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庭园细见VOL.3|京都・鹿苑金阁寺庭园

HUFUJII Lab. 胡藤井研究室 2023-08-30

引言

庚子年荷月,应作家洁尘之邀,东京大学胡昂教授在轻安讲授「日本庭园细见」。一个周日的午后,他怀揣着15万字讲义,471幅精致“书页”步入洁尘书房,由此开始了四期共20小时的集中讲义。讲述循日本庭园的千年流变之线,赏名园、论名家、析名作。或回游、或坐观、或舟游了22座名园,拜谒了那些时代剧人物与作庭巨匠。蛰伏于这些主题,流淌于细节中的则是更为内核的观看态度、美学意趣与哲思构想。 时隔一年,这堂课在许多参加者心中仍记忆犹新,未能参加的朋友也多次表达了遗憾。本公众号将摘选集中讲义精华篇章,以系列推文形式面向广大读者,借此分享与传播庭园文化。


自镰仓幕府灭亡至室町幕府灭亡的两百多年间,日本历史上的室町时代在镰仓文化的基础上继续传承和发展,贵族势力的影响逐渐式微,武家势力兴起,武士文化成为主流。在室町幕府和武士的支持下,禅宗得到了很大发展。随着贵族势力式微、武士政权的强大、城镇居民的活跃,社会整体的文化展现出从贵族向庶民扩散,从中心地区向周边扩散的态势,这种趋向最终导致了禅宗文化的庶民化,至此,室町时代终于彻底确立了禅宗在日本佛教界以及整体日本文化中的地位。禅宗思想成了日本精神构造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影响着日本人整体的审美观。正如日本著名学者加藤周一所说:“室町时代的文化,不是有禅宗的影响,而是禅宗成了室町时代的文化。”禅文化的巨大影响渗透到室町时代日本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庭园楼阁等建筑艺术作为室町时代保存下来的有形的文化遗产至今仍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其深厚的禅文化背景。


足利义满兴建北山殿

Tsuri Yiman Presided Over the Construction of Beishan Hall


足利义满生于1358年的日本,当时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期,足利义满为北朝征夷大将军,但他的权力却完全凌驾于天皇之上,可以说是挟天子而令诸侯。足利义满主政后,逐步打击和削弱守地方势力及寺庙神社的宗教势力,将军的权威达到室町幕府建立以来的顶点。1392年冬,足利义满又促成吉野(南朝)天皇退位,形式上实现了南北朝统一。结束了日本历史上唯一一次的南北朝分裂局面。

 

· 足利义满(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足利义满统治时期的日本经济、文化发展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南北两朝的合一成功后,世间恢复太平,义满希望脱离公共生活,有更自由的行动。足利义满在应永元年(1394年)将将军之职让给年仅九岁的义持,第二年(1395)自己即在三十八岁时出家。后遂接受了荒废的西园寺家的北山第。1397年,足利义满开始在这里修建豪华的北山殿,作为自己修行之地和住所。有《游金阁寺》一诗云:“相国(指足利义满)遗踪在,荒蹊松竹幽。青山千古色,金阁几人游。云影浮寒水,林声接素秋。遥怜应永(当时年号)日,临眺使吾愁。”

 

金阁寺因其舍利殿金阁太有名了,所以通称金阁寺,但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鹿苑寺。鹿苑寺寺名源自于寺院的创立者即室町幕府3代将军足利义满的法号·鹿苑院殿。义满五十一岁去世后北山殿失去了作为将军宅邸的资格,后根据义满的遗言改为禅寺。义持劝请梦窗国师为其开祖,初名鹿苑寺。


· 金阁寺的由来(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金阁寺的建筑

Buidings in the Temple of the Golden Pavilion


金阁寺的整体格局受到了西方寺的影响。1382年,慕名而来的足利义满将军到西芳寺中的指东庵坐禅一整夜。并于1397仿西芳寺建造了鹿苑寺,近代因其舍利殿金阁名声远扬,遂渐渐以金阁之名代之。金阁共有三层,分别是平安时代的寝殿造、镰仓时期的武家书院造、和禅宗风格。既能清晰地看到过往时代的发展轨迹,亦清晰地阐明足利义满身为皇族、将军和僧侣的复杂寓意。
 

