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专利观察

其他

海能达遭重罚的背后,案情远比看到的要复杂(上)

作者:黄莺题图:海能达官网2024年4月2日,海能达遭美国地方法院颁发的全球禁售令,并不得不遵照美国法院要求在其官网上予以告示,成为各界热议的焦点。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才让在2006年之后几乎已经不再颁发禁令的美国法院能够罕见的打破常规,以“蔑视法庭”为主要理由,对海能达下达了不能在世界任何地方销售任何含有对讲机技术的产品,这样极为严苛的禁令;并且要求海能达不能依赖中国法院的命令和判决;否则将面临高达100万美元的日罚金。值得注意的是,本案审理中法庭主要依据的“蔑视法庭”的理由和规避设计之后的专利侵权认定之间到底应该如何掌握尺度,也成为本案在法理上值得关注的一个重点。总结来看,本案充分体现了三个层面的对抗和较量:一是企业级的竞争,也就是海能达与摩托罗拉之间为各自源代码和商业秘密的保卫之战。二是法院级的较量,也就是中、美两国法院对于管辖权和裁判规则的暗中较量。三是国家级的比拼,中、美两国在涉及关键知识产权问题上表现出的各自立场。三个问题在本案中,可以说相互交织,共同造成了目前的结果。01突发的判决海能达关于其与摩托罗拉之间的知识产权系列纠纷案的最后一次对外公告是在2023年10月28日,在其发布的2023年三季度报告中,有如下的记载:来源:海能达2023年三季报也就是说,至少在2023年10月,海能达和摩托罗拉之间在有关美国一审法院的判决专利费问题上,虽然有不同意见,表示已提出上诉,但都已按要求支付了第一笔许可费至法院监管的账户。看似双方之间的纠纷已经走向的尾声,然而这种状态迅速在该三季报发布后的一个月内发生了逆转。据2024年3月25日,美国伊利诺伊北部地区法院Martha
4月7日 下午 11:59
其他

欧盟向WTO提交针对中国“禁诉令”投诉的最终书面材料

作者:吴征2024年1月15日,欧盟向世界贸易组织WTO就中国在涉及标准必要专利案件上采取的“禁诉令”所发起的争议解决,迎来了最后一次(第二次)提交书面材料。来源:WTO从流程来看,整起事件从2022年2月份开始,至今已有近两年的时间,此次提交完第二次书面意见之后,欧盟就完成了所有的流程。磋商-磋商请求:2022年2月22日专家组会议记录-小组请求:2022年12月27日-专家组成立时间:2023年1月27日-小组组成:2023年3月28日-欧盟首次书面提交:2023年6月8日-欧盟在听证会上的开场白:2023年10月31日-欧盟听证会闭幕词:2023年11月1日-欧盟对小组提问的答复:2023年11月20日-欧盟第二次书面提交:2024年1月15日实际上,在此次针对“禁诉令”的投诉前,欧盟在2021年就已经向WTO提交了一份书面请求,主要针对中国未公布涉及标准必要专利案件的判决。整个事件的时间脉络如下:2021年7月6日,欧盟向WTO提交一份书面请求,要求中国提供涉及标准必要专利四起案件的进一步信息,要求中国在八周内答复。2021年9月7日,WTO公布了中国对这一问题的回复。2022年2月18日,欧盟再次致函中国常驻WTO代表团,提出进一步磋商请求,除了上一次的议题外,新增加了有关中国在四起案件中作出“禁诉令”的裁决,以及日罚金的形式,认为严重损害了欧洲企业的利益。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也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金融时报》当天(2月18日)对此事件的报道,引用的欧盟官员的话认为,欧盟的投诉是因为中国侵权,并造成了数十亿欧元的损失,并提到这是中国设定智能手机技术许可费率的“权力争夺”的一部分。两周之后,2022年3月4日,美国、日本、加拿大三国分别向WTO致函,对欧盟表示支持。2022年12月7日,欧盟发布一份声明,首次向WTO提出就"高科技专利"相关问题成立一个专家组DS611。2023年6月19日,欧盟公布向WTO专家组提交对中国“禁诉令”问题的第一份书面材料,更加全面、完整的陈述了中国在标准必要专利方面的知识产权司法系统、执法环境等问题。此后,在2023年10月底到11月,欧盟与中国又进行了一轮的问答。共计对事实问题、法律定性等四大问题的77个小问题与中国进行了答复。直到本次欧盟提出最终(第二次)书面意见。最终书面意见正文共有61页,与首次书面意见有172页相比,已经大幅减少,比较聚焦。从目录来看,主要分成四个部分:一是回顾中国的禁诉令措施;二是按照TRIPS协议具体条款指出中国存在违反的情况;三是提出中国违反加入WTO议定书的事实;四是结论。第二次书面意见目录(机器翻译)从第二次书面意见来看,欧盟主要是围绕之前提出的观点,以及中国对此提出的观点进行的反馈。总体来看,对于中国提出的观点,欧盟大都不认同。最终,在第二次书面意见中,欧盟表示将会坚持其在第一份书面意见中提出的主张,并请求专家小组对11个方面作出认定:1.
1月18日 下午 11:59
其他

美国法院:“中国企业,交出源代码”

作者:黄莺中国企业近年来在美国遭遇到的专利侵权案件,被要求提供源代码的情形越来越多。不久前,为美国军方提供直升机的供应商美国德事隆公司,在美国起诉中国无人机领导者大疆侵犯其专利。在这起案件中,德事隆以案件审理为由,要求大疆公开无人机的源代码。然而大疆则表示,根据中国实体必须遵守中国的出口管制法的规定,一些项目属于受出口禁令或出口许可证限制的技术。大疆辩称,根据中国法律,如果他们无法获得出口许可证,提供源代码则可能会受到处罚。最终,美国德州东区地方法院的Robert
2023年9月14日
其他

“大疆,交出源代码!”

作者:黄莺绞杀华为之后,大疆再次成为美国遏制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崛起的重点目标。今年4月21日,大疆在美国迎来一份重要判决。经过德州西区地方法院的陪审团审理,最终裁定大疆侵犯了美国一家名为德事隆创新(Textron
2023年7月23日
其他

大疆对美国德事隆发起反击,指控其直升机侵犯大疆四项专利

作者:黄莺美国时间7月14日,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大疆”)在美国弗吉尼亚州东区地方法院对贝尔德事隆及贝尔德事隆加拿大公司(简称“德事隆”)提出专利侵权指控。大疆指控德事隆侵犯其四件美国专利:US9,126,693、US9,958,874、US10,692,387和US10,904,755,并请求陪审团审理。起诉书就在三个月前,4月21日,双方在美国迎来一份重要判决。经过陪审团审理,大疆因侵犯美国无人机公司德事隆创新的两项美国专利US8,014,909和US9,162,752,被判一共赔偿2.789亿美元。其中,前一个专利赔偿3070万美元,后一个专利赔偿2.482亿美元。随后,5月31日,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PTAB,对德事隆
2023年7月18日
其他

最新!欧盟公布向WTO专家组提交对中国“禁诉令”问题的第一份书面材料

违反《中国加入议定书》第2(A)(2)条的行为欧盟认为,中国的行为保全法律框架在欧盟所质疑的五项禁诉令裁决中没有以统一、公正和合理的方式进行管理。这三个要素("统一"、"公正
2023年6月20日
其他

