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换位思考,让孩子更愿意与你亲近

李晶 校长传媒 2021-09-22

【李晶专栏】

换位思考,让孩子更愿意与你亲近

原创作者|李晶(微信公众号:“尾线留痕-ID:weixianliuhen”)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650n46y3u&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一个网上看到的段子:

工作之后,我给父母在老年大学报名学二胡。我妈平常一点都不碰,总是到了快上课时才疯狂地练。

我就用他们以前训我的话,说:“平时就知道玩电脑,现在才想起来练。明天送你们去上课,如果老师在走廊里训我,我丢不丢人?妈,你怎么就不能给我争口气!我上学的时候不说门门第一,但是从来都没让你和我爸被老师训过。

你看谁谁的妈妈,练得多好!白天帮着带孩子,晚上练琴到九点多。原来他的学习不如我,现在她妈二胡都能拉出曲子了!你呢,除了抱着拉锯,啥也不会。我小时候还天天瞧不起他,现在出门都绕着走呢。

明天白天哪也不许去!就在家给我好好练!要是我下班时你还没练熟,晚上就不许看电视!”


这个场景看似可笑,真实性也存在疑问,但却实实在在说明了一个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信,一个母亲听到孩子这么训自己,即使说的都是事实,心里也肯定很不痛快。除去“犯上”的因素,自始至终的批评、否定、比较和奚落造成的心理压力很难让人不想反驳和对抗。也许父母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感受到自己曾经施加给孩子的痛苦吧。

这种痛苦不仅会使批评很难达到效果,还会造成亲子关系的隔阂。而这种距离感一旦形成,孩子就会抗拒父母的所有建议,甚至从此不再让父母走进自己的内心。

那么,孩子最反感父母的哪些想法和做法呢?或者父母应该注意避免哪些行为,才能让孩子从感情和心理上接受父母,愿意向父母倾诉,也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见呢?

1永远是孩子



相信每个父母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老板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以自己的级别或权威强压,心里总会被激起不满的情绪,甚至会对着干。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觉得孩子小,不懂事,有人说:“在他们眼里,我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所以很多父母都会认为自己对孩子的个性、能力和想法了如指掌,认为即便他是孙悟空,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于是很难以平等的心态亲近孩子、了解孩子。

其实,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非常反感父母居高临下地告诉自己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那些不符合真实情况的主观臆断,以及由此做出的评论与指导,更会令孩子难以接受。 而因为不满情绪的存在,即便被父母说中了要害, 孩子仍然会选择性地忽略。

有些父母对此相当不能理解,认为以自己的年龄和阅历如何不能驾驭一个小毛孩子?但是这种想法在孩子眼中显得特别幼稚,原因就是父母对自己的想法根本一无所知,也不屑于去了解。

所以,父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便年龄再小,他也有自己独特的经历、经验和思维。而在承认人格独立和个体差别的前提下平等沟通,不仅是成人的心理需求,也是孩子的正当诉求。

2不耐心倾听


相信每个人都有过“鸡同鸭讲”的经历。根本不愿意听对方的解释而只是一门心思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令人非常崩溃的行为。


对这样的无效沟通,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沉默。因此当孩子面对同样的困境,做出同样的反应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由于认为孩子不懂事,父母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不愿意耐心倾听孩子的讲述和想法。迫于孩子的争辩,父母可能会停下来让他说话,但再次开口时,往往仍然按照自己的思路和理解。这也是让孩子无可奈何的重要原因。

每个人都有两只耳朵,而且分别朝着相反的方向,就是为了能够收集更丰富的信息以供大脑决策。如果只听自己想听的,或者对听到的毫不在意,又如何保证由此做出的决策可以提供准确的指导呢?