· 金阁(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 金阁(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第一层名为“法水院”,延续的是当初藤原时代的样貌,采用中古贵族式的寝殿风格,也就是平安时代的贵族建筑风;第二层名为“潮音洞”,是镰仓时期的样貌,采用的是武家书院建筑风格;第三层名为“究竟顶”,是中国唐朝时期佛堂式的样貌,采用的是禅宗佛殿建筑风格。寺顶有宝塔状的结构,上面有象征吉祥的金色凤凰装饰。三层建筑的风格很好地诠释释了足利义满的三重身份:皇族、将军和僧侣。
 

· 金阁寺庭园水体(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除风格上的差别外,每一层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属性,第一层是用于居住,供奉的是如来佛像;第二层是“书院造”是来供奉观音菩萨和四大天王的地方;第三层则是禅宗风格的佛殿,被称为“顶”,供奉佛陀的遗物。三种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功能的三层空间,却能在一栋建筑物上协调存在,这也是金阁寺之所以受到推崇的原因。

· 阁寺庭园平面图(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金阁寺”与《金阁寺》

The Temple of the Golden Pavilion in Fact and in the Film

一九五六年以后,日本就有了两个金阁寺,一个是建筑的,一个是文学的。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金阁寺》很忠实地记述了那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件,一个口吃的和尚最终受不了金阁的(建筑)美对他构成的压迫,不得不一把火把这座建筑点了。纵火的理论是和尚在法庭上坦白的,这使原来不理解他的公众愕然之后更不理解他了。其实这个故事并不难理解,如果你把金阁寺假想成一个美极的少女,你会明白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谋杀”故事。而金阁寺显然是比少女更加完美的寓言对象,因为它的美比肉体的美更长久,更不可辩驳的,主人公与这种美永恒的距离也不可辩驳。大众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一栋建筑会带给人如此的痛苦?其实金阁寺象征着人生的最美的憧憬和难以逾越的目标,是势必难以抵达的彼岸,我们不可控的被这种美吸引,心力交瘁的去追求,然而势必永远得不到它,这本是生命里巨大的绝望。让沟口痛苦的就是这份绝望。 

· 烧毁的金阁寺

· 金阁寺的烧毁与重建

当沟口偶遇雪中金阁时发现,“多亏下了雪,立体的金阁才变成与世无争的画中的金阁。沟口由此悟到,金阁之美是观念的、永恒的,是需要不断追求的”。沟口绝望地看到,金阁的美是一种生命不可抵达的完整性,沟口对金阁寺的渴欲,是对美与崇高的欲望,沟口对着金阁而产生的痛苦,是在“完全”面前的一种残缺。他想要俘获金阁的美,于是将它付之一炬。沟口意识到,唯有放火烧毁金阁才能实现它的永恒之美,才能从精神上获得了金阁的绝对美。与此相对的另一个例子,是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和“巴黎圣母院”,不同于金阁寺的是,这一次被毁灭的是人物卡西莫多,而建筑活下来了。卡西莫多为了生命的美牺牲了自己的血肉,相比之下,沟口似乎是一个坏人,其实,他是最爱“金阁寺”的人,因此他是最需要“金阁寺“的那个人,他的暴行实非“谋杀”而是“自卫”。

· 电影《金阁寺》剧照

金阁寺的“物哀”美学

Aesthetics of Material Sorrow in the Temple of the Golden Pavilion


三岛喜欢金阁的理由是他认为金阁代表着室町时代的美学,其中有足利义满将军的恍惚。三岛由纪夫所说的室町时代的美学,是从平安时代发展而来的“物哀”的美学。日本的“物哀美”的传统是由《源氏物语》创造的,本居宣长的物哀论主要的研究材料是小说《源氏物语》所描绘的平安时代的贵族生活细节,其展示的美学图景是平安时代的文化生活。因此,虽然“物哀”美学实际反映的是平安时代的美学,只是这种美学风格一直在后来的时代里被人反复提及和应用。金阁寺所展现出的美学特质是物哀式的,其承继于平安时代贵族阶层优雅、荣华、洗炼的审美情趣。 

