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任脉之会阴 | 穴位常识

2017-08-22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经典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本经腧穴


  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会 阴

出《针灸甲乙经》。


穴名释义

会,交会也。阴,阴液也。该穴名意指由人体上部降行的地部阴液在此交会。本穴物质来自人体上部的降行水液,至本穴后为交会状,故名。


主 治

主治溺水窒息,昏迷,癫狂,脱肛,痔疮,疝气,小便不通,带下,月经不调,阴部瘙痒等。


取穴方法

在会阴部,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女性当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穴位配伍

1、配三阴交,有强阴醒神的作用,主治产后暴厥。

2、配鱼际,有养阴泻热的作用,主治阴汗如水流。

3、配中极、肩井,有行气通络,强阴壮阳的作用,主治难产,胞衣不下,宫缩无力,产门不开等。

4、配肾俞,治遗精。

5、配蠡沟,治阴痒。

6、配人中,阴陵泉,治溺水窒息。


日常保健

会阴穴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人体肛门和生殖器的中间凹陷处。会阴穴保健很重要为人体长寿要穴。会阴,顾名思义就是阴经脉气交会之所。此穴与人体头顶的百会穴为一直线,是人体精气种的通道。百会为阳接天气,会阴为阴收地气,二者互相依存,相似相应,统摄着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正常运行,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要害部位。经常按摩会阴穴,能疏通体内脉结,促进阴阳气的交接与循环,对调节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独特的作用。按摩会阴穴,还可治疗痔疮、便血、便秘、妇科病、尿频、溺水窒息等症。


会阴穴的保健方法有三。


其一是点穴法:睡前半卧半坐,食指搭于中指背上,用中指指端点按会阴108下,以感觉酸痛为度。


其二是意守法:姿势不限,全身放松,将意念集中于会阴穴,守住会阴约15分钟,久之,会阴处即有真气冲动之感,并感觉身体轻浮松空舒适无比。


其二是提肾缩穴法:取站式,全身放松,吸气时小腹内收,肛门上提(如忍大便状),会阴随之上提内吸,呼气时腹部隆起,将会阴肛门放松,一呼一吸共做36次。


此外,女性生孩子以后,阴道肌肉变得松弛,40岁以后,则更缺乏弹性。但如果经常走T型台步,可使阴部肌肉保持张力,有利于提高性生活质量。男性走T型台步,不断按摩阴囊,亦有利于补肾填精。所以,无论男女,经常走走T型台步,还可缓解紧张情绪,感受时代气息,有利于心理健康。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督脉长强 腰俞 腰阳关 命门 悬枢 脊中 中枢 筋缩 至阳 灵台 神道 身柱 陶道 大椎 哑门 风府 脑户 强间 后顶 百会 前顶 囟会 上星 神庭 


奇经八脉

任脉 督脉 冲脉 带脉

阳维脉 阴维脉 阳跷脉 阴跷脉

 

十二经脉

手太阳小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阴肺经 手少阴心经 手厥阴心包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阴脾经 足少阴肾经 足厥阴肝经

 

1、十二皮部简介

2、十二经别简介

3、十二经筋【图文版】

4、十二经筋的病变

5、十二经筋的生理功能

6、十二经筋的分布

7、十二经别(六合)

8、十五络穴【图文版】

9、十五络脉走向

10、十五络穴歌


经络学说【文章目录】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