美国专利商标局宣布,大疆赔偿2.482亿美元的专利,部分无效

作者:黄莺5月31日,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PTAB,对德事隆
2023年6月3日
其他

2.789亿美元判决后,大疆在中国向德事隆专利发起反击

作者:黄莺4月21日,大疆在美国迎来一份重要判决。经过德州西区地方法院的陪审团审理,最终裁定大疆侵犯了美国一家名为德事隆创新(Textron
2023年5月30日
其他

德国杜塞尔多夫高等法院:海能达不侵犯摩托罗拉专利

作者:黄莺深市上市公司海能达(002583.SZ)一季度报告显示,其与摩托罗拉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高等法院的一起专利案件,在2023年3月16日庭审之后,于2023年4月20日做出二审判决:法院判决海能达胜诉,海能达不构成专利侵权。至此,海能达与摩托罗拉在德国的两起案件,近期已经都做出裁决。在另外一起德国卡尔斯鲁厄地方高级法院审理的曼海姆案中,2023年3月8日,法院当庭做出驳回海能达上诉请求的决定。根据今年四月份海能达公布的2022年年报显示,海能达与摩托罗拉之间的知识产权诉讼横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等主要司法管辖区。01美国商业秘密版权案:赔偿5.43亿美元2017年3月15日,海能达两家全资子公司收到美国伊利诺伊州法院送达的诉状,摩托罗拉及摩托罗拉马来西亚公司起诉海能达及美国子公司商业秘密侵权,认为海能达部分产品侵犯了摩托罗拉商业秘密。2018年8月2日,
2023年5月23日
其他

让英特尔赔偿6.75亿美元的专利,被宣告无效

作者:黄莺5月12日,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PTAB对VLSI
2023年5月16日
其他

大疆创新因侵犯两项美国专利,判罚赔偿2.789亿美元

作者:黄莺大疆凭借一己之力开创了无人机时代。创新的大疆,也将维权放在了首位,被我们称之为深圳专利维权的“三个火枪手”。这一点从大疆创新的历史司法案件记录中,可以看到,专利执法的案件占据了绝大部分。历年来,被大疆创新以专利侵权为由送上被告席的企业不在少数。来源:企查查从大疆创新的专利被提出无效宣告请求的历史上也能够看得出,包括零度智控、深圳道通、广州华科尔、桂林智神、北京飞米等都对大疆创新的专利发起过挑战。这也就意味着,这些企业似乎都曾是大疆维权的对象。制作:企业专利观察大疆创新以专利为武器,实现了进一步的垄断市场,像深圳道通智能,两家的诉讼从中国打到美国,最后道通智能不得不剥离无人机的业务,才顺利在资本市场成功上市。虽然,像桂林智神也曾成功无效掉大疆创新获奖专利,但是依然无法撼动大疆的领导者地位。目前,除了道通智能剥离无人机业务后成功上市外,桂林智神和极飞科技的科创板之路最后都以终止而告终。随着大疆进入农业无人机市场,也引发了专利战。不过在大疆最为重要的美国市场,4月21日,大疆迎来一份判决。经过陪审团审理,大疆侵犯了美国一家无人机公司“Textron
2023年4月23日
其他

陷入混乱的欧洲SEP

作者:黄莺欧洲的知识产权界恐怕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这么被全世界所关注了。在政治、金钱、国际关系和创新等诸多元素的加持下,标准必要专利SEP,这个困扰专利行业最棘手的话题,在欧洲历经几十年才建成的专利统一法院UPC正式运营前夕,终于彻底的爆发了。从3月29日,包括路透社在内的一些西方媒体报道了欧盟委员会拟宣布一项有关SEP法规草案的新闻后,泄露了几个与该草案相关的文件,就迅速引发了全球知识产权界和热议。泄露的包括一份56页的欧洲议会的法规草案(已共享在知识星球),还有一份248页的影响评估报告。这两天,各方评论都在围绕这两个材料,来评估欧盟下一步在SEP方面举措落地的情况。欧盟SEP法律草案(56页)首页欧盟SEP法律草案影响评估报告(248页)目录从目前这两份材料的内容来看,SEP专利权人的利益将会遭受极大影响,这也过去一周,几乎都是这个利益群体在积极发声,认为该报告及欧盟的做法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一些知名的SEP业内评论家和媒体人,也纷纷表示,目前拟议的方案有很多“硬伤”。当然,这其中有很多人实际上都是代表专利权人一方利益的。可以看得出,这一次,SEP专利权人是真的急了。因为欧盟的这份草案及影响评估报告,很有可能代表着欧盟将在SEP方面强势的以行政力量介入,对影响到欧洲创新生态环境的SEP争端问题,做出一个彻底的解决。欧盟草案的一些具体做法,实际上是利好广大中国企业的。从这一点上来看,中国也应该抓住这次机会,甚至仿照欧盟的做法,在法院之外,通过行政力量对纷争频发的SEP争端问题,提出类似“欧盟方案”的“中国方案”,这实际上是应对和瓦解美国知识产权霸权的一个良好契机。在此背景下,SEP权利人一方,已经多次发表声明,通过欧洲议员或是各种途径,来针对欧盟委员会的改革来提出质疑。像代表SEP权利人(高通、爱立信、诺基亚等)一方的IP
2023年4月6日
其他

欧洲议员以中国传音公司为例,三问欧盟委员会如何应对“反向劫持”

作者:黄莺4月3日,中国公布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主席冯德莱恩的访华行程信息。中法两国元首之间是否能达成重大成果,值得期待。不过,冯德莱恩出行前再次发布并非友好的言论,也预示着其此行代表欧盟利益将会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与中国展开针对相对的较量。而自去年开始,欧盟已经多次向世界贸易组织WTO就中国在标准必要专利方面的问题寻求争端解决机制,目前相关案件还在进行之中。从中也能够看出,在中欧关系中,与技术标准相关的标准必要专利问题,一定会是双方知识产权商谈中的重点。这一点从欧洲代表诺基亚,与中国手机厂商OPPO和vivo打了两年多的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率的官司,也能看得出来。不过,就在今天,在欧洲内部,还发生了另外一起涉及标准必要专利SEP的事情,其中也涉及到了中国企业,这一次被欧洲议员拿来当做案例的是另外一家中国手机制造商,号称“非洲之王”的传音公司。事件的背景是欧盟就有关标准必要专利SEP制定新框架一事,在征求多方意见之后,近日一份欧盟SEP的法规草案被泄露出来。从这份草案的内容来看,被很多支持专利强保护的一派,认为是过多的考虑了实施人(被许可人)群体的利益。因此,这两天,这份草案内容招来了很多议论和批评。一些人认为这将损害欧洲科技企业的利益,并将损害欧洲在5G/6G领域现有的领导地位。例如,欧洲议会议员安德烈亚斯·施瓦布(Andreas
2023年4月3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欧盟对标准必要专利SEP问题强行介入的背后恩怨(上)