· 物哀美学(图源:胡·藤井研究室)物哀的“物”,其含义受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的影响。神道教相信万物有灵,一朵花、一棵树、都可以拿来当做神,可以被供奉,被敬仰。是一种原始的泛灵宗教。物哀的基础之一就是“泛灵”,即认为万物皆有灵,有其心,所以本居宣长又把物哀称为“物之心”。物哀的“哀”字在日语里本来没有任何意思,就像“唉”一样,只是表达感叹。比如说“樱花好美,哀(唉)。”这个感叹语气里,带有一些哀伤,哀伤的原因是,万物之灵,皆逃不脱美的凋零,万事万物的美好都是短暂的,这里面就带着佛家的思想了。这使得日本人天生带有一种飘忽不定的不安全感和万事万物即将告别的感觉。 物哀里的“哀伤感”,能够让我们在那一刻感受到事物的短暂,意识到每个事物的局限性,每个事物在当下这一刻的本质。樱花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总是要落下的,它要是永远开着,那它也就不美了。不为樱花之美动容的人,自然不会为其凋零而伤情,因此在“物哀”里,悲与美是相通的。万物有灵的“物”,加上“不安全感”的哀,就变成了“物哀”,发现万事万物之美,用心去欣赏,然后与之告别。就像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在与美好告别,沟口的痛苦在于,他最能看到金阁的美,也最为其哀伤(“不安”才是金阁的美之所在)因此他只好反复的感叹“金阁好美,哀”,直至其中一方被毁灭。

END


往期回顾

「庭园细见」

庭园细见VOL.1|宇治·平等院庭园

庭园细见VOL.2|京都·天龙寺庭园


「建筑文化」

建筑家妹岛和世VS胡昂对谈录

未来已来|建筑学将何去何从?

成都之光建筑实录|在现实「裂隙」中快意人生,于理想「浩渺」前鼓翼前行

轻安课程·回顾︱愿每个人都有能力重新建构自己心中的庭园


「聚落探访」

聚落探访VOL.20 | 也门境内顺应自然的「求心型聚落」

聚落探访VOL.19 | 客家人的建筑艺术——遵循风水文化的「八卦城堡」

聚落探访VOL.18 | 摩洛哥山谷里的「泥土结晶」

聚落探访VOL.17 | 阿尔蒂普拉诺高原上的「荒野之家」

聚落探访VOL.16 |  印度尼西亚的「岛上住居」

聚落探访VOL.15 | 巴里埃姆峡谷的「桶形住居」

聚落探访VOL.14 | 墨西卡利岛上的「符号之城」

聚落探访VOL.13 |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神灵之家」

聚落探访VOL.12 |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两性住居」

聚落探访VOL.11| | 印尼群岛上的「三界住居」

聚落探访VOL.10| | 印尼群岛上的「船形住居」

聚落探访VOL.9|西非「一夫多妻制度的复合型住居」

聚落探访VOL.8|喜马拉雅山上的「小宇宙」

聚落探访VOL.7|两河流域的「线形住居」

聚落探访VOL.6|沙漠边缘「风之聚落」

聚落探访VOL.5|丝绸之路上的「沙漠绿洲」

聚落探访VOL.4|撒哈拉北部的「璀璨之珠」

聚落探访VOL.3|地中海西岸的「精灵之塔」

聚落探访VOL.2|1972年·阿尔贝罗贝洛

聚落探访VOL.1|1972年·圣托里尼岛


「建筑家」

建筑家 妹岛和世 Kazuyo Sejima|SANAA事务所探访

建筑家 妹岛和世 Kazuyo Sejima|思考创造 改变世界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下)|让建筑有趣些吧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中)|文学是灵感的缪斯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上)|聚落是创作的源泉

建筑家 小嶋一浩 Kazuhiro Kojima|未能赴约的探访

建筑家 山本理显 Riken Yamamoto|遥望聚落的彼岸


喜欢我们的分享?点个“在看”吧~

東京 / Tokyo

日本東京都目黒区駒場4-6-1

東京大学生産技術研究所Be209-210  

〒153-8505

Be209-210,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Komaba4-6-1, Meguro-Ku, Tokyo 153-8505, JAPAN


成都 / Chengdu

中国成都市武侯区锦绣路1号

保利中心B座1606,610041

1606, Tower B of Poly Center

Jinxiu Road 1, Wuhou District, Chengdu

610041, CHIN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