人薄命
|
大梦一觉浮生尽
|
互斗
那天只有他站着
|
幸存的女兵|
泽连斯基
玉碎
|
飞来横祸
|
文化人|
尊师|
好人
一卦成谶
|
宁为玉碎
|
性压抑|
夹缝
奇葩标语|
永不宽恕|
她一生低调|
反目
忏悔
|
部长们看戏|
悲喜人生|
民国女神
零落成泥碾作尘
|
胸怀|
最晚改正的右派
殊途同归
|
他遇到了伯乐|
大难不死
王家的二小姐
|
他的名字来自诗经|
陨落
走向深渊
|
人不收我天收我|
他是一座丰碑
日久见人心
|
守望一生
|
卧底|
老照片
这些命题者太坏了|
校园|
笔能杀人|
智斗
死不相别|
溺水而亡的夏曦|
没有妻妾的元首
六十年不离不弃|
他对得住两个女人|
轮回
此心不变
|
看错人了|
永不离弃|
我的1978
苦命鸳鸯|
破镜重圆|
孽缘|
归来|
选择
娃娃兵|
姻缘前定|
伪造的英雄|
魂断杨庄
康生质问她为什么不举手|
无法跨越的鸿沟
不愿面对|
内疚|
他没学会复杂|
黄昏恋
玩笑话引出的灾祸|
倔老头|
左叶事件|
忏悔
他拒绝检讨
|
待遇有别|
守住良知|
未了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