作者:吴征2023年3月29日,路透社独家报道了欧盟委员会拟于今年4月26日,由欧盟委员会副主席玛格丽特·维斯塔格宣布一项新的法规草案,该草案旨在减少专利许可费的纠纷。根据该草案,欧盟的专利机构将监督手机等产品中的专利许可费,设定一个公平合理的专利许可费。路透社独家报道而这个被欧盟委以重任的欧盟专利机构,在路透社的报道中,居然是欧盟专利局EUIPO,而非之前一直被给予厚望的欧洲专利局EPO,这一点着实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因为毕竟EUIPO只是一个审理商标和外观专利的机构,而EPO才是真正审理涉及标准必要专利案件的实体部门。此外,路透社表示在周二看到欧盟的这份文件时,在该计划中有"一个FRAND确定程序,其目的是简化和加快有关FRAND条款的谈判,并降低价格",其中提到,“EUIPO应该管理这一程序"。也就是说,一旦这个草案通过,FRAND确定程序将成为专利权人对侵权采取法律行动前的强制性步骤,并在9个月内完成。草案中则表示该步骤是必要的,因为向法院的诉求中,FRAND的分歧是主要原因。那么,EUIPO将如何发挥作用?从初步透露的信息来看,就是要求EUIPO建立标准必要专利的登记册制度,如果专利权人想要收取专利费或采取法律行动,则必须进行注册。如该文件称:“SEP所有者无权因侵犯需登记的SEP而获得版税或寻求损害赔偿”。此外,欧盟委员会还希望公司之间就总专利许可费达成一致,美其名曰“帮助SEP所有者确定他们可以收取多少费用”。并且,对于相关专利,是由独立评估人员来检查专利是否对标准至关重要。这则消息的背后到底代表了什么,欧洲大陆在标准必要专利上,到底会发生怎样的巨大变化,美国将会以怎样的方式,通过知识产权来再次收割欧洲的,以及中国在欧盟的举措中,将会站在哪一立场或是获得怎样的收获,路透社为何会在此时对该草案进行提前报料,将是我们下文重点关注的一些议题。目录01
2023年3月29日
其他

中国的“专利代理人保护法”应提上日程

作者:吴征“在美国,《美国发明法》(American
2023年3月28日
其他

五年6831亿研发投入,应对制裁,唯有自强

作者:黄莺3月17日,深圳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一些国内主要高校相继发布了与华为设立“难题揭榜火花奖”有关的消息。根据消息显示,华为近日在深圳总部,任正非与部分获奖老师召开了座谈会。会谈中,任正非提到,“我们现在还属于困难时期,但在前进的道路上并没有停步。2022年我们的研发经费是238亿美元,几年后随着我们的利润增多,在前沿探索上还会继续加大投入。”238亿美元,按照2022年12月31日的汇率计算,大约是1658亿人民币,这也是华为年度研发投入首次超过1600亿元的大关。这相当于华为在2022年第四季度的研发投入高达552亿元,该数据也是华为近五年来,季度研发投入最高的一次,也是首次超过500亿元。至此,华为2018年-2022年这五年,总的研发投入高达6831.44亿元。在欧盟公布的全球研发投入排行中,近五年全部位列Top
2023年3月20日
其他

“非正常”专利?亚马逊已经在中国官司中,以此来打击对手

作者:黄莺当国内还在为中国打击“非正常”专利行为而争论不休之时,国外巨头亚马逊已经开始利用中国专利制度这一新特点,作为维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向中国法院质疑指控其专利侵权的专利权人专利属于“非正常”专利了。在这起案件中,亚马逊是被告之一,原告是赛乐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简称“赛乐得”)。在今年1月31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对本案管辖权二审判决书中,与亚马逊同为被告的公司,就已经指出“赛乐得公司、王安妮、王铁军所主张的专利权为非正常专利申请”。来源:裁判文书网究其原因,在亚马逊的上诉请求中,可以看到一些端倪:亚马逊认为,赛乐得公司、王安妮、王铁军的一系列专利,涉及十余件相似的专利,其技术方案类似并密切相关。来源:裁判文书网然而,亚马逊又认为,“原告以涉案八项专利合案提起本诉讼,涉案八项专利各自所涉及的技术方案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既不属于共同的诉讼标的,也不属于同一种类的诉讼标的,应将涉案八项专利分成八个案件分别审理”。(此处亚马逊上诉理由前后逻辑似乎有些矛盾。)但是能够看出被告亚马逊及其关联公司,已经在以“非正常”专利作为质疑专利权人专利合理性的主要理由之一。由于目前公开的仅仅是管辖权的判决,在具体案件的审理中,亚马逊及其关联公司是否会就这一点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尚不得而知。不过,以“非正常”作为主要理由,作为试图卸去专利权人武器的理由,已经初露端倪。这其实才是所谓“非正常”专利中,真正应该关注的一点:“非正常”的理由,是否会成为科技巨头或是大公司打压中小专利权人的武器,使得专利的“反向劫持”现象更为严重,从而助长侵权者的侵权行为,降低中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如果仔细研究诉讼双方,可以发现,本案只是双方在中、美两地横跨七年的系列专利诉讼之一。原告赛乐得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通讯及无线传输技术研发的科技公司。根据企查查信息显示,2008年成立,注册资本为100万元,法定代表人王宁,目前是该公司的执行董事,曾任该公司董事长。赛乐得公司以王铁军、王安妮为主要发明人拥有几十件美国和中国专利。围绕着这几个核心人员,在美国还有多家曾使用的公司名称,知产力在2月的报道中对此有过分析。除此之外,网络上对原告的背景的介绍和描述并不多,唯一可以参考的是东北大学(http://neunews.neu.edu.cn/2011/1010/c198a17736/page.htm)和东北大学校友总会(http://alumni.neu.edu.cn/2019/1014/c5847a144963/page.htm)两个网站公布的两篇针对校友赛乐得创始人王铁军博士的介绍。其中提到,王铁军师从于Dr.
2023年3月16日
其他

美国版权局公布AI创造作品版权注册最新规定

作者:黄莺3月15日,美国版权局公开了一份针对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生成作品进行审查和注册的声明,并预计在3月16日的《联邦公报》上发布。声明首页这是针对近来越来越多的AI生成的作品,能否获得版权保护的最新进展。其中以DABUS人工智能为首的团队,已经在专利和版权上持续进行法律边界探索。但是从目前结果来看,在“专利”方面,因为发明人不是“人”,而被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排除在可授予专利的客体之外。此外,由DABUS创作的版权作品《天堂最近的入口》,美国版权局也是多次重审,人工智能创造作品不能被授予专利权。就在上个月,美国版权局对本案还敦促法院驳回原告提出的简易判决的动议,认为自己“拒绝登记该作品是以既定法律为基础,是合理的,而不是任意或反复无常的,也不是滥用职权”。然而,除了DABUS之外,有越来越多的AI创作作品的诞生也在试图突破这一法律限制。包括一些作品中包括人类创作的元素和AI智能生成图像作品的注册问题等。例如2023年2月,
2023年3月16日
其他