同时,倾听也是互相尊重的表现,而相互尊重是亲子关系融洽的必要条件。

一般来说,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孩子对于强权父母的反抗意识就越来越强。在此之前,如果父母不能与孩子之间建立起互相尊重的交流模式,教育与沟通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差。

3不允许反驳


即使有不同意见也不允许表达出来,这样的做法如果会导致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谁都不会心甘情愿吧。


因此,当父母对孩子说:“没有为什么。因为我生了你,所以你必须听我的!”,这时,他当然会表达出同样的不理解和抗拒。

因为不认同孩子正在长大,很多父母对孩子反驳自己的行为非常反感,一方面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长辈身份,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无法在与孩子的辩论中处于上峰。

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父母必须要调整心态。首先从结果上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不允许反驳”不仅不能令孩子服从,反而会激起他的逆反,或者负面情绪内化。不管哪种结果,应该都不是父母希望看到的。

其次,父母不能说服孩子,要么因为孩子说的确实有道理,要么因为暂时无法找到孩子逻辑上的漏洞。但不管哪种原因,都可以通过事后思考得出结论,或找到办法。

所以,父母借助家长权威压制孩子,对于问题的解决都只能是表面的和暂时的。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允许孩子反驳自己的意见才是明智的做法。而这也能帮他更好地在进入社会后展现自己的能力,并且能够为自己争取应得的权益。

4唠叨


对任何人来说,唠叨都是相当令人反感的做法。被唠叨的人最常做的事,就是在对方还没有开口之前,就已经开始在心里默念他有可能说的话了。


父母之所以明知效果不好却仍然控制不住地唠叨,除了对于孩子总是不放心,以及习惯性地批评以外,更重要的是因为找不到更加有效的替代方法。有人说:“总不能对孩子放任不管吧?”但这种毫无价值的重复不仅无法改善现有状况,还会损害亲子关系,又为什么要坚持呢?

父母如果希望真正帮助孩子,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履行职责和完成任务上,而是要动脑筋、想办法。不懂方法,可以学习;没有经验,可以请教。

还有些父母总想通过不断的提醒,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心。但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孩子因为嫌父母太过唠叨反而产生了远离的想法。

因此,对孩子的关注适可而止,才是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孩子更愿意倾诉和交流的诀窍。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是成人之间互相尊重的准则,也同样适用于亲子关系。

父母在与孩子的日常交流中,如果能够经常换位思考,即使相距天涯也仿若咫尺。但如果总把他当小孩子看待、不耐心倾听、不允许反驳、还经常唠叨,那么即使近在咫尺也会仿若天涯。


本文语音版已同步上传至喜马拉雅,搜索“陪伴的力量”,欢迎收听!


(本文为李晶原创,首发作者微信公众号:“尾线留痕-ID:weixianliuhen”,校长传媒获得原创作者授权发布)

延伸阅读:

“高目标、没退路”让孩子考试更焦虑

老人娇惯孩子,这个局怎么破?

每个孩子都是百万富翁

当孩子遇到麻烦时

做“熊孩子”的好朋友

“富养”与“严管”的女孩养育误区

亲子关系准备攻略——写给准爸爸、准妈妈

“用”出来的男子汉

学习成绩好,会掩藏哪些危机?

“认真学习”怎么这么难?

从“一忍再忍”到“忍无可忍”

父母之蜜糖 孩子之砒霜

你能为孩子未来的婚姻幸福做什么?

做到这四点,帮孩子赢在职场的起跑线

为什么孩子总是说话不算数

你怕孩子太善良么?

被忽视的腹泻:乳糖不耐受

父母的远见,让孩子的未来更精彩

不学习,你可能会误了孩子

爱心与责任心,无法速成

如果你的孩子是留守儿童

她的目标!她的坚持!

得的到,也要守得住——学霸的悲剧终结美丽童话

你真的准备好送孩子出国留学了么?

中国妈妈和德国爸爸在美国(二)走在文化的“三角洲”

中国妈妈和德国爸爸在美国(一)

孩子不让我管他交朋友

这三个家教传统过时了么?

“小绅士”和“小淑女”是怎样养成的

爸爸,我只想比工作重要一点点

最好的家训——林则徐的“十无益”

让孩子更积极的诀窍——从马未都减肥想到的

控制唠叨三原则

王阳明40种人生大智慧,一口气读完心学精华!

中国妈妈与犹太爸爸的育子碰撞

犹太人的家教,惊醒世人

一管就烦 一放就松——孩子,我该拿你怎么办

别毁了孩子的青春期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从一扇门的距离开始

智慧父母与孩子的相处之道:学会提问和思考

父母怎么做,孩子才会听

我的熊孩子,我的暴脾气

课外辅导班,想说爱你不容易

孩子,给你三十年——我们的养老

家长聪明还是平庸,11张图告诉你差距在哪?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欢迎关注李晶的新书《陪伴的力量——我送孩子上清华》

当当网购书链接,请点击“阅读原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