谈谈新型举国体制与知识产权

作者:吴征新型举国体制,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在解决我国关键技术上突破上,被寄予了厚望,是维护我国国家科技安全的重要手段,也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科技创新的主引擎。这种情况下,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私权,在举国体制的背景下是否会被弱化?知识产权未来在中国将与新型举国体制下的创新如何共生共存?未来是否会形成一种崭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模式?这将成为未来十年知识产权行业一个全新的话题。回顾历史,中国早期的科技创新实际上就借鉴了了前苏联的举国体制模式。在美苏科技争霸期间,前苏联采用举国体制所带来的创新效率和创新结果,确实给当时美国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也从侧面证明了举国体制的优势所在。相比之下,美国的创新模式表面上看更多的是以市场为主导,通过激烈竞争,技术的优胜略汰,来实现创新技术的拣选和市场的认同。这一点尤其在计算机发明后,在美国硅谷兴旺的几十年尤为明显。那时,大大小小的创业公司层出不穷,芯片,操作系统,存储,应用软件的产业细分,也记录了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创新效果。很多知名的科技大公司,如果没有持续创新,很快就会被小的创业公司所取代。Intel,微软,苹果,谷歌,脸书等企业,无一不是通过技术创新与有效的商业模式的创新,从一家小公司快速成长起来的。而被时代的巨轮甩下站的仙童,施乐,康柏,柯达等昔日巨头,也都曾是全球创新的领头羊。然而在创新与商业模式的市场竞择中,逐渐掉队了。从美国的创新模式来看,知识产权在企业的市场竞争淘汰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知识产权构成了美国创新模式的典型特征。这也是美国为何一直将知识产权视为国家安全象征的原因。而美国这种市场化的创新成功模式,自然而然的也成为一种普世的价值观。这种情况下,中国引进西方的知识产权制度,本身应该是有类似考虑的。希望通过知识产权来带动中国的创新,激活中国的创新活力,形成一批能够与美国high-tech公司比肩的中国企业。然而,几十年的发展结果来看,对于走市场化这条路,真正算得上成功的只有为数不多的民营企业,比较典型的就是较早借鉴美国模式的华为,算是走通了这条路。但是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知识产权与激励创新之间的关联似乎并不那么紧密。中国较早站在全球互联网顶峰的几家大型平台经济企业,虽然在商业模式上引领了世界,但是在底层技术上,还是无法解决受制于人的局面。这就好比操作系统,中国的平台经济更像是操作系统的应用层,具有丰富的内容;而操作系统的内核,也就是所谓卡脖子的地方,中国能够胜任的企业却不多,也不强。这就是影响中国科技独立的一个典型缩影。总体来看,大部分走市场化路线的中国民企,实际上离真正的依靠知识产权获得产业红利的西方模式,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也是过去十五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虽然勾画出一个良好的愿景,但是现在来看,其实并没有达到制度设立的预期。换句话说,在未来中美竞争关键的十年,中国如果想要完全依靠市场化创新竞赛模式,在一些重大关键技术上形成突破,时间恐怕来不及,也并不现实。因为从西方的发展来看,关键技术的淬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技术突破,到市场突破到形成生态,制定规则。而且在技术的拣选中,新技术和创新需要不断适配市场,通过技术转化为真正的市场,循环形成再创新。因此,在这种现实情况下,中国提出新型举国体制,是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应该也是对中美的创新竞争做过充分推演后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实际上中国过去在航天,电力,海洋,核电等领域采取的举国体制,一直以来都是成功的,一些关键技术,像特高压输电等技术也是领先国外很多。因此,我们应该有信心,未来依靠国家队的引领,中国一定会在一些关键技术上逐步实现突破。不过,确实也会有很多人担心,举国体制模式下,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的需要是否会变弱的问题。如同俄乌战争之后,面临西方的制裁,俄罗斯也采取了举国体制,其中知识产权的作用有明显降低。不过,从近两天政府机构改革的变化来看,却又透露出一个积极的信号。科技和知识产权成为几个为数不多的重点。科技角度最大的变化就是重组科技部,其中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实施好举国体制创新的问题。而另一个国家知识产权局重新隶属国务院直属机构,实际上也释放出一个新信号,就是国家对于通过市场化模式进行创新的方式依然是鼓励的。因此,这可以被视为中国未来创新要探索一种“两条腿走路”的模式。既以新型举国体制为牵引,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同时也会继续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这一点,如果能够成功,将会在中、美创新竞赛中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当前,对于中,美而言,政府和市场两侧的创新情况,正好相反。美国一直是市场化牵引为主,政府往往在后端基础研究上发挥前期引导作用,但是随着美国芯片法案和能源法案的陆续出台,美国政府已经按耐不住亲自下场了,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变相的“举国体制”。只不过美国这种举国体制很大可能会延续以往的模式,就是政府鼓励,投入资金,帮助创新者形成新的知识产权,培育大量的创新型和技术型企业。这一点从美国历任总统对于新能源的政策扶持后,美国都会诞生一大批影响世界产业格局的专利就能够看出,无论是目前的磷酸铁锂,还是储能技术,等实际上都是在美国政府激励周期下诞生的重大创新成果。相比之下,中国的历史来看,在举国体制具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反而缺乏的是市场对创新的循环激励。这一点,实际上与美国模式正好是相反的。另一点不同的是,中国在举国体制下的创新,一些可能并没有通过知识产权的形式转移转化到市场中,也就是一些大型国企,央企,科研院所的创新,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与美国“举国体制”的模式还不尽相同。这也是中国未来将会面临的比美国更复杂的地方。就是要在新型举国体制下,进一步统筹知识产权问题,如何能将举国体制下的创新成果,在多方面形成成功。尤其是市场的成功,知识产权如果脱离了贸易,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产权循环。另外一方面,中国还需要在市场化方面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这一点过去十五年,只能说是进行了初步探索,距离成功还有差距。这其实也是新独立出来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未来应该统筹谋划中国知识产权到底应该怎么搞的话题。实际上,无论是政府引导的新型举国体制,还是市场激励下的发展,最终都应该导向在中国建立起一个更加强大,更有活力,创新者更有尊严,创新成果能够得到有效保护的良好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新型举国体制和知识产权话题,实际上应该引发更多可以研究和探讨。国家也应该尽快向社会一个明确的信号,即新型举国体制与万众创新之间的知识产权关系,打消未享受到新型举国体制下创新者的迷惘和彷徨,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新中。扫码加入知识产权精英社区
2023年3月12日
其他

华为下一个目标:诺基亚手机

作者:黄莺“昔日手机的王者诺基亚,不仅没有死,反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正在快速回到消费者的视野。”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诺基亚宣布推出全新企业形象。诺基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ekka
2023年3月11日
其他

科创板终止,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尴尬”经历

作者:黄莺2023年3月2日,上交所科创板发布公告,终止对成都锐成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锐成芯微”)的IPO。这距锐成芯微的科创板IPO在去年6月被受理,刚过去九个月,去年11月份,锐成芯微进行了首轮问询的答复。来源:科创板上市委在首轮问询中重点对锐成芯微与成都微阵列、迈瑞微存在的诉讼纠纷,包括未决诉讼事项,及对公司的影响进行了重点问询。有关这一点,锐成芯微只是在招股书中进行了简单披露,因此首轮问询中对该案件的回复就显得非常关键。来源:首轮回复在回复中,锐成芯微较为详细的列出了与成都微阵列、迈瑞微等公司的知识产权纠纷情况。整个事件中,锐成芯微是受托方(乙方),成都微阵列是委托方(甲方),双方约定由微阵列提供资料,包括《滑动式规格书》、《面积式规格书》等,按照披露的内容来看是“以甲方在指纹传感器采集、识别、应用领域的长期研究和实践为基础”,由锐成芯微负责设计和实现,并进行流片验证等。来源:首轮回复而另一位当事人,苏州迈瑞微,在2017
2023年3月11日
其他

SIPO回归

作者:吴征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没有期盼的情况下,CNIPA变回SIPO的消息,确实还是引起了一些知识产权从业者的激动,甚至有人再次发出了“知识产权春天"要来了的感叹。然而,如果静下心来回忆这十五年来中国知识产权的变化,从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发布算起,这种”呼唤春天“的激动心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不过,随着时间的消耗,大家并没有迎来如期的春天、夏天、甚至是秋天的收获,这个行业反而像是始终在冬天挣扎。看不到未来,看不清方向,可能是共同的心声。其中,有几个现象或许能够说明一些问题。1.
2023年3月8日
其他

珠海冠宇与日立Maxell达成和解

作者:黄莺2023年3月4日,科创板上市公司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冠宇,688772.SH)发布涉诉进展公告。公告显示,近日珠海冠宇已与Maxell签署了《和解协议》,双方已向美国德克萨斯州西部地区法院提交了撤诉申请。至此,双方历时一年半的美国专利纠纷宣告结束。从结果来推测,应该是珠海冠宇向Maxell缴纳一定的专利许可费,以获得双方的和解。珠海冠宇公告01珠海冠宇科创板IPO期间,遭遇Maxell专利起诉2021年8月13日,日立Maxell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西部地区法院起诉珠海冠宇(ZHUHAI
2023年3月5日
其他

GE视频压缩公司代表HEVC Advance专利池率先拿到针对TCL的“禁令”

LA管理的HEVC专利池有关。而且两个专利池围绕着三星等公司去留问题引发的一系列争议,实际上是给广大被许可人提供了一个难以处理的难题,也就是“许可费重复收费”的问题。对于这一点,Access
2023年3月5日
其他

欧洲专利局陷入专利质量争议

作者:吴征随着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在今年6月1日正式运作的日子越来越近,欧洲知识产权的上空弥漫着诸多不确定性。其中就包括欧洲是否会成为NPE下一个活跃的地区的讨论,因为一旦UPC确定专利侵权成立,其禁令效果将覆盖加入UPC的成员国,这一“杀伤力”,绝对会成为专利权人的“利器”,也会成为众多实施人的“梦魇”。例如,近年来发生的几起重大的专利侵权禁令案件,诺基亚
2023年3月4日
其他

“华为们”或许早就在试水利用中国行政裁决来收取专利费

作者:黄莺自从披露了华为与小米的专利许可纷争后,引发了各方与对该事件的关注、分析、评论甚至是期待。实际上,在“吃瓜”群众关注的表象之外,很多涉及专利制度在中国发展的内在问题,才应该是知识产权从业人员应该思考的。对于华为采用国家在2021年推出的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的办法来解决双方许可无法达成一致的问题,很多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也是中国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的主要途径之一。实际上,这一途径一直就有,每年仅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行政执法案件就数量巨大,我们对2019年的数据做过统计。能够看到,由于过去的行政执法案件的权力下放到各地主管部门执行,不同地方专利主管部门对侵权纠纷案件的处理量差异很大。总体来看,由于处理的都是中小案件居多,且很多执法过程和结果并不像法院判决一样会公布,导致通过“行政”做出的知识产权效果并不明显。这也导致了在中国法律制度下,这一本来可以发挥作用的手段,长期以来在重大案件,尤其是影响中国乃至全球知识产权规则和治理的案件中,并没有发挥作用。因此,当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重提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时,实际上是为这项工作启动了一个新的按钮,并且将这一权力收归到行政机关最高级,这是有必要和有意义的,可以解决地方执法标准混乱和技术是软肋的问题。但是,从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实施这一办法到目前近两年的时间,仅裁决了两个案件来看,并不尽如人意,而且几乎没有国际影响力。当去年有利于德国制药巨头的行政裁决做出后,西方知识产权媒体几乎没有报道,也就意味着中国通过重大案件彰显司法公证、同保护的初衷,大打折扣了。但是此次华为与小米一案,很有可能会引发更广泛的全球关注,本质来看,这是一次极好的推广中国知识产权解决途径多元化和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案例。然而后续结果是否能如意,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不过,从各方对华为能够选择利用行政裁决的方式,更多的还是给予了肯定。然而,很多知识产权圈外的人看不到的一点是,对于行政裁决,像华为、中兴通讯的专利,早就开始探索中国行政裁决这条路了,可并不是现在才启动的。这或许也是与中国本土企业更加了解中国的法律环境有关。只不过,当时并不是华为和中兴通讯亲自出马,而是美国NPE直接购买华为和中兴通讯的专利,反过来再在中国通过行政裁决的方式,希望在专利许可谈判上获得优势。有关这一点的详细报道,在我们2020年的文章《买华为中兴专利告美企,不去法院而是要求行政执法!?NPE的风向变了?》中,已经做出充分的分析。其实,在专利行业,很多NPE背后的扶持力量都是大公司,像微软支持的高智公司,苹果、微软联合收购北电网络而建立的Rockstar公司,以及从Rockstar公司的专利分裂出来的诸多小NPE等。所以,NPE一定程度上更多的被大公司来利用,以达到一些大公司自己无法或不便去做的事情。对于这一点,恐怕走在中国专利理念最前沿的华为和中兴通讯,一定不会陌生,甚至也有可能会采用这一方式,“培养”一些为己服务或是参与分成的NPE。因此,2020年文章中重点介绍的这家iPEL公司及其旗下的全球创新聚合公司,与华为和中兴通讯之间,仅仅是专利买卖的关系么?其实背后还是有诸多引人思考的方面。包括华为流出的EVS专利给CCC公司,目前正在与小米和OPPO等公司发生专利纠纷;中兴通讯同样一直在向外转让专利给NPE。难道这些转让都是白转让?后面无需见到专利货币化的效果么?恐怕未必。所以说此次华为通过行政裁决的方式试图解决与小米的纠纷,踩对了国家的节奏。因为两年前,从全球创新聚合(Global
2023年3月2日
其他

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受理"华为 vs 小米"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

作者:吴征2023年2月14日,中国知识产权报第02版刊发《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受理公告》。在这个并不起眼的公告中,两位当事人却是中国最知名的国际化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和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小米”)。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根据该公告显示,2023年1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了请求人华为提出的被请求人小米侵犯其四项中国专利的案件,分别为1.
2023年2月27日
其他

国知局,终于上道了

作者:吴征经常关注我们公众号的读者可能都清楚,对于中国的知识产权环境,政府应该发挥着责无旁贷的引领作用。但是十几年来,中国知识产权的环境和专利的一些环节,从普通群众和从业者角度来看,可以用“相当不满意”来形容。这也是我们过去会比较尖锐的针对一些问题发表意见和观点的原因。不过对于包容性建议而言,国家知识产权局还是对我们公众平台持续就一些问题的批评声音,给予了充分的自由,从未进行过任何干涉。也坚定了我们会继续就一些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代表一些群体发出声音。实际上,国知局现行的很多政策,都是在造成政府资源空转和滥用,对中国的创新和专利制度并无益处。典型的如早几年的各地大建专利运营中心,目前如火如荼的专利开放许可,以及各地投入巨资的专利导航等。这些项目,时间是效果的最好证明。反而像是应该投入资源的专利审查、公共服务、法条优化、行政裁决、复审委改革等能够真正凸显政府责任担当的环节,反而是被淹没在一批看似热闹的项目之中,或是效果并不明显。不过,从国知局今天连续播发的两个文件来看,情况有所好转,社会关注度会显著提高,对于中国专利制度的推进效果或是明显的。一是与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的文件,形成司法与行政联动的局面,这是从知识产权顶层治理的角度,非常难得的一个信号。这一文件,其实带给市场足够高的想象空间。二是印发《国家知识产权局行政裁决案件线上口头审理办法》,明确信号就是要加强行政裁决。行政裁决作为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制度,确实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不过根据文件的披露,在2022年,一共只进行了重大专利侵权纠纷的行政裁决案件2件,也就是德国制药巨头与中国企业的两起案件。这在中国每年要发生的众多重大知识产权案件中,只能算是沧海一粟,如果以这个速度和效果来解决未来的重大案件纠纷,显然这个行政裁决的制度,就成为一个花瓶的制度。因此,如果将以上两个文件相结合,如果能向社会传递一个加强行政裁决的信号,那么国知局就真是在知识产权的治理上,走上正道了。未来可期。扫码加入知识产权精英社区
2023年2月25日
其他

华为,浮出水面

作者:黄莺5G技术的专利许可,如果从达成的许可金额或是进度上看,大概完成了半程。高通早早的与各主要手机厂商都签署了协议,用合同的形式继续巩固了其强势的许可费率,并已经在探索将这一许可模式拓展到6G技术。从高通一家就拿走全球年许可费三成来看,高通在5G许可上达成的协议,也使得5G许可费的“大头”已经尘埃落定。而排在专利权人第二梯队的爱立信、诺基亚和华为,进展各有不同。其中两场诉讼为5G许可费率的走向带来一些猜想:一个是发生在西方的爱立信
2023年2月25日
其他

Avanci推出“汽车后装市场”专利池,最高15美元/台

作者:黄莺2023年2月21日,专利池管理机构Avanci在宣布推出汽车后装市场的专利许可计划(Avanci
2023年2月23日
其他

西方媒体继续对中国知识产权指手画脚

作者:吴征2023年2月21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一篇抨击中国法院和专利系统的文章。在这篇名为《China’s
2023年2月23日
其他

智能家居清洁专利乱战,添可智能成为焦点

作者:黄莺智能家居清洁领域,没打过专利战的,恐怕都无法在行业内立足。早期有科沃斯对阵美国iRobot,近有科沃斯独立分离出来的添可智能品牌对阵北美第一大家居清洁品牌必胜(Bissel)的专利纠纷。更优英国戴森向一众国内企业祭出专利维权的武器。随之而来的则是一些后起之秀,像追觅、石头、云鲸、顺造、小米等逐渐也加入了这场以专利博取市场份额,确保生存位置的激战之中。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显示,添可智能有两件专利的无效决定结果出炉。结果一件被宣告全部无效,另一件维持有效。首先是今年1月11日,添可智能的一件名为“吸尘器”的发明专利ZL202110751381.7,经合议组审理后,宣告专利权全部无效。无效请求人是追觅公司。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这意味着双方之间的专利纠纷依然在进行之中。据媒体报道,去年双方围绕着添可智能的另一件专利ZL201910955698.5,在宁波中院的诉讼审理中,法院虽然未支持添可智能的诉前保全申请,但是最终追觅下架了四款产品。此次追觅成功无效添可智能的专利,算是搬回来一局。本案代表追觅的代理机构是北京乾成律师事务所,代表添可的代理机构是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就在几天前,2月18日,添可智能的另外一件名为“清洗机”的外观专利ZL201930570139.3的无效决定结果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维持该专利有效性。无效请求人是上海究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本案代表上海究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代理机构有苏州锦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宁波浙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代表添可的代理机构是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扫码加入知识产权精英社区
2023年2月21日
其他

美国反垄断局支持USPTO扩大专利律师队伍改革,以增强竞争,降低代理价格

专利申请者获得不适当的专利顾问的风险;(2)现有和潜在的保障措施(如道德和能力规则、必要的资格)是否足以保护潜在的危害;(3)
2023年2月21日
其他

为防止人工智能等五大关键技术外泄,美国成立新机构加强出口管制

作者:吴征2023年2月16日,美国司法部网站消息显示,美国司法部和美国商务部正式发起“颠覆性技术打击部队”(Disruptive
2023年2月20日
其他

中兴通讯 vs vivo,首战结果出炉

作者:黄莺自去年11月1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公告显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兴通讯”))的一件名为“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上行信道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的专利ZL201210363485.1正在被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简称“vivo”)提出无效挑战。这也预示着中兴通讯在针对国内企业的专利许可上,在对天珑移动、OPPO已经展专利执法行动后,对vivo似乎也采取了强制行动。2023年1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对这件专利做出了无效决定。经合议组审理,宣告该专利部分专利权无效。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兴通讯这件专利只有三个权利要求,其中权利要求1为独立权利要求。在2022年10月24日中兴通讯提交的主动修改中,删除了独立权利要求1,修改了权利要求2(删除第一种、第二种方式)并成为独立权利要求,删除了权利要求3中的一个技术特征。中兴通讯修改专利可以看到,中兴通讯这件专利是以参数为限定的权利要求。这种专利在无效上相对更困难一些,尤其在通讯行业。vivo虽然使用了多份3GPP的证据,包括提出了“不支持”、“缺少必要技术特征”等无效理由,但是均未被合议组采纳。对于创造性的审理,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vivo请求其与对比文件1的区别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对比文件2结合公知常识来获得,但并未被接受。对于修改后的权利要求2,vivo请求其与对比文件1的区别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对比文件2结合对比文件3和公知常识来获得,合议组依然未予采纳。一般来说,无论从专利审查还是专利无效的角度,过多的对比文件相结合,反过来也就意味着权利要求相对于现有技术可能会具有创造性。因此本专利,基于中兴通讯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2,合议组驳回了vivo的无效请求。这仅仅是中兴通讯与vivo之间有关专利有效性的第一场结果,后续vivo已经陆续对中兴通讯的其它专利也发起了无效挑战。中兴通讯虽然在2018年被美国制裁后,低迷了好一阵,PCT国际专利申请也出现了较大波动,从2011年-2016年基本都位于全球前列,一下就跌倒了十八线之外。但是早期中兴通讯却是还是积累了一批不错的专利,与华为相比,其实并不逊色。
2023年2月19日
其他

vivo挑战诺基亚专利有效性:两项专利已被撤销

作者:黄莺截至2023年2月17日,诺基亚与vivo之间的专利许可纠纷所引发的专利诉讼和专利无效挑战,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对部分诺基亚专利的有效性情况做出了新的裁定。根据公开信息显示,vivo已对诺基亚至少十多项专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在目前已经做出的五份决定中,诺基亚有两件专利被宣告全部无效,两件专利继续维持有效,另有一件专利取得了部分无效的结果。这一结果尚未正式生效,诺基亚有权对专利局的无效裁决提出上诉。目前来看,虽然OPPO和vivo都与诺基亚在就专利许可费而发生诉讼,但是从外界披露的信息来看,OPPO冲的更靠前一些,vivo则相对低调的隐身其后。作为智能手机两大厂商,OPPO有两年,vivo有一年没有向诺基亚支付专利费,已经对诺基亚的许可营收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虽然诺基亚在上个月的2022年财报报告中表示,2022年全球,诺基亚的许可业务全年实现了15.96亿欧元,较2021年的15.02亿欧元,增长6%。而2020年这一数字是14.02亿欧元。看上去是在连年增长。但是如果仔细注意一下诺基亚给出的按季度许可营收,就能够发现在2022年Q4的营收柱子出奇的高,是以往的两倍,这也是诺基亚在Q4确认了一笔3.05亿欧元的收入。来源:诺基亚2022财报如果按照诺基亚对此的表述,如诺基亚2021年度财务报表所述,诺基亚每个季度都会确认与2014年4月签订的10年期专利许可协议相关的收入。根据协议条款,被许可人可以选择将许可协议延长至许可专利的剩余期限(实际上成为永久许可)。2022年第四季度,他们行使了这一权利。诺基亚没有明确这一被许可人是谁,但是根据诺基亚技术总裁在去年9月发布会上公布的诺基亚历年的专利许可对象情况来看。在2014年,与诺基亚签署许可协议的只有微软和HTC。目前来看,恐怕不会是没有手机业务的HTC。因此另一种可能就是微软。如果回顾历史,微软在2013年9月2日宣布,将以37.9亿欧元(约合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诺基亚旗下的大部分手机业务,另外再用16.5亿欧元(约合21.8亿美元)的价格购买诺基亚的专利许可证,因此这项交易的总价格大约为54.4亿欧元(约合71亿美元)。因此,这笔3.05亿欧元是否是来自自家人微软的“补位”,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或许也从侧面说明,这两年OPPO和vivo没有向诺基亚支付专利费,可能这个窟窿就包括在这3.05亿欧元范围之内。总之,三家公司之间如果不尽快解决许可的问题,诺基亚在即将到来的一季度财报上,恐怕还会表现不佳。扫码加入知识产权精英社区
2023年2月18日
其他

谷歌:USPTO专利审查员应强制性接受人工智能技术培训

作者:吴征2023年2月1日,原本是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发布的“确保专利权稳定性和可靠性举措”意见征集的截止日,该意见征集活动开始于去年10月3日,原计划于今年1月3日结束,后来延长至2月1日。截至2月1日,共收到评论178份,公布了有效的评论99份。此次USPTO的此次意见征集将焦点聚焦在以下几方面:(1)现有技术检索;(2)专利权利要求支持;(3)RCE实践;(4)限制、分案、再答辩和非法定双重专利做法等。并具体细化为11个问题,全部都是涉及专利审查方面的规则和专利审查员培训和能力提升方面的问题。其中一些改革涉及到了美国专利制度的“精髓”,引发了各界的巨大争议。或许正是在这种情况下,USPTO在2月14日又发布了第二次意见征集延期公告,此次将截止日期延长到2月28日。在此期间,在上次已经公布的一批企业之外,又陆续有一些新的机构和企业提交的意见反馈公布,其中包括谷歌、爱立信、诺华、百时美施贵宝、安进,以及一些代表行业利益或是支持创新的团体,像I-MAK、BIO、PhRAM、ACT等。评论的数量也从99份增长到135份。预期在本月底结束之前,还继续会有大型科技公司和社会团体,对此次USPTO试图对专利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改革,提供各方意见。综合目前已知的内容可以发现,这些意见反馈非常鲜活和精彩,其中蕴含了美国各利益团体对于美国专利制度走向的倾向性意见。我们会陆续整理其中精彩的内容,形成文章。各家反馈的原文及译文会在知识星球中持续更新。本文重点介绍在2月6日公布的谷歌对于此次USPTO意见征集活动的意见反馈。整体内容可以说非常接地气,简洁的提出了三点建议,未来很有可能成为现实。一直以来谷歌对美国专利制度的一些改革建议经常被采纳,像奥巴马时期USPTO的局长就是来自谷歌的副总法律顾问和专利战略负责人Michelle
2023年2月17日
其他

HEVC Advance专利池超过2万件SEP,夏普、摩托罗拉和京瓷作为被许可人入池

Advance专利池提供独家许可的有17,650项,而40个许可方,总共拥有20,500项的专利。之间相差的3000项,就是重复的专利。这一点从上图HEVC
2023年2月16日
其他

IBM撤诉,疑似与北京英视睿达和解

作者:黄莺2023年2月8日,裁判文书网公布了多起IBM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英视睿达”)之间的最高人民法院二审判决书。二审裁决(以其中一个案件为例):一、撤销北京知识产权法院(2019)京73民初1960号民事判决;二、准许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撤回起诉。根据一系列公布的二审判决书,双方之间涉及55件专利权属之争,很可能已经达成和解。双方这一系列的诉讼,在英视睿达科创板IPO招股书中有披露。2019年8月-2020年2月,IBM
2023年2月11日
其他

华为能分多少钱

6项目上的许可收益。而且从目前推进该专利池的许可来看,华为无疑是最积极的。不仅起诉了Netgear和亚马逊,还起诉了德国最大的路由器厂商。这也再次验证了,Wi
2023年2月11日
其他

三菱电机加入Sisvel Wi-Fi 6专利池

6专利池前,三菱电机在WCDMA和LTE上与Sisvel都有合作,是Sisvel移动通信计划MCP的成员之一。来源:三菱电机实际上,从Sisvel在2月3日更新的Wi
2023年2月10日
其他

ChatGPT创造的作品,不能获得版权保护

作者:黄莺"只有人类作品才有资格获得版权保护"ChatGPT的出现,颠覆的可能不仅是谷歌,很多人将其视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重大里程碑。但是与创新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不同,人类自治的法律体系框架,却并不因技术的快速迭代进步而出现同频调整。或许在强人工智能面前,法律是唯一能够维护人类尊严的一道“防火墙”。实际上,在ChatGPT出现前的五年间,有关人工智能创造的作品能否被授予版权,并获得保护,一直都在争论之中。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由英国萨里大学Ryan
2023年2月9日
其他

茂金:城头变幻大王旗,CPU指令集争夺背后的创新思考(下)

API的行为侵犯了Java语言的著作权。经过旷日持久的诉讼,最终美国法院判决Google对Java
2023年2月9日
其他

紫光展锐加入Sisvel 5G多模专利池

作者:黄莺2023年2月8日,国际专利运营公司Sisvel宣布,中国厂商紫光展锐加入Sisvel
2023年2月8日
其他

中国“自主芯”在对阵美国“代理人”发起的知识产权诉讼中,赢得胜利(上)

作者:吴征2023年2月7日晚间,科创板上市公司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2月7日
其他

大唐移动起诉三星,索赔1.23亿

作者:黄莺2023年2月6日,科创板上市公司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信科移动,688387.SH)发布关于子公司提起诉讼的公告。公告显示,信科移动全资子公司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简称“大唐移动”)、大唐移动子公司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大唐移动”)已经就其与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公司(简称“三星”)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向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于近日收到法院立案通知,案件已正式立案。本次专利侵权诉讼涉及6个案件,案由均为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每个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涉及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2,000万元以及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人民币50万元,6个案件全部涉案金额合计人民币12,300万元。大唐移动公告中并未具体列出涉案的六件具体专利,只是以简略的方式提到涉案专利为:涉案专利一为第2009XX.1号、涉案专利二为第2012XX.1号、涉案专利三为第2011XX.3号、涉案专利四为第2011XX.X号、涉案专利五为第2011XX.0号、涉案专利六为第2009XX.3号。从时间角度来看,这些专利申请于2009-2011年之间,因此很大可能涉及的是4G/LTE的技术。去年11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曾经公告,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的一件名为“一种ACK/NACK反馈比特数确定方法及装置”的专利ZL201210210284.8,进入无效宣告程序,无效请求人是一位自然人。在当时的文章分析中,就曾认为提出该专利无效请求的自然人很可能就是某家公司的“稻草人”。当时曾认为很有可能是三星公司。不过,从当时涉及的专利来看,大唐移动去年被提出无效的专利ZL201210210284.8,并不属于此次公告中提到的六件专利之一。一种可能是上述专利属于大唐移动与三星许可谈判专利清单中的专利,但大唐移动此次起诉并未使用上述专利。另一种可能是去年的自然人背后其实不是三星公司。不过,前一种的可能性或许更大。实际上,随着大唐移动重组后的信科移动在2021年科创板IPO期间披露的一些信息,能够看到大唐移动的专利许可之路已经开启。招股书中,大唐移动披露了在2021年底,已经与国际专利运营公司Sisvel签署了一份协议,约定将大唐移动的SEP专利授权给国际某头部手机终端厂商使用,专利许可金额达数千万美元。来源:招股书综合各方面分析来看,这个与大唐移动达成许可的国际某头部手机终端厂商,很有可能就是苹果公司。目前来看,苹果公司除了与高通、爱立信的专利强势许可人发生诉讼纠纷外,与大部分主流SEP专利权人都是在没有诉讼的情况下达成的许可。像华为在前年公布的一季度6亿美元的许可收入,外界猜测就是来自苹果。还有,去年初LG也有一笔来自苹果的5.95亿美元的专利许可,双方签署了一个长达十年的协议。去年十月,苹果还和InterDigital续签一个七年的许可,每年1.34亿美元。相比之下,一直位列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第一位的三星。在专利许可方面,对中国企业表现的一向比较强势,最典型的就是华为与三星之间的专利许可纠纷,持续了八年,从2011年打到2019年,双方才达成许可。其余的中国企业,三星也比较强势,并未轻易接受许可。像大唐移动和西电捷通是明确表示正在与三星之间发生许可诉讼纠纷,中兴通讯疑似通过NPE的方式与三星之间正在发生诉讼纠纷。在这些案件中,三星作为被许可人,似乎并非是一个善意的被许可人。相反,三星与美国专利权人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例如,去年7月,高通宣布与三星达成七年的许可,将双方之间的协议延续到2030年,协议甚至涵盖了6G。另一家美国专利权人InterDigital也在今年1月3日宣布与三星续签许可协议。此外,三星与欧洲企业爱立信之间也在2020-2021年之间发生了短暂的续约纠纷,并最终达成和解。这么来看,三星与苹果相比,对于接受中国大型SEP专利组合持有人的许可,表现的并非像苹果那么友好。或许,这也是此次大唐移动为何主动在福州中院起诉三星的原因。说明双方的许可谈判已经进入僵局。不过,无论是苹果还是三星,对于中国中小专利权人的态度是比较一致的,就是踩着“反向劫持”的边界来试探中国司法的底线。这也是很多中国中小专利权人,很难在苹果和三星维权成功的原因。所以,有理由相信,大唐移动此次与三星之间的诉讼,应该也是一场硬仗。不过,从信科移动在IPO审核阶段的首轮答复,大唐移动对于其专利运营许可模式包括未来规划的披露中,可以发现大唐移动对于其专利许可还是有比较清晰的规划。总体计划是:2022-2023年,专利运营继续重点面向其他国际手机终端厂商;2024-2025年,在前期基础上扩充专利许可对象和专利收费渠道,力争进入汽车领域。来源:信科移动首轮回复也就是说,这个时间表中透露了大唐移动对于与三星达成许可的时间预判,大概就是在2022-2023年完成。因此,或许在今年内,就能看到大唐移动与三星之间达成许可协议。一旦大唐移动在解决完与三星的许可之后。根据时间表,再下一步很有可能就是和中兴通讯一样,展开对国内企业的许可。这个时间点,最晚在2025年之前也会展开。总体来看,大唐移动能够积极运用专利执法的手段推动货币化,从幕后走向前台,也是走上了独立许可之路。相信未来大唐移动凭借从3G时代的积累,会逐渐取得不错的许可结果。来源:招股书目前,从信科移动在IPO时披露的5G研发团队规模和提案等信息来看,大唐移动在4G/5G时代,也在标准形成中,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来源:招股书并且,相比于SEP专利数量排名,能够看到大唐电信SEP的专利实力还是可以的。来源:招股书扫码加入知识产权精英社区
2023年2月6日
其他

西方继续质疑中国在技术标准中的贡献(上):后来者永远落后

作者:吴征近来,西方国家一些学者和智库相继发表文章,对中国作为后来者(latecomer)在ICT国际标准组织中的贡献开展定量和定性研究,以证明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与西方工业化成熟国家相比,中国作为一个后来者,虽然依靠政府支持实现了专利和提案的“井喷”,但是在标准真实的贡献和影响力上,依然是低效的,落后于西方成熟工业化国家。这一趋势,值得关注。尤其是对“技术标准”的争夺愈发“政治化”的背景下。2021年英国的G7会议和2022年德国的G7会议,都将(数字)技术标准化作为其中一项议题进行过讨论。例如,2021年4月28日,G7在英国发表了一项声明,其中讨论了关键技术问题,包括信通技术供应链的安全、互联网安全、自由数据流、电子可转让记录、数字竞争和技术标准。这从2021年12月开始的半年内,美国、英国、欧盟和日本先后发布有关标准必要专利SEP问题的意见征集,也能够看出G7希望在技术标准化方面形成集团化的优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应对中国在技术标准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担忧。相关举动实际上也打破了过去各国政府在标准制定时采取不干涉的做法,而是由市场来决定。像美国,标准化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高度市场驱动的模式占主导地位,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ANSI所起的作用相当有限。过去,西方国家一直在指责中国在标准化的发展中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过目前来看,G7也纷纷将“政治因素”融入到了标准化的进程之中。加之,美国通过政治手段打压中国参与标准化的企业。结果就是:政治因素正越来越成为标准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这种背景下,一些西方学者和智库近来通过一些对中国在标准组织中实际贡献的研究,再次对中国过去数十年来,在国际标准化的活动对技术创新的贡献,相继做出了贬值性的结论。例如,去年10月,发表在《Research
2023年2月4日
其他

国知局:中国企业“仿宝马MINI”专利,宣告全部无效

作者:黄莺2023年1月2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显示,北京艾斯泰克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件名为“电动汽车”的外观专利ZL202130407952.6,经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合议组审理后,宣告专利权全部无效。无效请求人是宝马股份公司。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去年5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授权了北京艾斯泰克科技有限公司的这件外观专利申请。随着专利授权信息的公布,迅速引起了国内汽车圈的热议,原因就是这件外观专利酷似宝马旗下的经典款MINI的外形。涉案外观专利国内媒体纷纷将其与当年的众泰撞脸保时捷、陆风撞脸路虎相提并论。还有人称之为“复刻版”的MINI。大部分评论认为,这个专利更像是“抄”了经典版MINI的设计。来源:互联网针对这种情况,或许宝马公司也注意到了。于是在2022年7月26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对该专利提出了无效宣告请求。值得注意的是,宝马公司在无效证据中,采用的主要是互联网新闻报道,包括百家号、搜狐网、太平洋汽车网和知乎网等报道的证据保全。例如,来自搜狐网平台的《图解:传奇经典Mini车型发展演变史
2023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